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50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0学术论文May.2023Evaluation&Management2023年5月Vol.21No.2与第2 期理价评管国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田京吴薇?(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8;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浙江工杭州310018)【摘要】海外学习效果评估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质增效的时代命题。对WebofScience中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开展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发现,2 0 0 6 年以后国际社会对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该领域隶属于语言和教育学“学术

2、部落”,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外语习得、跨文化适应和个人成长,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根据海外学习的效果反思我国在该领域中的关注点,即:深人开展效果评估研究,推动海外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坚守海外学习的教育公共属性,警惕商业化运作产生的不良影响;厘定价值目标,引导海外学习发挥政治文化功能。【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知识图谱International Study Abroad Program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haracteristics,Content a

3、nd ReflectionTian Jing,Wu Wei?(1.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Zhejiang Academy of Higher Education,Zhejiang Hangzhou,310018;2.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Zhejiang Hangzhou,310018)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udy abroad progr

4、ams is the epoch topic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efficienc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Method:employing bibliometrics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thisstudy analyses the research paper of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udy abroad programs in Web of Science.Find

5、ings:scholars have paid continuous attentions of this topic since 2006.The current research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developed countries.This topic attaches to language and pedagogys academic tribes,and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transdisciplinary.The research focuses on four themes,they are hig

6、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language acquisition,tran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and attitudes and values.We can reflect Chinese study abroad progress based on theabove findings,which are providing in-depth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change from quantality t

7、o quality;adhering to the educational property,alerting to the side-effect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study abroad programs;determining theprogram goals,develop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study abroad programs.Key words I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Study abroad;Effectiveness

8、evaluation;Knowledge mapping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学生国际流动是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成为国际教育政策的主导话语。近年来,发达国家高校纷纷提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海外学习项目,为服务海外学习项目的绩效考核,促进项目改进,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逐步走向常态化,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中,各级各类高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为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换学习、联合培养、访学等搭建平台。全面把握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全球图景能够为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评估

9、,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从追求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2。基于此,本研究关注以下问题:世界范围内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成果有哪些分布特征?取得了什么样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能够为我国开展高校学生跨国学习质量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YJC880081)。61国际高校学生海外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估提供哪些借鉴?1研究设计1.1数据来源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来源数据库,围绕“海外学习”和“效果”两个关键领域形成自定义检索式 TS=(study abroad)AND TS=(effec

10、t*OR evaluat*ORassess*OR outcome OR measure*),在所有年份(19 7 5-2023)、限制语言(English)条件下共检索出文献872篇,检索时间为2 0 2 3 年1月11日。去除会议论文(p r o c e e d i n g s p a p e r)、提前获取(early access)论文和编辑素材(editorialmaterial),共获得论文、在线发表和综述论文8 6 5篇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1.2研究工具和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知识图谱方法分析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的主题动态。文献计量领域开发出了多种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工具,其中,

11、VOSviewer基于文献的共引和共被引原理,具有开放性和可视化等特点,分析结果更接近WOS数据3。知识图谱方法能够从大量文献中挖掘出隐藏的信息和潜在的规律,呈现出客观、定量、形象的研究结果。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读文献共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和关键文献,把握该领域的知识分布特征和主要内容。2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的分布特征2.1时间和数量分布以“海外学习”和“效果”为核心议题的研究始于19 9 4年,19 9 4年至2 0 0 6 年的发文呈现断续性;2 0 0 6 年至2 0 2 1年间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偶有波浪起伏(图1);2 0 0 6 年以后呈持续上升态势,从最少2

12、 篇增加到最多12 7 篇。其中,2 0 0 3 年到2 0 16 年发文量低速平稳上升;2 0 17 年发文量迅猛增长,从3 9 篇增加到6 3 篇;2018到2 0 2 1年间总量保持高位平稳发展,年均总量在60篇以上。表明自2 0 0 6 年来,国际社会持续关注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问题。此外,全球新冠大流行导致2021年美国海外学习规模锐减9 1%,经合组织国家国际流动学生数量减少了440 万 5,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一定程度上受海外学习进程受阻的影响,2 0 2 0 年的发文量从2 0 2 1年的最高点12 7 篇减少到9 8 篇,但仍保持较高的产出,涌现出大量线上海外学习效果的研

