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clo****rst 文档编号:62093 上传时间:2022-03-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 3311∕T 166-202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CCS B 05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1662021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2021 - 01 - 14 发布2021 - 02 - 14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311/T 166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15生产技术.15.1园地选择与整理.15.2栝楼品种选择.15.3栝楼繁殖方法.15.4种植方式.15.5棚架搭建.15.6栝楼田间管理.15.7茶园田间管理.25.8病虫害绿色防控.35.9茶叶采摘.35.10栝楼采收.36生产档案.47标准化模式图.4附录

2、 A(资料性)套种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5附录 B(资料性)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图.6DB 3311/T 166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丽水市经济作物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碧林、马军辉、张敬斐、叶君勇、廖彬慧、季俊、徐美青、黄芳、邵静娜、刘莉、叶小林、蒋丽敏、胡惜丽、叶春华、华慧荟。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3311/T 16620211生态

3、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的产地环境、 生产技术、 生产档案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方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H/T 1245 生态茶园建设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的产地环境应

4、符合GH/T 1245的要求。5生产技术5.1园地选择与整理5.1.1茶园宜选择相对平坦地块,通风向阳,排灌便利。5.1.2在茶树行间挖 50cm50cm30cm 的种植穴,株行距 5m4.5m,栽种前把畦土翻松晒白,每穴底部施用商品有机肥 10kg 为宜,再回土填穴高于畦面 10cm。肥料应符合 NY/T 496 要求。5.2栝楼品种选择宜选用平湖杜瓜、浙杜4号、浙杜6号、新丰宝和石榴子等品种。5.3栝楼繁殖方法5.3.1 繁殖方式可采取分根繁殖或种子繁殖,生产上以分根繁殖为主。DB 3311/T 166202125.3.2 分根繁殖选择 3 年5 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良种栝楼块根。于

5、 3 月中下旬晴暖天气挖出块根,选取径粗 3cm5cm 块根,切成 5cm7cm 长小段作种根,植入已整理好的定植穴中,每穴平放种根 12段,覆细土 3cm5cm 并盖膜,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开孔,引苗出膜。5.4 种植方式5.4.1 栝楼套种密度每667m230 株为宜。5.4.2 配置雌雄株雌雄株配置比例10:1为宜。5.5 棚架搭建棚架材料宜选用水泥柱或竹、木等,主柱间距3m左右,主柱长2.4m2.5m,埋地0.5m0.6m,棚架高1.8m左右,疏孔塑料网覆盖棚面,做好棚架稳固工作。5.6 栝楼田间管理5.6.1 引蔓与整枝春季栝楼出苗后,每株选留 23 个健壮的主芽作为主茎,苗茎长 25

6、cm 左右人工引蔓上架,抺去1.5m 以下主茎上的侧芽,主茎长到 2m3m 时打顶,疏枝理蔓,剪密留疏,剪细留强,藤蔓在棚顶形成 30%40%左右的遮阴率。9 月后生长的侧芽、花蕾一律摘除。5.6.2 施肥栝楼每年追施复合肥3次,第1次于苗高30cm时,每穴施用复合肥0.1 kg0.2kg;第2次于6月中旬开花前每穴施复合肥0.5kg;第3次于7月下旬施结果肥每穴施复合肥0.5kg。11月每穴施10kg商品有机肥。5.6.3 冬季管理栝楼采摘结束后,去除栝楼地上部分藤蔓,并把藤蔓和落叶清理干净。5.7 茶园田间管理5.7.1 茶树修剪立体采摘模式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蓬面高度控制在40c

7、m45cm,平面采摘的茶园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将修剪下的茶树枝条覆盖于茶行间及栝楼根际。5.7.2 施肥应符合NY/T 5018的规定。5.7.3 冬季管理深翻、除草、施基肥;石硫合剂封园。5.8 病虫害防控DB 3311/T 166202135.8.1 防控原则从茶园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5.8.2 农业防治5.8.2.1 应选用对病虫抗(耐)性较强的栝楼品种。5.8.2.2 采用修剪、耕作、除草、冬季清园等措施。5.8.3 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灯光、色板和食饵诱杀等方式杀灭害虫。5.8.4 生物防治5.8.4.1 利用

8、茶园中的蜘蛛、瓢虫、捕食螨和寄生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5.8.4.2 选用植物源、矿物源生物农药。5.8.5 药剂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方法参照附录 A。5.9 茶叶采摘茶叶采摘应符合NY/T 5018的要求。5.10 栝楼采收当果实表面转成橙黄色时即可采摘。6生产档案建立茶园管理档案,记载种植品种、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日期;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情况;采收日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产品销售数量、日期和去向等;档案保存 2 年以上。7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生态茶园套种栝楼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DB 3311/T 166

