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348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2卷 第5期 生 态 科 学 42(5):133144 2023 年 9 月 Ecological Science Sep.2023 收稿日期:2021-04-08;修订日期:2021-06-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71);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1350);深圳市哲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SZ2022B019);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WTSCX009);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619622);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外合作项目(201806

2、780053)作者简介:黄嘉纯(1996),女,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科研助理,主要从事城市环境管理研究,E-mail:huang_*通信作者:林丹(1981),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政策与城市与区域增长管理、生态旅游规划及相关政策研究,E-mail: 黄嘉纯,林丹.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生态科学,2023,42(5):133144.HUANG Jiachun,LIN Dan.Knowledge mapping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area governance based on CiteSpaceJ.

3、Ecological Science,2023,42(5):133144.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黄嘉纯,林丹*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旅游学院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深圳 518053 【摘要】梳理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的系列理论及实践探索可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有效治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工具 CiteSpace,以 19862019 年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文献为数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的研究主体及合作状态、研究学科及研究领域、理论基础、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等内容,廓清其知识结构。结果表明:1)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

4、强化湾区治理的研究和实践;2)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是早期研究的主导学科,随后逐渐呈现学科多样化趋势,并在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社会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方法等领域积累了丰富成果;3)主要理论基础包括自主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4)当前研究热点涉及治理综合途径、治理制度体系、海洋保护区网络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沿海社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等;5)研究前沿分布于湾区治理的上述四大研究领域。最后,结合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和治理需求提出研究展望。关键词:关键词:湾区治理;国外研究;CiteSpace;粤港澳大湾区

5、 doi:10.14108/ki.1008-8873.2023.05.016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23)05-133-12 Knowledge mapping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area governance based on CiteSpace HUANG Jiachun,LIN Dan*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Shenzhen Campus of Jina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53,China Abstract:In

6、creasing amount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are being conducted on bay area governance.This review would contribute to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iterature on bay-area governa

7、nce indexed by Web of Science from 1986 to 2019,mapping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area governance using CiteSpaces bibliometric methodologies and toolset.The United States,European nations,and other developed nations made early contributions to bay-area governances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

8、actices.Initiall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logy were the preeminent academic subjects,followed by a multidisciplinary tendency.In the realms of marin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maritime industries,spatial planning and usage,socio-ecological systems,governance systems,and particular measures,ther

9、e has been a proliferation of research output.Governing the commons,stakeholder theory,the theory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re among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traced by this work.In addition,the hotspots for study include integrated governance measures,governance

10、institutions and systems,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protected-area networks,ecosystem-based governance,adaptive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and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astal communities.Moreover,the aforementioned four primary study disciplines contain a variety of rese

11、arch frontiers.134 生 态 科 学 42 卷 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for further study on governance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Key words:bay-area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research;CiteSpace;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0 前言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若

12、干个海湾、港湾以及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1。狭义的湾区指海洋深入陆地较深,入口深度较小的明显水域2;而广义的“湾区”包括了城市建成环境,即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3。湾区在整个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其独特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形成了森林、滩涂、平原、港湾、湿地等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环境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生态、人文和经济价值4;另一方面,湾区在产业配套体系、资源配置能力、集聚外溢功能、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5,使其成为区域重要的增长极。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湾区也面临着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灾害频

13、发等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为实现湾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社会生态复合的复杂系统进行有效治理至关重要。湾区治理具体指,通过管理湾区及其资源的开发过程,以控制湾区发展所产生的多元复合影响,涉及多要素与多元利益相关者4。国外针对湾区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完善的研究体系、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引起中国学者广泛关注。部分研究者对国外著名湾区环境治理经验进行案例引介,梳理总结了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环境立法、环境保护和管理等经验做法611,为我国湾区治理提供参考。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把握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借鉴已有

