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从文学中复原和呈现历史的现场感和氛围感,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一种重要而共通的学术取向。文学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为,它从来不是自足自为的,而是始终处于与政治、社会和思想的角力之中。只有将文学文本放置于历史现场,考察文学外部的多重力量对于文本的作用,以及文本对于历史的建构,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蕴藏的丰富内涵,并且全方位揭示历史的多元本相。有鉴于此,文史哲杂志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为主题,于 2023 年 6 月 3 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报社的 22 位青年学者出席本次会
2、议,就文学文本生成的背景及相关问题、如何重新审视与还原“熟悉”的文学现象,以及如何阐释经由文学作品再现的历史记忆等话题展开讨论,展现出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动态。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了举办本次工作坊的初衷:希望文学研究“走深走实”,文史哲杂志的文学稿件追求从文学走向思想,从思想走向历史,文学的力量在于反映思想和历史的深度。文学无法脱离时代、政治、生活以及主流学术风气的制约和影响,兰亭集序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是“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这与我们现在看待古人相类似。从事文学研究既要回到历史,也要回到哲学,还要回到其他学科。概言之,文学研究应有历史感,解读出文学材料中
3、的历史信息和思想信息,完成历史认知。对于文学研究而言,立足于对历史事实的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并尽可能地厘清、呈现历史真实,这是基础且必要的研究路径。部分与会学者回到文学生成的历史场域,考察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为本次会议主题提供了具体案例。陆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回到梁代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及其臣僚唱和诗的主要创作地建康,考述他们在此地唱和的诗歌题材及形式。钟乃元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在文化地理视野下考察唐代“瘴”书写及其边疆治理的意义。他提出唐代涉“瘴”诗存在六大感觉文化区,而其中岭南的“瘴”书写则堪为唐人典型,其中初步透露出唐人疆界意识、边疆思想。李小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立足宋代
4、咏梅诗词的禅宗语境,提出“转生梅”是宋代咏梅的新范式,其形成的思想依据主要是无情有性和转物说,对后代咏梅诗词创作产生影响。代亮研究员(山东大学)回归桐城派“方、刘、姚”文统层累性和渐进性的构建与演替的历史现场,剖析该文统及其若干变体的确立和流变背后所蕴藏的多重动力。伏煦副教授(山东大学)认为“文章之盛,穷于天监”说代表刘咸炘心中“文质彬彬”与“骈散合一”的文学典范。此说远绍六朝初唐的文质论,近承嘉道以来骈散合一之说,体现刘氏对于“文”与“文学”的不同定义。刘博超编辑(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通过梳理胡笳十八拍和兰亭集序的真伪论争,以及关于李煜和李清照的评价问题,提出我们现在需要以事回到文学的历史现
5、场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实判断为基础,可以延伸至价值判断的学术争鸣。部分参会学者以若干近代、当代文史学者为个案,认为他们的研究路数与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的重要范例。童岭教授(南京大学)推崇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中古史著作,指出王仲荦等学者更多地在“淹通文史”以及“校雠考订”的基础上展开魏晋南北朝研究。赵培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傅道彬“六经”文学论展示了一套建设中国古典学的文学方案,其中以回到历史现场,在礼乐文化体系当中“重现”经典为实施方案,堪称“文学历史性综合”研究的先导。回到历史现场需要通过一定的文本予以实现。较之其他材料,文学作品是观察、理解和叙述历史的绝佳
6、场域,也是触摸和还原历史的重要文本。陆胤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张治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分别再现历史中个体的日常阅读生活和文学志趣。陆胤副教授揭示曾国藩日记作为一种“读书功程”的特殊属性,并将文章声调之学还原到日记所描写的阅读场景和读书动机中。张治副教授关注钱锺书在“十七年”时期主要从事的文学研究,考察其文学志趣的新变,发掘其中蕴含的积极思考、批评见解及进退方案。文学作品不仅能再现个体的生活与思想,而且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发挥着介入、参与的中介性力量,能够照摄出时代的废墟和蕴藏的异样的历史景观。宋雪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借助报刊、文集、日记、年谱、回忆录等材料,返回戊戌六君子之死
7、的历史现场,梳理其中的矛盾冲突、政见诉求,展现文本背后的创伤书写与历史记忆,窥探维新运动蕴含的精神意涵。袁一丹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考察卡彭特爱的成年(Loves Coming-of-age)与斯托普斯结婚的爱(Married Love)两部书在后五四时代青年情感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说明此时兴起的“情感个人主义”实则取法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规范,爱情在青年心中是有定则和可换算的方程式。康凌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将左翼文艺实践放置在围绕都市空间所展开的斗争中加以理解,分析左翼诗歌如何通过对街头抗争过程中的身体感官经验,尤其是个体或集体的“发声”经验的形构,介入对都市空间的争夺之中。马娇娇助理研究员(
8、清华大学)分别就左翼文人的前线报告、中共的政治宣传和西方人士的乌托邦想象,再现抗战初期“晋察冀”根据地地方叙事的“发生史”。历史的形成除了纵向时间的层累外,还有横向空间这一重要维度。一些与会学者提出应当将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延伸到异域空间,这为当下文学研究提供新视角。卞东波教授(南京大学)以唐宋古文为例,认为东亚汉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共同形成一个“文本家族”,可以从东亚汉文化圈的整体视角观察中国古代文学。马勤勤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对读德龄英文小说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与民国时期的通行译本清宫二年记,指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突破现有的文学史框架,来安放
