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51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6 卷第8 期342023年8 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 and SocietyVol.36 No.8Aug.2023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皇甫慧慧1-2,杜泽玉2.3,胡志2.4,周庆誉2.5,李程跃2.5,郝模2.51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 10 0 2 3;2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 0 0 0 32;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潍坊,2 6 10 53;4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 30 0 32;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2 0 0 0 32;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当地

2、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对2 0 0 2-2 0 2 0 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文献梳理,选取社会环境、管理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等8 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结果:管理运行机制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最大(关联度为0.944),把握公众需要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最小(关联度为0.6 0 8)。剖析管理运行机制各指标显示,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最大(关联度为0.98 9);剖析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显示,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

3、联程度最大(关联度为0.7 6 2)。结论:管理运行机制因素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发挥着显著作用,而把握公众需要对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影响相对最低。明确各部门职责或将成为提升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影响因素;黑龙江中图分类号:R183文章编号:10 0 6-556 3(2 0 2 3)0 8-0 0 34-0 4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School of Elderly Care S

4、ervice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level of emerging in

5、fectious diseases in Heilongjiang.Meth-ods: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ata from 2002 to 2020.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we selected eight indicators such as social environ-ment,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and resource allocation,etc.The grey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between

6、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Results:The managementand operation mechanism had the great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ei-longjiang(The correlation degree was 0.944).Grasp

7、ing the public needs had the least correlation with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eilongjiang(The correlation degree was 0.608).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dicators showed that the soundness of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h

8、ad the greatest correlation with the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The correlation degree was 0.989).Analysis of the soundness of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indicators showed that the completeness of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mechanism had thegreatest correla

9、tion with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The correlation degree was 0.762).Conclusion: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facto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s in Heilongjiang,while grasping the publi

10、c needs has the lowest impa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Specifically,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Heilongjiang.Key Word

11、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Influencing Factor;Heilongjiang基金项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资助项目,编号为GWV-12、G W I V-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7 17 7 40 31、7 2 0 7 40 48;上海人才发展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2 0 2 0 12 8通讯作者:李程跃,文献标识码:ADiseases in Heilongjiang Based on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HUANGFU Huihui et al

12、D0I:10.13723/j.yxysh.2023.08.006皇甫慧慧等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新发传染病是新的、刚出现的或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容易导致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2 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对一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考验。为此,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时稳妥处置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然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组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服务提供、社会环境、资源因素、信息监测等内部和外部因素 3-7 。明确各影响因

13、素以及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目前,相关研究大多使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多数基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难以从动态视角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8-9。而灰色关联能够弥补数理统计方法的不足,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的态势进行量化度量,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程度,计算量不大,使用方便快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但是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10-1。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深人分析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旨在为提升黑龙江省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与方法

14、1.1资料来源通过文献梳理 3-7 ,选取社会环境、把握公众需要、把控健康风险因素水平、资源配置、组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服务功能、具体任务关注程度8 个影响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选取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 0 0 2-2 0 2 0 年共19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系统搜索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规划等)、信息报告(白皮书、公报、统计报表等)以及研究文献(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时间范围为2 0 0 2 年1月1日-2 0 2 0年12 月31日

15、。经过对资料的整理与筛选,共计纳入17 3份政策文件、43份信息报告、30 篇文献。通过指标量化标准和测算公式,最终得到社会环境、资源配置、组织体系等8 个影响因素和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指标值,具体量化标准、测算公式及计35.算参见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追求卓越-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专著 12 采用重测信度以保证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质量,对同一批文件分不同成员阅读和摘录,最终各指标重测信度的区间值为0.8 2 9-0.997,表明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1.2研究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使用SPSSAU在线软件计算各影响因素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灰色关联分析是由邓聚龙教授于198

16、 2年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原理是将研究对象与其影响因素看作一条线上的点,通过量化技术,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的大小,根据结果进而判断各影响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13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使用Excel2019进行摘录、整理、建立数据库并描述其基本情况,运用SPSSAU在线软件分析各影响因素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关联程度。2结果2.18个要素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度情况以2 0 0 2-2 0 2 0 年序列数据为基础,以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作为参考数列,记为X。=X(1),X(2),.,X(n),n=1,2,.,19

17、(下同);社会环境(X,)、把握公众需要程度(X,)、把控健康风险因素水平(X,)、资源配置(X4)、组织体系(X,)、管理运行机制(X。)、服务功能(X,)、具体任务关注程度(X。)作为比较数列,记为X,=X,(1),X;(2),.,X,(n),i=1,2,.,8。从现状结果看,,2 0 2 0 年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适宜度评分为7 48.8 分,社会环境(X,)、把握公众需要程度(X,)、把控健康风险因素水平(X,)、资源配置(X4)、组织体系(X,)、管理运行机制(X。)、服务功能(X,)、具体任务关注程度(X。)适宜度评分分别为7 2 1.2、47 9.9、7 2 4.1、40

18、3.4、6 16.9、47 2.9、465.2、46 2.2。见表 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8 个要素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管理运行机制(0.944)、服务功能(0.8 7 1)、组织体系(0.8 6 0)、资源配置(0.8 56)、具体任务关注程度(0.8 15)、把控健康风险因素水平(0.7 8 9)、社会环境36(0.7 6 4)、把握公众需要程度(0.6 0 8),即管理运行机制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影响最大。见表1。表18 个要素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程度关联度指标关联程度适宜度评分管理运行机制(X。)472.9服务功能(X,)465.