14、研究成果,对于调整、优化及深化我国湾区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多依赖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存在以下局限:一是难以直观清晰展现文献中所蕴涵的潜在知识;二是较难在短期内从海量数据中有效揭示国外湾区治理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的总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的总体认知。本文从客观追踪文献的研究视角,借助 CiteSpace 工具,对国外湾区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直观呈现且系统总结其研究主体及合作状况、研究学科及研究领域、理论基础、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等方面,以期为大湾区治理研究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 知识图谱分析属于科学计量学范畴,指以某一知识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文献作为基础

15、数据,展现知识结构的一种图像分析方法12。自 2005 年该方法被引入我国后,在管理科学、教育学、图书馆与档案管理等学科的文献计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该方法在生态学、城乡规划、地理学等学科也已初步得到应用12。CiteSpace 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 Java 语言开发的知识图谱软件。本文以国外湾区治理的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 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分析(见图1)。以“Web of Science”(WoS)为文献搜索基础数据库,以“Bay And Governance”为主题词,选择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且发表于19862019 年的文献为基础数据。根

16、据搜索的结果(共 235 篇),逐条浏览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手动剔除不相关文献约 38 篇,最后得到 197 篇作为分析的有效数据。分析结果展现、梳理研究主体及合作状态、研究领域、理论基础、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内容。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主体及合作状态 美国最早于 2005 年涉及湾区治理研究(见图 2和图 3),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加拿大(26 篇)和澳大利亚(18 篇)分别于 2008 年和 2010 年广泛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其中,澳大利亚在 20102016 年间的研究数量显着增加。2010 年后,欧洲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相关研究逐年上升。研究机构也主要以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

17、的高校、国际和国家层面的组织机构为主,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以及联合国粮农业组织(FAO)。此外,5 期 黄嘉纯,等.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35 图 1 基于 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 Figure 1 Knowledge mapping based on CiteSpace 图 2 湾区治理研究区域分布图(上)和共现网络图(下)Figure 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up)and country network(down)of research on b

18、ay governance 部分研究者之间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如 Giorgos Kallis和Michael Kiparsky1314,以及Shamsuzzaman Md.Mostafa 和 Islam Mohammad Mahmudul 15。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孟加拉国国等亚洲国家在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2.2 研究学科及研究领域 国外湾区治理研究分布于众多学科中(见图 4)。21 世纪初,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在湾区治理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见图 5),环境科学于 20042009 年得到显著关注(见图 6)。在湾区治理研究领域拓展深化过程中,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海洋和淡水生物

19、学等学科广泛关联,并始终发挥了强化多学科联系的枢纽作用。2006 年后,湾区治理研究呈现学科多样化特征。海洋和淡水生物学(Marine and freshwater biology)、水资源(Water resources)、海洋学(Oceanography)、地理学(Geography)、生物多样性和保护(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等开始占据一定地位。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绿色和可持续科学(Green and sustainable science)在湾区治理研究领域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20、 relations)、区域和城市规划(Regional and urban planning)、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等也逐步成为主流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分布于以下研究领域(见图 7):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1624、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25-26,43、社会生态系统2731、治理体系和路径1314,3146(见表 1)。多元化的研究领域关注国家43,47、区域17,4849 和社区17,222

21、3,50 55等多重空间尺度(聚类“#10 New Zealand,#15 Western Indian Ocean,#5 Chesapeake Bay,#14 Community involvement”)。其中,区域和社区尺度的研究尤其关注以下内容: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湾区和海岸恢 136 生 态 科 学 42 卷 图 3 研究区域时区图 Figure 3 Timezon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 governance 图 4 学科共现网络 Figure 4 Subject area co-occurrence analysis of intern

22、ational research on bay governance 复等)48;综合海岸管理(知识和权力,如政治人类学和海洋环境科学的结合等)46,50;渔业和水产业治理和政策制定17,49。2.3 理论基础 湾区治理研究早期的理论基础包括自主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越显著,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逐渐取得突破(见表 2)。上述四种理论为治理制度、协作治理过程以及适应性治理三方面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奥斯特罗姆(Ostrom)提出的自主治理理论是治理制度的重要研究视角之一。其核心内容涉及制度设计八项原则,探讨在对森林、地下水、渔场等“公共池塘

