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59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18.2023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 2020 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积极心理视角下突发事件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2020SJB0318)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沈静,女,江苏新沂人,应用心理学硕士,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专职心理咨询师。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沈 静(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当前社会形势多变,各类型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广大群众应对各类事件经验不足,出现各种情绪状况,如恐

2、慌、焦虑、抑郁等情绪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自杀的情况。因而心理预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自我意识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人际交往需求旺盛。因而在突发事件中,高校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对高校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积极心理视角看,在突发事件中可以聚焦在正向情绪方面。心理资本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对大学生的突发事件干预可以从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开展。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来应对突发事件。关键词:突发事件;心理资本;积极情绪;预防干预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

3、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8.0490 引言随着信息高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十分迅速,加之网络的叠加作用,许多事件经过发酵,引发更严重的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学生心理动态掌握是十分必要的。在之前疫情的影响下,高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半封闭状态,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发生了多种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给公众带来身体威胁的同时,也会给群体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出,除了病毒本身带给人身体的影响,广大群众还出现恐慌、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和

4、行为。这些心理和行为对部分人影响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严重心理障碍。在某些意义上,心理上的创伤与身体上的伤害不相上下。在此次时间发生之际,学生群体从身体到心理受到极大影响,因而需要及时干预处理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以往心理学研究大多聚焦问题角度,而积极心理学大多聚焦积极心理视角研究传统问题,同时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利用积极心理视角来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究的。从社会心理层面,积极心态有助于人民坚定信心。在突发事件中

5、,公众对于未知的恐惧造成了突发事件处理中的难点,通过积极心态的干预,预防、减少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影响,让公众处在稳定的情绪,更好地渡过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1 突发事件的概念突发不可预料,突如其来,在现代汉语词典主要是指“突然的发生的事情”。突发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未曾意识到的在某种潜在因素的引导下突然发生的,对人类生活环境及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且急需处置的突出性破坏事件。突发事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突发事件的研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从改革开放时代开始,为突发事件的萌芽阶段。在中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及反思一文中,学者冯润民指出,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研究

6、,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从改革开放起,也就是上世纪 80 年代;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从上世纪 80代到“非典时期”;第三阶段是逐步发展阶段,是从非典之后到当前。非典时期,突发事件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段,而 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突发事件的研究推上了另外一个高潮。而作为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是指在校园在学校内部或校园外部发生的,同师生关系密切,不以校园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对学校及师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危害的事件。因而校园的突发事件有其特殊性,需要在一定限定范围,在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校园突发事件的特点去有针对性的处理。2 积极心理的概念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新兴的一个

7、分支,传统心理学多聚焦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在 2000 年左右,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发表论文积极心理14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No.18.2023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它首次以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幸福,研究人类生活中积极的品质,关注人类的和谐发展,通过新的视角来重新解构事件。积极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研究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提出,涌现来大量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发极大的反响,积极视角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去解决相关问题。比如情绪是心理

8、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人的身心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积极情绪,因此要注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程度,尊重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需要(刘永平等,2020)。3 高职院校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困境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在发生后,在事件的应对、处理及下次突发事件预防过程中,需要思想理论的支撑,也需要技术层面的帮助,在应对过程中,突发事件主体人的认知、思想及行为的动态过程需要及时关注。但当前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一味强调依靠经验处理应对,忽略时代的变化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突发事件处理应对中出现一系列问

9、题。3.1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单一当前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一般迅速成立突发事件应对小组,第一事件赶赴现场,着手事件的处理,该应对小组多由学生工作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保卫处、后勤处等及相关人员组成,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述处理在一般性突发事件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在突发事件具有新的特性时将会面临巨大挑战。例如高职院校突发事件一般为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校园安全类等多种突发事件。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突发事件也具有多样性,政治类、心理健康类型的突发事件逐渐增多,传统突发事件的应对无法满足当前新事件的要求,因而在处理类似突发事件时缺乏创新性,在处理过

10、程中具有一系列的问题。3.2 高校突发事件技术应对落后当前技术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创新,无论时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都带来巨大便利。但世界上凡事都有两面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威胁。而同时高职院校应对突发事件总是侧重于突发事件自身,而缺乏对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及关注,在技术手段、善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因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及经验,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容易引发严重的网络舆情危机,给学校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3.3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运用不充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的目光聚焦在事件中的问题层面,鲜少关注突发事件中的个体的状态。大众通

