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40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 0卷第2期2 0 2 3年4月全球传媒学刊G l o b a l J o u r n a l o f M e d i a S t u d i e sV o l.1 0,N o.2:1 0 1-1 2 7A p r i l 2 0 2 3气候传播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邓理峰邓理峰: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摘 要 本研究以文本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对2 0 1 3年7月在我国广东江门反核事件过程中搜集到的五千多份表达反对意见的电邮和一千多个电话展开分析,并综合比较媒体报道、关键人物的深度访谈等数据,对江门事件中核电风险沟通中的不信任及其成因作了剖析

2、。研究发现,在江门事件的风险沟通中,在事实层面事实供给不足、另类事实泛滥及弱关系链第三方背书效应,在组织层面对风险沟通机构的能力和善意之消极感知,在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层面价值观冲突和信用赤字累积,是导致社会不信任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对社会不信任成因中的社会情境因素作了讨论,提出政治结构中的制度化及制度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社会结构中的贫富差距、价值观差异和沉积的信任文化,以及政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交互影响,是社会不信任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结构性情境因素。关键词 核电;风险沟通;社会不信任D O I 1 0.2 6 5 9 9/G J M S.2 0 2 3.9 3 3 0 0 1 9一、前言:社会不信

3、任与低碳转型的微观社会基础由于化石能源的相对低廉和核电高昂的建造成本等造成的经济性问题,以及1 9 8 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带来的安全性顾虑和社会接受度问题,全世界范围里的核电发展曾在2 0世纪8 0年代中期后陷入低谷。新世纪以来,核能在亚洲、拉美、欧美复兴,有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解决化石能源所带来极具破坏性的气候变化等问题,各国都在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方向转型。而2 0 1 1年日本福岛事故的发生,再次为核能复兴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任何国家战略和公共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社会认可一样,国家核能战略和政策实施也需要铺垫良好的微观社会基础(m i c r o f o u n d a t i

4、o n s)。微观社会基础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研究探讨的是宏观层级的社会模式(如文化、制度、组织、市场或社会等)是如何在微观层级的个体及其社会互动中被建构和生产的(C o l l i n s,1 9 9 1,p p.9 8 4-1 0 1 4)。话语、情感和偏好等微观社会基础的研究有助于为宏观社会现象、结构或模式识 别 微 观 互 动 的 经 验 现 实,从 而 有 助 于 找 到 宏 观 现 象 的 因 果 规 律(B a r n e y&F e l i n,2 0 1 3,p p.1 3 8-1 5 5)。简言之,公众对于核能相关的科学认识、行为意图、立场态度、情感偏好、

5、交往互动、信心信任等微观社会基础的牢固程度,将是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作用之程度大小的关键调节阀。我国核电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资金、技术或管理,而是公众认可和接受度,其中核电科普和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不信任是最为突出的矛盾。探究低碳能源转型过程中公众对于我国发展核电的社会不信任外症与成因,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近二十年来,风险沟通的实践和研究经历了从“知识缺失(风险教育)”向“社会信任(风险咨询)”的转型(E a r l e&S i e g r i s t,2 0 0 8,p p.1 7-2 9)。早期风险沟通的范式是知识赤字模式,或称为“公众知识缺失模式”,在该范式里风险沟通的目标旨在

6、纠偏公众对于科技项目的知识差距。而在2 0世纪9 0年代之后风险沟通的范式逐步转向风险咨询。如果说以风险教育为目标的风险沟通,其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公众不能客观、理性和科学地看待技术问题,那么以风险咨询为目标的风险沟通所追问的问题,则是公众为何不信任作为风险管理主体的企业和风险规制机构的政府(K a s p e r s o n,2 0 1 4,p p.1 2 3 3-1 2 3 9)。不过,目前有关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研究大多数还是聚焦于如何重建信任,而对于不信任的关注不够。很多研究者提出“不信任”是一个和“信任”虽然相关、但有着不同的前置成因、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独立概念(M c K n i g

7、h t&C h e r v a n y,2 0 0 1,p p.2 7-5 4)。斯特金和罗斯(S i t k i n&R o t h,1 9 9 3,p p.3 6 7-3 9 2)将信任界定为在特定情境下完成特定任务之能力的信念,而不信任则是一个人价值观或动机导致其采取不可接受行为模式的信念。鉴于此,不信任研究在风险沟通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假如信任和不信任是不同的社会现实,并且有着不同的前因变量、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那么旨在构建信任的努力对于消除公众不信任就未必直接有效。而且,社会不信任对于改进公共治理的潜力和价值远未被发掘(L e h t o n e n e t a l.,2 0 2

