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745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第 26 卷 第 4 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徐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1)指导黄晓君关键词:月经病;“四期”调经方;分期论治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441(2023)04-0041-04引文格式:徐晖.黄晓君教授运用自拟“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 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6(4):41-44.收稿日期:2023-03-05作者简介:徐晖(1986),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免疫疾病月经病即“经病”,指妇科病中属于月经方面的各

2、种病症,即月经的期、量、色、质等的异常而兼有各种症状者,包括“痛经”“月经不调”“崩漏”“经闭”“月经前后诸症”等,是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许多育龄期女性长期被经病所困扰,如果不及时调经,甚则导致闭经、不孕。黄晓君教授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第三批中医名医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妇产科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笔者跟师学习两年来,发现黄师治疗“经病”经验有特色,其将月经周期分为“四期”即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根据“四期”的不同特点,自拟“四期”调经方,随症加减论治,收到较好疗效。现将黄师“四期”调经方论治月经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月经病的中医病

3、因病机月经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损伤,胞宫藏泻失调。女性天性喜多思、易抑郁,加上现代女性工作、家庭生活压力大,情志不畅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病因,而历代诸多医家均认为情志致病1,最易伤肝,肝与女性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月经疾病与肝的病变关系紧密。黄师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在临床上表现的病理特点是:肝的疏泄不及与疏泄太过,月经病的发生实质是肝的功能失司所致。月经病是以期、量、色、质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不适症状为特征,亦即临床诊断依据。月经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是“冲任损伤”所致胞宫藏泻异常。胞宫能否正常

4、藏泻与肝有关,黄师秉承清代医家叶天士的学术观点及理论,同样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2,肝应疏泄条达,柔和为顺。因此,在治疗月经病时离不开肝的疏、养、调,并以“阴阳学说”为基础,按照女性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阴阳消长规律,气血盛衰的起伏变化3,结合月经病的特点辨证治疗。2“四期”调经治疗经验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左右,依据阴阳消长规律及气血盛衰变化的特点,将月经周期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即“四期”,黄师自拟“四期”调经方让四期顺应阴阳气血的变化,用药适应不同时段,使阴阳协调平衡,气血充盈,冲任充盛,胞宫满则按时溢泻。2.1经期(月经周期第17天)此阶段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

5、重阳转阴”特征,即“重阳必阴”。治疗上,尽量使经血排出顺畅、彻底,推陈出新。如果名医经验 412023,Vol.26 No.4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排出不畅,黄师认为必有“瘀血内留”,则影响“新生之血”;正如古人云“留得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因此,强调“经通顺下”为要,并佐以疏肝,引血下行。经期方组成:党参15 g,黄芪12 g,当归9 g,川芎9 g,鸡血藤 10 g,白芍 10 g,柴胡 9 g,牛膝 10 g,路路通 10 g,甘草 6 g。组方寓意:要使经血能正常顺下,需用党参、黄芪补气推动;气为阳,血为阴,

6、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通过两药补气以达气足血运、血旺气生的目的,促使血流通畅;另外,经血排泄之际,机体气血相对不足,用当归、川芎、鸡血藤补血养血,气有血养,气足血通而不致瘀滞,新血则能生也。其中鸡血藤又是良好的调经药,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养活兼顾。白芍入肝经,偏于补益肝之阴血,养血调经;牛膝归肝、肾之经,其性善下行,又能补肝肾、通血脉;路路通,通经下行,与牛膝相配,以达此期治疗的节点“养血不留瘀、活血不伤血”,使经血应时而下,推陈出新,避免瘀血内留,影响新血之生。柴胡归肝经,疏肝理气、升举阳气,可防通下不当而致血量过多。若体质偏寒者,寒易凝血,影响经血下行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者,可在此方基础

7、上加桂枝9 g、仙茅9 g以助温阳补血;若因寒致痛出现痛经者,可加吴茱萸、炮姜散寒止痛。2.2经后期(月经周期第714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阴长动态变化,也为“阴长阳消”期,黄师认为经血排尽,血海空虚,阴血外溢,此阶段的气血阴阳均亏虚,以阴血亏虚为主要表现,并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肾为经血产生之本源,只有肾精充盈才能形成天癸,故此阶段以补肾养血为基本治则,要使“阴长”必重养精血。在治疗上,以补脾益肾为主,佐以疏肝来达成滋阴养血的功效。经后方组成:党参20 g,黄芪2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20 g,山茱萸10 g,熟地黄10 g,山药10 g,茯苓10 g,鸡血藤1

8、0 g,补骨脂10 g,桑椹10 g,甘草10 g。组方的寓意:党参、黄芪、山药、茯苓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山茱萸、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桑椹滋肾养血;补骨脂温阳补肾。此期,血海空虚以填补精血为宜,但若在此期填补过甚,必致瘀滞。方中鸡血藤其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是黄师在调经方中必用之品,具有养血活血兼顾之效,还具有活络通经之功。据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血藤具有抗氧化、促进造血、抗凋亡作用,进而改善血液循环系统4。因此,黄师喜用鸡血藤,养血不留瘀,活血不伤血。甘草调和诸药,从组方特点,不难看出经后方有肝、脾、肾三脏同调之功,突出肝藏血、脾生血、肾藏精功能;“三脏”同调有利于精血生成、贮藏

