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utaishanyanjiu30期第究研山台洪遵法师与万佛山石寓王宏涛(鞍山师范学院思政系,辽宁鞍山114007)摘要:洪遵法师早年在洛阳吉利万佛山隐居修习禅定1 0 年,万佛山石窟是洪遵法师主持建造的北齐石窟。通过造窟和禅定,洪遵法师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也扩大了社会交往。从石窟的内容看,洪遵有使佛法长存的末法危机意识,有利用禅定对治欲望的现实需求。关键词:洪遵;万佛山石窟;末法危机中图分类号:B8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6 1 7 6(2 0 2 3)0 2-0 0 3 0-0 5洪遵法师是北朝著名的律师,他曾被北齐皇帝封为“断事沙门”,隋代又为进京入住大兴善寺的
2、“六大德”之一,在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洪遵的研究很少,只有王建光在其中国律宗史中有几段文字分析,大体是对续高僧传中本传的介绍。他最后评价称,洪遵到关中之前,关中僧众仅持奉僧律,经过洪遵的努力,四分律在关中才阐扬开来,僧律逐渐绝迹,关中律学为之一变。1 7 8-1 7 9 这个评价当然很高。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由于续高僧传对其介绍重在后期,其早年的生平事迹非常简略。笔者拟结合僧传资料与田野发现,重新认识洪遵法师的早年经历。一、洪遵法师的早期经历续高僧传隋西京大兴善寺释洪遵传记载,洪遵俗姓时,相州(今安阳地区)人,隋大业四年(6 0 8)五月十九日卒于长安大兴善寺,春秋七十有九。
3、以此推之,他应该出生于北魏永安三年(53 0)。在他出生前两年的建义元年(52 8),随着魏孝明帝的暴毙,并州军阀尔朱荣率兵进人洛阳,诛杀胡太后及大臣2 0 0 0 多人,史称“河阴之变”,天下已成鼎沸之势。而后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洛阳的高僧也大都移到邺城。洪遵从记事开始,就是生活在东魏的京畿这一佛学研究的中心地区。洪遵8 岁出家,时在东魏元象二年(53 9)。续高僧传记载洪遵“受具后,专学律部”2 8 3 9。那么,他是按何种戒律受的具足戒呢?当是四分律。慧光律师在东魏迁都邺城后,即在邺城地区弘传四分律,传有十大弟子,影响很大。唐代道宣曾评论说:“自正道东指,弘匠于世,则以道安为言初;素
4、革风,广位声教,则慧光抑其次。”1 8 2 3 认认为佛教东来后,第一个使佛教在中国打开局面的大匠是道安;使得僧众受到戒律约束,从而为世人所尊重的是慧光。按照师承,洪遵应为慧光的徒孙,所以洪遵所受的具足戒,可以肯定就是四分律中所规定的具足戒。根据四分律,僧人受具足戒的最低年龄是2 0 岁。四分律受戒键度之四解释了为何定为2 0 岁。说有一次,佛基金项目:鞍山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玄奘与洛阳关系研究”前期成果。收稿日期:2 0 2 2-0 6-1 5作者简介:王宏涛,历史学博士,鞍山师范学院思政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文化wutaishanyanjiu31期第究研学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里,碰
5、到一名叫优波离的童子,想要出家,众僧见到其父母也同意其出家,便为其授了具足戒。结果到了晚上,优波离半夜闹着要吃的,若要给他食物,就会违反以前所定的僧人共食的戒律。因而佛告阿难:“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忍寒热、饥渴、风雨、蚊虹、毒虫,及不忍恶言,若身有种种苦痛不堪忍,又不堪持戒及一食,若度令出家受具足戒者,当如法治。阿难当知,年满二十者,堪忍如上众事。”1 3 8 0 8探讨四分律中关于受具足戒年龄的规定,是因为这个时间对于推定洪遵以后的活动很重要。续高僧传记载洪遵“及受具后,专学律部”1 2 3 9。也就说,他是在2 0 岁以后认识到戒律是出家基址,这才辞去亲友,
