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13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9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互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朱小宝(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1 6)摘 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民族互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表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式。互嵌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新时代新征程,要推进空间互嵌,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经济互嵌,铸牢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意识;推进政治互嵌,铸牢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互嵌,铸牢精神文化共融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推进社会互嵌,铸牢民生互惠相通的

2、社会共同体意识;推动心理互嵌,铸牢人文记忆共创的情感共同体意识。关键词 民族互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C 9 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2 8 0 3(2 0 2 3)0 3-0 0 6 8-0 8 民族国家建设事关一个国家的团结、稳定、发展和存亡。在多民族国家,族群的空间居住格局和文化互动模式是影响国家建构和族际整合的重大议题。在漫长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兼容并蓄、相互亲近、互利共生、共建共享”1为核心要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2 0 1 4年,习 近平 总 书 记 首 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2 0 1 9年,他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3。在2 0 2 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8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2 3年第3期 收稿日期2 0 2 3-0 2-2 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 0 2 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理路研究”(X S P 2 0 2 3 F X C 0 2 9)、2 0 2 3年度湖南省社会主

4、义学院教研咨课题“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J Y Z 2 0 2 3 0 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朱小宝,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副教授、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4这在战略高度上将“民族互嵌”纳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民族互嵌以构建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的有机融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

5、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式。一、民族互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表达中华民族的互嵌性是各民族长期以来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客观事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和内在本质。在中华文化“大一统”“和而不同”理念浸润下,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协作,逐渐形成互联互通的状态,在空间、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情感、心理等方面实现立体交流和多维嵌合。笔者认为,民族互嵌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客观认知下,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基本保障,以解决民族相对聚居造

6、成的社会区隔和发展不平衡为问题导向,推动各民族在居住环境、社会生活、社会结构、思想文化、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民族互嵌不等同于“民族混居”“民族杂居”,而是以此为基准的升华和融合。(一)民族互嵌的类型划分嵌入性理论指一种事物介入到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或结果。这一理论被匈牙利政治经济学家波兰尼率先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强调不同社会观念或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结果。民族互嵌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居民构成的标准,可分为乡村与城市居民的互嵌和城市内部各民族居民的互嵌。后者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按地域流动为标准,可分为在边疆民族区域内地群众与少数民族的互嵌

7、和内地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内地居民的互嵌。按民族互嵌类别标准可分为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嵌和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嵌。(二)民族互嵌的内在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5 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和“石榴籽”的关系,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比喻,而石榴籽之间的拥抱,则是民族互嵌的生动彰显。本文的民族互嵌视域是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立足空间互嵌、促进情感亲近、倡导文化共生、达成生存相依。1、立足空间互嵌。空间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涵括

8、如学习空间、活动空间、社交空间、休闲空间、娱乐空间、文化空间在内的公共空间。当然,生存居住空间因其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的核心场所,是个体、家庭、社会互动的主要场域,通过邻里962 0 2 3年第3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动,对个体和集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从空间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空间的支撑。各民族的不同生活空间既反映了各民族间的结构性差异,也决定了族群间交流互动的频率和程度,影响民族互嵌的深度、持久度及稳定性。特别是在同一空间下的共同生产、生活,对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这表明,空间互嵌是民族互嵌的基础和前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

9、条件。空间互嵌不是各民族在各地区所形成的杂居、聚居、混居,而是通过各种公共空间及生活枢纽联结在一起,实现族群的有机互动,形同石榴籽般抱在一起。空间互嵌主要体现于多民族成员在社区生存空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依存,是真实存在的空间共同体,不是网络空间的虚拟共同体,也不是文化意象的想象共同体。2、促进情感亲近。思想互融是民族互嵌的更深层次含义,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各民族感情亲近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在共生交融推动下,不断接触、交往、交流、互动、影响、补充、融合、浸润,民族感情不断亲近,从“大家庭”形式发展至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互嵌是超越生存空间交错杂居

10、的新形态,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各族人民民主平等、团结互助、其乐融融。这是在尊重民族差异性基础上的大团结、真团结。思想互嵌、情感亲近是民族互嵌的灵魂与核心,是在消除社会结构性差异和社会资源排斥性区隔的基础上,消弭心理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共生共存、互助共荣,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思想互嵌共融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以人民为中心,对各民族的多元异质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民族差异做到互相理解、尊重、接纳。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同,内心的隔阂会减弱,安全感会增强。在

11、深度的交流互动中,各民族更强调民族共性,淡化民族界限,秉持平和包容尊重的良好心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3、倡导文化共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多元,表现为文化差异。在互嵌视域下,文化共生相美是衡量民族关系的关键指标。文化共生相美是各民族在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相互沟通、交流借鉴。倡导文化共生相美是民族互嵌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共生相美,目的是促使各民族高度认同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引领,促进民族互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形成各民族共同认同

