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50927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丽乡村说明书——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巴图湾村美丽乡村规划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23第一章 概述1一、规划背景1二、村庄概况2三、村庄建设现状2四、现状问题5第二章 规划总则5一、规划依据5二、规划原则6三、规划期限7四、规划范围7五、规划目标7六、上位规划解读7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8一、规划思路8二、村域规划8三、村庄产业规划13四、村庄布局与建设规划14第一章 概述一、规划背景1、国家层面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结构、农业发展结构、生态安全各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河北省层面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实现全面

3、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3、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2015年 07 月 31 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申办 2022 冬奥会成功,北京市承接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接雪上项目比赛,而崇礼区被列为未来雪上项目的比赛地,建设好崇礼的农村,向世界展示崇礼乡村美好形象成为张家口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二、村庄概况1、区域位置高家营镇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北部,崇礼区西南部,东靠西湾子镇和四

4、台嘴镇,北部和东北部为石嘴子乡和红旗营乡,西南部和张家口市区接壤,南部隔长城与宣化县相望。巴图湾村隶属高家营镇,位于高家营镇的东部,距高家营镇镇政府20公里。对外交通主要有094乡道和S242省道,094乡道北通红旗营乡,南通高家营镇镇区。张承高速自村庄东侧由南向北横贯而过,巴图湾村设置有高速出入口,位于场上村南侧,距离巴图湾村约1.8公里。 2、自然条件巴图湾村所处地域属东亚大陆型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3.27,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15.7,最热是七月份,平均气温19。全年无霜期为105天,年平均降

5、水量489毫米。常年主导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3、经济社会条件巴图湾村域面积8.58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7.77公顷,;耕地面积585亩,人均耕地1.07亩,以种植露天蔬菜、大棚蔬菜为主,少量种植青玉米;退耕还林地面积721.95亩,水浇地555亩;第三产业已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4、村庄人文资源条件元朝年间就有此村,当初是蒙古人白银巴图在此定居,取名白银巴图湾,后来汉人增多,村民演化为巴图湾,蒙语中巴图湾意为结实坚固的意思。现状巴图湾传统村落氛围浓郁,窑洞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多处保存较好的窑洞,石砌墙,生土建筑随处可见,具有 良好的生态自然基础

6、 。三、村庄建设现状村庄布局依山就势,住宅以庭院式一层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094乡道西侧和南侧建设,村庄南部老旧建筑较多,民宅分布较自然。(一)建设用地2015年底,巴图湾村总户数226户,总人口546人,巴图湾村庄占地8.06ha,其中建设用地7.9ha。村庄现状各类用地如下表所示:表1.1 村庄现状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名称面积(ha)1V村庄建设用地7.92其中V1居住用地4.10V2公共设施用地0.14V3生产设施用地0.70V4道路广场用地1.573N对外交通设施用地0.394E非建设用地E1水域0.165村庄总用地8.06(二)民居建筑巴图湾村现状居住建筑均为单层独户式院落,老旧民居多

7、为红瓦、土坯加红砖墙体或土坯加石头,新建民居多为红瓦、红砖墙体,少数民居墙体为水泥抹面,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未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村民住宅呈团状线性分布在台地上,住宅基本以行列式布局,构成村庄整体的空间布局结构。(1)宅基地使用情况经调查巴图湾村现有宅基地220处,其中179处上有房屋,巴图湾村现有荒废闲置房屋79处,占总量的35.91%;村庄出现较严重的空心村现象。(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有村委会、卫生室、小卖店、废弃小学;全村仅有3个健身设施,全部集中在村委会院内,且已经部分损坏。村庄卫生室结合农户设置,没有单独的门诊室。小学位于村庄南部,占地约60

8、0,建筑面积130,建筑质量较差,现状已经废弃;村内只有3处商店,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规模较小,各类日用品储备不齐全。(四)基础设施(1)道路巴图湾村现有094乡道路与对外联系,路面宽度6米左右,路面质量较好,缺少便道以及道路绿化;村内主要街道已经用水泥硬化,宽度为1.5-3米不等,其余未硬化道路均为土路,道路系统不完善,路面较窄,断头路多。村内现有路灯31盏,其中2015年新增太阳能路灯20盏,质量较好。(2)给水村庄现状供水为集中供水。水源井位于村庄西部,为三处泉眼。建设地埋式水池1座,供水管道最大管径60mm,主管主要埋设于村南大街和村北大街,埋深为1.5米。(3)排水现状沿094乡道西侧

