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86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5 卷 第 4 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Vol.25 No.4 2023 年 8 月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ug.2023 收稿日期:2022-12-06 基金项目:宁波市社科基地项目“高质量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敬业度研究”(JD5-FZ115)第一作者简介:姚佩英(1978-),女,浙江舟山人,讲师,研究方向:课程教学。通讯作者简介:邵光华(1964-),男,山东菏泽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姚佩英,张 静,肖阅宾,邵光华(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要

2、: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进而影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不高有多种表现,而导致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管理重研轻教的绩效考评制度、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高校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下降和高校重学术教师文化等因素。构建高校教学科研相对平衡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严格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完善高校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及教师考核体系、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活动、重构大学教学文化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提升。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高质量教育;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3、文章编号:1009-2560(2023)04-0081-05 一、问题提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而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1。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其教学敬业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敬业度水平对其工作绩效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2。“水课”现象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教师敬业度不高导致的3。对高校教师敬业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及改进措施,不仅对提升高校教师敬业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敬业度是指对从事工作的投入程度,而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可以理解为高校教

4、师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投入度。已有研究指出,对敬业度具有影响作用的主要前因变量包括工作特征、薪酬福利、培训发展和组织氛围4。组织公平通过高校教师敬业度对工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5,当高校组织公平呈现较高水平时,教师也会呈现更高的敬业度6。而地方高校教师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其中工作特性、薪资待遇、本土归属感、环境氛围和发展机遇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7。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高校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量化研究,从教学投入、工作绩效、组织公平与高校教师敬业度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且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整体敬业度的研究,单独进行对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的研究较少。同时发现,质性研究较少,关

5、注教学敬业度的研究不足。而从职业角度来看,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中教师教学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因此,对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进行探讨更具意义。本研究主要针82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 对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进行质性分析研究。二、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不高的主要表现 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高低最终能够反映在课堂教学行为上,所以,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手段获得教师课堂行为表现数据。观察维度设定为教学技术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通过 5所地方本科高校的 20 节课的课堂观察数据分析发现,高校教师教

6、学敬业度偏低的一些行为表现。1.在教学技术使用投入上。有的教师授课的 PPT 陈旧,设计简单,只有文字,缺少一些动画、视频、图像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改变学生视觉疲劳的媒体形式,没有发挥出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越性。2.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教师备课不够用心,没有关注课程内容方面的最新热点,教授的知识落后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其他渠道获取的知识,授课内容缺少新意,因而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教学内容避重就轻,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讲一些基础的简单的知识点,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的深度学习不够,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表层知识的学习上。3.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

7、师仍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只顾自己的内容是否讲完,较少关注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课堂的学习效率;有的教师过度依赖 PPT 课件,照“件”宣科,让学生觉得无聊,进而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4.在教学要求上。有些教师的课程作业布置偏少,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已透漏出哪些内容不用考核,课后也没有布置作业,这样会让学生主动放弃部分专业内容的学习。有的教师会根据考试内容,专门设计教学提纲,讲解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不考查的地方就跳过,没有很好地顾及课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碎的技巧性的。(二)造成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1.管理因素。高校绩效考核管理重科研轻

8、教学的倾向导致教师教学投入少。在高校管理中,往往存在重学术科研,轻教学业绩的现象,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机制对教学绩效评价及结果使用不到位,导致高校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科研上,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而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精力少之又少,对于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责有所淡化,在教学方面的责任感和敬业度有所下降。学校对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绩效考核主要是课时数和指导学生两个方面,对于课程质量的考核及结果使用有所缺失。另外,由于高校绩效分配制度偏向于科研,导致教师感到对教学的投入所获得的回报不对等,从而导致其教学投入降低,敬业度随之下降。“重科研轻教学”导向的一个致因是大学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评价失衡,

9、另一个致因是高校排名标准大多依据各个高校的科研成果,所以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会追求大量的科研成果及论文数量,无形中就拔高了对待科研的态度。2.学生因素:高校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度低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在经历了中小学“看管”学习之后,大学相对来说是轻松的,部分学生在没有了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后开始放飞自我,也有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和迷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许多学生在高考结束选择学校专业时,没有对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对专业的选择大都会以父母意愿为主,主要选择就业前景好、父母满意的专业,而很少顾及个人兴趣。第二,学生存在有着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对于大三、大四的

10、学生而言,面对考研以及就业的压力,对于学校的课程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的课程成绩要求较低,只要及格就行,课第 4 期 姚佩英等: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83 堂学习不够专注,甚至出现逃课现象。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相较于中小学,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有很大改变,进入大学之后,被动式的学习已不再适合,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学习、规划时间。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对于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就会产生困惑,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其在课堂的表现对于教师敬业度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表现就会消磨教师授课的热情,教师授课成就感就会下降,对待课堂也会敷衍塞

