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81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工 2023 年第 15 期摘 要“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诸多美好的寓意,是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象征着繁荣和喜庆。人们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因此鱼逐渐发展成为常见的绘画题材。水彩具有水分渗化、流动的特性,水与色一同流淌在作品中,能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成为独特的艺术语言。用水彩表现鱼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许多水彩画家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邵昱皓的桌前续集、陈流的浮生若梦等。以水彩画为主,结合国画作品春水游鱼图和插画作品洛神赋来分析不同门类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梳理鱼类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和技法处理,对画面效果进行总结。以此探讨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

2、式,为创作鱼类题材提供参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具有活力的作品。关键词水彩;技法;鱼类绘画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3)15-0048-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明.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J.天工,2023(15):48-50.张 明 新疆艺术学院绘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作者简介:张明(199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水彩。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繁荣和喜庆,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鱼逐渐发展成为常见的绘画题材。水彩艺术中水色结合、透明灵动的技法特点很适合表现海水、海浪,鱼与水彩的结合也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一、水彩

3、画中鱼类的表现形式(一)水彩小品英国是现代水彩画的发源地。水彩最初只是绘制油画底稿的辅助性技法,直到 18 世纪英国才大量绘制“地形画”。用水彩记录建筑与植物的分布情况,使水彩得到快速推广,而且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画种,也确立了其在美术史中的地位。早期水彩作品的功能类似于百科全书中的插图,通常是先勾勒轮廓再施以淡彩,配合文字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之后其艺术属性逐渐丰富,考究构图与素描关系,注重光色的明暗对比,将自然中的诗意与抒情融入其中。随着水彩工具与技法的成熟,水彩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审美情趣逐渐完善,在清澈明净、空灵诗化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延伸了水彩艺术的趣味性。日本艺术家长岛祐成(Yusei N

4、agashima)以传统水彩创作方式为基石,绘制各种鱼类的作品,他轻松自然的笔触与光色的结合,营造出如诗般平静的画面。他善于观察和捕捉鱼的细节,他的作品中的鱼色彩鲜艳、特征鲜明、栩栩如生、充满灵气,具有独特的趣味。作品将鱼的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呈现出舒适的视觉效果,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美丽,这也是长久以来水彩小品受到人们喜爱和追捧的原因。水彩画的表现方式简洁明快,形成了轻薄透明的质感,显得更加独特。水色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也使水彩画具有“治愈系”“小清新”的天然优势。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还担负着将艺术的魅力和内涵传达给普罗大众的使命。在保持艺术深度的同时让大众接受

5、和理解作品,这无疑增加了创作难度,富有趣味性的水彩作品更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通过艺术家的审美引领大众的审美,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投身于水彩艺术创作中。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艺术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水彩独特的水韵在艺术推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接触的受众越多,越能助力大众接纳这种艺术思维,从而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图 1 新石器时代前期人面鱼纹彩陶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48 艺苑杂谈(二)综合材料水彩从明清时期传入我国,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水彩产生了新的思考,突破了传统水彩的局限性。在不断探索材料、技法和观念的过程中,一些画家将综合材料运用到水彩创作中,利用不同材料

6、的特性来丰富画面的效果。合理运用综合材料,将文化背景与水彩语言相结合,可以使画家的创作事半功倍,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风格。邵昱皓于 2008 年创作了干鱼系列作品,在2011 年创作的桌前系列作品以干鱼作为主体,在画面中加入平面构成元素,将桌子处理成大块面黑色框架,背景单纯,只在灰色的底色上增加笔触,具有强烈的形式感。2012 年,他又创作了桌前续集系列水彩作品,桌前续集作品增加了青花瓷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将青花瓷和鱼相融合,突破了传统写实水彩画的表现形式。邵昱皓一直没有放弃对鱼的表现,并且每一次的变化都越来越接近他心目中的“鱼”。“鱼”这个元素作为图示形象游走于写实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中,也契合

7、当下人们期待传统文化回归和传承的心理。桌前续集这一系列作品,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微妙的细节变化,集灵动和厚重的张力于一体,兼具东西方的审美价值,将过去和现在、传统和现代强有力的连接起来。从观念的角度看,桌前续集作品在形式上体现了现代艺术平面化的特点,是对水彩画艺术观念的大胆尝试和探索。邵昱皓除了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外,还注重中国元素的运用,在表达形式、媒材运用以及创作技法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邵昱皓没有被水彩画的固有创作模式所束缚,而是尝试用其他画种的工具来作画,如丙烯和油画颜料以及广告色和马克笔等,尝试找到综合材料的突破口,从工业材料中寻找作画的可能性,如运用工业沥青可以产生独

8、特的视觉效果。随后他又探索不同载体、媒材对水彩创作的影响,如有色纸、卡纸、宣纸等材料对水彩的适应性都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千变万化的。个性化的绘画观念、多样化的题材形式、自由化的媒材运用使邵昱皓作品中“鱼”的形象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三)民族气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鱼”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逍遥游 中的“北冥有鱼”象征了精神的自由,成为“道”的客观物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鲤鱼文化也由此而来。结合“鱼跃龙门”的故事,鲤鱼体现了中华儿女作为龙的传人,敢于突破、勇于拼搏的冒险精神。传统文化中的“鱼”具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典型