23、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共享者如何自发组织以取得持久的共同效益32。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则为湾区协作治理过程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较成熟的理论。由于利益相关者具有特定利益、地位和资源,其参与决策和实施过程的程度和方式影响治理 5 期 黄嘉纯,等.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37 图 5 学科共现时区图 Figure 5 Timezone of subject area co-occurrenc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 governance 图 6

24、学科突现分析 Figure 6 Subject area co-occurrenc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bay governance 图 7 共被引图谱(聚类)Figure 7 Co-citation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bout bay governance(clustered)138 生 态 科 学 42 卷 表 1 基于聚类标签的研究内容归纳 Table 1 Summary of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bay governance based

25、on clusters 研究领域 相关聚类 相关学科 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4 Fisheries governance;#11 Sustainable aquaculture;#6 Establishing new multiple-use marine;#8 Profitable tidal flat渔业和水产业;环境科学;海洋学;海洋和海岸管理;社会生态学;海洋政策;保护生物学 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9 Marine spatial planning#16 Landscape composition;#17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practices 海洋学

26、;海洋和海岸管理;海洋政策 社会生态系统#2 Social constraint;#7 Human-induced change;#13 Sea-level rise vulnerability;#0 Adaptability envelope 生态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海洋、土地使用);海岸保护和管理;海洋学;保护生物学;城市研究;可持续发展学 治理体系和方法#1 Actor performance;#3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12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18 Institutional appro

27、ach 政策;环境科学和管理学;海洋和海岸管理;公共管理;生态学;社会学;海洋学;表 2 按被引频次排序的共被引文献 Table 2 Co-citation reference ordered by the cited frequency 知识基础 关键文献、作者和发表年份及文献所属聚类标签(图 7)研究方法/内容 主要论点/成果 自主治理理论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奥斯特朗姆,1990),#6 制度分析和实证分析 治理制度设计的八项原则 利益相关者理论 海湾三角洲协议:向可持续发展的跨越(雷基图,1996),#3 法律综述 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协调、合作及包容的参与形式 协同治理

28、理论 协同水政策制定的结果:运用复杂性思维进行评估(科尼克和英尼斯,2003),#3 评估协同水治理成效 协同对话的过程标准、协作政策制定成效内容清单 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安思尔,2007),#1 采用元分析,构建协同治理的权变模型 影响治理模式的变量、协作过程中关键的因素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治理(福尔克,2005),#0 综述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治理经验 响应和塑造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社会能力、弹性的社会本源影响因素 弹性: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的新视角(福尔克,2006),#0 概述弹性视角的起源及其进展 弹性视角有助于分析社会生态系统动态;近期对社会过程的理解深化 效果33。

29、雷基图(Rieke)指出,应以论坛等方式支持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组织等参与,形成开放、包容、协作氛围,共同出谋献策33。而协同治理理论则强调社会网络的相互联系。其中科尼克(Connick)和英尼斯(Innes)以水治理为例,认为协同制定政策有助于积累社会政治资本、达成共识、化解僵局以及建立高质协议36,但受冲突或合作、行为者参与动机、权力和资源等多因素影响37。此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适应性治理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强调以社会和生态两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的视角建立具有适应性的共识和决策机制35。该治理途径旨在通过协调多元利益相关者、构建良性社会网络、积累和调动社会资本,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35,增

30、强社会生态系统弹性34。2.4 研究热点 目前湾区治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六方面:治理综合途径、治理制度体系、海洋保护区网络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以及沿海社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见图 8 和表 3)。(1)治理综合途径 治理综合途径主要围绕多元主体参与、多源知识支持和技术运用等综合治理方式展开。由于治理过程中行为者网络、知识权力等要素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公众参与不足、地方知识缺失和单一学科依赖性过强的治理不平等和低效问题46。因此,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的驱动要素分析,有助于综合了解治理领域的动态39;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地方知识和科研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湾区治理的系