6、游方学习,几次出人邺城,“三夏将满,遂知大旨”。这时他已经2 3 岁,其时当为北齐天保四年(553)。然后,洪遵到了嵩山少林寺,依止“云公”,即慧光十大弟子之一的道云。续高僧传慧光传中对其有介绍:“学士道云,早依师,奉光遗令,专弘律部。”2 8 2 3 个他曾造疏九卷,培养出很多弟子,声名远播。当时有“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2 8 2 3-8 2 4 白的谚语流传。年轻的洪遵要访问名师,自然要去找道云律师。依洪遵传,则当时道云法师住在嵩山少林寺,洪遵在少林寺跟随道云“开胸律要”,同时学习华严、大论,“扣其关户,渔然大明”。然后再去慧光的另一个弟子,有着“晖公尾”之称的道晖那里学习续高僧传
7、慧光传埋说道晖“连衡云席,情智傲岸,不守方隅,略云所制以为七卷,间以意会,犍度推焉”2 8 2 3洪遵传中说洪遵到了道晖那里后,看到“听徒五百,多以巧媚自通,覆讲竖论,了无命及”,评价不高。认为道晖虽是律学名家,“而智或先”,“”是嵩之意思,意指道晖授徒极其嵩,故其弟子才“多以巧媚自通”,导致“异学充堂”。但是同样是这个道晖,在慧光传中则说其“情智傲岸,不守方隅”“间以意会”。可见,洪遵对道晖的评价并不公允,但洪遵对道晖不满是肯定的,他的做法是,将道晖的七卷疏文捆好,放到座位上,明确告诉道晖:“服有日,都未见知。”然后又回到了少林寺道云那里。王建光说洪遵在道晖那里“不久即独能人室,臻其堂奥,从
8、五百门徒中脱颖而出”,1 1 7 8 可能解读有误。道云看到洪遵“舍见来降”,当即让他登座讲法,“众仰如山”。从道云对洪遵前后的安排看,他在少林寺颇有权势,极有可能为寺主,这倒可以填补少林寺在北齐初期的一点空白。洪遵认识到戒律相关知识与其他义学有相关联之处,于是在少林寺重听大论与毗县,“开沃津奥”。然后“又以心使未静”,到禅林修习禅定,时间超过1 0 年。僧传没有讲洪遵在少林寺学法以及在道晖那里学法的时间长短。从他第一次在少林寺学习律法、华严、大论等诸多内容看,少说也得2年到3 年。而在道晖那里,既然说“服膺有日”,怎么说也得半年到1 年。第二次在少林寺学习大论与毗县与大论的时间,估计也得1
9、到2 年。如果这个估计准确,那么洪遵去禅林修习禅定的时间,最早也在北齐天保六年(557),这是时间的上限。他在禅林学习禅定1 0 年,则其被齐主提用的时间,最早也在高纬天统三年(56 7),高纬一直执政到隆化元年(57 6)。所以,可以肯定,提用洪遵为“断事沙门”的“齐主”,是北齐后主高纬。北齐后主高纬,荒淫无道,在位后期,诛杀丞相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自毁长城,国家已成鱼烂之势。洪遵在这样的国家中担任职务,心中自然是不安的,“常与慧远等名僧通宵造昼”2 1 8 4 0,就不难理解了。隆化元年(57 6)北周灭北齐,灭佛政策蔓延到齐地,洪遵被迫隐于白鹿岩。这个“白鹿岩”究竟在何处?笔者认为是今
10、辉县白鹿山。因为隋初文帝征请“洛阳慧远、魏郡慧藏、清河僧休、济阳宝镇、汲郡洪遵和太原县迁”2 6 6 3 等六大德到大兴城(长安),在这里洪遵被称为“汲郡洪遵”。洪遵是相州人,并非郡,所以“汲郡洪遵”的说法并非指其家乡,而应该指的是当时他的隐居地。北魏丽道元在水经注(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水)中记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1 4 2 1 2 今辉县白鹿山玄极寺保留有一块北齐时期的残碑,碑右侧明确记载“白鹿山玄极寺.”的字样,落款是“大齐河清四年四wutaishanyanjiu32期总第究研山台月八日邑人敬造”5。证明白鹿山今天确实属于辉县薄壁镇管辖
11、。白鹿山也称白鹿岩,太平御览卷4 0 载:“登滑台城西南,望太行山,白鹿岩、王莽岭冠于众山之表。”6 据水经注记载,白鹿山附近有传说是西晋竹林七贤隐居的“七贤祠”以及“嵇康故居”,4 2 1 4 为为河南著名的隐居地。而洪遵被齐主擢用之前,禅修1 0年的地点洛阳万佛山,则是下文讨论的重点。二、万佛山石窟的断代问题洪遵被隋文帝征请到长安大兴城的大兴善寺,在长安弘扬四分律,以及受文帝诏令到卫州和博州送舍利之事,学界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洪遵早年离开少林寺,到禅林修习禅定的1 0 年,其地点究竟在哪里?笔者却有新的发现。近日,笔者前往洛阳市吉利区万佛山石窟进行考察时,在最西侧的“神游洞”内发现了一幅礼佛
