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小组建设”初体验尚晓梅 杜郎口模式、高效课堂、导学案、学习小组,近两年来,这些新名词新概念一时间成为教育部门的高频词,中小学的主流。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已有二十余年教龄的我从起初的茫然不知何从和消极抵触,到现在的积极探索,课堂教学逐渐明朗成熟,可算是实现了初步的“转型”。如下是我对“学习小组建设”的一个简短的总结反思。最初我班的学习小组为前后两排4人一组,听讲、写作业时座位不动,小组交流时前排学生转身,围坐聚拢,开展活动,组长由优生担任。后来在学校统一要求下,改为三纵排6人一组(限于教室空间不足,否则三横排一组应该更合适,这样就不会因为学生间隔距离远,而听不清其他同学的发言了)。小组名称
2、由各小组自行商定,并确定小组特色口号或励志名言警句做座右铭。例如,“扬帆组”,座右铭为苏格拉底的名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求知组” 选取了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他们的“名片”上,一面是小组名称和成员名单,一面是小组口号或座右铭。各小组更是群策群力,对本小组的“名片”用彩笔好好设计装饰了一番。组长或小组竞选产生或由老师指定,位置居中,便于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组长多为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学习较稳定的学生担任。组长工作范围较广,责任重大。小组内组织交流、总结归纳、检查订正作业、收发各类东西等等,所以需要花一定时间好好培养训练。小组除了有独具特色
3、、彰显个性的组名外,还按序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组内6人,也综合考虑,排序编号为1号、2号、3号6号。活动汇报,可小组全员参与,也可各小组同号竞赛。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先独学再互学的方式,两种学习活动,时间都要充足,且不可走过场。因此也要求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明确,方法过程清晰,便于学生实际操作。拿高年级一节语文课来说,朗读课文(文章较长的课文可选读片段)、交流重点词语意思,思考讨论课后问题,一步一步怎么做,都可以通过数次的训练,逐渐形成程式。小组汇报不论先后,各抒己见,既可以部分学生发言,也可以人人参与,视问题难易程度而定。这里,我想提到的是,本人不赞成那种小组派代表归纳发言,
4、一人发言余者禁口的汇报方式。因为,很明显,一是这种方式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话语权,打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大部分中差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二是即使是优生代表发言,也很难囊括小组其他所有成员的观点意见,到头来,还是个体展示,换汤不换药,小组的合作学习并未真正体现。从前段时间观摩的多节语文课上可以看出,学习小组的建设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课前学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怎样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对小组汇报的评价如何完成,何时去做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我班的学习小组开展组内交流活动时,气氛一般比较活跃,大多时候汇报发言也是争
5、先恐后。我有几个小法宝,一是每节课都选定一道“加分题”完成此题奖两面小红旗。二是周一汇总各小组红旗总数,变着花样奖励优胜组,或从我这里优先借书,或免一周值日,或获得一份小礼品(五角钱左右的文具)。三是哪个小组举手多由哪个小组站起来汇报。四是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兼顾各小组。我觉得对学习小组学习情况的汇报作口头的评价,切忌过多过复杂,什么内容怎么评价,要通过训练强化,形成一定模式,节约高效。另外,小组汇报发言何时“自报家门”,我与胡彦平老师有同感,学生开口先报“我是某某小组”,很容易打断听者的思路,分散注意力,倒不如汇报结束时来一句:“某某小组汇报完毕”,既不影响答题的完整性,又能使听者印象深刻。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们的做法不尽相同,不过目标一致,那就是建设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还是像俗语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吧。201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