8、 2)。但是,目前风险沟通学界对于不信任的关注不够,对于不信任的理解和研究尚存诸多局限。而风险沟通业界实践的首要困境,也往往不是公众对于风险沟通者的信任水平问题,而是公众对于地方政府和涉事企业不信任。社会不信任往往是导致公众对于工业项目的感知风险被放大的主要原因。鉴于此,相较于构建信任,消除社会不信任是更为紧迫和艰巨的现实困境,也是有必要作出澄清的理论问题。本研究以2 0 1 3年7月发生在我国广东江门的反对建设核燃料厂事件(以20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下简称“江门反核事件”)为关注对象。以文本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对在江

9、门反核事件中搜集到的表达反对意见的电邮和电话展开分析,并综合比较媒体报道、关键人物的深度访谈等数据,对江门事件核电风险沟通中的不信任及其成因尝试作出剖析。江门反核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成因的重要窗口。位于江门境内的台山核电站早在2 0 0 9年就已动工建设,在发生江门反核事件的2 0 1 3年时已接近竣工。为何公众对于核辐射风险更大的核电站尚且能够包容和接纳,却对风险要小很多的鹤山核燃料厂项目心存担忧,以至无法接纳?这里面的悖论是怎样发生的?更具体而言,江门反核事件中的社会不信任,究竟是对核电技术的不信任,是对地方政府及中核集团等风险沟通者的不信任,还是对于信息公开和公众

10、参与等现有风险治理制度的不信任?二、文献评述(一)本文的理论视野: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的成因 社会信任被认为是一般化的人际信任。社会信任不同于制度信任(对于制度的信任),或政治信任(对于政治制度的信任),以及特殊信任(嵌置在特定个人人际关系中的信任)(Y o u,2 0 1 2,p p.7 0 1-7 2 1)。目前绝大部分有关社会信任的前因变量分析,都是围绕着“信任”的概念而展开,而很少专门分析“不信任”概念。不过,有一些学人已经辨识出“不信任”和“信任”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勒维基比较早地提出“不信任”不同于“信任”的问题,两者不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是有着不同的特质,两者在经验层面

11、是分殊两立的、可以同时并存,以及有着不同的前因和后果(L e w i c k i e t a l.,1 9 9 8,p p.4 3 8-4 5 8)。而脑神经科学家迪莫卡则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 I)技术,不但提出信任和不信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从各自对应脑功能区的差异,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详尽的解释(D i m o k a,2 0 1 0,p p.3 7 3-3 9 6)。如果信任与不信任是同一概念,那么,它们应该启动大脑的同一功能区域。如果两者启动大脑的不同区域,那么就说明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通过用f MR I技术扫描人脑的不同功能区域,实验结果显示,信任与不信任启动了大脑的不同功能区域

12、:信任启动了大脑中与期望奖励、预测他人行为、计算不确定性相关的功能区域;而不信任则启动了大脑中与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害怕失去有关的功能区域。因此,信任和不信任是两个与不同的神经活动过程相联系的不同概念。迪莫卡把不信任定义为个体基于相关个体没有能力、缺乏善意、不负责任等预期,从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状态。30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对于信任 和 不 信 任 的 前 因 变 量 分 析,已 经 有 不 少 相 关 文 献 做 了 探 讨(C h r y s s o c h o i d i s e t a l.,2 0 0 9,p p.1 3 7-1 8 5)。但是,目前风险沟通研究对信任

13、和不信任作出有效区分的相对较少。正如毕格利和皮尔斯所指出的,由于不同的信任概念之间存在显著且实质的差异,且不同的信任概念之间的联系可能非常微弱,不同的研究者尽管都使用了“信任”这个词汇,但不同的信任概念响应的研究问题却相差悬殊(B i g l e y&P e a r c e,1 9 9 8,p p.4 0 5-4 2 1)。鉴于此,分析不同情境和问题的信任研究,需要评述的相关文献也不同。本研究主要依据两个标准来汰选和评述相关文献:一是情境标准,侧重于风险管理和沟通为主题的研究;二是不信任的前置成因、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接下来本文以这两类研究作为评述对象,在批判性地吸纳现有分析框架的基