9、和两侧设有排水沟,排水沟设置方式为明沟,沟内垃圾积存严重,严重影响排水情况;村内雨水沿路直接排入村庄周边洼地。(4)电力村内现有3台变压器,2个30KVA,1个100 KVA,现状变压器数量能满足村民用电。(5)电讯村内现状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普及率95%。(6)供热村内农户大部分是依靠各自的土煤炉连接土炕取暖。(7)燃气村民做饭主要是以烧柴为主,其中有30%家庭有液化气,但不常用偶尔雨天做饭使用。四、现状问题(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村庄耕地质量贫瘠,人均耕地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缺少促进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村庄缺少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中市场组织差,农民生产

10、观念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率低,导致农业生产收益低,增收渠道不足。(二)各项设施配套差,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内只有部分主干道为水泥路,其它道路均为土路;村庄内排水设施不健全,道路没有污水管,无污水处理设施,村内是生活污水都是随地乱泼;村内厕所均为旱厕,卫生条件差。村庄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缺少文化活动、养老、停车设施及供村民休闲娱乐的绿地广场等。(三)村庄整体环境不佳,严重影响村庄人居环境村庄整体环境脏、乱、差。村庄环境卫生管护制度不健全,导致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沿街乱放;部分养殖与居住毗邻,人畜共院;村庄建筑风貌杂乱,新旧建筑交织,整体建筑质量一般,屋顶、墙体外立面等不统一;

11、村庄内部绿地少,村民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五)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村庄发展动力不足村庄老龄化严重,村内留守人员6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23%。整体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保守,自我发展意识差,缺乏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对新事物缺乏接纳性。第二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5、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7、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32000-2015);

12、8、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9、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0、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 ;11、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导则;12、河北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2);13、国家、河北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二)文献资料1、崇礼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 ;2、高家营镇总体规划(2011-2020年);3、崇礼县高家营镇巴图湾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2015-2030年);4、国家、河北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5、高家营镇人民政府、巴图湾村委会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二、规划原则(一)实际出发,农民自愿在美丽

13、乡村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征求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公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二)创新驱动,市场运作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多元化支持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制定相应的美丽乡村规划和实施措施。(三)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充分考虑村庄依山傍水、紧邻省道的特点,注重村庄的差异性,因村施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模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彰显地域文化。(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做好生态保护

14、工作,注重与自然环境整合,注重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绿色发展。(五)整体协调,分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应依据城乡总体规划,统筹协调,重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分类分批按计划实现预期目标。三、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 年,其中近期为2016年。四、规划范围总体规划范围:与村庄行政管辖范围一致,村域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村庄用地面积8.06公顷。五、规划目标围绕“村村美丽、家家兴业、户户和谐、人人幸福”总体规划目标,通过产业提升、旅游带动、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体现出具有崇礼地方新农村建设

15、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六、上位规划解读(一)规划概要1、崇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该规划详细划定了巴图湾村村庄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园地、林地、牧草地、自然保留地等各类用地的界限、同时确定了该村主要向东发展建设用地。2、张家口市崇礼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0102020年)规划巴图湾村处于崇礼县高家营镇东部,同时处于县域西南经济区内,重点以发展生态修复,农产品物流加工业、林业为主。3、张家口市崇礼县高家营镇规划(20102020年)规划巴图湾为基层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4、崇礼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规

16、划确定巴图湾村位于崇礼连片美丽乡村的生态社区片区中;村庄产业以高标准现代化农业、林果经济为依托,打造都市农园、生态生活的现代化新型旅游乡村;乡村主要色调以淡雅为主。5、依据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指引设计编制导则,根据张家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传统风貌等因素,确定崇礼区属于城市规划片区。该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应以采取精品示范模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为主。(二)总结与启示通过分析和总结上位规划,本规划确定巴图湾村为基层村,无其他村庄迁入;美丽乡村建设采取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村庄建设目标为达标村,村庄建设用地应逐步向东发展;综合考虑村庄区位、交通、经济、环