13、究成果。14012712010010510498808360634038392032322021244090106102199419982003200620082009201120122013201520162018202020212022图1高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年度发文量图2.2核心期刊分布本研究综合运用平均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视角计算综合指数确定核心期刊。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候选期刊发文量折算指数=候选期刊发文量/平均发文量*10 0;候选期刊被引量折算指数=候选期刊被引量/平均被引量*10 0;候选期刊综合指数=(候选期刊发文量折算指数+候选期刊被引量折算指数)/2。

14、本研究中8 6 5篇相关研究成果分布在3 8 2 本刊物上,具有相对聚集而又比较分散的特点。外语年报发文量最多,为45篇,国际跨文化关系杂志被引量最多,为1364次;3 8 2 本刊物平均发文量为2.2 6 篇,平均被引量为3 0.18 次,由此得出3 8 2 本刊物的综合指数,前10 位的刊物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领域影响最大的刊物国际跨文化关系是聚焦跨文化适应和融合、跨文化交往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的社会学专业期刊。语言类和教育学类刊物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主阵地。外语年报、现代语言、语言学习、二语习得研究为语言类刊物;国际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为教育类专

15、业期刊;系统是以教育技术和应用语言学为研究重点以解决外语教学问题的期刊,而今日护士教育为医学和教育学交叉学科刊物。外语年报和国际教育研究期刊是刊文最多的两本期刊,刊文量分别为45篇和40篇,占该主题研究总文献的9.8%;刊文1篇的刊物共有258种,广泛分布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农学等研究领域的刊物中,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62与理评管价表1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领域核心期刊(前10 位)序号刊物(英文名称)刊物(中文名称)发文量被引频次综合指数1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国际跨文化关系311

16、36429462ForeignLanguageAnnals外语年报45100026523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Education国际教育研究4090423834System系统3372419305HigherEducation高等教育2153013216Modern Language Journal现代语言1749411957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语言学习53496898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72385499Nurse Education Today今日护士教育12

17、12146610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二语习得研究81714602.3国别和机构分布将最高发文量代人普莱斯定律M=0.794(VNma x)能够筛选出核心国家和机构,其中,M为核心地区和机构的最低数值。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成果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发文量为48 3 篇,总被引频次为7 2 13 次,均位居第一。根据普莱斯定律,在该领域发文17 篇及以上的国家为核心国家,共11个。核心国家的发文量和综合指数排序吻合,核心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意大利和新西兰。佐治亚大学和普渡

18、大学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发文15篇;爱荷华大学的总被引频次最高,为43 9 次,由此可计算出候选核心单位为发文量3 篇的机构,共12 1所,平均综合指数为10 0.6 3,确定综合指数10 0.6 3 的机构为核心机构,共有3 6 所,核心国家及综合指数前十位的核心机构如表2所示。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能够发现该领域研究成果呈现如下三个特点。2.3.1美国在该领域研究中占绝对优势表2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的核心国家和机构序号国家发文量被引频次综合指数机构发文量被引频次综合指数1美国48372131708巴塞罗那大学143784102中国67595236佐治亚大学153363913英

19、国63799222爱荷华大学74393794澳大利亚55713194卡内基梅隆大学123253525西班牙40595141杨百翰大学133023466德国35549124威斯康星大学122863257日本35380123德克萨斯农工大学112773088加拿大2335781明尼苏达大学10274295韩国1811263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232624810意大利1718560普渡大学157921211新西兰1738060美国的发文量、被引次数及综合指数均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前十位的核心机构中,美国占9 个,在综合指数中具有显著优势。受9 11事件的影响,基于增强国家安全、提高全球

20、竞争力的考量,美国自2 0 0 3 年起确立了从国家层面促进高校学生海外学习的策略,设立了亚伯拉罕林肯海外学习奖学金(AbrahamLincoln StudyAbroad FellowshipProgram)等一系列海外学习支持计划,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开展了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项目效果评估研究,带动了美国各级各类高校海外学习繁荣发展。联邦政府海外学习计划采取竞争性拨款制度,基于提升学业水平和就读满意度以及获得更多的绩效拨款的考量,美国高校内部开展了规模宏大、层次丰富且独立性强的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项目。最具影响力的为佐治亚州3 5所州立高校为期十年的海外学习效果评估跟踪研究(GL