14、础上,尝试从信息特征、组织特征以及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三个方面评述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研究的相关文献。(二)相关文献1.信息特征对于不信任成因的影响 风险信息内容如何影响社会不信任,大致有三个方面的讨论,即风险信息的内容效果、数量效果和信源效果。首先是风险信息的内容效果。内容效果是指风险信息内容本身对于公众信任的影响。斯洛维克(S l o v i c,1 9 9 3,p p.6 7 5-6 8 2)通过实验的方法,询问被试者在虚拟核电事故情境下对于核电站信任水平的变化情况。基于此,他提出了信任的不均衡原则,即人们会对负面事件赋予更高的重要性,因而更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而且负面信息的信源会被感知为

15、更具有可信度。而柯威欧韦克等人通过复制斯洛维克的研究,所得发现再一次证实了信任的不均衡原则,即负面新闻 事 件 对 于 不 信 任 的 贡 献 要 远 高 于 正 面 新 闻 事 件 之 于 信 任 的 贡 献(C v e t k o v i c h e t a l.,2 0 0 2,p p.3 5 9-3 6 7)。此外,信任和不信任的破除过程也呈现为不均衡的特征,破除信任往往非常容易,而破除不信任却非常艰难。由于人们会回避与信源的沟通或者由于最初的不信任而不相信该信源,不信任一旦被激发往往会被不断强化,而难以消除(G a m b e t t a,1 9 8 8,p p.2 1 3-2 3

16、7)。其次,信息的数量效果。数量效果是指风险信息的大量传播(尤其是负面报道)会影响到公众的社会不信任水平。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领域有多项与此相关的研究。比如格伯纳(G.G e r b n e r)的涵化理论认为电视节目重度收看者会比轻度收看者更容易有“卑劣世界综合征(m e a n w o r l d s y n d r o m e)”,而更不相信陌生人(H u g h e s,1 9 8 0,p p.2 8 7-3 0 2)。而霍尔(S.H a l l)等人曾研究过2 0世纪7 0年代初英国媒体报道街头行凶抢劫犯罪所引发的社会恐慌,发现这场恐慌并非基于行凶抢劫犯罪增加的事实,而是媒体对发生个别

17、案例持续集中报道40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等一系列社会变化所引发的(H a l l e t a l.,1 9 7 8,p p.5 7-5 9)。而信息可得性会扭曲人们的判断(T v e r s k y&K a h n e m a n,1 9 7 4,p p.1 1 2 4-1 1 3 1),获得媒体最大量报道的领域往往被公众感知为重要且可信的(M c Q u a i l,1 9 9 4)。具体到信息数量对于社会信任的影响,皮特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大量恐惧唤起的煽情新闻对于提高人们的风险感知以及降低公众对于风险沟通机构的信任水平均有显

18、著影响。该项研究还证实了一个重要假设,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公众的信任水平也越高(P e t e r s e t a l.,1 9 9 7,p p.4 3-5 4)。最后,信息的信源效果。信源效果是指人们对于风险信息的态度会受公众对信源公信力感知的影响。多项研究均发现,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人们偏好和信任的信源是不同的。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如环保)最受信任的信源,换作另一个领域则未必如此(如急救)(J u n g e r m a n n e t a l.,1 9 9 6,p p.2 5 1-2 6 1)。而近期的相关研究也发现,通常情况下,在公众更有生活经验的话题里(比如日常消费等

19、),身边亲友等人际管道往往是信任度最高的信源。但是,由于核电的高度专业性等原因,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更能取信于人。相形之下,在核电话题上人们对身边的亲友和微信朋友圈的信任度会更低(邓理峰、涂胜彬,2 0 1 6,p p.6 9-7 4)。而伯特和尼兹的研究发现,尽管第三方背书对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形成均有显著贡献,不过,第三方对于不信任的放大增值效应要远高于其对于信任的贡献(B u r t&K n e z,1 9 9 5,p p.2 5 5-2 9 2)。此外,该项研究还发现,弱关系链中的人对于不信任的放大效应,要远高于强关系链中的人对于信任的放大效应。由此可以看到,该项研究再次证实了信任不均衡原则

