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 37 卷第 6 期 2024 年 3 月Vol.37 No.6March 2024艺术科技玛丽 道格拉斯作为英国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她在其自然与符号一书中提出,人的身体具有双重性,人有“两个身体”,即自然的身体和社会的身体,我们对于身体的自然的经验总是持某一特定的社会观点。人从一出生就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可以自生自灭,即人必然具有社会属性。人的属性一般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或者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不可或缺,甚至有些人直接把它作为人性本身1。综上所述,“两个身体”具有联结性,是互动且共融的。陶身体剧场创始人陶冶、段妮用自身的力量充分挖掘身体的无限可能,从而激发人
2、的无限可能,他们通过最纯粹的身体来反思人与自我、人与他我、人与世界的联结关系,并且在这份联结所产生的羁绊中共融。陶冶在“两个身体”这样相互影响的关系中赋予了对自己生命经验以及对于当下的本位思考,用“身体”真挚感悟生命所带来的恒久而磅礴的力量,在自我、他我、世界的羁绊中联结。1本我生命的“联结”对于自我而言,其中具有本我的人性,虽具有较强的自由要求,但生命本能的运动使本我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否则就无法继续生存。这就使生命的本能在与社会联结中达到自我的境界。这个自我是源于社会的形式满足了本我生存的需要,但是它同时也构成社会对自身本我灵性自由的限制。陶冶曾表示,段妮的身体经过伦敦阿库汉姆现代舞团和纽
3、约沈伟舞蹈艺术两个世界级舞团的洗礼,已经“无所不能”了,怎么做都是对的,都是美的,所以他只能为她“定制限制”。段妮对于身体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本能的冲动与摸索之中,她在探索身体的过程中会不断与他人进行身体交流,她明白追求舞蹈运动不能只依靠自身拥有的本能身体动作,而应该不断与他人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身体的互动联结,解放身体更多的可能性。本我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否则就无法继续进步,创造更多身体语言的可能性。段妮曾说,作为舞者她深知身体和人性的欲念与脆弱,身体是最难挑战的,每一天持续重复的训练,很考验人性,人每一天都是完全不同的状态,脆弱、懒惰、享乐等欲念无时不在,但为何而舞,必须得身体力行才能得到回应。
4、身体也非常诚实,一分付出就会得到一分收获,在她看来,爱跳舞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吃过苦,舞蹈艺术造就了内心的坚定和强大。陶冶为段妮定制了 18 套不同的舞棍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切割空间,不断重复、解构。20 分钟里,段妮需要拿着棍子准确地旋转交替 4800 次,最快的时候 1 秒“身体”羁绊中的生命联结以陶身体剧场为例徐雯婧(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214122)摘要:目的:在浩渺的艺术宇宙中,舞蹈以其独特的身体语言诠释着生命的韵律与情感的交织。陶身体剧场是中国现代舞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其遵循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深度挖掘了“身体”这一载体所承载的生命力量与社会文化内涵。文章旨在通过深入剖析陶身体剧场的舞蹈创作实
5、践,探索编导如何处理“社会身体”与“自然身体”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启示,鼓励新生代舞蹈创作者打破常规思维框架,实现对生命深层次联结的艺术表达。方法:文章以陶身体剧场的“两个身体”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解读和分析剧场作品,揭示其在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独特的身体语言,构建并展现个体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生命羁绊关系。结果:研究发现,陶身体剧场通过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成功实现本我生命的自我联结、他我生命的相互羁绊,乃至超我生命的超越呈现,不仅丰富了观众对生命体验的理解,还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视角。结论:文章强调陶身体剧场的实践案例对于推动当代舞蹈创作的重要价值,指出舞蹈作为一门