9、及排泄。因此,黄师强调在此阶段,“三脏”同调对“经病”的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健脾,气血生化有源,补肾滋肾,精血充足,能更好地使气血归藏,脾肾气血充足,肝有所养,肝才能发挥体阴用阳的作用。肝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更加协调有序,胞宫才能定期开合。2.3经间期(月经周期第1421天)此期为两次月经中间,这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此阶段肾阴发展到重阴阶段,从阴阳转化关系看,属“重阴必阳”。由此,月经周期开始了第1次转化。转化的结果促卵泡生长发育并排卵。黄师认为在“经病”治疗中,此期应阴阳双补,以滋阴养血为主,佐以温阳补肾,并告诫学生在此期用补阴药同时必须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

10、化,并可借阳药之温运,以抑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滞。经间方组成:山茱萸1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6 g,白芍20 g,鸡血藤10 g,山药10 g,仙茅10 g,丹参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党参10 g,黄芪12 g,甘草6 g。方中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养阴血;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敛阴;山药、党参、黄芪健脾益气;鸡血藤、丹参、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仙茅温阳补肾。此方中不难看出黄师用药精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活血而不伤血,使气足血运,下注冲任胞宫,胞宫渐至盈满待泻。2.4经前期(月经周期第2128天)此期为“阴盛阳长”期,治疗宜补阳活血,通

11、络顺下,有助于经血运行排出。经间期胞宫渐至盈满待泻,进入此期时,胞宫盈满而溢,所以黄师认为此为“阴盛阳长”期,不宜过于滋阴补益,即使体质阴血不足者,也不能过于滋补,此时胞宫阴血相对充盛,开始淤积,而在淤积状态下再填补,只会使血液更加瘀滞,强调在此时以补阳活血、通络下行为主,此期患者阴盛,但阳并不足,注意扶阳助阳长。保持阴阳动态平衡,前人所谓“精血未动,理气为先”,去旧生新,胞宫应泻而不藏,常加温阳理气之品,为引经下行、胞宫开泻做好准备。经前方组成:党参 20 g,黄芪 12 g,仙茅 10 g,当归 9 g,川芎9 g,益母草10 g,鸡血藤15 g,牛膝10 g,路路通6 g,白芍15 g,

12、甘草6 g。黄师认为此药组方寓意在温阳补气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有助于经行畅下。为防止通下过度造成经血妄行,方中妙用了补气之黄芪、党参配白芍。方中党参、黄芪配仙茅温阳补肾,益气固阴,白芍调肝,养肝敛阴,调节胞宫开合;鸡血藤、当归、川芎、益母草养血活血,以防瘀滞;牛膝、路路通引血下行,此为组方特点。422023 年 第 26 卷 第 4 期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3病案举隅患者,女,28岁,2022年3月14日初诊。主诉:月经后错时间不规律半年余。已婚,孕3产1,人流2次。末次月经2022年1月10日,末次前次月经2021年11月14日。近半年来月经错后时间23个月不等,经期23天,量少,经色暗黑,每周

13、期用卫生巾34片,就诊时停经 56 天。平素性情急躁,每因小事不悦易怒,经前常有双乳胀痛,心情不悦时加重,眠差,目干涩,二便正常。查血 HCG 阴性,B 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0.5 cm,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舌淡紫,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证属肝肾不足。治法以补益肝肾为主,佐以疏肝活血。方选经间方加减:山茱萸1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6 g,白芍20 g,鸡血藤10 g,山药10 g,仙茅10 g,丹参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党参15 g,黄芪15 g,玫瑰花10 g,枸杞子10 g,石斛10 g,刺五加10 g,甘草6 g。1

14、2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嘱忌食酸、冷食物及咖啡、茶等饮料。二诊(2022年3月28日):诉药后睡眠、双目干涩好转。复查B超:子宫内膜厚度为0.9 cm。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改用经前方加减:党参20 g,黄芪12 g,仙茅10 g,当归9 g,川芎9 g,益母草10 g,鸡血藤15 g,牛膝10 g,路路通6 g,白芍15 g,甘草6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三诊(2022年4月2日):诉药后第4天月经来潮,量少,色暗黑,小腹隐痛不适,经前两天出现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改用经期方加减:党参15 g,黄芪 12 g,当归 9 g,川芎 9 g,鸡血藤 10

15、 g,柴胡9 g,玫瑰花10 g,荔枝核10 g,牛膝10 g,路路通10 g,甘草6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四诊(2022年4月8日):诉经行6天干净,量较前有所增加,色较红,共用卫生巾6片。经期第2天晚用加长卫生巾1片染湿大半。无腹痛,但睡眠不佳及目干涩仍存在,舌脉如前。用经后方加减:党参20 g,黄芪20 g,当归10 g,川芎10 g,白芍20 g,山茱萸10 g,熟地黄 10 g,山药 10 g,茯苓 10 g,鸡血藤 10 g,补骨脂10 g,桑椹 10 g,刺五加 10 g,石斛 10 g,玫瑰花 10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五诊(20