9、这些异质的、边缘的作家,从而还原一幅有关近代中国女性小说乃至现代文学发生的全景图画。彭春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主张由横向层累的历史观念出发重绘思想地图。她认为章太炎从“以进化为枢轴”到“以俱分进化为进境”的思想历程,足堪辐射自 19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思想连锁演变之图景。金程宇教授(南京大学)考述新发现的元代欧阳玄赠日本僧此山首座诗幅真迹,强调文学实物对于激活历史问题、回归历史现场具有重要意义。(下转封三)(上接封二)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下转封四)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近年来,从文学中复原和呈现历史的现场感和氛围感
10、,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一种重要而共通的学术取向。文学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为,它从来不是自足自为的,而是始终处于与政治、社会和思想的角力之中。只有将文学文本放置于历史现场,考察文学外部的多重力量对于文本的作用,以及文本对于历史的建构,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蕴藏的丰富内涵,并且全方位揭示历史的多元本相。有鉴于此,文史哲杂志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为主题,于 2023 年 6 月 3 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报社的 22 位青年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就文学文本生成的背景及相关问题、如何重新审
11、视与还原“熟悉”的文学现象,以及如何阐释经由文学作品再现的历史记忆等话题展开讨论,展现出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动态。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了举办本次工作坊的初衷:希望文学研究“走深走实”,文史哲杂志的文学稿件追求从文学走向思想,从思想走向历史,文学的力量在于反映思想和历史的深度。文学无法脱离时代、政治、生活以及主流学术风气的制约和影响,兰亭集序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看待今人就是“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这与我们现在看待古人相类似。从事文学研究既要回到历史,也要回到哲学,还要回到其他学科。概言之,文学研究应有历史感,解读出文学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和思想信息,完成历史认知。对于文学研
12、究而言,立足于对历史事实的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并尽可能地厘清、呈现历史真实,这是基础且必要的研究路径。部分与会学者回到文学生成的历史场域,考察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为本次会议主题提供了具体案例。陆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回到梁代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及其臣僚唱和诗的主要创作地建康,考述他们在此地唱和的诗歌题材及形式。钟乃元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在文化地理视野下考察唐代“瘴”书写及其边疆治理的意义。他提出唐代涉“瘴”诗存在六大感觉文化区,而其中岭南的“瘴”书写则堪为唐人典型,其中初步透露出唐人疆界意识、边疆思想。李小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立足宋代咏梅诗词的禅宗语境,提出“转生梅”是宋代咏梅的
13、新范式,其形成的思想依据主要是无情有性和转物说,对后代咏梅诗词创作产生影响。代亮研究员(山东大学)回归桐城派“方、刘、姚”文统层累性和渐进性的构建与演替的历史现场,剖析该文统及其若干变体的确立和流变背后所蕴藏的多重动力。伏煦副教授(山东大学)认为“文章之盛,穷于天监”说代表刘咸炘心中“文质彬彬”与“骈散合一”的文学典范。此说远绍六朝初唐的文质论,近承嘉道以来骈散合一之说,体现刘氏对于“文”与“文学”的不同定义。刘博超编辑(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通过梳理胡笳十八拍和兰亭集序的真伪论争,以及关于李煜和李清照的评价问题,提出我们现在需要以事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实判断为基
14、础,可以延伸至价值判断的学术争鸣。部分参会学者以若干近代、当代文史学者为个案,认为他们的研究路数与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的重要范例。童岭教授(南京大学)推崇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中古史著作,指出王仲荦等学者更多地在“淹通文史”以及“校雠考订”的基础上展开魏晋南北朝研究。赵培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傅道彬“六经”文学论展示了一套建设中国古典学的文学方案,其中以回到历史现场,在礼乐文化体系当中“重现”经典为实施方案,堪称“文学历史性综合”研究的先导。回到历史现场需要通过一定的文本予以实现。较之其他材料,文学作品是观察、理解和叙述历史的绝佳场域,也是触摸和还原历史的重要文本。陆胤长聘副
15、教授(北京大学)、张治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分别再现历史中个体的日常阅读生活和文学志趣。陆胤副教授揭示曾国藩日记作为一种“读书功程”的特殊属性,并将文章声调之学还原到日记所描写的阅读场景和读书动机中。张治副教授关注钱锺书在“十七年”时期主要从事的文学研究,考察其文学志趣的新变,发掘其中蕴含的积极思考、批评见解及进退方案。文学作品不仅能再现个体的生活与思想,而且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发挥着介入、参与的中介性力量,能够照摄出时代的废墟和蕴藏的异样的历史景观。宋雪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借助报刊、文集、日记、年谱、回忆录等材料,返回戊戌六君子之死的历史现场,梳理其中的矛盾冲突、政见诉求,展现