11、常会从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非官方途径了解突发事件的动态过程。此类信息增加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难度。当前突发事件处理遵循底线思维,在应对过程中希望平稳、安定应对突发事件。较少关注突发事件中事件当事人、受影响群体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的相关理论更少运用到突发事件的应对中。4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利用积极心理的必要性4.1 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平稳过渡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发现其积极品质,为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处理中正确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一方面可以重塑突发事件的整体氛围,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运用积极心理,能够促进突发事件的整体氛围的应对,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平稳渡过。4.2

12、 有利于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积极心理运用到突发事件处理中,能够缓解突发事件中的群里的情绪,当环境氛围发生改变,相应事件的处理也会发生变化。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心理的干预能够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既能改善突发事件当事人的情绪,也能改善突发事件的群体的情绪状态,正向的情绪能够进一步帮助事件的处理与应对。4.3 有利于正向化解突发事件氛围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需要加上新时代特色。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更新思维加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抗逆力、总体幸福感,降低大学生抑郁症状。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因而在

13、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中,积极心理的干预能够很好地帮助突发事件的处理,缓解突发事件过程中的负向情绪。5高职院校突发事件运用积极心理的合理途径5.1树立积极心理理念,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通识课的教师,均应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建立民主的教育关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在课程中注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与知识,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积极心理的理念深入学生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241现代商贸工业2023 年第 18 期Modern Business Tra

14、de Industry No.18.2023稳定的价值取向。未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稳定心态的学生群体能够帮助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应对,教师可以在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时,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更加民主和平等,更容易构建平等对话、双向互动的关系。5.2 合理利用积极心理辅导法在科学的积极心理理论中,相关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在相关的情景下还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该多利用此类方法,缓解学生日常出现的不良情绪,从侧面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一是高职院校要结合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心理学为为基础,在

15、日常学生教育中将其融入其中,进一步推动相关的教育高职,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保障。可以在日常教育中,运用积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心理资本进行普测,从积极层面进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宣扬积极心理,为高职院校同学一方面及时传递积极心理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优化教育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的教育成功率,以理论为支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以干预,侧面验证积极心理的重要性。三是运用积极心理中常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突发事件中的应对,例如在日常相关的活动中,运用心理剧、心理微电影、手语操等多种形式将突发事件的处理融入其中,此类教育润物无声,能够在潜意识层面引

16、发学生的积极意识,在未来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更好地应对。5.3 创新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传统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单一且传统,无法很好地在突发事件发生给予及时、准确的干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关系着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理中,不仅需要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方面做好内容的创新,也需要在处理的机制流程上作出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既要关注到传统的生命安全、校园环境等因素,在相关处置上遵循原则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心理资本、突发事件中大众的心态等新型因素,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应对机制,改善原有应对机制中存在漏洞之处。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成立相关的应对小组,同步成立网络舆情应对

17、小组,根据公众对突发事件中的态度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同时在突发事件小组中加入心理教师,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注入积极心理要素,让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注入新元素。5.4 多措并举提高群体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一种创伤事件发生后能够让人的心态从创伤状态快速回弹到创伤前日常普通状态的能力。该能力能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具有巨大复原力。心理学研究领域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常彩云等研究成果与叶增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韧性和焦虑等情绪的产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当人具有高心理韧性时可以迅速调整身心状态,在面对负性心理状态时,能够很好调整自己状态以适合当前的环境。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中,一部分群体在疫情大背景下出现了抑郁、焦虑

18、等不良情绪,甚至有些公众出现心神疾病,但同样的环境中,仍然有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疫情。因而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日常提高群体的心理韧性、心理资本等。从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多途径抓好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6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处理中,除了需要关注传统层面的事件主体的处理、应对,也可以开拓思路,从积极心理理论入手,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是有效的。一方面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群里的积极心理素质,例如心理韧性、希望、积极、乐观等素质;同时在事件发生后,要加大应对机制,关注新形势下的应对点,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加大积极心理理论的投入,从而从点到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参考

19、文献1 席居哲.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 熊丹妮.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3 冯润民.中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及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4 黄冬福.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4.5 刘永平,逄方圆,席丙堯,等.积极情绪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110-112.6 周凡.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0).7 吴九君.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抗逆力、总体幸福感及抑郁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 宋一栋,刘月红.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194-195.9 叶增杰,王桢钰,梁木子,等.中文 10 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839-1844.3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