31、统性46;此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综合应用也将有助于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增强实时性和效率,提高治理能力40。(2)治理制度体系 治理制度体系指通过一系列指导和约束行为和活动的政策、法规和准则等,形成有秩序的治理程序和组织结构,实现既定目标41,56。目前,战略规划、政策决策等治理过程存在缺点,包括单一行为者 5 期 黄嘉纯,等.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39 图 8 关键词共现(聚类)Figure 8 Keyword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bay governance(clustered)表

32、 3 基于聚类标签的研究内容归纳(关键词共现)Table 3 Summary based on the clusters(keywords network)研究热点 具体内容 聚类标签及聚类关键词 治理综合途径 利用多重逻辑分析和解决多元主体问题 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聚类#0 multiple logics:政治(politics)、合作(collaboration)、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中国(China)、区域(region)、地理(geography)治理制度体系 资源和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体制 制度能力水平及提升路径 聚类#3

33、 legal framework:政策(policy)、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保护地(protect area)、感知(perception)、脆弱性(vulnerability)海洋保护区网络 建构 海洋保护区的多功能属性 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的实践经验 聚类#1 develop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 network:治理(governance)、保护(conservation)、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参与(participation)、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基于生态系统的 治理 鱼类等

3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作为治理沟通工具 基于科学的决策和治理 聚类#4 LME(large marine ecosystem)context:湾区(bay)、系统(system)、生态系统(ecosystem)、科学(science)、渔业治理(fisheries governance)、大海洋生态系统(large marine ecosystem)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 气候变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渔类、珊瑚礁等海洋资源和海岸环境的适应性治理属性和指标 治理体系中的权力和义务分配;综合治理和规划的有效性评估及其衡量标准 聚类#5 adaptability envelope

35、:管理(management)、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弹性(resilience)、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沿海社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气候灾害、渔业等资源耗损 公共健康、食品安全等风险 居民生计和福祉、边缘化和贫穷问题 多层面因素对社区的影响以及对策 建立社会资本和改善治理体系 聚类#2 community exposure 和聚类#6 social constraint:渔业(fishery)、水产业(aquaculture)、合作(cooperation)、健康(health)、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起主导作用、制度结构分散低效、专业人员

36、和技术不足、决策考虑片面等41。鉴于此,改善治理制度体系的相关研究热度较高。梅威特(Mewhirter)和贝拉多(Berardo)探讨了政策行为者及活动(例如决策论坛)对治理过程的影响,认为治理制度体系应考虑行为者需求,并进行相应调整56。此外,生态系统服务视角有助于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特征和多方利益需求41。(3)海洋保护区网络建构 海洋保护区是管理海洋资源、恢复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且与当地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27。但海洋保护区存在治理能力不足、多方协调合作缺乏和决策方式单一等弊端,不利于解决由滥捕、排污等人为活动导致的资源损耗140 生 态 科 学 42 卷 和环境污染问题

37、24,57。近期海洋保护区网络建构也具有较高的研究热度。巴斯克斯拉文(Vsquez-Lavn)等人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两方面入手,结合利益相关者分析,评估建立多功能海洋保护区的可行性58。威克斯(Weeks)认为良好实践注重四方面:多元利益相关者和跨层次管理机制、前沿科学及地方知识与社区管理的融合、地方能力建设、平衡多方权益的多用途分区以及过程参与57。(4)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 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指对生态系统要素和人类活动进行管治的过程,以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9,48。湾区位于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富营养化、栖息地减少、渔业衰退