17、境现状及周边景观资源,规划该村以设施农业及林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大力挖掘本村窑洞文化的,形成适合本村发展的乡村文化旅游业。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一、规划思路按照全域规划的思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对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界线、空间分区、生态建设、公用设施走廊等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对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能够指导项目的实施。对产业定位、村庄发展、住宅改造与建设提出引导性意见。二、村域规划(一)村庄定位优越的外部政策环境、各级领导重视、村两委干劲足、村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为巴图湾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插上了翅膀。所以,坚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在产业发展与旅游发展定

18、位的基础上,提出村庄发展定位:打造崇礼区最富有塞外土 窑特色、最具有知青情节 的大美乡村。(二)村域用地布局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本底条件,落实土地规划各类用地,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功能。现状巴图湾村庄布局紧凑,规划不再新增宅基地用地,本次规划利用村庄东侧的集体用地新建戏台和村民活动广场,将村庄北侧山体中现存的窑洞进行修复,用于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在村庄南侧利用村庄与耕地之间的空地作为柴草堆放处,柴草堆放处与周围环境要有5米绿化带隔离。在村庄西北部山上设置公共墓地。(三)村庄规模1、人口规模2015年底,巴图湾共有226户,546人。根据统计,近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由于生活质量的提

19、高,大量村民外出打工、陪子女上学而外迁,导致近几年村庄人口机械增长为负数。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出台,提出积极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同时考虑村庄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村庄文化旅游兴起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将对农村人口外流产生缓解作用,因此本规划取村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机械率为-2。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人口预测,计算公式如下:A=K(1+a+P) nA规划期人口数K计算基期人口数a规划自然增长率P规划机械增长率n规划年限则规划预测人口规模为:规划期末人口(2020年)=546(1+5-2)5=555人。2、村庄规模规划到2020年村庄用地规模为9.62公顷。(三)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工程

20、规划做好村域道路的硬化和维护,保证与242省道和094乡道的顺畅联系。同时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营造入村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保障村域内田间作业道路的畅通,宽度控制在2-3米,以水泥路为主。硬化村庄内部土路,主要是位于村庄北侧、西南侧山上的小路和通往窑洞文化区的道路,硬化宽度依托现状宽度,1-2米宽度不等。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石板、石材硬化村庄道路,收购百姓的废旧砖以及沙石等,达到既清理了建筑垃圾又节省了投资的目的。2、市政工程规划规划在现状供水塔基础上增加消毒卫生设备,在窑洞风貌区新建供水塔,以满足窑洞区的供水,结合新道路重新铺设给水管道。推进排水管网建设,于村庄东南部新建一体化

21、污水处理设施;注重道路竖向设计,修砌雨水边沟,沿西部、北部山体修建、护坡、挡墙及截洪沟,确保雨水排放及时,维护村域现有排放水体。3、环卫设施规划采用城乡一体化的垃圾转运处理模式,村庄生活垃圾通过户分类、村收集,由北京环卫统一处理。4、实施绿化工程。加强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在村边、路边、河边,宜树则树、宜林则林,蓄积雨水,涵养水源。将山地、裸露地通过生物工程进行绿化,道路绿化是以道路为主线,乔、灌、花、草合理布局,使道路沿线林木成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四)村域空间管制规划结合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规划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用于指导建设行为。

22、1、禁止建设区规划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保护区、自然山体坡度大于25、村庄绿线控制范围、道路等划入禁止建设区。生活饮用水源应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3020-93)规定执行,严格进行水源卫生防护,饮用水源井周围设30米的一级防护带和100米的二级防护带。加强水源涵养林地建设,提高林地覆盖率。禁止建设地区作为自然生态培育区、生态建设区的首选地,为生态高敏感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开发建设行为。重大基础工程无法避开保护区时,必须依法报请主管部门批准。2、限制建设区规划禁止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之外的区域,其中有一般农田、养殖小区用地、河流等划入限制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本区

