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科研究73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回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有力的结合点就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共同富裕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灭”。在马克思看来
2、,共同富裕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其具有现实性的可行性。论其设想,物质达到极度丰富时,共同富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按需分配将替代按劳分配,为共同富裕提供科学性的现实理论依据。(一)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第一,物质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及生活的重要前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人类历史的第一个行为就是为了生存,用生产资料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便是物质生活的本宗。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告诉人们:“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存”这个前提使得人们创造了人类历史。唯物史观不是单一的基于理性原则以及所谓的公平、道德去分析贫富问题的真相,而是全面、客观地分析社会成员的贫富状况,并夯实人对基础性理论的认知。第二,马克思、
3、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就在于其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在 共产党宣言 中,马克思、恩格斯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与过去一切政党的不同,它的先进性,革命性,阶级性都集中体现于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这就表明,人民可以放心地将自己手中的财富交给这个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特性正体现了大公无私精神。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为了解放全人类而进行伟大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其需要可行的制度来实现物质充裕和财富分配公平。马克思在 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曾指明,在资本主义现行生产制度里,即便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有所增加,绝对贫困状况有所减轻,但社会贫富分化的状况依然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废除
4、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优捷径。马克思在多维度的社会架构中构建了新的社会关系,即废除私有制、摒弃异化,形成可以相互依赖的“自由人联合体”,让“共同占有”成为新的社会所有制关系。第四,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立下誓言,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与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相比,马克思的不同在于,他认识到了人在改变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不是单纯的经济空想,而是要以人为主体对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改造。第五,人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并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力量,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世界人民幸福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统一的必要环节。(二)
5、列宁共同富裕思想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继承者,他为将马克思思想中的共同富裕理念从理论变为现实进行了伟大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基点寅瀚洳1,2(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108)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共富基因决定了两者可以相融相通。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历史演进中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由此产生了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富思想体现在古代哲人们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构想。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就是要既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路径为依
6、托,走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道路。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者简介:寅瀚洳(1998),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科研究74的尝试。他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与当时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革新了马克思主义。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列宁根据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贯穿其中的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小农经济、贸易和市场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实施粮食税、重视市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大工业。他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在工业尚未恢复,市场无法正常流通的情况下,通过商业手段加强农业与工业的交流,增加贸易的自由发展。同时,把重心放
7、在社会主义大工业的建设上,不断夯实物质基础,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列宁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按劳分配的思想无不与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殊途同归。(三)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国化发展从毛泽东时期开始。工业化道路的调整,代表着中国正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毛泽东又鲜明地指出要通过革命斗争让人民摆脱贫穷,从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时,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三步走”发展战略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始,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现实方向。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代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念已经达到了成熟
8、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的严峻趋势,着眼于人民的收入贫富差距,提出平衡贫富差距的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防止两极分化,切实做到既实现社会发展,也保证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上。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既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持续在实践中探索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让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有了新的思想指引。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代表我国正迈向共同富裕的更高阶段。但要真正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收入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生活的起点证明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摆脱贫困的价