21、OSSARI),通过对照组试验、大样本和长期跟踪研究全方位评估海外学习的效果,取得了具有高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3.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63国际高校学生海外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从核心国家分布可以看出,除中国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意大利和新西兰均为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海外学习具有高经济依附性,发达国家海外学习参与率高是该研究旨趣集聚发达国家的直接原因。此外,发达国家作为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核心力量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欧盟在19 8 7 年就启动了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Program),以提供奖学金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22、的方式拓展欧盟国家内部以及欧盟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欧盟国家是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研究的重要力量。例如,巴塞罗那大学关注母语为西班牙语的学生在海外学习过程中的英语习得水平评估,并取得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核心研究机构的综合指数位列第一。澳大利亚设立了新哥伦布计划(New ColomboPlan)等促进本土学生海外学习的国家项目,于2 0 0 9 年启动了每年一度的海外学习调查以评估项目发展状况。2.3.3中国的研究数量位居第二,研究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人2 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生输出国,在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中,我国在重视

23、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的同时不断增强本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教育。基于巨大的向外流动以及向内流动的国际学生基数,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关注点,我国学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6 7 篇,发文量和综合指数均居世界第二。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指数为12 4(3 篇发文量,13 3 次总被引量)排名第3 2 位,身3 6 所核心研究机构之列。我国发文量超过3 篇的机构包括香港科技大学(5篇)、香港城市大学(4篇)、香港大学(3 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 篇)、华东师范大学(3 篇)和汕头大学(3 篇),但由于以上机构发文的总被引率较低,未进入核心研究机构。我国在该领域发文1

24、-2 篇的机构还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3 5所高校。我国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主要关注外语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被引频次位列第四,但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法薄弱、研究结论的普遍性不足等问题。3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主要研究内容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中通过关键词共现(Co-occurrence),将关键词阈值设置为10,在3 12 0 个关键词中得到共现达到10 次及以上的关键词10 2 个;将最小聚类范围设置为2 0,得到4个聚类。经过对实词的语义分析和文献内容归纳,得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外语学习、跨文化适应以及价值观四个聚类(图2)。该领域的知识网路内部连通性较强,

25、有较多文献包含不同的关键词聚类。聚类1nursingeducationcuituralcompetenceglobatbealthservicelearningWexperientialearnjng聚类4globalazenshipshorttermstudyabroadteachereducationt聚类2InternaticbalisationknowledgePedaaory988touosmcuiukalintellgencsbonefitsimmersiondiveraity-educationcompetencecontactfrenchbwarenessIntersulfur

26、orTearnineclassroomemplogabitityproeramsComplexityintematiobalizationJmpactuniversitylanguasecontactcontextattitudesabraadfuency1highereducationInternatianaleducotion1studyebroed1moblityshoretermlanguegeexpotisncesstudentslearmerschigher-educationmodelchinesestudyabroadspanishiacquisitionjapaneseint

27、erculrurasensitivieycurriculumdentitymotuauon Profelengy Znd-laneuge1Internationelstudents1perceptlonscholcegendercuitureenglshcomprebension.selfraticaovaidity8888688foreigntonguagecommanication1sdjustmentsenslevityadaptationpersonalitycollegestudents1acculcuration聚类3consequences1alcehofdriakingvosv

28、iewer图2 高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视图64与理评价管3.1高高等教育国际化及质量评估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与海外学习效果互为因果,以学生流动为载体海外学习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历史最长、覆盖面最广、涉及领域最多的要素,也是衡量国际化的显性维度。海外学习效果评估服务项目质量改进,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加强与本校国际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完善国际化课程,促进课程融合,丰富国际化教学方法,促进在地国际化进程8,聚类1显示海外学习最显著的效果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专业能力、获得专业课学分是最受学生重视的海外学习效果9,大量研究表明海外学习有助于提升参与者

29、的学习动力、绩点、学业完成率和升学率。与没有参与海外学习的学生相比,参与海外学习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的深造比例增加了2 倍。研究生阶段的海外学习显著增强国际科研合作,学习目的地及参与深度分别是影响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研究生国际合作最重要的因素 2。海外学习的积极效果在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群体中更为显著,参与海外学习的少数族裔学生的毕业率和深造率均高于没有参与海外学习的同伴群体,且累积效应超过白人同学 13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美国的海外学习奖学金项目向低收入、少数族裔、社区学院、残障和第一代大学生倾斜。新冠大流行加速了线上海外学习的扩张,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海外学习同样发挥了提高参与者学业成绩的作用4。