23、域进行非农建设项目开发,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批同意后,报规划部门批准,并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相应建设开发强度,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和明确生态补偿措施。3、适宜建设区巴图湾村庄规划建设范围、畜牧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用地划为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建设活动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不应超出本地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建设模式、规模和强度。(五)灾害防治规划1、防震规划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崇礼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度区)。考虑村庄避震疏散场地,所有建筑都必须符合防震要求,对高密度、高危险性村区

24、的建筑和防灾性能薄弱的建筑,按照分区建设及拆迁、加固或改造的统一对策、要求及措施,综合整治,对新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防;重要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按8度烈度设防或加固;考虑震时村民基本生活保障措施。2、防洪规划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防,村庄防洪应与当地坑塘水体、农田水利设施统一考虑。村庄防洪通讯报警系统的建设必须能送达每户家庭,并应告知村庄区域内的每个人。排涝整治应优先考虑扩大坑塘水体调节容量,强化坑塘的旱涝调蓄功能。主要方法是将原有单一渔业养殖功能坑塘改为养殖与旱涝调蓄兼顾的综合功能坑塘。3、消防规划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对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值班室、消防给水、

25、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建筑防火等内容进行综合整治。在村委会办公楼中设置消防值班室,存放各种消防器材,并作为防火紧急情况指挥中心,村庄各级道路作为消防通道与疏散通道。4、森林消防规划森林防火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防火扑救组织,对林区内接待旅游的单位和个体经营签订防火合同收取防火保证金。除配合林业部门建立必要的瞭望、阻隔和通讯设施外,在防火期还要专人负责防火工作,加强检查巡护和预测预报工作。对人为活动相对密集的景区景点,在防火期内严禁任何形式的烟火并控制游人活动范围和吸烟行为,把火灾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认真做到早预防、

26、早扑救的要求。按要求配置消防设备,要认真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更换、防患于未然。5、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泥石流灾害的巡查、监测;需采用一定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用排水、拦挡、护坡等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在中上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在泥石流流通段采取排导渠,使泥石流顺畅下排;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造林增加植被复盖率。同时加强区内工程建设和采矿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建设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防止新的灾害点出现。现状村庄西北部黄土裸露,雨水侵害风化严重,存在土方坍塌灾害隐患,对山脚民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总长约

27、242米。规划在村庄西北部山体修建挡土墙,长242米,高度3米,防治土石滑坡,提高周边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三、村庄产业规划(一)产业现状村庄现状一产主要是蔬菜种植,养殖业主要以养羊为主,规模小,分布散,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产发展缓慢,村庄内部仅有3处商店,且经营一般;村庄东侧沿242省道有1处饭店,经营状态良好;村庄东入口处有1处农家乐,现状处于停业状态。(二)主要问题1、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田水利设施缺乏,耕地质量一般,农业生产率低,造成农业产出低、收益差。2、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思想保守固化,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较慢,造成新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3、获取信息渠道不畅、资本短

28、缺、技术落后,不利于产品市场化。4、农业种植技术落后,果农缺乏果树管理知识,造成对果树疏于管理,基本处于放任生长状态,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造成商品价值低。5、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较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品种未经系统选育,造成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量低等问题。6、村庄缺少基本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三)产业布局按照一产提升、三产开发,形成 1+3 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连带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在传统农业及露天蔬菜种植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持设施农业及加强发展林果种植业,同时由镇政府投资于村庄南部建设占地50亩的黄羽鸡屠宰加工厂。

29、1、重点扶持设施农业于村庄东侧,094乡道北侧,张承高速西侧建设温室大棚,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借助巴图湾村交通、区位优势,在村庄东侧,094乡道南侧,积极发展以绿色、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为附属的、面向城市居民及外地游客为消费群体的特色蔬菜大棚采摘园、农家乐服务业。2、加强发展林果种植业通过加强山林绿化后续产业管理,利用村域内的山体及农林用地重点发展林果种植,鼓励专业户向规模化发展,形成第一产业的多元结构,使其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四、村庄布局与建设规划(二)规划布局结构村庄布局结构:一心、一园、两轴、多区 一心:村委会、新建戏台形成村民中心。一园:结合村庄西部现有低洼空闲地,利用现 有山