9、20214AA附录A(资料性)套种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套种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见表A.1。表A.1 套种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农药名称防治对象施药方式安全间隔期(天)敌敌畏毒蛾类、尺蠖蛾类、卷叶蛾类、刺蛾类、蓑蛾类、茶蚕、茶吉丁虫、鞘翅目叶甲类喷雾6氯氰菊酯鳞翅目食叶幼虫、叶蝉、鞘翅目叶甲类喷雾7联苯菊酯鳞翅目食叶幼虫、蚜虫、叶蝉类、蓟马类、茶丽纹象甲喷雾6溴氰菊酯鳞翅目食叶幼虫、蚜虫、黑刺粉虱、小绿叶蝉、介壳虫喷雾5茚虫威毒蛾类、卷叶蛾类、茶尺蠖、刺蛾类、小绿叶蝉喷雾1014苏云金杆菌毒蛾类、刺蛾类叶蝉类喷雾3*球孢白僵菌茶蝉类、茶丽纹象甲、茶尺蠖喷雾3*苦参碱鳞翅目食叶幼虫喷雾7百菌清

10、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喷雾10甲基托布津芽叶部病害、茎部病害喷雾10石硫合剂螨类、蚧类、粉虱类,叶、茎部病害喷雾封园注:* 表示暂时执行的标准。DB 3311/T 16620215BB附录B(资料性)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标准化模式图月份12 月翌年 1 月2 月4 月中旬物候期栝楼休眠期春芽萌发、春梢生长、分枝、现蕾期茶叶休眠期春芽萌发、春梢生长期主要套种技术操作要点1、园地选择整理。茶园宜选择相对平坦地块,通风向阳,排灌便利,在茶树行间挖 50cm50cm30cm 的种植穴,株行距 4.5m5 m。每穴施商品有机肥 10 kg 为宜,再回土填穴高于畦面 10 cm。2、品种选择。宜选用平湖杜瓜、

11、浙杜 4 号、浙杜 6号、圆形台黑、新丰宝和石榴子等品种。1、茶园第一次施肥,在茶叶开采前的 30 天左右.2、3 月中下旬栝楼分根繁殖,于 3 月晴暖天气挖出块根,以种根栽种在备好的种植穴内。3、栝楼套种密度为每 667 m230 株。4、合理配置栝楼雌雄株,雌雄株配置比例以 10:1 为宜。5、3 月棚架搭建,棚架面覆盖疏孔塑料网。6、4 月份防治栝楼蚜虫。7、栝楼出苗后,选留 23 个主芽。8、4 月份苗茎长 25cm 左右开始人工引蔓上架。9、根据春茶芽生长情况和所产茶叶的要求及时采收春茶。图 B.1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标准化模式(第 1 页/共 2 页)DB 3311/T 16620

12、216月份4 月下旬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物候期栝楼花期、夏梢生长分枝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果实采收结束,进入休眠茶叶夏梢生长期秋梢生长期进入休眠主要套种技术操作要点1、4 月防治茶叶小绿叶蝉。2、5 月防治茶叶黑刺粉虱。3、5 月下旬防治栝楼蔓枯病、蚜虫、黄守瓜与瓜蜎螟等虫害。4、5 月苗高 30cm 时, 每穴开沟施用复合肥 0.1 kg0.2kg; 6 月中旬开花前每穴追施复合肥 0.5kg;7 月下旬施好结果肥每穴追施复合肥 0.5kg。5、5 月下旬抺去 1.5m 以下主茎上的侧芽。长到 2m3 m 时打顶,6月疏枝理蔓,藤蔓在棚顶成 30%40%左右遮阴率。6、7 月防治

13、黄守瓜、瓜绢螟与病毒病。7、根据茶芽生长情况和所产茶叶的要求及时采收夏茶。8、立体采摘茶园春茶结束后茶树修剪,蓬面高度控制在 40cm45cm。平面采摘的茶园按照常规操作进行。9、春茶结束后进行茶叶第二次追肥。1、夏茶结束后施一次追肥。2、8 月茶园管理人工除草。3、8 月追施栝楼防衰肥。4、8 月果实膨大期剪去座果节位的边侧枝和未座果的秆长枝。5、9 月摘除生长的侧芽、花蕾。6、9 月中下旬栝楼开始成熟,当果实表面转成橙黄色时即可分批采摘成熟果实,及时清洗晒干;7、根据茶芽生长情况和所产茶叶的要求及时采收秋茶。1、10 月栝楼采摘结束。2、10 月中旬去除栝楼地上部分藤蔓,并把藤蔓和落叶清理干净。3、10 月下旬挖开栝楼种根四周,施好越冬肥。4、10 月底到 11 月底茶园深耕施肥。5、10 下旬11 月茶园石硫合剂封园。图 B.1 生态茶园套种栝楼生产标准化模式(第 2 页/共 2 页)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