30、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市场的全球竞争以及国际化市场环境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就业竞争力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目标一脉相承。海外学习促进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在提升参与者就业力的同时影响其就业意愿,拓展就业渠道,对职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护理、教师教育、社会学等设置海外实习课程,在提升毕业生就业力方面效果显著。然而,海外学习对就业的影响具有群体差异,对就业的不利影响集中于从发达国家前往非发达国家的海外学习项目。例如,参与伊拉斯谟项目为中东欧和南欧国家的学生带来丰厚的职业发展回报,但对北欧和西欧国家的学生来说并非如此。高福利的北欧国家的学生结束海外学习后更希望回国工作,但长期

31、海外学习阻碍了对本国行业发展的深度了解,对在公共部门岗位占主导地位的北欧国家学生的求职产生不利影响,海外学习也并未提升德国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18。总体而言,用人单位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工作岗位对求职者国际化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衡量海外学习对就业力影响程度的因素,国际业务占2 5%以上的岗位看重求职者的海外学习经历 9。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外学习对提高就业力的影响不断减弱,19 8 8 年,7 1%的学生认为海外学习提升了其就业竞争力,2 0 0 1年,该比例下降到了54%,对起薪的满意度也从2 5%下降到了16%2 0。虽然海外学习对工资的影响显著降低,但在非经济领域,如确定和优化职业选择方面发

32、挥更积极的作用,9 4%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倾向选择国际化的职业发展平台 。3.2外语能力评估在前国际化时期,海外学习作为高等学校的自发行为,集中于外语类专业中,通过浸人式语言学习提高外语能力是海外学习项目的传统目标,语言学习是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效果评估关键词共现中边界最为清晰的聚类。多项高等学校的海外学习项目及国家层面的海外学习奖学金项目明确将提升外语能力列为海外学习的基本目标。例如美国的“本杰明吉尔曼国际奖学金项目”、“鲍林奖学金”重点资助高校学生去非英语国家学习以提升其外语能力。相应的,语言学习效果的测量成为学习效果评估的重要维度。由于自我报告式主观评价的测试方法会导致评估结果失真,评估语

33、言能力应尽量采取发音的长度、口语和写作的精确度和流利程度、阅读、听力和语法分项测试2 等可测量的客观观测点,口语能力测试和(OPI)、模拟口语能力测试(SO PI)、语言接触量表(LCP)、语言学习信念量表(L L BQ)等成熟的语言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海外学习对语言能力的影响测评中。研究发现,长期海外学习和短期海外学习均能提升口语能力 2 3 ,但短期海外学习对外语写作和语法水平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2 4。三个月以内的海外学习存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天花板效应,表现为语言能力在前三个月提升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速度变慢 2 5。短期海外学习能够提升初级和中级语言能力学生的外语流利度,但对高级外语

34、能力学生的语言流利度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2 。长期海外学习有利于提升写作流利度,但对句法、语法的复杂性、准确性以及综合写作能力的积极影响收效甚微 2 7 。研究进一步发现,相比于海外学习目的地和时长,参与者的外语基础、信息处理能力 2 8 、文化敏感度、外语交流深度 2 9 是影响海外学习期间外语能力的关键变量。从此可以发现,海外学习提供沉浸式环境,是外语学习的有利条件,但不是提升外语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否处于浸人式的语言环境,系统的语言学习是提升外语能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外语指导能够显著提升海外学习的语言学习效果和项目总体效果3.3跨文化能力和个人成长海外学习一方面使参与者在真实的

35、情境中学习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自身文化,利于打破文化偏见,形成文化相对主义视角。相比于专业知识,海外学习对促进跨文化能力和个65国际高校学生海习效果评估研究:特征、内容与反思人成长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3 0 。研究者开发了特色各异的跨文化能力评估量表。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型(D MI S)确立了从文化中心主义到文化相对主义的测量范式;多元文化知识和意识量表(MCKAS)设置了10个反向问题测量文化中心主义的跨文化意识偏见;跨文化发展量表(IDI)能够评估不同群体的跨文化类别特征;文化智力量表(CQS)关注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力、行动力和管理能力测量;跨文化适应力量表