12、的文化与价值观,不断走向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以共同认同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充分理解其渊源、特性,接纳其差异,在交往交流中互相借鉴,在保留多元文化、感受多元文化魅力的同时,进行调适与整合,美人0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2 3年第3期之美、美美与共,不断拉近各民族间的距离。4、达成生存相依。中国广阔的疆域为各民族提供了各取所需的地理环境,在各种具有差异性的地理单元中,造就了独有的中华民族地理生存单元。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自然经济时期,中华民族各民族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区域内,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13、和自身生存需要,物质需求和商贸往来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地理环境在为各民族创造独特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造就了多元差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而由于各区域的资源差异,又使不同区域不得不到另外的区域寻求资源补充,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满足生存生活所需。近代以来,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本国内、全球内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经济生产有的相互重叠,有的彼此交叉,既相互竞争,又互通有无,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互嵌依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来往更加频繁,各民族的特色产品逐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受到其他各民族的欣

14、赏青睐。经济依赖内在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注重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互联互通。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人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和生活水平。二、互嵌形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5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通过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进“五个认同”6(P 1 7),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推进空间互嵌,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

15、命运共同体意识空间是各民族成员日常生活、生产与学习的共同场所,是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场域。当前,空间的类型已由传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二元空间演化为物理、社会、信息多元空间。物理空间包括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与居住格局等。物理空间互嵌的实质是各民族生活、生产、学习的实体空间互相嵌入。社会空间包括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科学、文化、技术等基于人类活动演变的人文环境,以及因政策、制度、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等因素而重塑的社会环境。社会空间互嵌指社会规则共通、民族共生共存、族际互动交融、文化共建共享等。信息空间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三空间。空间互嵌是各民族人口在地理空

16、间、社会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相互嵌入,是各民族全方位多层次嵌入的条件和基础。各民族人口的空间互嵌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全新条件,为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机会。历史和现实表明,封闭、隔绝不应成为民族关系的常态,国际上不少国家的民族隔离、互不接触所致的“平行社会”状态,恶果丛生,贻害无172 0 2 3年第3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穷,隐患不断。空间互嵌是促进各民族增进理解、共情和亲近的重要条件,有助于彼此认知差异、尊重不同。在生产生活空间内,各民族认识到爱国家就是爱自己,爱民族就是爱自己,大家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系在一起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此基础上,牢固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

17、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把族群的利益、个体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推进空间互嵌要采取措施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为其创新创业创造机会、营造氛围,使其在居住地安居乐业。着力加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以互嵌式小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居住空间上融合。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通过“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小区党员+群众志愿者”,有效管理社区流动人口,引导居民互帮互助,促进邻里间交往交流交融。以社区阵地提档升级为依托,在建设社区功能性空间时,兼顾民族文化因素和社区公共事务,实现民族文化性与公共性的有效兼容。(二)推进经济互嵌,铸牢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18、意识经济互嵌是各民族在经济体系上的相互嵌入,是各民族出于发展自身、追求美好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经济互嵌是全方位嵌入的基础性、内生性动力。推进经济互嵌旨在促使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铸牢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意识。在城市中,要秉持“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的理念,创新“社区+商圈”模式。推动党群建设、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进商圈,完善系统化自建,以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就业服务、便民服务、商户联谊为基本支点,展开多元化、体验化的软性配套服务与支持,真正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共融、共治、共享、共创”。要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就业招聘、发布就业信息、加强政策咨

19、询和职业指导等基本就业服务。要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名党员和商户代表根据实际情况结对帮扶1至3户困难群众,进一步提升社区各族群众整体致富能力,使不同民族成员之间通过社区产业发展形成紧密联系。在民族区域,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互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赢得了契机。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和其他地区紧缺的物资输送出去,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平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要素。要不断加强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工作精准度。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突出产业援助、政策援助和技术援助,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带动

20、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边疆与内地、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使落后地区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强资源共享,加快要素流动,使各民族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联系更加密切。(三)推进政治互嵌,铸牢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共同体意识政治互嵌指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参与政2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2 3年第3期治事务和社会治理的权利,由此形成高度一致的国家认同和价值共识。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持续升温。我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在此复杂形势下,必须促进各民族

21、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铸牢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共同体意识。要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2 0 2 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 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4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没有各民族