19、2组织体系(X,)616.9资源配置(X4)403.4具体任务关注程度(X。)462.2把控健康风险因素水平(X,)724.1社会环境(X,)721.2把握公众需要程度(X2)479.92.2管理运行机制各指标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度情况进一步分析管理运行机制各指标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程度。同样,以2 0 0 2-2020年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作为参考数列,记为 X。=X(1),X(2),,X(n);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X,)、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X,)、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X,)、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X4)作为比较数列,记为X,=X

20、,(1),X,(2),.,X,(n),i=1,2,3,4。从现状结果看,2 0 2 0 年黑龙江省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X,)、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X,)、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X,)、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X4)适宜度评分分别为415.0、553.4、6 6 1.0、211.6。见表2。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运行机制各指标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0.98 9)、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0.98 3)、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0.97 5)、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0.8 0 1),即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是管理要素中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

21、防控制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见表2。表2 管理运行机制各指标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程度2020年指标关联程度适宜度评分排序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X)415.0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X4)211.6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X)661.0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X,)553.4医学与社会2 0 2 3年8 月第36 卷第8 期2020年排序0.94410.87120.86030.85640.81550.78960.76470.6088关联度0.98910.98320.97530.80142.3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度情况为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新发传

22、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剖析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即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度情况。从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细化指标看,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评分为448.8 分,与适宜标准存在55.1%的差距。其中,内容形式较为完备(10 0 0.0分),已达到适宜标准,而职责明确程度评分(451.8分)相对较低,与适宜标准存在54.8%的差距。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评分为59 6.1分,与适宜标准差距为40.4%;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评分仅为220.6分,与适宜标准存在7 7.9%的差距,且2 0 0 2

23、年以来提升的幅度(44.7%)相对较小。见表3。表3新发传染病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情况示2 0 0 2 年以来指标适宜度评分准差距/%提升幅度/%完善权威的管理与监控机制415.0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448.8内容形式完备程度1000.0职责分工明确程度451.8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596.1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220.6注:适宜标准为10 0 0.0 分。同样,以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作为参考数列,记为 X。=X(1),X。(2),.,X(n);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X,)、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X,)、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X,)作为比较数列,记为 X,=X,(

24、1),X,(2),.,X,(n),i=1,2,3。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0.7 6 2),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0.7 6 1),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0.6 16),即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是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中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影响最大的因素。见表4。表4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各指标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程度指标关联程度关联度排序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X)0.762管理与监控机制权威程度(X2)0.761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X3)0.6162020年与适宜标

25、-58.5-55.10.0-54.8-40.4-77.9128.4213.5306.948.1126.044.7123皇甫慧慧等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3讨论能力的影响相对最低3.1管理运行机制对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众多因素与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管理运行机制、服务功能、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是主要影响因素。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实践也彰显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织体系、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有效防控疾病,维持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黑龙江省管理运行机制、服务功能

26、和资源配置适宜度评分均低于50 0 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健全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管理运行机制,着手解决服务提供不到位、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在主要影响因素中,管理运行机制因素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影响最大。管理运行机制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保护作用,是服务提供、实现目标和产出效益的“指挥棒”12.14-16 。2 0 0 2 年以来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管理运行机制逐年完善,但目前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提升空间。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有待加强。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比如,对于财政部门缺乏监督,导致补偿资金拨付不到位,不及时,从而影响

27、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与处理;明确规定了疾控部门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工作,然而部门并未有效落实,加之缺乏外部监督机制的约束,导致传染病“漏报、瞒报”等问题的发生 17-18 第二,协调与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呕需完善,尤其是协调机制的统筹能力呕待加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4年发布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健康龙江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黑龙江省健康龙江行动联席会议制度;2 0 16 年发布关于建立黑龙江省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黑龙江省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政府层面分管负责人能够统筹协调发改委、教育部、民政厅、人社厅等多部门,而对于财政部门则存在协调不力

28、的问题,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会面临经费短缺的障碍。管理不力制约着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水平的发挥。因此,黑龙江省要不断完善新发传染病的管理运行机制,特别是管理与监控机制、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涵盖体系运行涉及的目标、任务等各方面及整个过程,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与监督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确保管理能力的有效发挥。37.3.2把握公众需要对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结果显示,把握公众需要程度是8 个要素中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关联程度最小的因素,可能的原因在于把握公众健康需要,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是预防控制体系实现的目标,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挥着引导作用。而对预防控制能力影响的关键在于检验