36、(C C A I)被广泛应用于招聘和跨文化能力培训中;文化效能量表(IES)通过跨文化能力评估服务培养全球领导力的教育目标;国际经验概念量表(SCIE)突破形成性评价模式动态评估海外学习效果。这些测量工具为客观评价海外学习的跨文化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得出以下基本研究发现。海外学习目的地与参与者的文化差异越大,越能促进其增强多元文化理解力。海外学习增强了参与者的独立性、忍耐力、拥抱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心智成熟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决策力等高阶认知能力 3 1,自信心,自尊心和幸福感均有所提升 3 2 。虽然大部分研究成果肯定了以上研究结论,但也有研究发现,与没有海外学习的学生相比,参与六周

37、以内的短期海外学习的学生的个人成长没有显著变化3,影响以上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特征以及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互动程度,因此,对海外学习的动机、个性及心理特征的研究也是该聚类中的核心维度。具有自我决定性学习动机的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动力较高,在海外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更强3 4。在人格特征方面,海外学习使参与者更加外向,更具责任心和亲和力,但情绪稳定性有所降低 3 5。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前往发达国家学习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科学家精神以及转化式学习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以讨论式教学方式为主 3 6 。相反地,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是前往发展中国家学习对发达国家学生思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

38、原因。消极影响和隐形影响是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图4可以看出,与跨文化适应相关联安全和健康问题是该聚类中的重要分支。海外学习增加了过量饮酒、抽烟和药物滥用的风险,其中,年轻男性、低绩点和前往欧洲的学生群体风险更大 3 7。45%的学生在海外学习过程中遭遇了自然灾害和性骚扰引发的创伤经历,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创伤经历引发创伤后压力 3 8 ,危害心理健康。3.4态度和价值观海外学习经历是青年学生身份认同的转折点,97%的参与者表示长远来看,海外学习影响其世界观,利于形成世界主义价值观 3 9 。广大发达国家将海外学习视为形塑世界公民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参与海外学习的学生的世界公民

39、意识比没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高2 9-38%,海外学习时间越长,塑造价值观的作用越明显40。如果说海外学习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增长是海外学习的教育目的,海外学习对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则体现了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价值,同时也是海外学习的增值效果。海外学习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提升参与者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等全球性议题的关注度(4,增强全球参与的价值理念,包括公民参与、知识生产、慈善、社会创业和自求简朴的生活态度 42 ,甚至利于扭转因循守旧的性别偏见,推动性别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和种族融合。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崛起带来

40、了学生海外学习内涵上的深刻变化,对于普遍性知识追求的学术化取向已经被国家身份、国家需求所替代,政治的、文化的考量超过了学术的考量。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海外学习希望达到培育世界公民意识是出于维护全球领导地位、维护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领域霸权的现实需求,欧洲国家以伊拉斯谟计划为引领的海外学习促进欧盟国家之间的文化融合以及欧洲共同体的多种身份认同 45。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学习提升了中国学生的社会本质论认知、集体主义观念,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度 46 。在全球未有之大变局中,学生流动政策突出促进文化相互理解与增强全球公民意识的政策价值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对价值观维度的跟踪测

41、评是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未来向度。4思考与讨论海外学习在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形成了语言-跨文化能力-区域意识三位一体的效果模型 48,并使参与者终身受益,作为跨文化教育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方式,被联合国列入可持续发展议程。为进一步发挥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作用,基于国际社会在该领域的研究发现,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4.1深入开展效果评估研究,推动海外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以及高等教育高质量转型的要求,我国呕待深化各领域、各层次的海外学习效果评估,服务于项目质量改进。首先,以高等教育研究为引领,开展多学科海外学习项目效果评估。高等教育研究是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主要研究主体,国际社