12、图,最前面的引领僧旁一则题记:“石窟主比丘僧洪遵”。虽然僧人有重名的可能性,但“洪遵”这个名字在僧人名字中比较少见,结合时间、活动范围、影响力和地位分析,万佛山神游洞内洪遵题记里的洪遵,可以认定就是本文所谈的洪遵。在前面引导供养人礼佛的僧人,应该就是石窟主洪遵。万佛山石窟规模较大,除了神游洞外,还有锣鼓洞、莲花洞,双窟,以及高达5米的释迦立像,开凿这样的石窟,没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师,是难以做到的。笔者认为,位于洛阳黄河北不远的吉利区吉利乡柴河村的万佛山石窟所在地,就是洪遵法师修习禅定1 0 年的地方。如果推断不错,那么万佛山石窟,就是洪遵法师筹划和建造的,否则不会用“石窟主”这样的称呼(按:洛阳
13、周边的小石窟,“石窟主”都是筹划和建造人)。由于洪遵法师修习禅定的时间是在北齐时期,万佛山石窟的雕凿年代也应为北齐。万佛山石窟位于黄河以北的吉利区,属于洛阳在黄河北的一块飞地,原属于焦作孟州管辖,因国家在当地规划建设炼油厂,1 9 8 2 年将之划归洛阳,设立吉利区。万佛山石窟群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开凿在一片山谷的北壁崖面上,西端下沉1 0 米,是柴河(也称湛河)故道,现建有柴河水库。万佛山石窟命运多,其石质为黄沙岩,本来就易于风化,众多的题记至今能辩识的,就只有神游洞的石窟主洪遵题记。明清时期,该地被称为“打石凹”,就有民众常年在此取石;国家修建焦枝铁路期间,民工用炸药开山取石,有中心柱的锣
14、鼓洞被炸塌,仅留半截中心柱;神游洞四周山石都被采完,独立于原地;高达5米的释迦立佛也被炸断,其他莲花洞、双窟的窟顶也被凿破,碎石曾将整个石窟掩埋。所幸1 9 9 2 年春,柴河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对石窟进行了清理,将窟顶的窟窒补住,将炸断的立佛重新立起。由于宿白、温玉成等专家调研万佛山石窟时,拥有“洪遵题记”的“神游洞”还掩埋在碎石之下(按:现在万佛山石窟也只发现这一则题记,其他题记都已经完全无法辨识),所以致使这一重要题记长期不为人知。近年此洞被清理出来,也使得这一题记重见天日。万佛山石窟的断代,前人已有论及。宿白先生曾在1 9 8 6 年4 月考察过万佛山石窟,当时,石窟尚被碎石掩盖,能够观
15、看的也仅就莲花洞一处。他根据洞内文殊、维摩对坐于正壁主佛两侧的配置等,比照龙门石窟中与此相近的情况,将该窟定为北魏孝明帝前期及以前。1 9 由于宿白先生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权威地位,此一结论之后几为定论,学者论及万佛山石窟,就将之直接断为北魏或北魏孝明帝时期。8 但是,宿白先生的结论仅仅是就莲花洞一个窟而言的,他当时也只看到了一个窟。况且,宿白先生也没有肯定他的断代无误,他只是说,根据类型比较,可能是北魏明帝前期之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宿白先生他在与日本教授长广敏雄的辩论中,着重强调,在类型比较和题记的重要性方面,应该坚持题记和文献记载优先的原则。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认为作为历史考古学研究
16、对象的云冈雕刻,无论样式论雕刻论如何重要,但排比它们的年代和解释它们的变化,却有赖于第二(即题记)、第三(即文献资料)。第四项即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研究成果当然要吸取,但每当新资料被发现后,必然要对以前的研究进行复查,这应是学术前进的共同道路。”7 1 1 6 所以,我们相信,宿白先生如果看到“石窟主比丘僧洪遵”的题记,wuta33期第究研学佛会修改他的看法。至于宿白先生所提及的文殊维摩的位置与北魏龙门相近等问题,我们认为是继承传统所致。万佛山石窟供养人所戴的帽子,与龙门和巩县石窟礼佛图中贵族所戴的帽子不同。万佛山石窟供养人所戴的细高冠,与龙门石窟和巩县大力山石窟供养人所戴的漆纱笼冠不同。估
