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问学课堂“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51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问学课堂“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问学课堂“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问学课堂“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7专题研究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儿童问学课堂“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时珠平【摘 要】儿童问学课堂中的评价强调“问学教评”一体化意识,是学生的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的评的协同配合,是一个融通的整体。儿童问学课堂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重要表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的水平、学的态度、参与程度及学科素养发展的水平。【关键词】儿童问学课堂 学习评价“问学教评”一体化儿童问学课堂中的学习总是由学生的问题开始的,并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生成新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的知识、

2、观念、方法不断完成知识、思维和方法的建构,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一、“问学教评”一体化的意蕴和特征“问学教评”一体化是儿童问学课堂实施过程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也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理念引领下的一种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学生之问的梳理和评价,使学生之问成为围绕核心知识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对学习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主线,围绕核心知识,参与持续、有效的学科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通过对教的评价,促进教师以引导性问题将核心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衔接,训练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通过对学习效果

3、的评价来客观呈现学生在知识体系建构和思维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水平。“问学教评”一体化评价以学生的素养提升为导向,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等维度进行观察、测量、评价,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体现出学科育人的素养导向。其评价的整体性及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有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并全面地分析和诊断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儿童问学课堂的学习是围绕一条主线学生的问题来展开的学习。学生的“问”即课堂学习的方向,“教”指向的是学生围绕核心知识提出的问题,“学”是为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评”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因此,

4、儿童问学课堂的评价还体现在“问学教评”的一致性方面。二、“问学教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在儿童问学课堂的项目化实施过程中,为让学生更好地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并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中形成认知新图式和知识新体系,依据“问学教评”一体化的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制定了儿童问学课堂的评价体系。儿童问学课堂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过程性数据进行评判,还包含对问与学、教与学的过程的反思和调控,从而改进师生的教与学。学校依据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的情境,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问学工具使用的效果、学生问题转化的质量、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及学习成果的展示情况等,制定了儿童问学课堂的管理评价表(见表 1)。表 1 儿童

5、问学课堂管理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要素权重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问学工具问学口令教学口令正确,问学口令贯穿始终,且精神饱满,学习过程高度专注;口令运用熟练,使用时机恰当,对学生起到引导、激励、督促和自我强化等作用。508该评价表既关注了儿童问学课堂中问学工具的使用,也关注了学生问与学的活动质量,还关注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一)对问学工具的评价儿童问学课堂的评价首先关注的是对显性的问学工具的评价,儿童问学课堂的显性工具主要有问学口令、小闹钟和问学展示板三种。问学口令是指在儿童问学课堂中师生共同使用的语言凝练、目标明确、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的课堂管理指令。教师说出某一口令时,学生迅速接出下一

6、句,并且身体立刻随着口令做出反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问学口令的使用程度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调整课堂学习状态。儿童问学课堂通过设置小闹钟来进行时间管理,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时间管理的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周围干扰情况的能力,纠正学生的拖沓行为,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儿童问学课堂通过对小闹钟使用的评价,有效促进教师加强时间管理,从而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儿童问学课堂还通过对问学展示板使用情况的评价,促进师生更好地利用问学展示板提出问题和展示学习成果,更清晰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独特发现。(二)对问学活动的

7、评价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学习能级评价表(见表 2)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如核心问题的提出、项目目标的达成、学习活动的开展、成果展示的质量、梳理反思的力度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将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进一步量化,并将其水平分成种子级(C)、领衔级(B)、卓越级(A)三个能级。该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表现的独立性、知识和思维的建构、回应学科学习和学习目标、有依据地表达以及反思运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要素权重得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问学工具小闹钟依据学习任务,小闹钟时间设置合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时间不少于 25 分钟。小闹钟使用熟练,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10问学展

8、示板课堂上使用展示板展示学生的精彩问题或学习成果。5问题转化问题梳理能带领学生就展示板上的问题进行梳理,能关注学生关心的主要问题;能将学生的问题与单元要素或核心知识的学习巧妙结合。10问题解决能带领学生梳理出核心问题,并将核心问题转化成引领学生探索的驱动性问题;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10情境任务情境创设能就上课主题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能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学生能以新的角色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15活动设计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设计学习活动;能根据上课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或生动的活动,任务明确,任务之间呈现层级递进。15成

