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25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乡村振兴17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发展依旧是一个棘手的挑战。为攻克这一难关,我国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汇集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实施经济计划、推进生态工程、出台优惠政策等举措,我国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人才资源仍是乡村发展中的一项短板。高校作为国家主流思想传播的主阵地,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不断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时代精神引领与正确价值导向1。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乡村振兴思想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献身乡村的使命

2、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中,对于缓解乡村人才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的联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着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所在。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时代青年的代表,是一个富有朝气、创造力的群体,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单独提出,并独立成章,其中,人才被置于一个重要位置。所谓的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这就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3、务,既强调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专业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乡村人才振兴相结合的价值意蕴(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观里,农村地区意味着就业岗位少、发展前景有限,因此,在毕业选择就业地时,他们都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是优先选择发达城市以谋求个人更好的发展。其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多为

4、独生子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后代,家长也不愿让子女到农村“吃苦”,更多的是让子女在城市中选择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正是这种就业观念的广泛存在,使得人才资源分配不平衡、乡村人才流失严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加强对有关乡村振兴知识的讲授,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三农”情怀,转变现存的就业观念,从而在源头上缓解乡村人才流失的现状。(二)乡村振兴思想的融入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

5、取得较好教学效果。2”所谓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就是要融入时代课题。围绕时代课题备好课、讲好课,讲出思政课的鲜活性和新颖性,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时代课题,提升思政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董欢(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文章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的联动性,探讨了将两者结合的价值意蕴,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三个环节出发,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乡村振兴;人才;大学生作者简介:董欢(2000),女,汉族,四川广安人

6、,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18效果。那么当今的时代课题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适时将乡村振兴思想融入思政课之中,加强传播与讲授,从而增强学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与认同,这是紧紧贴合时代任务的重要表现。(三)二者结合是落实我国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被赋予了这一重大任务,并要求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用积极的教育来引导、增强学生的意识。而德育既包括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也包括加强对

7、学生情感的培养。思政课教师将乡村振兴情怀融入思政课中,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并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分析制约农村发展的原因,找到人才资源匮乏这一短板,进而激励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骨干力量,要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积极地投身到乡村建设之中。这一举措是落实我国教育任务的具体表现。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困境(一)思政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关键作用显而易见。但在部分高校中,学生对于其重要地位还未形成正确认识,把思政课理解为“水课”的现象依旧突出。究其原因,部分高校在教学中,仍然坚守“理论灌输”的教学理念,只偏重于

8、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情怀的培育。这种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应有的认同感,反而导致多数大学生都对思政课产生了排斥心理,常常在课堂上浏览一些不相关的内容,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知半解,认为只要能顺利通过考试即可。这就形成了现如今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说法,即大学生上课主打的就是“陪伴”,就是指在一些课堂上,学生不会逃课或是早退,但也不会认真听老师讲授的内容。而思政课在这些课程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这也就说明部分思政课仍未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未受到学生的重视。(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9、这也就说明了必须把思政课的实践性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讲授法一直都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将抽象、深奥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东西,并通过口头解释直接教给学生,这就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使得学习成为一件相对轻松和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教育,轻视应用实践,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结果就是,学生看似都掌握了知识点,但一旦进入实践,就会变得手足无措。另一方面,这一教学方式也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认为老师的讲授是知识获取的唯一来源,从而忽视了主动从实践中去探究知识、挖掘知识。(三)思政课的教学途径较为单一

10、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一手段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似的学生编成一个集体,并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授课,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显性教学途径,由于受到时空限制,其教学内容和效果都会受制于此,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阻,也限制了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一)创新教学理念,加强“三农”情怀培育针对部分高校存在的以“理论灌输”为主而忽视“情怀培育”的问题,适时改进教学理念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举措。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情怀培育,培养大学生的“三农”情怀,让学生立“

11、爱农”之德。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目前已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五门。在讲好这些思政课程的同时,可以挖掘出其中与乡村人才振兴相关的知识,利用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帮助学生培育“三农”情怀。譬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中,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一著作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所谓现实的个人,就是指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这就肯定了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就今天而言,就是要突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中,特别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最新讲话

12、和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提出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堂中,要将我国的国史、国情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乡村振兴19然性。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可以利用“人生价值”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投身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中,带领学生分析当前农村地区人才资源的现实状况,并利用好典型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激发出学生对助力农村发展的责任感。通过各门思政课程发挥各自的作用,全面培养大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意识,加深对农村的感情,从而积极

13、主动地投身于农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谱写时代新篇章,真正做到将“三农”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探究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这就要求思政课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青年大学生深入实地考察、调研。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由思政课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地区进行农业农村参观活动,并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参与到农业实践活动中。这为青年大学生,特别是为城镇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乡村的机会,也为收集相关一手资料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如受时空限制,实地考察活动得不到广泛开展,则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

14、开设思政VR实践实训室,让学生以记者或访问员的身份,参与到这一虚拟仿真情境之中,从中挖掘农业农村的有关信息,进一步了解乡村地区。在走进乡村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城镇大学生,要帮助其培养学习兴趣,提供接触农业、农村、农民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农村籍大学生,他们更加了解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因此,应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培训,这可以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此外,高校还可以突出榜样人物的引导示范作用。我国传统美德中就包含了“见贤思齐”的思想,这与当今教育中所提倡的“向榜样学习”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优秀人物的系列讲座等活动,

15、在这样的氛围和精神的感召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雄心壮志,积极献身乡村振兴。(三)拓宽教学途径,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在明确教学内容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在哪教”“怎么教”等问题的思考。第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根据党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意见,在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的同时,要鼓励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有关乡村振兴的教育资源,并在教学中利用好这些资源,激发出学生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第二,要发挥好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相较于90年代之前的人们,新一代大学生大都属于“网络原住民”。因此,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

16、平台,及时发布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最新正能量推文,或是通过抖音等平台制作相关短视频,创设出一个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媒体环境。通过这一途径将相关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逐步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是一项尤为重要的举措。第三,要重视家庭的熏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在育人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要上好思政课,还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学生在家长身上看到的有关乡村的浓烈情感,有关“三农”的积极正面的评价,对于学生自身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途径,避免途径单一带来的弊端,共同为乡村振兴孕育出高质量人

17、才。五、结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促进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很多机会,然而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再次成为阻碍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5。教育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应对农村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上,各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青年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与情怀,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力量的新时代好青年。参考文献:1刘同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2):84-90.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3):4-13.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4曾祥明,温思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创新J.北京教育(德育),2022(4):46-50,57.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