30、泉溪水打造滨水溪谷园 两轴:沿村庄南北向主干路形成人文景观轴,沿村庄东西向主干路形成滨水景观轴 多区:新民居风貌区、窑洞文化体验区、土雕 观赏区、特色采摘区、设施农业区、农耕体验区、滨水休闲区 (三)村庄总体布局规划村庄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各项基础设施用地、产业用地四部分组成。通过各项用地的合理安排,使村庄土地使用更加集约、节约。1、民居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49ha,包括空闲住宅、保留住宅及新建住宅三部分。(1)空闲住宅对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建筑质量较差的住宅,规划建议由村委会进行协调,通过有偿出让、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进行绿化或者翻建后进行农家旅馆等。(2)保留住宅部

31、分住宅建筑质量较好,本次规划期内拆迁改造的可能性不大,规划重点是对其进行环境整治,规划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1)对外立面实施统一的涂料粉刷,协调村庄景观;2)加强太阳能、液化石油气的利用,庭院内不建议堆放柴草;3)结合厕所、厨房改造,解决污水排放问题;4)加强庭院硬化和绿化建设。(3)新建住宅新建住宅应考虑村民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在延续传统民居的基本结构的同时,民居单体设计增加现代生活空间和功能:单独设置餐厅、公共活动的起居室以及厕所等。室内空间分布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以“两代居”为设计目标,为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民居建设注入更深层次的内涵;把老年人的卧室放在南向主卧室,既有利于老年人的健

32、康,又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子女尊老爱幼。(4)民居院落 1)院落空间组织 院落的组合应灵活、有序,形式多样,尺度和比例应结合宅基地面积大小和村民的需要确定。 房屋、厕所、洗澡间、停车位、杂物间、绿化等院落各要素应统筹安排,交通流线便捷,动静、洁污分开,尽量不安排鸡、猪、羊、牛等圈舍。 2)围墙、大门 围墙形式应与民居风格协调,宜选用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本土材料,提倡透空型、栅栏性围墙。大门应精细设计,借鉴传统门楼的造型、材质、构造、比例,增加门檐、楹联等细部装饰,体现乡土特色。 对村庄墙体进行粉刷,墙体部分可粉刷至窗檐下。粉刷涂料应经久耐用且较为经济,不采用石灰粉刷。粉刷色彩以砖红色为主,深

33、灰色灰色勾边。院墙高度不得超过2.4m,正门门洞根据现有形式增加门楼,入户坡道不得超过1.5m长。 (5)庭院绿化 结合院落排水系统对院内菜地、绿化等进行合理安排。院落地面硬化材料宜就地取材,不建议水泥硬化,提倡采用尾矿砖等渗水型环保材料。(6)民居建筑 1)民居布局 巴图湾村地处北方地区,居民对日照的要求特别强烈,民居朝向尽量采取南向,由于地势或其他条件受到限制的应控制在南偏西15范围以内。 建筑间距在满足当地的日照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等要求,并符合村民生活习惯。 2)民居户型布置 建筑平面布置应尊重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各功能空间应减少干扰,分区明确,实现寝居分离、食寝

34、分离。 近期主要对厨房进行改造,远期结合排水系统的完善,实现室内厕所,解决村民如厕难、如厕不便的问题。 3)建筑符号 民居住宅建筑是村庄的主体,体现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传统。 村庄民居改造或新建住宅,提炼运用当地特色建筑符号,体现村庄特色,继承传统文化。 4)屋顶 屋顶结合当地传统建筑风格,采用红瓦坡顶,对不符合要求的民居屋顶进行整改。改造建筑屋顶为木构屋架,新建建筑屋顶选用轻钢屋架。同时,屋顶还应具备加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电视接收天线等功能。 坡屋顶材料宜选用油毡瓦、陶瓦、机平瓦、光伏陶瓷瓦等建材,同时利用砖雕、(仿)木檁、椽子等特色构件丰富檐口形式。 5)新材料新技术 鼓励运用现