38、和物种入侵等 48。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注重综合性、可持续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相关研究和实践引起广泛关注 48,71。格拉内克(Granek)等人认为需将科学信息和地方知识观点纳入决策过程,以实现有效治理。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可作为治理过程中沟通和决策的依据 29。此外,伯施(Boesch)提出治理的一系列科学需求,包括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将科学与治理过程相结合、预测可实现的结果、增强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和采用综合方法(建模、观测和研究)48。(5)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 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指多元行为者基于相应知识体系和经验,灵活调整治理的各种要素,及时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加剧了社会

39、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资源供给和人居环境25,59。湾区的适应性治理需求上升,治理成效和权衡评估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在治理和规划成效方面,巴蒂斯塔(Battista)等人总结有效治理的属性,以此系统评估海洋资源治理,并分析其权力和义务分配60。帕莱(Parlee)从合作、资源、透明度、问责性和包容性等方面评估渔业治理的有效性18。麦克戈姆(Mcllgorm)等人则通过分析比较多个案例的气候变化影响和渔业治理对策,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气候变化影响治理标准,探讨治理待改善之处59。在治理方案权衡方面,谢伦(Sherren)等人在文化、农业、洪涝与气候变化等多方面深入了解市民对堤防

40、建设工程和海岸湿地恢复工程的权衡看法,为调整治理安排提供支持25。(6)沿海社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沿海社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围绕沿海社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海平面上升和海岸洪涝等气象灾害频发51,环境恶化和海洋资源损耗等现象日益严峻19,使沿海地区面临贫困、边缘化等社会问题和发展困境,特别是小型渔业社区19,61,亟需改善治理以维持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分配公平性、保障当地福祉。各界学者对此探讨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学者通过聚类分析,辨别具有合作潜力的社区,为知识经验共享、多尺度协作、制定具有普适性的对策提供支持51。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学者认为建立社会网络、加强协同治理、积累社

41、会资本可提高小型渔业等产业发展弹性20。此外,协同构建制度“诊断工具”,评估治理成效,有助于修正单一解决方案的弊端21。在生计福祉方面,应制定公平包容的渔业管理对策和其他社会政策27,在恢复或发展过程中还应需注重提高灵活性、提供多种发展选择19。2.5 研究前沿 目前国外湾区治理研究前沿在不同领域均有侧重。其中,关于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的研究涉及海岸海洋资源治理途径、海岸海洋产业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及其可持续发展途径(见表 4)。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的研究领域前沿主要涉及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多功能复合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社会生态系的研究领域前沿主要涉及沿海地区所面临的社会生态

42、复合问题、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管理。治理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前沿主要涉及协同治理体系、关键环境问题解决方法、政策法规等干预手段的影响、社区尺度的海洋保护区治理。3 讨论 湾区治理涵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建设等多方面,贯穿空间规划、政策制定和制度管理全过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国外湾区治理研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1)对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认知。早期(21 世纪初)对于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关注湾区生态系统,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学科基础。随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间的交互关系愈发紧密,使得原本聚焦生态层面的治理内容拓展至 5 期 黄嘉纯,

43、等.基于 CiteSpace 的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41 表 4 基于高频共被引文献的施引文献分析的研究前沿 Table 4 Research front based on citing reference analysis 研究领域 研究前沿 具体内容 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 海岸海洋资源治理途径 珊瑚礁和鱼类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治理15,18,22,49,62-63;社区尺度的合作、参与式评估17,22 海岸海洋产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回溯渔业发展历史和预测未来情况的模型47 海岸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小型渔业面临的问题(资源退化、边缘化和贫困、粮食安全)19,23;生物

44、经济模型及替代捕捞份额、可转让的个体配额、社会资本16,18,20-21,24 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 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与对策 沿海地区所面临的气候风险、不确定性、脆弱性等的评估与解决途径43,52 多功能复合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 具有适应气候变化、恢复和保护海岸湿地、文化娱乐、农作等功能的土地利用25;城市公共绿地的使用评估(进行城市公园社会评估,为管理、弹性规划、解决公平问题提供依据)26 社会生态系统 沿海地区面临的社会生态问题 滨海城市的气候风险43,52;沿海居民的生计福祉问题27 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影响 适应性极限和临界点64;生态系统的变化、驱动因素、后果以及回应46,28