20、也出现在其他情境里。2.组织特征对于不信任成因的影响“信任”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人际关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用于描述人对于一个组织的信任。鉴于此,人际信任和人对组织的信任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理论概念,而且也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Z a h e e r e t a l.,1 9 9 8,p p.1 4 1-1 5 9)。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差异,一般是用“社会信任(s o c i a l t r u s t)”来指称,在由于缺乏足够的兴趣、时间、能力、知识或其他资源而无法自己做出决策和行动的领域里(比如科技等),人们往往需要依赖于其他组织里正式担责、但自己未必熟悉的人(S i e g r

21、i s t e t a l.,2 0 0 0,p p.3 5 3-2 6 2)。组织特征如何影响人们对于一个组织的信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问题。在讨论人们对于组织信任的时候,经常会分析的组织特征包括能力、知识、开放、诚实、善意、关怀等。若要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组织特征作归类,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组织在保护公众和提供正确信息方面的能力和善意(C h r y s s o c h o i d i s e t a l.,2 0 0 9,p p.1 3 7-1 8 5)。首先是组织的能力。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专长等。在说服传播的文献中有一个长期以来的共识:受众对信源能力或专长的感知是影响传播效果

22、的50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关键因素(H o v l a n d&W e i s s,1 9 5 1,p p.6 3 6-6 5 0)。在勒维基的命题基础上,崔金苏(J i n s o o k C h o)的研究发现,在电子商务领域里信任的前置因素更多地表现为能力(c o m p e t e n c e),而不信任的前置因素则更多地表现为善意缺失(C h o,2 0 0 6,p p.2 5-3 5)。很多组织公信力的研究都关注公众对于组织绩效的感知如何影响到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水平。事实上,大部分风险沟通机构都面临这样的挑战,即公众对于组织绩效的感知与其实际的绩效并不匹配,尤其是

23、组织能力难以被公众有效感知,而这恰恰导致了公众的不信任(R e n n&L e v i n e,1 9 9 1,p p.1 7 5-2 1 8)。其次是组织的善意。善意(b e n e v o l e n c e)是指风险沟通者的善意或动机,比如关切、关怀、开放、诚实、公平、是否有 利益涉入等。玛 格 利 特(U l l m a n n-M a r g a l i t,2 0 0 4,p p.6 0-8 2)提出,不信任反映的是个体对他人没有能力、负面动机和伤害行为的预期。玛格利特认为,当人们在组织内并无熟识的人,也和该组织内的人没有任何私人交往时,人们对于组织不信任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源自人们

24、对于该组织不公平的信念,以及附属于此的另一种信念,即这种不公平将损及自己的利益。很多关于信任破坏的研究发现,不完整或不诚实的信息披露、掩盖信息,往往会引发公众对信源的不信任。而风险决策过程不透明、对于明显问题的不承认或掩盖、对于关联利益的否认,这些因素均会导致人们对于风险沟通主体的不信任(L i p s e t&S c h n e i d e r,1 9 8 3,p p.3 2 1-3 2 2)。此外,当人们感到沟通主体有利益捆绑、贪腐想象或另有所图的时候,信任也会流失(F r e w e r&M i l e s,2 0 0 3,p p.2 5 9-2 7 1)。福岛事故的相关研究发现,事故当

25、中放松安全标准会直接导致公众的不信任,而且人们不再信任任何与政府资助相关的东西,比如受政府资助的科学家等(B r u m f i e l&F u y u n o,2 0 1 2,p p.1 3 8-1 4 0)。3.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对于不信任成因的影响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是信任或不信任决策的重要情境因素。而制度信任的关注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而是社会制度和社会情境。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脉络中,制度信任的研究讨论了风险沟通活动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会预先结构化沟通过程。首先看政治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信任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结构、情境和角色等带来的保障,人们可以信任非人格的组织及该组织内自己未必熟悉的决

26、策者或责任承担者。因而制度信任可以为社会信任 铺垫更好的 社会情境(M c K n i g h t&C h e r v a n y,2 0 0 1,p.3 7)。祖克通过追溯美国规制与制度的历史,剖析现代复杂社会里的代理关系维系机制,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彼此信任从而完成交易,不是由于他们彼此熟识,而是由于政府执照、审核、法律或政府其他执法部门已经就位,从而使可能失信的一方惧于主动失信60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或者即使失信也必定受到惩罚(Z u c k e r,1 9 8 6,p p.5 3-1 1 1)。国内外不同文化情

