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后记内容: 小池塘 姓名: 何艳云 时间: 2009、2让学生感受独特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态和生命。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提高思想认识。片段一:老师:读得很好,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学生:我觉得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很美。老师:你可真会发现美。还有小朋友喜欢这句吗?也给大家读一读。你又为什么喜
2、欢呢?学生:人的眼睛能眨,小池塘的水波一闪一闪就像人眨眼睛。老师:你可真有想像力。(出示第二段: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老师:请小朋友读一读,看看该怎么读,争取把它读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老师:(指一生读)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从哪里听出来?学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好像看到了小池塘。老师:你是个出色的评委。他今天发挥了最佳水平。谁挑战这位同学?又请一位学生读。老师:谁来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学生:她把小船弯弯的样子读出来了。还有她读的“
3、许多”很好让我们听出是很多珍珠。老师:为点评小专家送上掌声。请同学们学着她的样自己读一读。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你们想让老师读哪一部分?(师生合作读。)反思: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他在阅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如“看看该怎么读,争取把它读好。”另外,朗读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他读得最好”,这样的评价激励了一个,扼杀了
4、一片。“你今天发挥了最佳水平。”“你很有自信心!”“我很佩服你的胆量。”“勇敢些,只要把自己的最佳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为点评小专家送上掌声。”老师不断地鼓励,引逗,使底下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竟相朗读和评议朗读,获得了阵阵掌声。在这种状态下最容易产生顿悟和灵感,言语的、思想的创造性浪花常常会不断飞溅。课堂教学更需要我们走进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也许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更新、更美的境界。片段二:师:你们读得很有感情,把小池塘的美感读出来了。小朋友们,如果你这时就站在这个小池塘的边上,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小池塘啊小池塘,你真是太美啦! 生:小池塘
5、,你有明亮的大眼睛,能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我要用话笔画出你的美! 生:我要说的是,大家都来看哪,这个小池塘多漂亮 师:是啊,课文中的所写的小池塘确实美,作者也写得美(正想往下说,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下面小声嘀咕) 师:你们在说什么? 生:这样的小池塘,我看只是在书上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小池塘,哪有这么美! 生:是啊,我们村的那个池塘,水面上满是塑料袋、烂菜叶从那儿走过,常常会闻到一股臭味! 生:不光是我们村里的小池塘是这样,我还看见有的人往公园里的湖里扔砖头、石块,也有把塑料袋、瓜皮、果壳,随便往里扔。 师:这样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是多么的不文明。大家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不仅要自
6、己注意保护环境,还要宣传保护环境。 师:对!怎么宣传呢! 生:我们人小,就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搞一个宣传角来宣传宣传。 生:我把这个美丽的小池塘画出来,上面写上请保护我们的环境。 生:也可以写请爱护小池塘。 生:我来写字。 师:请你说说写什么? 生: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生:人人都来爱护环境。 师:很好,让我们课后就行动起来吧! 反思: 这堂课,我本来是想让小朋友们对小池塘来一番赞美之辞的。谁知课堂上有小朋友实话实说,谈起了他们所看到的小池塘的实景。虽然与自己设计的引导有出入,但是我还是让学生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然后把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到保护环境上去。这样做,与我的初衷、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不相悖。我认为此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拘泥于原有教案的安排,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保护了学生说真话的积极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