22、的共同繁荣。推进政治互嵌,要使各民族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形成一心向党的良好局面。要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使其经得起考验、受得住诱惑,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的领导力和公信力,增强少数民族的政治互信。要全力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尊重其政治权利。要防范化解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风险,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调动少数民族参与社会治理,在安保上互卫互嵌,提升民众安全感。不断完善反分裂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筑牢安全防火墙。(四)推进文化互嵌,铸牢精神文化共融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嵌是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互融共生。习

23、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3推进文化互嵌促认同,要积极借助传统节日,营造节庆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融合的场景与氛围,利用节日的浓厚氛围和群众熟知的语言,宣传和阐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建立常规性与节庆性、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

24、合的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地的综合效能。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加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营造阳光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打造文化共同体。要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互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进,中华文化已经成为充满中国元素和中国气派的特色鲜明的文化。但需要正视的是,各民族因未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基因,难以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372 0 2 3年第3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加强历史教育,展示中华文化历史细节,理解其“从何来,到何处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着力加强现代文

25、化与民族文化互嵌。加强国家主流政治文化的研究、宣传与阐释,增强民族地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政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文化认同的领受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升各民族各类教育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双语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加强双语人才培养,增进彼此交流共融,促进双向科学文化认同。(五)推进社会互嵌,铸牢民生互惠相通的社会共同体意识社会互嵌指各民族能够均等化享有公共服务,对居住地有较强的认同,表现为强烈的居留和落户意愿。社会互嵌包括相互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社会互嵌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

26、、共乐的重要社会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个民族“都 要 过 上 好日子”。推进社会互嵌,民生互惠相通必不可少。要积极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宣传教育,宣传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安排懂民族语言的人员开展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服务,营造和谐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民族社区公共服务,使各族群众亲眼见、亲身感受服务平等、治理公正、福利共享,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公正、平等

27、、法治、尊重,主动融入社会、社区大家庭,铸牢社会共同体意识。为最大限度地汇聚民心民情民意,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走近群众,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解民众之所困。要更新思想观念,促进人口流动。特别是做青壮年的工作,使其走出原有地域,奔向更广阔的天地。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尤其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机制、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重点建好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平台,

28、实现服务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供给。健全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网络,通过互动交流平台、民意反馈和舆情动态监测,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精细化网络,为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产品。(六)推动心理互嵌,铸牢人文记忆共创的情感共同体意识心理互嵌指各民族在心理上的相互认同和情感亲近,体现为彼此社会交往频繁、文化交流密切、民族心理亲近,特别是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强烈归属感和情感依恋。心理认同和情感亲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黏合剂,也是民族关系的润滑剂。空间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等为心理互嵌奠定基础、搭建桥梁,而心理互嵌则推进4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2 3年第3期了互嵌的深化。与心理

29、互嵌相对立的是心理疏离,这是影响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大障碍。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关键在于“情感亲近”。推进各民族心理互嵌,需要力避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即阻断心理疏离的诱因,减少族群间偏见、冲突和敌意,铸牢人文记忆共创的情感共同体意识。由于历史和环境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于东中部地区,使部分经济水平相对发达地区对来自民族地区的群众不自主地带有“傲慢与偏见”,而民族地区在融入内地工作生活时,也会有一定的自卑感,产生文化隔阂和心理距离。因此,在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普及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要打破成见,多求同,即强调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使他们弱化边界和差异意识,拉近心理距

30、离。要以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归属感。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荣辱与共,共同对抗外敌入侵,共同铸造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积淀深厚的历史记忆,熔铸了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因此,要持续加强对中国近代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教育,强化对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唤醒,以此实现情感共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参考文献:1 宋才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J.社会科学家,2 0 2 1,(0 5).2 中共中央政治局: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社会结 构 E B/O L.h t t p:/ww w.x i n h u a n e

31、t.c o m/p o l i t i c s/2 0 1 4-0 5/2 6/c_1 1 1 0 8 6 6 3 7 7.h t m,2 0 1 4-0 5-2 6.3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 B/O L.h t t p:/ww w.g o v.c n/g o n g b a o/c o n t e n t/2 0 1 9/c o n t e n t_5 4 4 2 2 6 0.h t m,2 0 1 9-0 9-2 7.4 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 B/O L.h t t p:/w w w.g o v.c n/x i n w e n/2 0 2 1-

32、0 8/2 8/c o n t e n t_5 6 3 3 9 4 0.h t m,2 0 2 1-0 8-2 8.5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E B/O L.h t t p:/w ww.g o v.c n/x i n w e n/2 0 2 2-0 7/1 5/c o n t e n t_5 7 0 1 2 3 9.h t m,2 0 2 2-0 7-1 5.6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 0 2 1-0 1-0 6(0 0 6).责任编辑:周小斌572 0 2 3年第3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