35、代建造技术和钢材、生土、石材、尾矿砂等生态环保材料,墙身应结合门窗、阳台、檐口、凹廊、雨棚、基座、勒脚、线脚等多种构图元素,丰富立面设计。在满足安全、采光、通风等性能要求下,门窗改造要使用现代工艺,提高保温效果,搞好造型设计,注重增加美感,宜采用保温节能的塑钢双玻门窗,一般不采用普通铝合金门窗和钢门窗。 6)民居色彩 民居色彩与质感宜质朴、明快,体现传统民俗和建筑材料的质感,具有地方特点,并与环境协调。 村庄整体选用红瓦、新墙及灰色装饰线,注重村庄风格的自然协调和地方特色植物等景观营造,通过植被、建筑的组合搭配,呈现自然、简洁的村庄整体风貌。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村民服务中心(含

36、文化室)、卫生室、幸福院、小超市、活动广场、戏台等村庄配套服务用地,共占地0.33ha。3、基础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主要包括村庄道路、停车场、水井及高位水池、污水处理设施、变压器、电信机房、公厕等占地,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占地面积0.74ha。由于除道路及污水处理设施用地以外各项基础设施占地面积较小,故不参加用地平衡。4、绿地村庄绿地面积2.64ha,包括道路绿化、公共绿化等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布置方式。庭院绿化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将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街道绿化可通过种植乔木、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绿树红花相间的街道空间,既能净化空气、乘凉,又能美化环境;公共绿化以观赏类乔木

37、与花灌木搭配为主,强调乡土、生态、自然,尺度宜人,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村庄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比例1V建设用地9.42100%2V1村民住宅用地V11住宅用地3.4636.73%V12混合式住宅用地0.030.32%3V2村庄公共设施用地V21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282.97%V22村庄公共场地2.2824.20%V3产业用地V31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0421.66%V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V41村庄道路用地0.747.86%V42村庄交通设施用地0.192.02%V43村庄公用设施用地0.010.11%4N非村庄建设用地N1对外交通设施用地0.394.14%5E非建设

38、用地E1水域0.206村庄总用地9.62(四)村庄景观风貌规划村庄景观风貌规划内容为自然景观风貌和人文景观风貌两方面。自然景观规划以当地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共同形成的不同村庄地域景观基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人文景观风貌主要指现状村庄聚落形成的新农村风貌区和改造山上窑洞区形成的窑洞文化风貌区。(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保留现状村委会,结合村委会设置会议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把现状状卫生室搬迁至村委会,按照农村标准化卫生室改造,建筑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在村委会东侧,094乡道南侧新建一处文化活动广场,内部配建戏台。在戏台东侧和西侧分别新建一排房屋,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东侧为游客综

39、合服务中心,内设展销平台、包装中心和服务大厅。西侧为村民活动设施,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兼具村民文化活动和旅游服务功能。原小学经改造修缮,内设老年活动室和红白理事会;在小学院内新建一排房屋,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用作本村的互助幸福院。(六)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系统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加强村庄对外联系,做好过境乡道及村庄与242省道连接道路的硬化和维护,保证道路良好的通行能力。(2)道路系统规划理顺村内路网,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原有路基、空闲地,延续村庄原有格局。在原路网基础上,适当拓宽。根据道路性质及功能,将村庄内部道路分为车行路和步行路两个等级,车行路

40、有两条,主要为村中间南北向道路和村庄北部进窑洞区的盘山路。村庄路面宽度为3m,材质为水泥路面,道路与房屋之间空隙全部用透水砖进行铺装硬化。进窑洞区的盘山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材质为水泥路面,每隔50米设置 2-3米宽的会车处。村内步行路路面宽度为0.5-3m不等,路面材质主要采用碎石、碎砖等乡土材料。各级道路断面形式均采用一块板。规划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任何建设不得占用道路红线以内用地。2、市政工程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水源规划以原西北部水源井为村庄供水水源。2)用水量预测规划人均综合用水量取80L/人d,小牲畜用水标准为8升/只.天,大牲畜用水标准为16升/只.天,家禽饲养用水标准为2升