27、境里的研究都发现,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自上而下地培育社会信任,比如良好的政府绩效、强有力的司法系统、诚实清廉的政府行政,以及有助于增进公民互信的政府政策。社会公平/不公平(比如收入分配、贪腐、民主等)也会影响社会信任水平(U s l a n e r,2 0 0 2,p.1 2)。此外,免于腐败等形式正义、收入平等的分配正义和成熟民主的程序正义,均与社会信任水平显著相关(张书维,2 0 1 7,p p.7 9 4-8 1 3)。其次看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公众对于组织、信息来源及其代言人的信任/不信任,会因为风险事件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和时间而有所不同,特别是会因人们在风险事件中对于不同组织的问

28、责和责备之程度差异而不同(F r e w e r&M i l e s,2 0 0 3,p p.2 5 9-2 7 1)。柯威欧韦克等人(C v e t k o v i c h e t a l.,2 0 0 2,p p.3 5 9-3 6 7)的研究非常具体地提出,如果人们对于某一特定风险的“早前态度”是显著负面的,那么他们在受到负面信息刺激时,会比其他人更负面地感知该信息。有鉴于此,信任/不信任决策在相当大程度上会受到涉入双方过去交往经验和声誉的影响。戈夫曼(E.G o f f m a n)认为情境常态(s i t u a t i o n a l n o r m a l i t y)是一种社会

29、秩序可预知、可依赖和可辨认的状态(M i s z t a l,2 0 0 1,p p.3 1 2-3 2 4),而社会信任是情境常态的结果,因为信任减少了情境的复杂性,并因此增加了合作的可能性。加芬克尔(G a r f i n k e l,1 9 6 3,p p.1 8 7-2 3 8)也关注了情境常态如何影响人们的信任过程。加芬克尔认为,在情境无法理解、非常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警惕而不肯轻易信任。而信任则通常发生在常态、有序、合乎惯例或处在恰当秩序的情境中。费恩(F e i n,1 9 9 6,p p.1 1 6 4-1 1 8 4)则提出,人们被猜忌怀疑、不被信任可能并不是自己的原因,而可

30、能是所处情境的殃及受害者。彼得什托姆普卡(S z t o m p k a,1 9 9 8,p p.1 9-3 2)对于情境常态的界定,不是具体微观的沟通场景的常态,而是更侧重在规范性秩序等结构性的常态,比如法律、道义、习俗等为社会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且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如果变革是突然、快速、剧烈的,且是随机而难以预知,又不符合人们能力理解的常规逻辑和方向,这就意味着既有安全感消失,此时一般性的社会不信任就易于扩散。在社会文化如何影响社会信任的研究领域里,非常值得留意的是关于公众价值观的相似会带来信任,而价值差异会引发不信任的动力机制分析(E a r l e&C v e t k o v

31、i c h,1 9 9 9,p p.9-2 1)。福山(F u k u y a m a,1 9 9 5,p p.4 3-4 4)曾提出,社会信任乃是共享价值观的结果,正因为有共享价值观每个个体才会愿意将个体利益服从集体或共同体的利益。共享价值信念(s h a r e d v a l u e s)能够唤起社会信任,而价值观冲突将引发社会不信任(S i e g r i s t e t a l.,2 0 0 1,p p.1 0 4 7-1 0 5 3)。基于以上三个领域里的相关分析,本研究认为无论是信息特征、组织特征,还是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中不信任动态过程的关注度不701 全球传媒

32、学刊 2 0 2 3年第2期够。多数文献都偏重于不信任的理论概念阐述,而基于不信任概念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等特定情境(C h o,2 0 0 6,p p.2 5-3 5;严中华等,2 0 1 0,p p.7 5-7 8),针对风险沟通情境里不信任成因的实证研究也尚不多见,而基于我国社会文化和政治制度背景的不信任研究就更加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希望能通过理解和解释江门反核事件中公众对于作为风险沟通者的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不信任成因,来增进我们对于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之形成过程的理解。(三)理解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成因的分析框架基于前文文献评述对于不信任成因的分析,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情境