17、计是因为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造窟者为朝中重臣的缘故,龙门宾阳中洞的建造人为中常侍刘整,巩县石窟的建造者为著名的荥阳郑氏家族,故而跟随在皇帝身后的大贵族都头戴着象征身份的漆纱笼冠。万佛山石窟的供养人,可能只是中低级士绅,他们所戴的细高帽,在洛阳北魏永宁寺遗址中有出土,其主人为“侍从”类官员。从而我们知道,洪遵法师到禅林修习禅定,其供养人就是这些头戴高帽的中下级官员和士绅。这个估计,与洛阳周边地区多个类似的中小石窟的供养人身份基本相符。三、从万佛山石窟看洪遵法师的信仰状况洪遵法师为“石窟主”,根据洛阳周边其他中小石窟中“石窟主”的情况,万佛山石窟应视为根据洪遵法师的规划和要求而建,故而也较为全面地
18、反映了其信仰状况。通过对于万佛山石窟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洪遵法师早年的大量资料。以神游洞为例,这里有洪遵法师的题记。洞口高1 1 5厘米,宽7 8 厘米,过道深36厘米;洞内高1 7 6 厘米,进深1 8 5厘米,宽162厘米。刚好够一个人在里面禅定与活动,应该属于洪遵法师禅定所用的禅定窟。里面的造像题材是竖三世佛,正壁释迦佛结跌坐,高7 9 厘米,风化非常严重,仅能看出轮廓。东西二壁则为善跌坐的过去世燃灯佛与未来世弥勒佛,均有菩萨侍立两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主尊释迦佛右侧下方,有一妖艳的女子,赤裸着身体,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右腿驻地,左腿盘压在右侧膝盖上,左手伸出,正去拉拽佛之裂裟。此景所讲的
19、主题正是“释迦佛收服庵摩罗女”的故事。庵摩罗女是吠舍离城中的高级妓女,十分富有,善于利用自己的美色迷惑各种修行者。一日,庵摩罗女听说释迦佛在修行,便去试图诱惑他,不料释迦佛不为所动,反而向庵摩罗女讲法,成功使其摒弃骄蛮和纵欲,成为佛的弟子。如前所述,洪遵法师去归山静修的时候,也就是2 0 多岁,这个年龄,最难对治的就是性欲。因而“释迦佛收复庵摩罗女”的故事题材出现于有洪遵题记的毗诃罗窟,使我们可以瑞知年轻的洪遵法师“心使未静”的原因,以及他禅定主要对治的内容。另外,洞口内上方,有维摩变相,左侧为维摩诘,右侧为文殊菩萨,有二侍女、二比丘在聆听辩论,反映的可能是世俗供养人的维摩信仰。神游洞的东侧,
20、为同在下寺的锣鼓洞,该洞原为中心柱窟,但窟已经被破坏,只留下半截中心柱,中心柱底边长1 9 0 厘米,残高1 4 5厘米。主佛为释迦佛,结跌坐,佛衣下部宽宽的褶皱松散叠压。左右侍立有踩莲台的菩萨,佛座下有博山炉,左右各一添香的比丘。比丘的两侧是护法的狮子,狮子右脚抬起,与侍者向后飘起的衣角,共同反映了南朝艺术北上的影响。再往东去,山势上升一个高台,进入东区。东区自西向东首先看到的是一露天而面朝东的大佛,编号为上寺第5窟,造有高达5米的立佛,从周边有千佛环绕看,此佛应为释迦佛。值得注意的是,此佛面向东方而立。这种站立的释迦巨像,显然是来自于西域。距离此地不远的洛阳属县新安县西沃石窟,有北魏末年取
21、经僧惠生参与建造的小型石窟寺,其中也有一尊1.9 7 米的大立佛,也是位于石窟所在的崖壁的东边。这种巨像,可能与洛阳伽蓝记所记述的西行求经僧惠生所见释迦立像有关:从末城西行二十二里至捍摩城。城南十五里有一大寺,三百余众僧。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父老传云:“此像本从南方腾空而来,于闻国王亲见礼拜,载像归,中路夜宿,忽然不见。遣人寻之,还来本处。即起塔,封四百户以供洒扫。户人有患,以金箔贴像所患处,即得阴愈。”后人于像边造丈六像者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幅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幅,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