45、,65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管理 海岸的生态系统服务29-30 治理体系和方法 协同治理体系 以交易成本衡量协同治理制度体系的有效性42;协同环境治理机制66-68;多元主体下自然资源协同治理(行为者表现56;利益相关方、科学和制度三者的角色13,38,53;水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14,44);政策法规、协议等产生的影响(合作过程中边缘化现象、公平问题54,45)关键环境问题解决方法 物种入侵的网络式治理66;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解决方法69-70 社区尺度的海洋保护区治理 多功能、基于社区管理的海洋保护区及其网络的建立57,58;社区视角下综合海岸管理及挑战50,54,55 社会层

46、面3134。目前,人们不仅关注海洋生物、土地、水等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31,47,69,还广泛关注社会网络、人类福祉等社会系统的内容27,56,治理重点从生态系统转移到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例如以一系列标准和成效清单评估协同水政策制定对话,体现了复杂性思维的运用36。(2)治理方法的系统化和多元化。湾区治理从单一的自主治理向系统化的协同治理以及适应性治理转化,并开始具有多元特征。一方面,多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协同治理日益完善37,66;另一方面,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治理提高海洋生态系统脆弱性阈值和增强系统弹性的作用日益显现64,综合治理(整合经济产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等多方面)、运用大数据等新兴

47、技术、综合海岸带管理等治理方法受到广泛关注40,50,54,55。(3)对于治理制度的关注和认知拓展。由于湾区行政空间构成的分散性与涉及主体的多元性,集体行动难以有效协调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亟需保障治理成效的相关制度设计。全面、高效、协调、科学的治理制度运行系统有助于支持湾区生态系统服务维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等活动。近年来,全球尺度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提高了学者们对各类法律体制、制度能力水平和提升途径的关注15,41。此外,制度公平问题也引起重视,学者们认为保证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规范框架有助于形成全面、良好的保护区治理网络,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当地可持发展

48、27,如何建构和维持具有包容性、参与性、公正性、保证资源分配的透明度的公共治理网络是重要的研究热点。整体上看,国外湾区治理的研究体现出有效的湾区治理需要在深入了解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基础上,准确把握湾区自然环境特征(脆弱性、适应性极限等)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过程,探索系统化和多元化的治理方法,制定切实目标及合理策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治理效能。4 结论和展望 本文借助 CiteSpace 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系统梳理了国外湾区治理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动态,对研究主体及合作状态、研究领域、理论基础、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五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1)湾区治理是涉及多空间尺度、多要素的重要议

49、题,最初集中于环境科学领域,逐渐呈现多学科发展态势;(2)主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是重要的知识基础;(3)142 生 态 科 学 42 卷 湾区治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综合途径、治理制度体系、海洋保护区网络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的治理、气候变化语境下的适应性治理、沿海社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4)研究前沿分布于四大研究领域,即海岸海洋资源开发和水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社会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治理的研究展望:(1)增强对大湾区治理的复杂性认识。未来研究应从多学科、多尺度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各类社会问

50、题,拓展研究内容,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为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策略提供支持。(2)促进大湾区治理方法的系统化和多元化。结合研究理论,借鉴实证分析和验证方法,深层次、准确、规范地研究大湾区治理问题,完善理论体系。值得提出的是,应加强大湾区协同治理和适应性治理能力研究,在把握社会网络及其行为者互动过程基础上,深入探讨具体语境下多元利益主体特征和不同群体的知识体系构成,以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问题。(3)关注和拓展大湾区治理制度的相关研究。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大湾区的法律体系、政策法规等,充分发挥不同要素、领域、区域和行为者之间的作用和功能,提高治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