33、里,会有怎样的构成结构,在具体的构成因素中又存在哪些不同的程度差异?更进一步地说,由于风险沟通的社会情境特点,我国风险沟通的不信任成因中,有哪些因素是以上分析框架所未能描绘的,或者有哪些因素可能对现有框架作更细腻的充实和丰富?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观察江门反核事件这一典型个案,来尝试对不信任成因中的基本构成及其程度差异作出分析,从而对我国政治与社会结构情境里不信任成因中的独特因素作出探索性的识别和剖析。基于以上有关不信任成因的各种前置影响因素,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个分析我国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成因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图1 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成因的分析框架80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

34、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该分析框架及其变量的设计,在综合了上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参考了欧文任恩(O.R e n n)和乔治克莱索乔迪斯(G.C h r y s s o c h o i d i s)等人对于风险沟通中信任与不信任的两个分析框架(R e n n,2 0 0 8,p p.2 2 4-2 2 7;C h r y s s o c h o i d i s e t a l.,2 0 0 9,p p.1 3 7-1 8 5)。这两个分析框架各有长短。任恩分析框架的重点在风险沟通中争议话题的内容,而对于风险沟通所发生的社会情境关注较少。克莱索乔迪斯的分析框架则将个

35、人及社会特征并置。由于个人及社会特征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其文章提及的多项研究中很多变量被证明没有影响。本研究结合我国政治与社会结构情境的特征,对以上两个分析框架作了修改,形成了一个分析我国风险沟通中不信任成因的分析框架。在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我们将个人及社会特征聚焦于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分析。这也是基于我们所掌握的经验材料选择的更方便观察的角度。三、研究方法(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2 0 1 3年7月,中核集团计划在广东江门鹤山市址山镇龙湾工业园建设的核燃料厂项目,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披露后,引发江门市、珠三角地区以及境外侨民的关注和抗议。随后在新浪微博等在线空间和江门市市政广场的线下空间

36、,演化成为一场反对在建核燃料厂项目的社会抗议事件,这就是“江门反核事件”。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机构通过留置电邮和电话来搜集公众意见。本研究以当时搜集到数以千计的电邮和电话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公众提及的顾虑、疑虑、猜疑、假想等开展文本数据挖掘和内容分析,爬梳公众的反对理由,尝试辨识其基本构成及程度差异,从而分析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的具体表现、基本结构,并辨识其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研究问题:问题1:江门反核事件中公众表达的社会不信任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其基本构成及程度是怎样的?问题2:江门反核事件中造成社会不信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针对研究问题,本文以案例研究作为研究策略,并以基于文本数

37、据挖掘的内容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同时结合深度访谈、三角互证等案例研究的常用方法,以提升研究发现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使用的是导向的内容分析(H s i e h&S h a n n o n,2 0 0 5,p p.1 2 7 7-1 2 8 8),是建立在现有理论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初始的编码类目,尝试增进和完善对于一个现象的理解,从而证实或在概念上延伸一个理论框架或理论。内容分析的方法可以克服很多调研困难情境里的障碍,借助对信函、演讲、90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公开的访谈记录等历史档案的内容分析,观察特定群体的信念、心理和行为动机等状况(W i n t e r,1

38、 9 9 2,p p.1 1 0-1 1 1)。江门反核事件中,反对意见因为涉及反对当时政府的决策,性质比较敏感,往往是隐晦和匿名公开表露。研究人员直接询问和测量,容易导致受访者疑虑、防备或焦虑而扭曲观测的信度和效度。这也意味着更为间接的方法,比如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会更为准确和可行。数据搜集及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如下。1.公众电邮的搜集与基于文本数据挖掘的内容分析江门反核事件爆发后大约1 0天时间里,共收到电邮2 3 5 3 0封。在剔除了大量没有实质内容的电邮后(比如粗口情绪发泄等),留下了总计5 2 9 0封。研究者使用软件对邮件进行译码,共成功译码分析5 2 5 0封,其中计算机端发送4

39、 9 8 3封,手机端发送2 6 7封。然后再根据编码类目做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内容分析。具体的编码与分析过程分为两个步骤:1)建立编码类目。主要是根据上文所提出的我国社会与政治结构语境里风险沟通中社会不信任成因的分析框架来建构类目。编码类目及其构成情况见附录表一。2)内容分析。首先使用软件L I WC对邮件内容进行切词,并据此找到高频出现的关键词。然后再根据上述编码类目表,结合高频关键词,使用软件对编码类目表里的类目进行赋值(1/0分别代表邮件样本是否出现该关键词)。比如安全顾虑的关键词包括:污染环境、生命、安全、疾病、环境、健康、癌症、白血病、事故、放射性、生命财产等。更为详细的关键变量及其

