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邵阳县七中生物测试卷
第四章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林西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48分)
1.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器是液泡和线粒体
D.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表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这肯定是协助扩散的结果
B.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且能过膜
C.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转氨酶在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则是细胞胞吐作用排出的
3.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K+
140.0
3.0
Na+
18.0
145.0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4. 肺泡内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经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 )
A.11层 B.18层 C.7层 D.9层
5.葡萄糖分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大105倍,这是因为( )
A.分子顺浓度梯度转运 B.有载体蛋白协助
C.分子通过亲水性通道跨膜 D.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6.下列生理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需要载体的是( )
A.Ca2+进入根毛细胞 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C.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7.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 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
B. 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 K+和 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 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8.原生质层是指( )
A.细胞液和细胞质 B.细胞膜以及细胞膜以内的所有物质
C.液泡膜以及液泡膜以内的所有物质 D.细胞膜与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9.下图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该细胞将会发生质壁分离
B.发生a和b过程需要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对a和b过程的发生具有决定性作用
D.a和b过程,囊泡中的不可能是蛋白质
10.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需要跨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要跨过6层磷脂分子
D.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跨过0层生物膜
11.新鲜的红苋菜放在水中,水不会变色;但炒过之后的菜汁却为红色。原因是( )
A. 色素分子通过主动运输离开细胞 B. 活细胞主动分泌出色素分子
C. 高温使细胞的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 色素分子在细胞外被酶催化
1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ATP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13.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 时,发现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下列哪些曲线可表示这种运输方式(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
14.下图示意某洋葱鳞片叶被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时,某细胞所处的状态。据图可判断该细胞所处的状态是
A.质壁分离的过程中
B.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
C.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确定
15.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16.下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一个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状态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正处在质壁分离状态,其中B、A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B.A/B的值可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A/B的值越大则细胞失水越严重
C.将该组织放在清水中则A/B的值将逐渐变为1
D.将该组织放在清水中,细胞液的紫色会变深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8分)生物体细胞内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如图表示培养液中O2含量对小麦幼苗吸收K+的影响曲线,据图回答:
①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
②培养液中O2含量对K+吸收速率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段。
③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A
B
清水
—
2 mL
盐酸
2 mL
—
红色花瓣
2 g
2 g
现象
盐酸呈红色
水无色
①A试管内盐酸呈红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体现的最主要的实验思想是 。
运用这一实验思想设计实验时应特别注意 、 原则。
③此实验主要验证了哪些膜的选择透过性?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8.(10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D代表 。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19.(16分)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1)心肌细胞吸收 O2、 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运输方式体现了生物膜是一种 膜。
(2)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结构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 。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Ca2+、 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下图表示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时表皮细胞,请回答:
(1)A细胞处于何种生理状态 。
(2)图中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
(3)如图所示,A、B、C三个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是 。
(4)图中标号①处的物质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