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31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外 语 教 育 研 究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ResearchVol.11 No.2Apr.2023第11卷第2期2023年4月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例周云翊,和玉虹,孙婷婷(云南财经大学,昆明 650221)摘 要: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为对象,分析如何围绕“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开展课程建设实践,并探讨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努力提升课

2、程质量和育人效果。此外,还提出了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近期的课程建设目标。关键词:一流课程;两性一度;课程建设1【基金项目】2021 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实践以英语思辨为例”;2022 年云南财经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周云翊,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和玉虹,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孙婷婷,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教育管理。0.引言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

3、、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意见对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一“两性一度”标准做出了具体阐述:高阶性指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指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挑战度指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并严格课程考核制度。一流课程建设本质上是当下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教育提出的诉求,对优质课程需求与高校课程质量水平不高之间矛盾的回应(朱秋月等

4、,2021)。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虽经历多轮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定位较低。朱雪媛(2017)认为,现行大学英语基本以语言技能的培养训练为重点;蔡基刚(2018)认为,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与中小学英语同质化的用于打基础的通用英语。纵观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本科一、二年级普遍开设的是综合英语、英语听说等基础类课程,少数例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英美文化等课程多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给三、四年级学生的。由此可见,基础类通用英语课程被定位为大学英语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局限于培养听、说、读、写等技能,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到位,未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习得高阶知识、培养高阶能力和获取高阶思维。二是

5、课程缺乏创新。首先,大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未能摆脱固有模式。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忽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主动学习性(屈江丽等,2020)。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仍是词汇学习、课文讲解等,教师在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其次,由于教教育研究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2师教学课时多,学生人数多,双方缺乏有效互动,沟通严重不足。此外,教师对教学新理念、新方法钻研不够,教学方式因循守旧,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水课”现象时有发生。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呼吁大学生要刻苦读书,他指出高校存在一些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要合理

6、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反思大学英语课程,较高的课程通过率是否意味着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是否达标?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否充分?课程考核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无不指向一个事实大学英语必须提高标准和要求,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金课”。综上,大学英语课程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蔡基刚(2018)指出,大学英语学习不应以语言水平驱动,而应以目的需求驱动,即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此外,国家和社会对“专业

7、+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对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和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及时做出调整和回应。实施意见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即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围绕“两性一度”标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变革。近年来,云南财经大学积极响应一流课程建设号召,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全方位调整,增开英语思辨、有效交流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路径,取得了一些成果。2021年,英语思辨课程获批云南省线下一流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及实践经验。1.课程建设路径探讨1.1课程建设背景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明确提出

8、“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由此可见,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拓宽学科视野势在必行。蔡基刚(2020)呼吁要改变高校学生科学素养低下的现状,把科学素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更好地应对个人和社会的需求,而科学素养的提升恰与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培养密不可分。随着思辨能力培养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开设了相关课程,例如,上海大学开设了思辨与演讲、阅读与思辨,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阅读与思辨,北京邮电学院开设了思辨阅读与写作,但这些课程一般是英专课程或非英专高年级选修课程,修读学生人数有限。云南财经大学英语思辨课程教师团队针对在校生所做的一项随机调查表明,受访的87名大一新生

9、就有56人不能对思辨能力的含义及重要性做出清晰描述,他们既无法对自身的思辨能力做出客观评价,也不清楚该如何培养思辨能力,这一事实表明开设英语思辨课程具有现实性与必要性。1.2课程建设思路英语思辨课程建设的主体思路是对标一流课程要求,以“两性一度”为抓手搭建课程知识体系,探索如何在英语思辨课程实践中贯彻落实“两性一度”标准,切实提升课程质量。(1)更新课程理念与目标,突显课程高阶性大学英语课程通常以语言技能习得和语言能力培养等作为主要目标,而蔡基刚(2021)提出,大学公共英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即了解科学常识的能力、汲取和评估文献的信息素养能力、对主流思想进行质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

10、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思辨课程正是对这一主张的积极响应,课程不再以语言习得作为唯一核心目标,而是聚焦于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语言为载体,探讨思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实现语言与思维的有机融合。英语思辨课程以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提升作为 周云翊,和玉虹,孙婷婷: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总第39期3双核心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外语水平发展和思维方式转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外语综合能力,从而使其成长为社会、国家所需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设置的课程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表1),强调课程的高阶性特征。表 1 课程目标分解课程目标目标特征

11、知识目标通过对审辩式思维、正确推理和合理论证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维基本规则和运用技巧,并运用到语言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能力目标全面提升外语综合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运用高阶认知技能(分析、评价、创造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拥有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胸怀国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张红伟等(2020)认为,思想性是一流课程的必然属性,而思想性的核心要素在于中国特色的课程思政。英语思辨从现有教学材料入手,从科学精神、深度学习、家国情怀、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实践创新等维度,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例如,讲述思辨的发展史,梳理苏格拉底、亚里士