40、关键词,请见附录一。2.公众电话的内容分析江门鹤山市发改委通过留置的电话1 0天内接到公众电话共计1 8 7 3个。在接听每一个电话后,接听者根据来电者所在城市及来电内容作了实时分类。3.相关人物的深度访谈本研究主要的数据源于公众的电邮和电话分析,但为了了解该事件中地方政府和企业一方的情况,研究者也先后访谈相关重要对象,包括江门市地方政府里负责该项目的官员、企业方的公众沟通主管、亲历事件现场的媒体记者等。2 0 1 3年1 0月至2 0 1 7年1 2月四年间,作者先后完成了1 2人的深度访谈。具体的访谈情况,详见附录二。4.相关新闻报道的检索与分析为了完整地理解江门事件的前因后果,作者还通过

41、慧科新闻检索系统检索了江门事件前后半年的相关新闻报道,并全部浏览以了解事件演化的过程与脉01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络。新闻报道时间跨度为2 0 1 3年2月7日至2 0 1 4年1 0月1 9日。包含有效样本2 6 8篇,涉及8 8家媒体。(二)案例介绍:江门反核事件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江门反核事件(如表1所示)用于分析风险沟通中的不信任成因,主要基于两个考虑:1)不信任的对象是地方政府和中核集团等涉事企业,这类机构的担责人公众通常不熟悉,属于典型的社会信任(不同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对象。2)核辐射风险的公众心理安全范围比其他工业项目更

42、大且不确定,因而是典型的风险沟通情境。与P X化工、高铁等技术风险限定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公众心理安全距离较为确定不同,江门事件是大型涉核工业项目,核辐射风险的公众心理安全范围大且不确定。以上两个因素意味着江门反核事件可以是观测社会不信任及其成因的一个良好窗口。表1 江门反核事件的时间表阶段时间事件铺垫2 0 1 2年1 0月由于广东的核电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江门鹤山市址山镇龙湾工业园的厂址从全国近4 0个候选厂址中脱颖而出。该核燃料厂被认为是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2 0 1 2年1 1月2 0 1 3年2月江门鹤山市发改局先后三次分别组织市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以及选址地的村干部和村民到四

43、川宜宾的核燃料厂参观。2 0 1 2年1 2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2 0 1 3年1月鹤山市邀请核工业专家到当地,为市、镇(街)领导干部及部分群众普及核燃料相关知识。蛰伏2 0 1 3年3月3 1日中国核燃料总公司与鹤山市在北京举行项目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 0 1 3年4月开建一座用于气象监测的观测塔。后被民众误认为是“未立项便开工”的主要依据。2 0 1 3年5月鹤山市与村民签订拆迁协议,完成征地事宜。兴起2 0 1 3年7月4日 中核集团龙湾工业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发布,并通过电话和电邮接收公众意见。2 0 1 3年7月5日经QQ群、微信、微博、网上论坛

44、持续发酵,出现较多反对声音。江门市紧急召集新闻媒体,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并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2 0 1 3年7月7日鹤山市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核燃料科普工作,在址山镇分别举行了企业负责人、学校教师和村民代表三个宣讲会。2 0 1 3年7月8日在江门市政府、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三场核知识讲座。2 0 1 3年7月9日江门市政府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解答媒体疑问。2 0 1 3年7月1 01 1日网络舆情进一步发酵,反对声音与行动达到高潮,江门鹤山市政府再次对热点问题作了统一的书面回复。11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续表阶段时间事件爆发2 0 1 3年

45、7月1 2日一千多人因担忧项目安全而到江门市政府门口反映要求。鹤山市政府决定将公示时间延长1 0天。2 0 1 3年7月1 3日反对民众不减。鹤山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中核龙湾工业园项目不予申请立项。平息2 0 1 3年7月1 4日约8 0 0名市民再次到江门市政府门前聚集,要求彻底取消该项目。江门市主要领导向群众出示红头文件讲明已取消该项目。聚集群众自行散去,事件平息。四、江门反核事件的案例研究发现(一)事实层面:事实供给不足、另类事实泛滥和弱关系第三方背书造成的不信任 在风险沟通中最为底层和基础的是围绕事实层面的沟通,比如风险项目安全与否、是否危及公共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程度等。