42、会在领域的研究成果广泛分布在外语、医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我国深入开展海外学习效果评估需要发挥基于学科项目评估的研究力量。其次,增强实施主体对效果评估的关注度和评估能力建设,以国家项目为引领推动效果评估与项目改进一66与理价评管体化发展。我国现有研究力量分散,缺乏质量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以国家级项目效果评估为契机,推动项目主体开展系统性评估检视实施效果。海外经历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类型化和差异化特征,同一个研究议题在不同场景中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准实验、前后测和对照组实验能够大幅提升海外学习效果评估的有效性,但标准回归模型以及单独依赖倾向匹配得分的研究方法并不能提供无偏差的政策预测4

43、9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以质性方法为主,研究结论缺乏可推广性。因此,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发挥质性研究的解释和预测功能,创新多种研究范式,通过分类型和跟踪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4.2坚守海外学习的教育公共属性,警惕商业化运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海外学习具有市场敏感性,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美国高校海外学习项目采取外包等营利性经营方式的比例高达8 5%50 。商业化运作引发过度宣传、捆绑销售,甚至误导学生产生消费主义价值观,甚至侵蚀教育目的。“旅游化”的海外学习难以发挥促进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学习的作用,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绩点 51,引发酗酒等不良行为。因此,恪守教育逻辑而非商业逻

44、辑是确保海外学习取得积极成效的内在要求。海外学习的实质是学习活动,学习时长、学习目的国的教育和学术水平、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投人度是决定海外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短期海外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并在促进转化式学习方面比长期海外学习的作用更为显著。虽然短期海外学习效果备受争议,但须高度重视短期海外学习项目的教育价值,通过设置以核心学习目标为核心的问题导向课程和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参与度;在项目设计方面,通过配备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融人课程和学分体系、开展行前培训和精准指导、撰写详细的任务报告书等方式促进短期海外学习项目质量提升。海外学习具有高投人性,

45、深受参与者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影响,由于海外学习对弱势群体的积极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重视为弱势群体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以发挥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平等的作用。4.3厘定价值目标,重视海外学习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海外学习对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海外学习效果。海外学习促进参与者对学习目的地产生情感团结,提升学习目的地忠诚度 52,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开展文化外交的实践基础。虽然海外学习在实现国家的公共外交战略目标上发挥的作用很难被直接测算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减少对海外学习项目的支持势必对推行国家公共外交产生不利影响 53 ,海外学习效果评估需要深度重视其所承载的政治和文化功能。秉持尊重文化

46、多样性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促进海外学习发挥政治文化功能的时代要求。现有研究表明,美国将海外学习视为积累实习经验、塑造全球领导力的目标是殖民时代的幻想,美国学生前往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海外实践挤兑当地资源、升物价、破坏自然环境、加剧地区不平等,形成了以铺张浪费、白人隔离的怜恼施舍为主的文化“示范效应”,身为“富裕而傲慢的访客”引发了海外学习目的地对美国的反感和敌意(5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在推动海外学习的实践中,须格外关注降低海外学习对当地社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大国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国际通用道德标准。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恪守全球化不是西方化的理念,警惕在发达国家的海外学习对

47、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的侵蚀,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学习成为文化剥削和资源掠夺的手段,切实发挥海外学习作为学术和民间文化交往的桥梁作用。参考文献1 Anne C.Campbella,Matt Mawer.Clarifying Mixed Messages: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Programmes in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gendaJj.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19(32):167-184.2王英杰.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三题 .比较教育研究,2 0 2 0,42(0 9):8-13.3宋秀芳,迟培娟.

48、Vosviewer与Citespace应用比较研究 情报科学,2 0 16,3 4(0 7):10 8-112.4 The Open Doors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ExchangeR.U.S.Students Studying Abroad,1989/90-2020/21.5 IDEAS Program 2022 Grant Competition:Request forProposalsR.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Affairs,2022:1.6 Richard C,Sutton,Donald L

49、.Rubin.The GLOSSARI Project:Initial Findings from a System-Wide Research Initiative onStudy Abroad Learning OutcomesJ.Frontiers:The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2004(10):65-82.7 Giorgio D P,Does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nvironmentPromote Study Abroad?J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

50、nalEducation,2022(26):3-20.8 Pengelly,Kelly A.Loving Neighbor as Self:Translating the StudyAbroad Experience into Intercultural Friendships on the HomeCampusJ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8(8):1108-1128.9 Matthew G Interis,Jon R,Kristen B,Annika C,Assessing thevalue of short-term study abro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