41、/只.天,规划期末村庄人口为555人,则村庄居民用水量为44.4m/d,牲畜与家禽养殖总用水量为1.38m/d,村庄总用水量为45.78 m/d,日变化系数取1.8,则村庄平均用水量为25.43 m/d。3)给水管网布置村庄西北部建有水池,容量100m,为全村集中供水。水池通过输水管线与水源井相连,输水管线管径为60mm。村庄内部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环状干管管径为60mm,入户管径为50-75mm。(2)排水工程规划规划村庄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1)污水性质及污水量村庄内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量按平均用水量的80%计算,则该村污水量为20.35m3/d。2)污水收集及处

42、理方式规划于村庄东南部建设一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村内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沿村庄各级道路敷设排水管道,干管总长1462米,其中管径为d200mm的有1294m,管径为d250mm的有168m;支管总长1046米,管径d160mm。管材为PVC管。3)雨水收集方式沿村庄主路设置雨水边沟。污水处理设施设置阀门,遇暴雨时将阀门关闭,雨水最终排入东部河流。村庄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排水管道。(3)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巴图湾村内现有1台100KVA的变压器,能满足村民生活需要。规划继续沿用现有供电设施。提升宽带服务水平,固定电话及宽带满足当地居民生活

43、和经济发展需求。村庄内供电、通信等各种线路以架空方式为主,并同杆敷设,杆、线、缆结合道路架设整齐、排列有序。在村内的电力电信线路的敷设以及设施的安置应做到保障用电安全和电信信号的使用方便,并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美观。(4)、环卫设施规划 1、公厕:改造村内现有公厕2座。公厕建筑面积不小于30m2,采用水冲式。外部用保温砂浆抹面,建筑风格要与村庄风貌相一致。2、垃圾收集:垃圾收集模式为户分类-村收集-北京环卫集体处理。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为各农户发放垃圾分类桶,配备卫生保洁员负责入户收集。3、道路清扫:规划由村委会组织专门清扫队,配备2-3个清洁人员,对村庄道路、村民中心和小游园以及公共空间

44、进行定期清扫,清扫后的垃圾随农户收集的垃圾一并由北京环卫运走处理。(七)安全防灾规划1、防洪规划(1)防洪标准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及规模,确定村庄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设防;参考崇礼县城乡总体规划及河道实际情况,确定清水河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防,50年一遇校核。(2)防洪措施疏通现有河道、冲沟及排水渠,达到防洪标准;做好引洪及泄洪工程建设,于村庄北部山体增设截洪沟、铅丝坝,加强防范措施;加强植树造林,涵养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为提高抗御汛期特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排除汛情造成的危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村委会应建立防汛指挥体系,负责领导、组织全村的防汛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汛期应实行严

45、格的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严禁值班人员脱岗,设专人每天收集天气信息。2、消防规划(1)消防设施规划于村民服务中心设置消防值班室,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沿村庄主要道路设置消防栓,共设置2个,消火栓服务半径不超过150米。(2)消防供水消防供水与配水管网共用一套系统,地下消防栓连接的给水管道直径不应小于100mm,末端水压不应小于0.15Mpa,流量不小于15L/S。(3)消防通道村庄各级道路应满足交通和消防通道的要求。禁止在路口、路边摆摊设点、搭棚建屋,挤占路面,影响消防通道。3、抗震规划(1)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巴图湾村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46、,对应裂度为VII度设防。规划村庄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基本烈度设防;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幸福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适当提高设防标准。(2)规划措施村庄内新建建筑必须按规定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村庄绿地、广场等用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村庄内干路作为疏散、救援通道。对道路两侧建筑物应按疏散救援通道要求进行控制。(八)污染治理规划 1、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村庄整体环境的综合治理,在进行环境美化工程时,对村庄垃圾治理要落实专人负责,制定定时清运制度,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对历史积存垃圾组织当地农民群众进行专项清理或无害化处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等多种方式处理。对村民住宅进行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2、保护农村集中饮用水源 加强村庄水源地保护,地下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地下水井应有井台、井栏和井盖;井底与井壁要确保水井的卫生防护;大口井的井口高出地面0.5米,并保证地面排水通畅,室外管井的井口高出地面0.2米,取水井周围100米处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