29、各组织或部门是否具备高效的管理运行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事件处置与反应能力以及物资保障等要素的完备性与协调性,集中体现于疫情发现的及时性与处置的有效性 19-2 0 1。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有效应对也可以反映出反应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因素对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整体能力影响的重要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强大,将在最大程度上把握人群的健康需要,减少人群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控制率。3.3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是提升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结果显示,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是管理与监控机制健全程度分指标中对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研究表明,完备的管理与监控机制是提升传染病防

30、控效果的前提条件 2 1。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程度较低是导致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与适宜标准存在差距的关键所在。具体表现为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医疗机构等主要部门职责清晰且具有明确可执行的标准和要求,比如,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具备明确的时间执行要求。然而人力、财力等部门缺乏时间和数量等明确的落实机制,使得防控过程中面临人员、资金等资源障碍。比如,国家卫生健康委2 0 2 0 年5月发布的关于黑龙江省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有关情况的通报中提到黑龙江省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由于财力保障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不具备核酸检测的条件,降

31、低了人群筛查的速度,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部分社区防控松懈,职责落实不到位,造成人员聚集事件的发生,对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利影响。必须明晰相关部门在防疫工作中的责任,才能确保防疫计划的持续顺利开展 2 2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监管规章,定期考核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加强对部门的约束与监督,不断提升黑龙江省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下转第54页)54tients with cancer J.Cancer,2018,124(16):3445-3453.25JYU C L,WEI Y L,SHIOW C S,et al.Symptoms

32、,psycho-logical distress,and supportive care needs in lung cancerpatients 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2011,19(11):1743-1751.26JACOBSON N C,LORD K A,NEWMAN M G.Perceivedemotional social support in bereaved spouses mediate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Journal ofAffective Disorders

33、,2017,211(3):83-91.27 WEINBERG M.Trauma and social support:the associationbetween informal social support,formal social support,and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ror attack survivors J.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2017,96(1):557-62.28LINCOLN K D.Social support,negative social interactions,and psycho

34、logical well-being J.The Social Service Re-医学与社会2 0 2 3年8 月第36 卷第8 期(1):1-4.32PLATONOVA E A,QU H,FINDLOW J W.Patient-cen-tered communication:dissecting provider communi-c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2019,32(2):534-546.view,2000,74(2):1-24.29陈晨,陈园园,刘欣怡,等.心理弹性在扬州市肺癌患

35、者社会支持与益处发现间的作用分析 J.医学与社会,2022,35(11):101-105.30DU L,XU J,CHEN X,et al.Rebuild doctor-patienttrust in medical service delivery in China J.Scientific Re-ports,2020,10(12):1-11.31郑菁,胡春平,王冠平,等“以患者为中心”研究的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分析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18,35(收稿日期2 0 2 3-0 5-2 4;编辑梅雯惠)(上接第 37 页)1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刊: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生物安全 E

36、B/OL.(2 0 2 2-12-0 7)2 0 2 3-5-15.h t-tp:/ 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 brief guide to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zoonosesEB/OL.2023-02-15.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204722.3李程跃,施培武,沈群红,等.深度剖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J.卫生软科学,2021,35(11):3-8.4陈婷,陈诚,刘太一,等.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37、,2 0 2 1,38(6):40 1-40 3.5景翔,王旭,夏宇,等.沪陕传染病防治服务的健全程度研究 J.预防医学论坛,2 0 19,2 5(4):2 54-2 56.6 JMCCLOSKEY B,DAR O,ZUMLA A,et al.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andemic potential:status quo and re-ducing risk of global spreadJ.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4,14(10):1001-1010.7 JCARRION M,MADOFF L C

38、.ProMED-mail:22 years ofdigital surveillance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In-ternational Health,2017,9(3):177-183.8 赵燕,徐凌忠,秦文哲,等.泰安市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10):795-800.9梁广盛,施培武,沈群红,等.我国传染病防控人员有效激励水平 J.中国卫生资源,2 0 2 1,2 4(3):2 8 8-2 92.10刘思峰,杨英杰,吴利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7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39、14.11刘晓剑,李丽萍,谭学瑞.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共卫生领参考文献域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 0 10(11):874-876.12郝模.追求卓越-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 0 2 1.13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 7.14马楠.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J.中国保健营养,2 0 2 0(4):390-391.15徐珍珠.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分析 J.中国保健营养,2 0 17(2 9):38 9-390.16 王桂林.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 J.中国卫生产业,2

40、0 2 0,17(3):32-34.17李名杰.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 0 14(6):7 0.18 金丽珠,葛辉,杜雪杰,等.2 0 1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 0 16,31(10):883-886.19任美璇,林玫.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的发展现状 J.广西医学,2 0 2 0,42(2 4):32 2 8-32 31.2 0 钱捷,胡永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能力的建设与评价 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 0 16,34(1):132-134.21李耀祖,景翔,焦安安,等.沪陕传染病防控体系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研究 J.预防医学论坛,2 0 19,2 5(4):241-243.22DOHERTY M,BUCHY P,STANDAERT B,et al.Vaccineimpact: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J.Vaccine,2016,34(52):6707-6714.(收稿日期2 0 2 3-0 5-19;编辑宋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