46、事实层面的沟通主要涉及技术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基本上不涉及项目的社会影响和利益分配等社会或政治层面的内容。在江门反核事件中公众的关切主要是生命安全、健康危害和环境安全等问题。在五千多封公众电邮中,9 2.2%的电邮提及安全顾虑。在公众反馈的1 8 0 0多个电话中,超过九成涉及人身安全或环境安全关切。江门反核事件过程中,业主企业、地方政府或者第三方技术专家在响应公众的安全关切时,基本上是围绕着技术和事实层面来解释和说明的。但是,为什么围绕技术安全等事实层面的沟通并没有缓解公众内心的安全焦虑,而且在当时被证明基本上是无效沟通(如江门鹤山市答复网民的“八问八答”)?通过对江门事件过程的追踪,我们发

47、现受限的事实供给强化了公众对于项目及其技术的误解,并激发了各种另类事实的泛滥。而且公众与另类事实信源之间的弱关系,形成了强影响力的第三方背书效应。第一,受限的事实供给加强了公众对于核燃料项目及其核技术的误解。由于核燃料技术与军事工业紧密关联,公众能找到的相关信息和知识非常有限。即使是当时负责公众沟通的地方官员,能获得的相关信息也非常少且信源单一。这种受限的事实供给,又叠加上核技术知识天然的高门槛,极大地强化了公众对于项目及其技术的误解。在公众反馈的电话中,有3 1.1%误认为江门核燃料厂项目是核电站或核电乏燃料处理厂,而事实上核燃料厂的辐射泄露等风险,远远低于核电站或乏燃料处理厂。此外,9 8

48、%的反对电邮表达了安全顾虑,而在提及频次最高的安全顾虑中(如核电站的核爆炸),多源于对核电技术及其211 第1 0卷第2期 邓理峰:低碳转型与风险沟通中的信任缺失:基于江门反核事件的分析 安全性的不了解或误解。第二,事实供给不足激发了各种另类事实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散布。江门事件爆发后,在当时最为流行的社交媒体新闻微博平台上,流传散布了大量有关鹤山核燃料厂的另类事实。在五千多封电邮里,原创的电邮占3 0%,完全拷贝网络帖子的电邮占比1 6%,使用“拷贝+原创”方式的电邮占比5 4%。由此可以看到,在江门反核事件中,信息数量的影响也有显著效果。只不过在该事件中,不是媒体报道数量的多寡,而是微博等社

49、交媒体平台上广为转发的帖子数量,尤其是转发频次,产生了类同于新闻媒体密集报道的数量效应。与此同时,当时新闻媒体上密集的正面报道,对于另类事实散播的影响难以产生颉颃抗衡的作用。在江门事件进展大约十天时间里,广东省内媒体9 7%都是正面或中立的报道基调,而广东省外媒体以中立为主,占6 0%。唯有港澳媒体以负面立场居多(6 0%)(见表2)。但是,在当时官民对峙对立的情境下,正面报道在多数公众这里并没有产生数量效应,而网络上大量似是而非、带着负面情感的另类信息更多地被公众相信,这直接表现在另类信息被大量地拷贝在公众电邮当中。表2 不同地域新闻媒体报道江门鹤山核燃料厂项目的基调地域媒体数量报道数量正面

50、中立负面港澳1 61 1 61 11 0%3 53 0%7 06 0%广东省内1 56 73 65 4%2 94 3%23%广东省外5 78 52 02 4%5 16 0%1 41 6%总计8 82 6 86 72 5%1 1 54 3%8 63 2%数据源:作者的检索和编码分析。样本涉及时间跨度为2 0 1 3年2月7日至2 0 1 4年1 0月1 9日。包含有效样本2 6 8篇,涉及8 8家媒体。第三,公众与另类事实之生产与转发者之间的弱关系,形成了强影响力的第三方背书效应。除了网络帖子所呈现另类事实的数量效应外,公众与另类事实信源之间的弱关系,也产生了弱关系链中信息及其影响力扩散的速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