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078281 上传时间:2025-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十大民俗游览胜地“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下10处景点,可算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 坝美世外桃源 在云南省东部山窝窝的溶岩水洞里,有一个美丽的壮族村寨坝美村。坝美村位于文山州广南县,村子四面环山、不通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几公里长的幽暗水洞才能进出。坝美人以农耕为生,至今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他们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征。在云南省广南县清秀的山色中,沿着清亮的河水穿行

2、,经过藏在喀斯特溶洞中四米多宽的清幽河道,突然见到溶洞之外开阔的村庄,似乎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人们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长发第一村 红瑶是瑶族的一支,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因绣工精巧、色泽红艳的衣裳而被称为红瑶,也因古老而美丽的红衣闻名遐迩。红瑶女性有世代相传的蓄发习俗和护发秘方。无论年纪多大,她们的头上都是青丝如云,很难见到一根白发。胜县和平乡黄洛瑶寨因有六十多名长发红瑶嫂而成为著名的长发村,因此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被誉为“天下长发第一村”。 竹海人家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长宁、江安两县毗临处,面积120平方公里。7万余亩楠竹覆盖大小28座岭峦、500多个山丘,绵延起伏,逶迤苍莽,

3、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故名“竹海”。本片将镜头对准竹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并深入到竹海深处人家,以当地独特的职业“篾匠”为切入点,展示独特的竹海风光和由此而来的竹海经济,以及当地独特的竹工艺技巧。 小黄村侗族大歌 小黄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族村寨,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尤以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侗族大歌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民间合唱音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与侗寨鼓楼、侗乡花桥一起被称为侗族文化“三大宝”。小黄的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乃至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 和顺古镇侨乡 腾冲古县以侨乡闻名于世。侨乡,即华侨之乡

4、。从古到今,大量的腾冲人到海外谋生存、求发展,往往返返,世代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而和顺古镇就是腾冲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这里完美地融合了域外风情与中国古代传统,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令人留连忘返。侨乡是鱼米之乡、商贸之乡,也是文化之乡。侨乡文化的深层内涵,还期待着开掘、研讨和利用。西递画中古村 安徽黄山附近的西递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村中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近二百幢,这些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岜沙最后的火枪部落 苗族古文化生态博物馆岜

5、沙村,位于贵州月亮山腹地,这里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植被完好,古树参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处处显露着原始的古朴遗风,世世代代男耕女织、稻作为生、狩猎为伴,信奉树神和太阳神。古代部落民俗文化在这里留有鲜明的印记,岜沙因而被世人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沧源秘境佤乡 沧源是中国佤族人口最多的县,有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这里的佤族同胞能歌善舞、纯朴热情,每逢喜庆之日,男女老少便身着艳丽服饰,跳起奔放豪情的木鼓舞、甩发舞,举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沧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和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被誉为“中国佤族文化

6、荟萃之地”。 西街阳朔的地球村 西街是阳朔县城内的一条古老街区,因其所处的方位而得名。这里的房屋、街道古朴典雅,颇具明清时期的风格,然而,西街最大的特色不是古风而是无处不在的洋味,这里既有卖蜡染、刺绣、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文化商店,又有异国情调的酒吧和咖啡馆。这里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子,是一条充满西方色彩的洋人街,是中国最大的外语角和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天龙镇时光倒流600年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身着地道的中国明朝汉人装束,从语音到生活习俗、娱乐方式仍保留着古代汉人的遗风,与周围村寨的居民截然不同。据说,这里的居民都是600多年前明朝派驻屯堡军户的后裔,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屯堡人”,这里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也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天龙镇就是安顺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