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调查研究要力除“四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000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研究要力除“四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调查研究要力除“四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调查研究要力除“四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4 JUECE|决策|2023.7调查研究要力除“四弊”调研既要“身入”,还要“深入”;不仅要“深入”,还要“心入”。文/罗玉亮 今年,中央提出大兴调研之风,要求“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能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事在人为,关键在领导。笔者认为,要真正把调研当作“找问题、求真相、明思路、寻方法”的重要手段,必须力除“四弊”。“井中葫芦”之弊力除“井中葫芦”之弊,就是不要像掉在井中的葫芦一样,看似下去了,实际上还是飘浮在上面。没有真正沉入“底下”,潜入“水中”,看到“井底”的世界。历史上,我们党多次提出要大兴调研之风。1958 年出现了自然灾害

2、,如何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困扰?1961 年 4 月,习仲勋率工作组到河北农村驻下调研基层群众的口粮问题。到达那里的时候,基层干部让他看了农户的锅灶,看了生产队的粮仓,形势“一片大好”。夜晚,习仲勋同志独自一个人去了一户人家,户主尴尬而内疚地说:“中央大干部到eadership 领导力L调查研究求真相找问题寻方法明思路2023.7|决策|JUECE 65农家,我竟管不起一顿饭”习仲勋从这句话里听出了门道。第二天,打开堆在露天的粮囤一看,结果发现:粮囤里,竹竿片儿撑了个拱,布罩在拱上;布上边,摊着不足一寸厚的粮食。村里的粮囤一个比一个高大。但是,饿成浮肿病的百姓一个跟着一个。通过深入调研,习仲勋同

3、志了解到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所以,调研不能仅仅满足于下去,既要“身入”,还要“深入”;不仅要“深入”,还要“心入”。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只有挽得了“裤头”,下得了“田头”,破得了“鞋头”,进得了“门头”,看得了“灶头”,上得了“炕头”,入得了“心头”,群众才会讲真话。不然,可能听到的全是“空话”“套话”“假话”。“蜻蜓点水”之弊力除“蜻蜓点水”之弊,就是不要像蜻蜓点露水一样,下去大阵仗,现场看一小会,问了几个人,说了几句话,调研就结束了。这样的调研,纯属为了“调研”而“调研”。图的只是报上有影、电视有镜、网上有字,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是给上级领导看的,不是给基层解决问

4、题的。有的干部调研,从行动的轨迹上,就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天调研,要跑十多个调研点,还要看现场、听汇报。算一算时间,一个调研点也就10 来分钟。最近中央提出大兴调研之风后,基层许多部门都收到一个文件,接到一份清单,约定一个时间,交出一份报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根子是没有真正把调研当作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有人说:调查研究要有“五要素”:把问题搞准是谋事之基;把方向搞准是谋事之要;把规律搞准是谋事之道;把底线搞准是谋事之需。有思想,有思考,才会出思路。更需要对标找问题,类比找问题,问需找问题,创新找问题。“蜻蜓点水”式的调研,其实就是一个形式。调查研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没

5、有一个好的作风,是调不出问题的,更不会调出办法,调出思路,调出一个经验推广的。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的典范。晚年,他谈及怎样做好调研时说到: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不仅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还应注重方法和技巧,才会起到巧劲推进工作的作用。1961 年 6 月,上海青浦小蒸公社的一户农家迎来了几位客人。他们一住就是 15 天,在底楼客厅与农民们交流座谈,察看养猪场、自留地,还深入食堂、集市了解情况。后来,这些调研经验形成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等三个专题报告,为中央制定和调整农村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至于这些神秘客人,正是陈云率领的中共中央农村

6、调查工作组。所以,李强总理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其实,不深入基层,同样还是问题,没有办法。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的实践者,同样也是社会的创造者。不能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睡到一张床上,吃到一锅饭上,群众有办法也不会告诉你的。“现场表演”之弊力除“现场表演”之弊,就是要真正看到现场原貌,而不是“演员”演出的现场。中央要求调研要做到“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66 JUECE|决策|2023.7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也不排除干部去现场却是一个“演员”演出的现场。笔者曾经亲眼见到过这样的调研。上

7、个世纪,农民还需要交“皇粮国税”,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提出“费改税”,每个省都选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乡镇进行试点,有群众负担重长期上访的乡镇,有集体经济较好负担相对较轻的乡镇,也有离县城近的乡镇,还有偏远的山区乡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如何合理收税问题。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在一年秋收的季节,一天下午 4 点多钟,一位分管的副省长突然到了一个县偏远的山区试点乡镇,要求召开一个有不同类型代表的座谈会,听听大家对“费改税”的看法。由于农忙,群众都在地里收割庄稼,乡书记正在犯难之际,突然想到乡全体干部都在乡里,就现场作了安排。副省长听了大家的汇报非常高兴,认为试点工作做的好,为

8、此还通报表扬了这个乡。然而,他并不知道,从地里上来的群众、从村里来的干部、从村民小组来的组长,其实都是乡干部的客串表演,一个农民兄弟也没有到场。所以,年轻干部要做好调研工作,就必须学会直接到“田头”,入“门头”,穿着一副百姓的行装同群众拉家常,才会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耳听眼见”之弊力除“耳听眼见”之弊,就是不要以为耳听到的和亲眼见到的就是真实。有时,调研必须能善听,还要能善看,更要能善思,才能拨开“层层云雾”,了解到事实。1961 年 5 月,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主要就农村公共食堂问题进行蹲点调研。由于当时生活困难,伯延公社社员食堂把玉米轴、玉米秆、棉花壳、红薯秧、榆树皮等

9、磨成粉,掺入少量的红薯面、玉米面、糠面等蒸熟后充饥度日。周总理到达伯延时,他们专门给总理做了面条、馒头、稀饭和红薯。第二天中午,周总理突然提出,还要到社员食堂去吃饭,社队领导一下都慌了。对周总理说:“总理,食堂没有饭了,还是回公社吃吧。”周总理不说话,径直奔向灶台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揭开锅盖,才看到真相。“不要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这两句话成了周总理下基层调研对地方领导常嘱咐的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所以,基层干部调研,尤其是年轻干部,既要带着问题,还要带着感情;既要带着车子,还要带着行李;既要带着眼睛,还要带着脑子,才能真正了解到法子。许多领导干部都知道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却并不知道下句话,调查不充分,同样没有发言权。所以,调查研究虽然是干部的基本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本。但是,没有好的方法,没有好的思维,没有科学的手段,没有从“身入”到“心入”,没真正去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调研也仅仅是调了而已。(作者为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全椒县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eadership 领导力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