16、文本背后的创伤书写与历史记忆,窥探维新运动蕴含的精神意涵。袁一丹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考察卡彭特爱的成年(Loves Coming-of-age)与斯托普斯结婚的爱(Married Love)两部书在后五四时代青年情感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说明此时兴起的“情感个人主义”实则取法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规范,爱情在青年心中是有定则和可换算的方程式。康凌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将左翼文艺实践放置在围绕都市空间所展开的斗争中加以理解,分析左翼诗歌如何通过对街头抗争过程中的身体感官经验,尤其是个体或集体的“发声”经验的形构,介入对都市空间的争夺之中。马娇娇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分别就左翼文人的前线报告、中共的政治
17、宣传和西方人士的乌托邦想象,再现抗战初期“晋察冀”根据地地方叙事的“发生史”。历史的形成除了纵向时间的层累外,还有横向空间这一重要维度。一些与会学者提出应当将文学发生的历史现场延伸到异域空间,这为当下文学研究提供新视角。卞东波教授(南京大学)以唐宋古文为例,认为东亚汉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共同形成一个“文本家族”,可以从东亚汉文化圈的整体视角观察中国古代文学。马勤勤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对读德龄英文小说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与民国时期的通行译本清宫二年记,指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突破现有的文学史框架,来安放这些异质的、边缘的作家,从而还原一幅有关近代中
18、国女性小说乃至现代文学发生的全景图画。彭春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主张由横向层累的历史观念出发重绘思想地图。她认为章太炎从“以进化为枢轴”到“以俱分进化为进境”的思想历程,足堪辐射自 19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思想连锁演变之图景。金程宇教授(南京大学)考述新发现的元代欧阳玄赠日本僧此山首座诗幅真迹,强调文学实物对于激活历史问题、回归历史现场具有重要意义。(下转封三)(上接封二)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下转封四)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42023总第397期ISSN 0511-47212023年第4期 总第397期1951 年
19、 5月创刊2023年第 4 期(总第 396 期)2023年 7 月5日出版主 编 王学典副主编 李扬眉 刘 培 孙 齐 刊号:代号:ISSN 0511-4721(国际标准刊号)国外代号BM194国内代号24-4CN 37-1101/C(国内统一刊号)主 管 单 位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主办者 山 东 大 学编 辑 出 版 文 史 哲 编 辑 部地 址 济 南 市 山 大 南 路27号电 话 (0531)88364666 88361606邮 政 编 码 250100网 址 印刷者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总 发 行 处 济南市邮局订购处 全 国 各 地 邮 局海外总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
20、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定 价 50.00 元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然而,文学与历史间存在模糊的边界,文学叙述与历史记载也存在复杂的关系。文学如何言说历史?其相较历史而言有何限度?其价值、优势与独特性又如何得以体现?这成为与会学者们热议的又一话题。叶晔教授(北京大学)认为较之以史部文献为基础素材的政治人物传记,基于集部文献的文学家传记尤须关注文学作品有别于历史著述的即时性、自述性等文本特征。古代小说也是一种展现文学与历史之间张力的典型文体。潘超副教授(山东大
21、学)通过考察洪迈对夷坚志的改作、重刊与编纂策略,探究在盛行传播一系列“称人之恶”传闻的南宋社会中,志怪小说作者和编纂者如何在小说纂述人事方面做出非虚构的努力。薛英杰副教授(南开大学)参照晚明士子捐监应试的历史记载,考察晚明清初通俗小说中才子捐监应试情节的流变过程。任增强副教授(山东大学)从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篇中出现的“痨瘵”这一传染性疾病为切入点,考察蒲公如何将历史植入文学,在历史与文学的张力关系中传达其创作意图。在综合讨论环节,与会学者们就史料处理、历史现场与文学文本、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等话题展开热烈而充分的探讨。面对“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愈演愈烈的口号,部分学者对此予以反
22、思,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袁一丹副教授指出这一研究路径具有正负面效应,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能够再现历史细节,更为细致地考索文学的生产机制,但文学自身或也面临隐退的危险。在她看来,回到历史现场是第一步,远观是第二步,最后再回归文学,这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彭春凌教授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我们应当结合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打通文史,呈现文学研究的历史感。文史哲杂志刘培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与会学者的讨论勾勒了中华民族从古代走向民国,又走向共和国的发展进程,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在社会变迁历程中的重构与塑造。他强调重回文学的历史现场应当要对文献进行辨伪与解读,回到历史现场并非简单的回归,
23、而是要寻找历史真相。或许我们无法完全呈现历史真相,但可以无限靠近历史,这是当下宏大叙事背景之下从事文学研究者所应采取的立场与态度。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两周年之际,此次青年工作坊的举办进一步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高品质的学术期刊的殷切希望。正如王学典主编在开幕词中所说,期刊在引领学术潮流以及创造学术史、社会政治史中起着积极作用,目前学界代际交替已经完成,学术生产的主体力量已转移至 80 后学者群体,文史哲 希望借此次活动将一批有志于学术、有思想追求的学者团结在杂志周围。文史哲未来仍将持续举办青年学者工作坊,以期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动青年学人的成长,孕育学术的更新。【撰稿:陈莜烨,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上接封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