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群组逻辑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760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8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群组逻辑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群组逻辑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表 1鄂州职业大学省域双高专业群建设逻辑及特色专业群名称航空机电技术模具智能制造核心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群内其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航空地面设备维修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组建逻辑专业群高度共享、互为依托、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群的集聚优势专业群依据产业链逻辑关系组建,形成围绕模具智能制造交互融通的关系,在技术、岗位、课程等方面能够互相支撑。特色群内国家骨干专业、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1 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1 个群内国家骨干专业 1 个,湖北省战略支柱(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1个,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1 个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

2、群组逻辑研究胡 曼(鄂州职业大学,湖北 鄂州 436099)摘要:高职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对接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共生角度解释专业群与当地产业间的密切程度,表现为初期的对接、中层的服务到实现最终支撑的过程,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双高专业群;集群优势;共生关系;高职教育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3)03-0078-02在行业、产业跨界交叉的背景下,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侧直接对接区域产业链产业群需求侧,保障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双高计划”的推动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动适应当地区域产业

3、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提升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一、“双高”专业群建设情况(一)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情况2022 年“双高计划”建设的中期绩效评价结果显示,160 所学校评价等级为优,37 所学校为良;其中 145 个专业建设计划中 109 所学校专业建设中期评价结果为优,其余为良。整体来看,国家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中,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逻辑基本遵循“专业基础相同、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或衔接、教学资源共享”这一原则,或“以群建院”,或“以院建群”,或依托上下游产业链主轴进行专业建设。(二)鄂州职业大学专业群建设情况根据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 关于公布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

4、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鄂教职成函 2022 1 号),鄂州职业大学成功获批航空机电技术、模具智能制造两大高水平专业群,被认定为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现阶段学校专业群组建基本情况见表 1,专业群的设置基本瞄准区域特色产业,联合上下游产业链,确立产业所需岗位群,进而组建专业群。收稿日期:2022-10-16基金项目:2020 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ZJGB2020039)“服务区域战略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组群逻辑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2 年度重点课题(2022GA121)“大通识 小专业 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2022 年度鄂州职业大学教学研究

5、项目(第 36 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路径及评价指标研究”作者简介:胡曼(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问题分析对标国家“双高”专业建设计划,目前专业群建设还是存在与区域产业的适配性、协同度和资源交互等各方面的问题。(一)适配性问题区域产业群的生命周期特性(产生、成长、成熟第 30 卷 第 3 期灾燥造援30 晕燥援3鄂州大学学报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耘扎澡燥怎 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圆园23 年 5 月May 圆园23doi:10.16732/ki.jeu.2023.03.027第 3 期和衰退),会引发专业群内动态调整;同

6、时,区域产业的集中度、产业布局、类型也不相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这就很难保证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在教育与产业间的供需关系平衡。不仅要求专业群打破传统院系分治的办学模式,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整合内部专业资源为主的形式建设专业群,适配区域产业发展动态存在滞后偏离现象。(二)协同度问题部分国家级双高院校已先行“以群建院”,依托行政刚性,实现教学组织体系重塑、功能优化、创新集成。但这种全方位、大范围的改革,能否及时匹配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和生命周期更迭,仍存疑。“以院建群”的三级纵向治理架构下,专业跨院分散,容易造成群内各专业的合力不足。(三)资源交互目前专业群建设的政策引导仍以单个专业建设

7、为主,专业群建设仍与核心产业链上的岗位群进行对接,形成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和相对固定的专业群圈层文化;另一面,有的专业群建设专注于产业主链的岗位,忽略了基础相同、领域相近及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导致专业群内部融合程度不足,资源整合优势发挥不充分,资源有效交互难以形成。三、共生逻辑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高职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互通共享的原则,实现培养的区域产业与专业群的准确对接。基于这一情况,借用共生理论,模拟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系统,强调共生单元之间的效度。(一)专业群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共生逻辑关系指标体系搭建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为一级指标的测评框架,一定时间范围内观测共生系统数

8、据,以“双高”专业群的相关指标数据作为参照依据,从结构、形式和内容上认知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提升专业群服务能力,多维度推进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效度。表 2 专业群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共生逻辑指标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共生单元区域现代产业链全景/专业群与产业(链)关键岗位群对应程度共生界面人才市场/技术服务市场/产教融合平台/其他共生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共生环境下,共生界面的多要素流动带动共生单元互动,从而引发的特色共生模式表现为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时期;共生系统下的全方位多维流动表现为专业群支撑区域产业时期。共生单元指标实现专业群紧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链岗位群,基础相同、领域相近的分支岗位群有待开发整合

9、;共生界面指标中,产教融合平台、人才市场、技术服务市场等要素相互流动;共生环境指标中,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从产教供需对接、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多维并举,地方出台区域特色产业的各类发展政策,推进产业机构及人才需求的动态调整;整个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逻辑关系表征为“对接”进入“服务”阶段。(二)共生逻辑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径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基本都已经进入“对接”迈入“服务”阶段,基于此,应以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为核心,搭建产教融合共生平台,优化宏微观共生环境,打造错位发展特色共生模式。一是进一步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水平。需要在专

10、业群与区域产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精准的育人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结合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培养模式,相应地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共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结合共生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进一步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构建新型双师教学团队,最大限度上确保新型双师教学的实际效率,从教学、实践、科研三个角度对教师进行系统全方位培训,提升教学效率,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推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高效对接,最终实现专业群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二是优化宏微观共生环境。要求宏观上实现专业群的规模、布局等

11、匹配区域产业、行业的总体结构,遵循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产业链转移方向。做好微观层面的专业群与企业的具体对接工作,如组织机构的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等。精准把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系,从而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为了确保专业群实现向区域产业生产力的高效转化,高职院校需要在原有专业群的基础上精细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始终保持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高匹配度。三是打造错位发展特色共生模式。结合区域产业的结构特点,了解区域内各同类院校的专业群布局,避免校内外专业群设置的同质化,防止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打造错位发展特色共生模式,保证专业群服务

12、乃至支撑产业群发展的有机共生模式。四是专业群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与区域范围内的各大产业集群之间开展信息、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有效机制引导,实现资源互通,合理分工协作,通过形成开放性知识系统,保持专业群竞争优势。参考文献1陈晓勇,王谦.试论高职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有效对接J.机械职业教育,2020(5):22-26.2刘超,冯春林.双高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文山学院学报,2022(2):57-61.3褚金星,李博.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审思、突出问题与实践进路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J.教育与职业,2022(2):35-40.4马廷奇,王俊飞.从专业到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产业需求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11-15.(责任编校:钟宇)胡 曼:服务区域产业链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群组逻辑研究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