12、多德、约翰杜威等教育家关于思辨的观点和主张,对孔子、孟子、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的思辨理念进行归纳概括,通过对比中西方思辨理念的异同,深刻认识思辨在人类发展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了解可得性启发、证实偏差、基本归因错误、服从权威等认知偏误,以及剖析诉诸人身的谬误、稻草人谬误、乞题等相关性谬误的案例,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素养,使其更好地规避思维谬误,从而得出恰当的结论和做出明智的决策。此外,在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求真务实、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等批判性情感倾向的熏陶和塑造。例如,通过对真假新闻的鉴别评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通过

13、对“道德”(ethos),“情感”(pathos)等概念的讲解,升华到培养学生平易近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2)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强调课程创新性英语思辨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等语言基础技能训练,而是力求呈现更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拓宽知识深度与广度,赋予大学英语课程新的内涵。课程知识体系构建顺应前沿性与时代性要求,涵盖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包括信息的可信度原则、有效论证的规则、合理的演绎和归纳推理、常见的修辞技巧、识别心理认知偏误和不同类型的谬误,以及如何进行清晰的英语论辩、演讲与写作等。与以往的思辨类英语课程相比,新课程对于思辨技能、方法

14、和规则的讲授更为具体、深入,并将演讲、辩论、思辨阅读、论说文写作等内容有机融入,依托英语学习素材,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此外,课程知识体系也反映了本土化和专业化两个特点。一方面,在充分借鉴国外批判性思维传统教材、将逻辑思辨经典理论和知识引入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国内素材和案例,力求实现教学内容本土化。例如,利用国内大型写作和演讲比赛获奖选手视频及作品等资源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观摩和反思提升写作、演讲水平;通过讨论近年来的人大代表议案,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另一方面,围绕学生专业素养提升构建课程内容。例如,通过辩论让学生学会选

15、择论据支持、组织论证和识别论证的逻辑漏洞;通过项目调研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和分析论证,从而推导出正确结论;利用头脑风暴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方案,并做出决策;利用思维导图细化口语表达和写作思路,潜移默化提高专业素养。柳礼泉(2009)认为,一流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要因教学内容和教授对象而异,呈现出多姿多彩,灵活多变的特征。英语思辨课程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而是结合具体授课内容,灵活使用先进外语教学方法,通过思想交流与碰撞,构建生动活泼、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4和谐有序的课堂生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入“产出导向法”“探究式学习”“合

16、作学习”等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微型研究、阅读分享、海报制作、小组辩论、写作共同体、思维游戏等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并使用雨课堂点名、弹幕、投屏、测试等功能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现象。教学资源创新体现在该课程由于知识体系的独创性,尚未发现与其相匹配的慕课资源,因此教师团队与北京文华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网络资源开发,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材、课件、试题库等资源,实现课上、课下学习有效衔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探究式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快速收集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分析并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依托课外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迁移是课程创新

17、性的又一体现。教师团队发挥大学英语课程受众面广的优势,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模拟联合国活动,就全球热点问题开展调研,通过学术资料的研读、发言辩论、会议草案拟定来锻炼语言和思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近年来举办的历次会议中,参会学生先后围绕“食品安全与饥饿缓解”“当下北极战略的政府间合作和海洋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发展”“性别平等”“网络自由与安全”“埃博拉疫情治理”等全球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极大丰富了个人学识,提高了思辨能力。(3)严格课程管理与考评,体现课程挑战度挑战度与学生学习成效密切相关。科学设置课程挑战度有助于消除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情绪,

18、提升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课程除语言能力训练外,更多聚焦于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中引入大量案例,对认知偏误、语言表达中的逻辑修辞、现实生活中的思维谬误、演讲辩论艺术及技巧等进行探讨剖析,内容生动有趣,紧密结合实际,帮助学生重燃学习热情。数轮教学实践证明,拔高课程挑战度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调整学习状态,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中,通过深度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此外,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占期末总评的60%,将考勤、课堂参与、笔记、作业、自主学习评估、随堂测验、演讲报告、小组项目等一律纳入考核,落

19、实“合理增负”目标,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学业压力与挑战。期末考试对语言及思辨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口语、写作两类主观题卷面分值高达40分,强调对学生理性认识事物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教师团队完成期末命题后,由校内外专家联合组卷,以确保试卷质量达标,且每学年定期研究分析考试数据,制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1.3课程建设成效该课程自2016年在云南财经大学开设以来,修读学生总数量已超过2万人。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广泛好评。从学生评教结果看,90%的任课教师得分在4.5分以上(优秀),体现了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对2020级和2021级学生期末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

20、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表2),例如,写作方面能够呈现完整的思路框架,文章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注重提炼个人观点和支撑论据;口语表达方面逻辑性、流利度等均有所突破,能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此外,针对修读该课程的部分班级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84%的学生认为修读这门课程非常有用或较有用,67%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将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有裨益。表 2 英语思辨期末考试各项平均分统计年级思辨基础知识(40%)阅读(20%)写作(20%)口语(20%)2020 级24.2812.6515.0317.522021 级26.9114.4816.2718.04 周云翊,和玉虹,孙