22、。1 0 1此立佛如此灵验,又“面向东方,不肯西顾”,wutaishanyanjiu责任编辑:周祝英)34期第究研山台经过宋云和惠生的煊染,可能在洛阳引起供奉热潮。从北魏作为东方大国的立场看来,此一“面向东方,不肯西顾”的大立佛,还有亲中华、亲东方的情感色彩,更易于为中国人接受。惠生在洛阳西部西沃石窟造此释迦立佛像,相信影响也很大。洪遵法师距离惠生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远,接此遗绪,雕凿此大型释迦立像,估计也是受此影响。上寺第1 窟第2 窟为双窟,内部造像主题相同,差别不大。主尊为三世佛,正壁为释迦佛,右壁为燃灯佛,左壁为交脚弥勒佛。第3 窟主题也是三世佛,但三尊主佛都结跌坐,没有交脚。相比而
23、言,第3 窟内容较之前者更为丰富:维摩与文殊对坐论法的场景再次出现在佛两侧,与下寺神游洞的情况有些类似;三尊主佛身光和头光外侧环绕着2 5尊坐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正壁主佛周边还有两身螺髻的胁侍,与下寺锣鼓洞主尊佛两旁的螺髻侍者相同。螺髻侍者可能为大梵天与帝释天,为护法天王。雕凿如此多的三世佛像,一方面说明了这个僧团数量不少,由于禅定而需要这么多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洪遵法师有使佛法长存的末法危机意识。第4 号窟主尊为禅定的释迦佛,结跌坐,但造像并未完工。万佛山石窟是洪遵法师亲自选址和建造的,并得到了周边众多中下级士绅的支持。洪遵法师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求学阶段,主要在相
24、州和少林寺求学。第二阶段就是在吉利万佛山修建石窟,修习禅定。这1 0 年的垫居,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高僧传记载他禅居1 0 年后:“四远望风,堂盈千计,时为荣大也。”28.39这才能为朝廷所注意,拔擢为“断事沙门”。他作为断事沙门的数年时间,应该是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北齐灭亡后,北周的灭法运动延伸到北齐境内,洪遵法师被迫隐居于郡白鹿岩,这是他人生的第四个阶段。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大兴佛法,洪遵被朝廷选为六大德之一,人住大兴善寺,以及之后在首都大兴城弘传四分律,大获成功。这是他人生的第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其隐居修禅地点的明确,对我们以后研究洪遵法师早年的修法很有帮助。参考文献:1 王建光.中
25、国律宗史 M.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8.2(唐)道宣撰,郭绍林点校.续高僧传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4.3(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译.四分律/大正藏(第2 2 册)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 9 3 4.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 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5王东.白鹿山北齐残碑考述 .焦作大学学报,2016(4).6(北宋)李等编纂,夏剑钦等校点.太平御览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4.7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1 9.8 杨超杰.洛阳周围小石窟全录(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1 0(3).【9】(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大正藏(第51 册)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 9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