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7 智 汇 区域治理 WISDOM EXCHANGE 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新闻专 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优化研究 李键诣 湖南科技大学 摘要:高校是党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为更好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要做到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是培养党和国家的新闻人才的重要平台,优化新闻专业的课程思政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提供有机力量。本文从价值起点、学科逻辑、最终落点分析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结合学生和课程特点,了解当下课程思政存在课程割裂、环节割裂、实践割裂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要实现关注统一性、关注全过程、实现双循环的实践路径,为
2、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化提供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3-0207-03 作者简介:李键诣,生于 1995 年,女,汉族,广东中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政教学。引言 作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可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意识到课程思政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围绕课程思政体系开展了理论及时间探索,在课程思政内涵分析、价值探索、建设路径、实践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一、高职院校新闻
3、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优化的必要性分析(一)价值起点: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从育人价值上来看,专业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应为同向协同发力过程,两者最后的终点都落于“育人”这一核心要义上。课程思政为将思政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去,能够拓宽传统思政教育的课堂“边界”,以及丰富思政教育的模式内容,体现出我国高校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主旨表达。思政内容所体现的严肃性、政治性以及新闻专业的严谨性、可量化的学科特点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存在对思政内容的逆反心理和“学不学无所谓”态度。因此,从对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现实关照来看,优化教学有其现实紧迫性。课程思政所蕴含的价值既包含了爱国主义情怀,也包含了永
4、无止境的探索精神,这些都能够较好地和新闻专业学科精神进行紧密结合,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方式方法,帮助新闻专业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统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相统一,将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校学生。(二)学科逻辑:同向发力,协同育人 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始终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核心要义。在 2023 年 5 月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明了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无论什么课程,都要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5、。高校理工专业学科要立足学生特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就是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必须立足固有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打通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及教育部对课程思政发展的要求中,梳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发展的同向发力重要性,从近年来对课程思政的相关论述来看,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统筹发力性越来越强。一方面,“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同时,“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3。(
6、三)最终落点:方向一致,价值为上 208 智 汇 区域治理 WISDOM EXCHANGE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的整体方向上仍然为一致的,其一致性的根本在于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这一根本议题。首先,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方向性一致的根本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学专业开展课程是真的重要内容为保障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要求一致。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开设就是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目的在于杜绝专业课中的价值导向、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不符的情况。尤其是当下,新闻行业受西方舆论影响,新闻自由主义等论调甚嚣尘上,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我国输送
7、具有高尚情怀和职业操守的新闻人才,为唱响主旋律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其次,在文化认同上保持一致。高职院系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会成为未来的新闻从业者,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报社、融媒体中心等,更是党和政府宣传工作的喉舌。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可以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二、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课程割裂,系统协同性差 新闻专业强调的理性和课程思政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并不冲突,但在新闻专业中更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更趋向于工具性,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学科中去,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部分专业教师强调新闻专业学生的技能学
8、习,忽视育人价值,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割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限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客观水平导致课程思政和专业融入两张皮。新闻虽然同属于人文社科,强调政治性,但是也存在学科分野,导致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思维惯性和教学依赖,重视“术”轻视“道”,强调“工具思维”忽视“人文思想”,甚至部分专业教师为了完成思政教学任务而出现了“高级黑低级红”的情况,教师考虑育“才”重“器”的多,考虑育“人”育“德”的少4。(二)环节割裂,课堂系统性差 从知识点生成教学评价环节来看,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思政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示范课程,部分教师无先进经验可鉴,课前知识点之间考虑不周,课中讲解不到位,课后启示不透彻等情况较为