9、值追求,意味着实现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需要人们不断努力,以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视域中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纵观历史,理想境界是人类固有的精神支柱,是人类对于现实的反思并超越于现实的本能追求。“共同富裕”作为人类自古以来的价值观更是理想社会应有的发展道路。(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浩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无处不彰显着古代先哲对于“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 礼记 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囊括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和古人对于理想“大同社会”的度量与思考,“大同社会”即天下为人人共有,物质分配为“天下为公”,在精神层面皆可做到“我为人人、人
10、人为我”的道德守律,实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人文准则。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旧制进行了抚今思昔并提出了“大同社会”的共富愿景。他指出“君子以礼以仁存心”,仁是万物初生之念,人人只有形成这种良善之念,社会才能衍生出平等、和谐的道德品质,才能为社会共同富裕的促成而助力。孟子在 孟子 离娄上 中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表达了被统治阶层对共同富裕的诉求。先秦之后,“共富、大同”的思想更存在于梁启超、孙中山、康有为所倡导的“大同、共富”思想中。犹如 天朝田亩制度 中所指出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
11、同思想。历尽沧桑的中华文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与朝代更迭后,大同、均平思想毅然坚定,并且时代赋予了这种思想以核心价值。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释“共富、大同”的内涵:一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二是共享国家各方面建设成果;三是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四是立足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既不裹足不前,也不好高骛远。(二)均贫富、等贵贱、均天下的美好愿景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想渐入中国,孔子的“有饭同食、有田同耕”的思想渐起。毛泽东的“大同社会无家界、一切财产归公”,民主革命英雄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生主义的事实最紧要的就是均贫富”等民意诉求更是一尺水百尺波。历代农民起义的呐喊
12、声中“苟富贵、勿相忘、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呼声在即,这些不仅反映了民众对均平传统思想的共情,也解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立场,诠释了“共富”“均平”的思想内涵,证明了富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富足,更在于精神层面。元代朱权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开拓出“与民共苦”的思想和均平和谐的社会景象。这不仅丰富了华夏的共富文化,也极好地铸造出了上古的共富文明。轩辕黄帝在经纬天下的版图文明开拓中,弘扬均平理念,同时开展正辞理财的工作,创造出了“万国和同”的崭新局面,使各部族相融合。史载的“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说的就是黄帝为世间万物正名,将物质均平分配给百姓。所以黄帝之
13、世“垂衣裳而社科研究75天下治”的景象就不难理解了。综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富思想无不相互融通。古代先儒、先哲们对于大同社会的“共富”理想,滋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富裕思想的结合(一)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两者结合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彰显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用
14、此被勾勒出来。在百年党史的发展进程中,共同富裕的地位和意义逐步由愿景转变为理论,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现今,共同富裕已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目标,这一重要转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作为事业发展目标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共同富裕问题时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民生、让民众富裕
15、和建立理想社会的重要思想。他提出了不搞“杀富济贫”,“稳中求进、行稳致远地谋求发展”等共同富裕政策,这些思想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遵循了中华民族追求平等、富裕的价值追求,汲取了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思想指引。(二)两者结合下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第一,“两者结合”为人民群众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了组织性。理论层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价值观念得到了激活。“天下为公”的共富价值观念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基因在人民政治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得到了认可,从民族心理、民族底蕴角度夯实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形成了一种协同合
16、作、人民参与的政治氛围。第二,从“两者结合”这个视角出发,人民政治的主导地位是两者相融合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的主体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引导下,被进一步激活,这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基因,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条件。第三,“两个结合”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坚持的共富原则。中国共产党引领全体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不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还极大地刺激了市场活力。(三)两者结合助推实现共同富裕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共同富
17、裕是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求幸福。传统文化的共富基因虽深耕于古代中国,但古代先儒、先哲们却因小农经济和等级制度的原因而始终停留在幻想中。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引导。第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和可行的路径。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在此理论下的共同富裕抛弃了存在于天国的幻想,而给予人们“此岸真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立,中国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现实中国的融通。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历史和文化信仰,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8、,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两者的结合”,华夏五千年的“共富”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种阶段性的跨越。第三,两者结合下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社会物质基础建设,确保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各项活动。此外,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励人们的勤劳精神,是实现富裕生活的主观条件。因此,“两者结合”下的共同富裕既有理论内涵,也有实践内涵。理论内涵是“共同富裕”的应然和合理性,实践内涵则是“共同富裕”的实然和可实践性。四、结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者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富积淀说明两者需要各取其长,来填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缺失。两者虽然所用话语体系不同,但是却不影响在近现代以来两种理论体系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用中国话讲马克思主义,亦或是两者结合的现实可能性和可行性,都说明了此种结合是实际的,也是可行的。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