6、艺术,可以并且应当成为联结人与人之间生命纽带的力量,倡导舞蹈创作者借鉴陶身体剧场的经验,以更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方式创作能够激发共鸣、体现生命深度的作品。关键词:陶身体剧场;两个身体;舞蹈创作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6-0033-0334艺术研究4 次,兼顾动作、空间、时间、音乐和棍子,理性必须“以五次方运作”才能完成这个作品。这种叠加的无效的时间感会让舞者和观众同时感到沉重和疲惫,反映了肉身所承受着有限性的真相;但同时,舞者用自身高度的专注、理性、精神超越所达成的不变的、轻灵的、一以贯之的动作,则体现了超越人类肉身的无始无终的无限性循环。段妮
7、的独舞群像一共分为 5 段,用了 5 段音乐、5 道光来呈现她人生中遇到的 5 次转折。“首先第 1 段是舞专时期不断的练习,大量的重复,每天都在锻炼那些基本功,打基础。第2 段是进入广东现代舞班,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完全改变了对于舞蹈的认知和理解,剪掉了长头发,更纯粹地去接受自己,观念完全被改变。第 3 段就是进入金星舞团,成为职业舞者,对于每天生活在舞台上的一种状态的理解。第 4 段是我去到伦敦和纽约,成为一名国际舞者,跟这个世界产生交流,进行新的蜕变。最后第 5 段就是回到北京,跟陶冶一起创立了陶身体剧场,这是一条回归的路,一条属于自己的,越走越结实的路。”段妮不仅是在进行自我的生命羁绊
8、,也是想让观者感知到她肉体的那份沉重与疲惫,同时还不曾忘却追求身体极限的精神,也启发观者对于自我身体极限探索的思考。段妮受到了限制,但与此同时,本我也自发形成联结,联结了在场万物的力量,段妮将这份力量化成内心无以名状的感受,让纯粹的本我感知自身所拥有的生命能量。2他我生命的“羁绊”他我是个体意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是个体与其在世界中的其他存在的关系,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羁绊后生成的对世界的感知。“他我”也可以被看作一种感知和认知关系,存在于人与世界之间的复杂交互语境中。在这个意义上,“他我”涉及的不仅是个人与他人在社会交往层面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他我”体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对
9、接、互动、交流和理解2。经过段妮和陶冶共同开发的“圆运动”体系训练过的舞者的身体很好识别,他们的身体慢慢会带有同一种感觉某种熟悉的、僧侣般的超脱、卓然、沉静、肃穆的气质。虽然没有强制规定,但舞者也渐渐会像段妮和陶冶一样把头发剃短。这不是为了形式感,而是他们的舞蹈要求舞者对身体、对空间有极强的感知力,而头发“会影响对脑后空间的感知”,这种身心的感知是很微妙的。段妮可以从舞者的后脑勺发现对方是在刻意表现,还是在真实表达,“心在不在这儿”。在陶身体剧场的舞蹈中,看不到舞者的故事,看不到他们的情绪,只有经过日复一日训练的,对身体有着高度觉知力的舞者将身体完完全全地存在于当下。陶冶曾说:“我们的身体都会
10、衰老,甚至每一刻的状态都不一样,舞者更会在这一过程当中,非常敏锐地感知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因此更加珍惜每一个瞬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对衰弱的那一天,也许传承就是我们在国内做舞团最大的意义,希望接下来可以培养出更多新舞者,进到舞蹈行业中去表达、传承这份热爱,这是每一位舞蹈人未来的使命。”舞者鄢煜霖曾说:“慢让我的身体感知更加饱满,每一寸的流动都充满了共鸣。因为慢,我达到了蜕变。”2019 年,鄢煜霖协助陶冶为云门舞集创编,一起创作了作品12。12源于陶冶对云的记忆,在编创过程中,他的要求就是“像云朵一样缓慢地流动”。因为慢,鄢煜霖有充足的时间去处理每一个细节,“那其实就是和自己充分相处的过程”。在
11、那几个月里,鄢煜霖慢下来了,也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可见,舞者们在自我认识与他我关系的理解中不断互动、交流,通过与他人对话,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反思自身行为和思想。在陶身体舞蹈剧场中不仅可以看到舞者与舞者之间的羁绊,还可以看到舞者与观者之间的羁绊。从陶身体剧场的作品中可以直观感受到陶冶对“身体本位”的立场一以贯之的坚守。陶身体剧场的每次演出都话题不断,陶冶说:“从创作开始,就没有想要去操纵观众,没有想要把观众往哪个方向去引导。”他提到,观众的个体感受和理解最重要,他愿意去相信观众。对于一系列挑战观者耐心且具有开创性意义作品的创作,反映了陶身体剧场强大的信念感。许多观众在看完陶身体剧场的演出后将感受分享
