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1、水滴里的生物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能力目标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情感目标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教学准备重点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具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教学方法观察法课时分配一 课 时第 一 课 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补(二次备课)一、通过观察水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感官和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二、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小生物。三、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引出微生物概念,进行科
2、学史教育。四、初步认识到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知道细菌、霉、病毒都是微生物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2)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3)用肉眼观察(4)用放大镜观察(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一、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一、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1)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一、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是否在运动?(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学生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作业设计第65页1、2、3题板书设计水滴里的生物 空气 水里微生物分布在 泥土 里(细菌、霉、病毒) 动物 植物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