9、果展示参与程度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积极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学习成果。教师尤其注意鼓励“少数学生”积极参与。15展示效果学生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相关成果能引起同伴的共鸣和思考。15总体描述总分(续表)09专题研究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对于“问题的提出”,既要关注学生提问的角度,还要关注学生提问的质量。对问题是否有质量的评判应紧扣几点:一是问题有没有方向,即有没有围绕学习的主题来提问;二是问题有没有层次、有没有内在逻辑;三是问题能不能引起同伴的学习兴趣,并引发深度思考;四是问题可不可以被转化、可不可以被迁移,如转化成课堂的学习项目,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

10、决问题和迁移运用等;五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频率,频率越高,说明提问的能力就越强。对于学生提问水平的情况描述,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五级水平:一是敢于提出问题的水平;二是简单模仿的水平;三是自主悟学后提问的水平;四是带着问题学并在学中产生新问题的水平;五是能在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水平。这五级层层递进,一级比一级难度大。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每一阶段的提问水平和学习水平的过程性关注和综合性评定,评价学生问的水平和学的效果。(三)对任务推进的评价在“问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里,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来实现的,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则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而实现成效怎样,

11、即达成度如何,又必须依靠对标性的评价来确定。因此,学习目标应分别对应由核心问题转化成的驱动性问题和由驱动性问题转化成的挑战性任务,以及为完成挑战性任务设计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适时、适度的教的活动。(见表 3)表 2 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学习能级评价表评价项目水平划分与描述评价结果种子级(C)领衔级(B)卓越级(A)核心问题能提出与学习内容(主题)相关或相近的开放式问题。提出的问题与学习主题高度相关,可以转化成驱动性问题;每周提出此类问题不少于 1 次。提出的问题可以直接转化成驱动性问题,供同伴辨析、探究、应用;每周提出此类问题不少于 3 次。学习目标应该知道和做到的内容。应该知道和做到的,并

12、能产生新认知。思维技巧、知识内容得到提升,能查找、运用资料(资源),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理解,并能改变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学习活动能独立或与同伴就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一般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能提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建议。能独立或与同伴就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一般问题和具体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提出的建议是有依据的,并与学习任务高度相关。能独立或与同伴就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一般问题、具体问题、来源问题和拓展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提出的建议有证据支撑,能清晰地表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解释本建议的合理性及效果。成果展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项目展示,可以是探究的发现,可以是小组成果中个人的贡献部分。与学习主题相关

13、的项目成果展示,可以是自己的探究发现,是自己独到的、完整的发现;能理解小组成果的整体架构,说清自己的成果与小组完整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项目展示,包括自己的研究发现;能为自己和小组的成果展示进行整体架构,并独立完成或指导小组完成展示成果;能对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的质疑提出应对策略。梳理反思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简单反思和梳理。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认真反思和梳理,并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提出完善的建议。能对学习的结果进行细致反思和梳理,总结得失;能对项目实施的过程提出不同的做法,并说明原因;能将成果展示的改进措施运用到下一次的成果展示过程中。表 3 任务推进评价表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

14、学活动目标 1:由核心问题转化成的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一:由驱动性问题转化成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适时、适度的教的活动10教学活动与学习任务是对应的,学习任务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学习目标的数量决定了学习任务的数量。为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和思维的建构。学习活动中的每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几个板块可以并列横向展开,也可以纵向递进深化,还可以环环相扣而互相促进。分别对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向纵深发展。学习任务要促进学生深入自主地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

15、在反思中不断地修正认知结构。(四)对小组合作和展示的评价在儿童问学课堂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对学生小组合作和展示进行评价,我们还可以将其过程表现进一步细化。(见表 4)表 4 儿童问学课堂小组合作和展示评价表成员组别评价角度评价标准评价角度自评小组教师参与度1.主动搜集、整理、并筛选材料2.积极,有合作精神成果及展示效果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展示3.有自己的理解和独创性4.展示时自信、大方、得体5.展示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其他 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目标 2:由核心问题转化成的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二:由驱动性问题转化成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适时、适度的教的活动目

16、标 3:由核心问题转化成的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三:由驱动性问题转化成的挑战性学习任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适时、适度的教的活动(续表)在小组合作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在展示前,教师可以把评价成果展示活动的标准告知学生,让学生在探究和准备展示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活动方案。在展示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展示的学生或台下的学生随机交流,引导学生把展示过程或看展示时的感受和收获表达清楚,并依据评价标准用恰当的语言对展示的进程和成果做出评价。儿童问学课堂在项目化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评价和引导,有效提升了课堂的运行质态,促进了学生在问学过程中最大化地发展。【参考文献】1 潘文彬.还学习本来的样子潘文彬儿童问学课堂十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黄伟.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实践:要义与操作 J.中学语文教学,2021(6).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儿童问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HA210388)的阶段性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