21、婷婷: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总第39期5依托课程搭建的实践平台模拟联合国活动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除每年举办模拟联合国校内会议外,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受中国联合国协会委托承办“联合国知识培训班”;2017年、2018年,承办第一、二届“云南高校模拟联合国大会”,学生在会议中获得“最佳记者奖”“荣誉提名奖”;2020年,“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021年,团队18名教师顺利通过学校学分制改革课程评价;同年,该课程获批云南财经大学校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并获评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该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1.4思考与展望(1)由一流

22、课程建设引发的思考第一,教师团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教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为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一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专业培训,定期举办课程教研活动,夯实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提高思想站位,吸收补充课程思政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近年来,教师团队多人次获评云南财经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并在各类全国性教学比赛中获奖。2021年,云南财经大学开展课程评价,教师团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课程要求,细化教学执行标准,最终全员通过课程评价考核。其中,3人获评A级(优秀),5人获评B级(良好),10人获评C级(通过)。第二,教

23、学资源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课程开设至今,经历了教学资源从匮乏到丰富的动态发展过程。由于课程新颖,无现成模板可照搬,教师团队在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编写以及课件制作和音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补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后,教师团队意识到有必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持续更新,因此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并补充了大量资料,重新编写了课程教材。第三,上下联动、协同发力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一流课程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教育部门、高校、实体学院和教研室之间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格局,才能确保中国建设质量和成

24、效(冯智文,2020)。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团队通力合作,学院提供后备支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给予有效指导,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正是在云南财经大学和学院的信任和支持下,英语思辨才得以作为英语必修课在全校推广,也正是因为上下联动机制运行顺畅,才得以在建设过程中克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2)存在的不足第一,教师团队主要依靠教学实践经验开展课程建设,还应加强对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深层次思考课程建设中的问题,高屋建瓴地构建后续课程建设方案及策略。第二,该课程涉及逻辑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学科知识,由于教师大多是语言学或文学专业背景,或多或少存在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克服畏难

25、情绪,以实际行动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吸收和扩充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第三,教师团队迄今未能较多关注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情况和成效,有必要“请进来”和“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和交流,学习借鉴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第四,教师团队中讲师比例较高,是制约课程建设的又一问题。今后需要通过进修培训打造一支知识、学历、职称结构更为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为课程建设提供硬件保障。第五,课程开展的实践活动还较为单一,应进一步完善“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大对课外实践活动的资源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还应动员更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管理,细化课

26、程实践活动考核办法,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6(3)未来展望今后一个时期内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下:一是发挥课程思政的导向性作用,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整理出版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努力提升课程质量,确保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丰富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多渠道推广课程成果,加大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完善,深度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推动混合式教学发展,打破空间、时间局限,加强师生、生生互动,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面向社会推广课程,持续扩大课程受众,增强课程影响力;三是通过持续推进课程建设,解决

27、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打造能对周边高校英语课程改革起到示范作用的区域性精品课程。2.结语“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一流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质量标准和评价依据,本研究通过对英语思辨课程如何落实“两性一度”建设标准进行思考,揭示了一流课程的主要特征和建设路径,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带来一些启发。参考文献:1 蔡基刚.对公共英语(大学英语)再认识:论公共英语的专业化属性 J.外语电化教学,2018(6):3-7+15.2 蔡基刚.疫情之下,反思高校英语教学的科学素养缺失 J.当代外语研究,2020(2):39-47.3 蔡基刚.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

28、改革研究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2):3-14.4 冯智文.中国外语金课的内涵及其建设方略 J.外语教学,2020,41(2):59-63.5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2022-10-15.http:/ 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EB/OL.(2012-03-21)2022-10-17.http:/ 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2-86.8 屈江丽,周爽.“互联网+”多模态技术辅助下英语“金课”的设计与启示 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8(4):60-64.9 张红伟,蒋明霞,兰利琼.

29、一流课程建设的要义:思想性与学术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12):36-41.10朱雪媛.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之困境及改革发展之路 J.江苏高教,2017(1):43-45.11朱秋月,黄明东,沈凌.供给侧视域下一流课程建设:逻辑、困境和因应路径 J.现代教育管理,2021(10):47-53.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English Courses with High-leveled,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CharacteristicsA Study on Critical Thinking Course of Y

30、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bstract:In October 2019,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romulgated The Opinions on Implementation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proposing to fully develop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form a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 s

31、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orld level,and build a higher-level talent training system.Based on the course Critical Thinking of 周云翊,和玉虹,孙婷婷: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一流英语课程建设总第39期7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it analyzes how to carry out cours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round the standar

32、ds of being high-leveled,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and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to improve its quality and nurturing effects.In addition,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current problems concerning course development,its solutions and the recent goals of course construction.Key words:first-class course;high-leveled,innovative and challenging characteristics;course construc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