9、的精神代表。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这种题材的艺术作品(见图 1)。北宋画家刘寀曾作 落花游鱼图 来展现畅游自然之态的鱼,“八大山人”更是用鱼的意象来传达真挚强烈的情感。这些作品都体现了鱼类题材在艺术创作中强大的影响力。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鱼的审美意趣,有利于创作出独具中华民族艺术韵味的水彩作品。陈流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语言和奇幻的想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和怪异造型十分吸引人。在大学的超写实绘画课程中,他用水彩的形式创作冰鱼系列作品,发现水彩比较适合深入刻画,画面效果非常生动,由此他开始研究水彩。2018 年,他创作的纸本水彩浮生若梦系列作品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在题材上

10、摆脱了固有观念的禁锢,自由灵活,畅游于想象的世界,画面中呈现了芸芸众生相,从横眉瞪眼的各类人物到龇牙咧嘴的各种鱼兽,具有超现实的美感(见图 24)。从这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陈流对于造型、水色纸张性能驾驭自如展现了其精湛的技艺,其配色沉着、调水恰当,对着色力道的把握十分精确。陈流的作品体现了水彩图 3 浮生若梦系列之八(局部)陈流/作图4 浮生若梦 系列之十(局部)陈流/作图 2 浮生若梦系列之五(局部)陈流/作49天工 2023 年第 15 期在情感表现和思想表达方面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他笔下的人物、鱼兽甚至泥塑都神采奕奕,对其行为举止、表情神态的描绘惟妙惟肖,将画面融入当代的文化语境中,既是

11、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陈流的艺术之所以具有代表性,绘画语言和技法形式别具一格,是因为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在欣赏陈流作品的同时形成阅读传统经典文学的体验,如西游记山海经庄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即使在各方面都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依然具有传统文化情结,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陈流的作品扎根于传统文化,画面产生的冲击力超越了艺术家的个体创造,有了这些语言脉络和图像记忆,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会产生情感共鸣。二、其他画种鱼类的表现形式(一)国画水彩画传入中国后,逐渐与我国的水墨文化融合,发展至今,不仅体现了严谨的西方绘画思维,还增添了中国画所追求的诗意韵味。西方绘画体系

12、中的严谨科学和以人为本的艺术理念,与中国绘画中光色的运用、结构布局和空间关系在水彩画中都有体现,这说明国画可以为水彩画创作提供借鉴。“八大山人”擅长画鱼、鸭、鸟等,形象夸张奇特,皆以白眼向天,不论是大幅作品还是小品,都具有浑朴酣畅、明朗秀健的特点,在画面结构上,力求在不完整中求完整,不落俗套。他往往用象征手法抒写心意,春水游鱼图只描绘了一尾游鱼,除了上半部有两处题字外,再无多余的笔墨,画法细致从容,鱼的神态虽然还是白眼上翻,但整体画面呈现出平和、空明的意境。在水彩画中融入中华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意识,传达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创造了意境之美,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水彩画艺术

13、,达到“水彩画的中国气派”。(二)插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插画通常需要有明确的主题。书籍中的插画是对文字的辅助说明,蕴含丰富的信息,插画绘本只有依托完整的剧情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向观众传达信息,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在读图时代,插画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而且受众广泛,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读者。如果在水彩画中融入插画元素,会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叶露盈凭借绘本作品洛神赋获得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插画奖金奖。这幅插画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蓝本,将中国传统文风、画风与现代的漫画技艺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绮丽世界。画面中的鱼作为东方审美符号出现,用以烘托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态。画面中将人物

14、的脸部进行遮挡,用鱼的眼睛代替,呈现出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使画面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达到平衡,完美地传达了魏晋之风(见图 5)。三、结束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拓展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于鱼类的绘画形式,需要重视艺术创作的精神性,深入挖掘这个物象的文化属性,从而达到借物抒情、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鱼类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造型、色彩、构图、肌理、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水彩艺术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渗透力使其可以从其他绘画种类中汲取精华,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除了国画和插画外,版画中的明暗搭配、黑白关系和阴阳对比等都可以应用在鱼类题材的水彩创作中。鱼类题

15、材具有神秘色彩,在艺术创作中还可以将幻想融入作品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学习到各类绘画的优势,并灵活运用,使艺术作品多元化发展。参考文献:1汤家礼.海洋危险动物TOP10 J.海洋世界,2006(11):6-21.2张宏宇,颜蕾.海洋环境史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史学理论研究,2018(4):66-75,159.3侯汝安,周天涯.灵感&技法的突破:解密当代国际水彩名家创作第 2 卷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4莫莉琪亚塔萨提斯.信仰真实:维米尔作品赏析M.杨翕如,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5戴维杜威.当代艺术家水彩画材料与技法M.周青,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6 伊恩辛普森.科林斯色彩绘画完全教程 M.马婧雯,陈红岩,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7蒲美合,杨现军.世界名画中的大事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图 5 插画洛神赋 叶露盈/作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