12、至网络平台,有的观众这样说道:“很高级,但没那么好理解,没来现场一定会更遗憾一点,毕竟看到了一种之前从未看过的艺术表达方式,觉得即使当下嚼不烂,但是也要多给自己喂点好东西。”可见,陶冶创作作品时不仅仅是对“本我”情感的阐述,还注重满足35第 37 卷第 6 期 2024 年 3 月Vol.37 No.6March 2024艺术科技“社会”需要。社会身体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人与人的羁绊,还是身体与身体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打通,二者相辅相成。3超我生命的“出世”超我,包含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些规范源于社会和环境中的期望、价值观和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适应和行为指导。当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时
13、,超我会给予奖励;否则,会产生罪恶感、自责和内疚感,从而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陶身体剧场也经历了解散的危机,在如此危难之际,重启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并不是单纯存在于世界上,而是属于世界的。并且它也构成了一个内在世界,相比外在世界,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有增无减。社会身体下的艺术作品的建构,即人与人的交流,既不能脱离存在的场域,又要保持其独立的运转与价值,这是何其艰难的一件事。陶冶说:“人和人会形成连接,会变成一个整体,随之而来就会对个人造成强束缚,比如我们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行动,去学一样的东西,按照当代艺术启蒙来讲的话,人的思维是被桎梏了,所以下一个阶段会想追求自由和独立。但打破标准简单,如何重
14、塑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是很难的,所以最后还是回到人和人一起的状态。我觉得这是艺术最有魅力的事情,它不是制定边界,而是拓展边界。”创立于 2008 年的陶身体剧场,十余年来登上了 40 多个国家上百个艺术节的舞台。虽然在国内外声名鹊起,但他们一直面临生存问题。2016 年记者采访陶冶时,他曾说:“危机感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我总在思考下一步要怎么办。给舞者发工资是很现实的问题,舞团只能依靠演出的收入去平衡,事实上艺术节的演出收入并不多。在全世界,现代舞者都是乞丐职业,做这件事的人都是真爱,所以创作才会那么真诚。”陶冶认为,陶身体剧场能够重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我们的作品里没有影像、没有道具、
15、没有复杂的灯光和音乐,我们的舞台上只有人。这些舞者可能会因为舞团的解散,最后离开舞台,不再跳舞了。”在陶身体剧场宣布解散后,很多舞者找到陶冶和段妮,对他们说,就算解散,没有工资,他们也不走。当时,舞团一个排练厅租约未到,那些依然每日坚持练功的舞者,成了重启的重要信心来源。解散的消息宣布后,许多人伸出了援手,有企业跟他们敲定 3 年合同,爽快地支付了合作款,也有匿名的艺术家和企业家捐赠了相当数目的款项,还有全国各地的剧院发来演出邀约以示支持,帮助陶身体剧场踏上重启之路。陶冶和段妮有过不少去海外发展的机会,他们当然也动过心。在海外,舞蹈家的生存空间要舒适得多,“你申请一个项目,当地艺术机构特别欢迎
16、你来驻地,直接把空间给你,你就拿来做团,然后招聘舞者等那样心无旁骛地生活”。他们也想象过那种心无旁骛的生活,不需要为经营的事情过度操心,可以专心致志地做一个国际舞者,与国际艺术家展开多元合作。但很多时候想象到这里就打住了。因为在陶冶和段妮的审美趣味里,他们对“陶身体”的文化想象包括一个具象,即东方人的身体。“陶身体”的动作之美,对应着的应该是一具含蓄、朴素的身体,以静制动,黑头发黑眼睛,隐匿在暗黑色的灯光下,即便纹丝不动,就已足够吸引人。对舞者而言,动就是希冀。即便身处难以保持自我纯色的时代,陶身体的回应依旧纯粹而直接。陶身体剧场使舞者与舞者、舞者与观者、舞者与社会相互关联,生生不息而后轮番转
17、换,最终做回自己,在一些行为准则之中,以超然物外的心态面对世界,回归身体最纯粹的本质,跟随笃定的信念,只是心无旁骛地向前走,保持动的势能,遥望时间长廊3。4结语陶身体剧场让人看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联结,在这份联结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进而享受此时所拥有的一切。陶身体通过对本我、他我、超我境界的演绎,淡然面对得失,完成自己的生命回归,在碰撞与融合之中生发独属于陶身体的生命言语,在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紧密交织的联结之中真切感受自身生命的力量。参考文献:1 吴键.当代身体理论视域下陶身体剧场作品4 6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2):36-42.2 郭超亿.“陶身体剧场”圆运动技术中“圆”的当代身体语言阐释 J.艺苑,2023(1):71-77.3 张欢.身体仪式的符号表达:解读陶身体舞作4 6J.大众文艺,2021(12):74-75.作者简介:徐雯婧(2003),女,河北邯郸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