9、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设计环节的脱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进行有意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知识目标的制定上重视工具理性,忽视课程思政案例切入点的选择,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僵硬,学生很难从专业知识点迁移到思政内容,工具属性和价值导向属性“泾渭分明”,难以汇通;第二,教学评价环节的缺位。在新闻专业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多以学生课堂表现和课业作业为衡量标准,侧重的于学生新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少对学生思政学习兴趣、思政学习表现地关注。(三)实践割裂,课内外协同弱 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国家是一条船,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观察海上的任何风浪,并及时发出警报”,高校新闻学专业要为国家培养一批笔下能写千
10、秋,肩上敢扛重担的新时代媒体人,尤其是高校学生受多元思想的影响,以及 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升级,给高校新闻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未能达成课内学课外用的“双循环”体系。新闻学专业作为一项实践性的专业,教师要及时关注国内外新闻热点,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品格和新闻习惯,实现课内知识课外用的教学系统。由于教师在新闻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透彻,未能带领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记者的新要求,以及时代赋予记者的新使命,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强;二是未能达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双循环。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思政任务而完成任务,发现大量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不知道
11、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甚至个别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背背语录,讲讲大道理,而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中又没有相关的知识点,不知道应该讲什么。三、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分析(一)关注统一性,思政知识融会贯通 一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相统一。具体到新闻实务的课程教学中,要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就应该平衡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塑造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在教授学生关于新闻业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明确他们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新闻敏感和政
12、治敏感,培育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二是职业规划和社会理想的相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并运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对社会热点事件和 209 智 汇 区域治理 WISDOM EXCHANGE 热点问题展开报道和评论,做政治合格的传播者;要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树立新闻人的远大理想,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帮助学生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二)关注全过程,思政知识一以贯之 新闻学专业
13、的课程思政开始要树立全周期、全流程的思政教学理念,实现从教学设计教学开展教学评价中的思政知识融入。一是密切寻找和思政元素相关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在开展新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紧紧围绕家国情怀、职业认同、文化自信、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五个维度内容,关联当下新闻热点,串联亘古不变的记者素养,融专业知识、行业热点、国际视野等知识于一体,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上兼容并蓄,兼顾课程的工具性和价值性。这里以记者的角色与职责 为例,可以选取 央视新闻联播 新华社 人民日报社等记者节特辑,如好记者讲好故事论好稿是怎么炼成的等节目、书籍为课程思政切入点,达成让学生知晓记者身份的内涵,明
14、确记者要进行新闻采写、舆情研判、沟通公众的工作职责,让学生了解到优秀新闻采写的要素和成为优秀新闻记者的必备品质,感受优质的新闻作品为公众带来情感共振、社会影响的巨大作用。(三)实现双循环,思政知识学以致用 一是畅通课内课外“双循环”,思政知识活学活用。高职院系新闻专业课程思政要真正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如盐化水”“术道融合”,其前提在于学生能够将部分晦涩难懂的思政知识化为己用,成为新闻记者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和行为准则。首先,教师应具有平台意识。新闻学专业教师要盯紧学习强国 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重要主流媒体,以及地方发布号、浙江宣传 四川观察等关注度较高的新媒体号,以关注度高、重要性强的平台为
15、数据库和素材库,选取重要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点。比如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浙江宣传号中的美国舆论战的六个认识误区 起底美西方舆论攻心的六大套路进行对比学习,带领学生深刻领域记者的责任使命,思考在国际传播中记者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教师应当具备地方思维。高校学生的新闻采写可以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教师在新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应树立地方思维,立足当地特色,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说开来,用“小切口”讲好“大道理”,以“平凡事迹”感受“真理伟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感。高校新闻专业的思政老师可以加强和地方主流媒体(电视台、日报社、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中心)加
16、强合作,了解主流媒体如何讲好地方故事和中国故事,在实践中践行记者“四力”,实现从课程思政的课内教学到社会教学的迁移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二是畅通新闻变与不变的“双循环”。新闻专业的行业特点为迭代更新快,技术手段和新闻热点的快速变化,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新闻的“变”与“不变”,这也反映在新闻传媒专业课程思政的要求之中。首先,认清新闻传媒行业的变。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教育行业生态改变,发生在当下的此时此刻,从教学模式的升级迭代到师生关系的重塑再造,人工智能给教育课堂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就包含了课程思政。推动课程思政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既是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大背景的题
17、中之义,也是提升课程思政有效性、生动性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入人工智能新时代,带领学生及时关切技术变革带来的行业热点,及时反思瞬息万变的技术变革下的新闻伦理价值,帮助学生廓清多元思潮带来的价值迷思。其次,坚守新闻传媒行业的不变。记者初心始终是新闻传媒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点,教师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要求和时代对舆论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新闻学概论 电视采编技术等重要学科中实现思政知识的一以贯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律意识,积极践行新闻媒体的“第四权利”。参考文献 1 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07):85-91.2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4 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