16、22年4月15日):药后病情平稳,无任何不适。以后按月经周期不同时段用“四期”调经方进行调补2个月,月经周期基本规律,3235天一行,量中等,色暗红,乳房胀痛、目干涩基本消失。按语:患者主要病史为月经后期伴月经量少、乳房胀痛、目干涩、情志不悦,可诊断为肝肾不足之月经后期。因多产房劳及人流史,可伤及胞宫冲任气血,以致肝肾虚损,精亏血少,胞宫满溢不足,经血不能按时下行,以致月经后期、经量减少。遵照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规律,进行“四期”调经,使得肝气疏达、血有归藏,肾精化血,充养胞宫冲任而月经如常。初诊时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0.5 cm,与正常月经周期的经间期之内膜相当。患者有孕产史数次,其中人流2

17、次,对内膜有损伤,加之手术易导致气血耗伤,首诊使用经间方加减,补肝肾不足之气血。方中有仙茅温阳补肾,白芍、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鸡血藤养肝肾之精血又能活血通络。患者平素易怒,情志不畅,以致肝气郁结,加玫瑰花疏肝调经、解郁行气;刺五加性温,补肾益气、安神养血,可改善患者睡眠。枸杞子、石斛配女贞子、墨旱莲能养肝明目,肝血上养于目,目干涩可缓解。二诊复查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从0.5 cm长至0.9 cm,说明补养肝肾之精血能促进内膜增长,此值阴盛阳长期,治疗宜补阳活血、通络顺下,有助于经血运行排出。因此改为经前方加减,方中牛膝、路路通引血下注冲任胞宫,使胞宫溢泻,进入经期阶段。此期子宫应泻

18、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治疗上尽量使经血排除顺畅,推陈出新,故三诊时使用经期方加减,其方中牛膝、路路通引血下行。患者经前乳房胀痛,减白芍加玫瑰花、荔枝核,二者入肝经,行气散结止痛。经净后进入经后期,冲任胞宫空虚,气血亏虚,胞宫应藏而不泻,贮藏精血,呈阴长阳消期,重在补益脾肾养血为主。使其“阴长”,但须佐以疏肝以助滋阴养血之效。患者药后仍双目干涩、眠差,考虑患者性情急躁易怒伤肝,肝火偏失扰乱心神则眠差,阴伤不能濡养双目则干涩不适,经后方中加石斛益胃生津,养阴润燥,清肝明目;玫瑰花、刺五加疏肝调经,养血安神。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桑椹补脾肾,益精血;补骨脂温肾助阳,在方中取其“阳中求阴”,

19、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该患者依从性较强,严格按照黄师指定“四期”调经方,连续治疗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4小结月经病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中,女性工作、家庭及生活压力大,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黄师认为应根据月经周期各阶段生理特点及其紊乱失调而呈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分期辨证论治。月经病的诊治要遵循女性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长变化规律,针对性用药,促进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32023,Vol.26 No.4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薄型子宫内膜杨兴颖,李淑萍

20、*(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3)关键词:阴成形;阳化气;薄型子宫内膜;滋阴;温阳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441(2023)04-0044-04引文格式:杨兴颖,李淑萍.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薄型子宫内膜 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6(4):44-47.收稿日期:2023-03-09基金项目:常州市“十四五”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常卫科教 2022 260号);“龙城英才计划”顶尖人才项目(常人才办2022 20号)第一作者简介:杨兴颖(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内分泌与

21、生殖*通信作者:李淑萍(1970),女,主任医师,教授,常州市名中医,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或复发性流产;E-mail:2018年中华医学会在 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提出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7 mm即可认定为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1。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中,TE患者约占2.4%2。引起TE的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子宫发育异常、医源性损伤、药物等因素3。TE主要表现为经期时间短、经量少或点滴即净、不孕等。目前治疗TE的西医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微刺激术)、激素治疗(雌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增加

22、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再生医学等4。但目前西医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疗效有限,且长期口服激素易形成血栓,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引起子宫内膜改变,导致胚胎植入率降低5。中医典籍中对薄型子宫内膜这一疾病无明确描述,本病在中医归于“月经过少”“不孕”范畴。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是导致妊娠率降低的重要原因6-7,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治疗应以补肾活血为主8-10。笔者在临床中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薄型子宫内膜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以期丰富中医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思路。1“阳化气,阴成形”的内涵阴阳学说认为,万物为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参考文献1何改丽,翟怡然,蔡小平.女性情志失调所致疾病探析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4):77-78.2吴妙丽,李军.“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内涵及临床应用 J.江西中医药,2019,50(5):17-19.3张淼,方玲.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月经病治疗的周期规律J.江苏中医药,2016,48(9):12-13,15.4谭静,林红强,王涵,等.鸡血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中药与临床,2018,9(5):61-65.(编辑汤敏华)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