11、责,师生会陷入恶性的情绪循环,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敬业度都会下降。另外,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单一,已经呈现出滞后性和局限性8。高校课程评价多为考试评价,对于一些简单的课程或者是大家所认为的不重要的课程,学生就会比较敷衍,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得高分”“课上不努力也能跟努力的学生一样拿到学分”“考试特别简单,背背题库就行”,所以,导致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投入少,反过来,也刺激部分任课教师对课程教学敷衍了事,责任心降低。3.环境因素。高校大班额课堂教学给教师教学敬业度下滑创造了空间。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从数量上看,高校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数量增加却相对缓慢,出现

12、生师比过高现象,致使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大,班额人数都超过100 人。在超大班授课下,师生互动流于形式,因材施教难以实施,教师与学生接触和对学生指导时间人均相对减少,师生感情交流缺失,无形中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和用情程度。4.教师因素。部分高校教师自身教学态度不够积极直接导致教学敬业度低下。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教师也会当作没看见,不管不顾。对于教学任务也存在马虎对待、敷衍塞责的情况,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没有独创的教学设计。这种局面的出现,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没有树立起来,这些教师多是从非师范学校毕业,学习

13、期间没有经历过教师职业道德的熏陶,只经历过岗前的简单的教师技能培训和象征性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深入领会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高校考核教师不看教学业绩,教好教差没大区别。三、提高高校教师敬业度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向教学倾斜的绩效分配制度,引导教师增大教学投入 合理的绩效考评不仅有助于奖罚分配的公平,而且考评导向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价值追求的风向标。因此,高校需要建立有利于教学导向的科学、合理、公平的绩效考评制度。目前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考核时,成果的级别和层次区分清楚,量化非常细致9,并与绩效挂钩,而对教学进行考核时,常常局限于教学课时数量,缺乏对于教学质量层级的考核

14、,即便有考核但考核结果不与绩效挂钩,而教学质量恰恰是教师教学投入的显证,也是教学敬业度的体现。有鉴于此,各类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完善教学绩效层级管理制度,让制度规约、引导教师向教学投入更多精力,提高教师敬业度。(二)优化学业评价制度,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通过严格大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促使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成为课堂中的好学生,反过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教师感到面向的是一群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的大学生,提升备课的动力与积极性,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优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一方面,应强化过程评价,将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程度、平时作业以及每次课题汇报成

15、绩都作为考核指标,每个考核指标规定科学的占比。推行作业革命,设计挑战性的作业,增加作84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 业含金量,增加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另一方面,还需改进学业评价方式,加大考试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和探究性,引导大学生摒弃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参与度及学生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心向。同时,教师还可进一步探索教考分离制度,尤其是专业课如何实现考教分离。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均在使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但是如何科学地制定考核指标、标准及各项指标占比需要高校进一步思考。(三)完善高校教师入职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部分高校教师由于入职前缺乏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导致其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6、。高校教师学历门槛一般较高,大部分有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学能力同样出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结构上有着很大不同,二者很难互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一些教师虽然拥有高学历,但未受过专业的教学技能训练,他们的教学依据或参照仅仅是回顾和模仿学生时代所经历的课堂教学,多是依葫芦画瓢。因此,对新入职高校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能力职前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要对各类培训进行针对性的考核。比如,在听课评课、试讲赛课、助讲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必修学分,并对教研论文和教研课题给予一定的附加学分,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研促教,在最基

17、本的趣、广、深三方面赢得课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形成积极的教学态度 部分高校教师教学的消极态度源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需要尽快引导他们转变消极的教学态度。首先,可以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先进模范教师的光荣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来引导教师以先进的模范教师为榜样,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其次,需要满足教师自身的情感需要,大学课堂是一个充满师生认知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特定场域,因此,教师消极的教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反应有关。当教师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反馈,则会感到教学毫无意义,对教学的热忱就慢慢消失。相反,当学生给予教师积极的反

18、馈时,教师会获得教学成就感,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教学。所以,作为成年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也要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以给教师必要的情感支持。(五)重构大学教师教学文化,扩大教学名师队伍规模 重构大学教师教学文化,一方面,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尤为重要。高校只有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将教学摆在中心位置,教师教学文化才能兴盛,教师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教学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高。为了体现对教学的重视,高校应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对认真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使教学成为教师工作中的主要话题,促进各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为学校的教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

19、增加教学名师数额,扩大学校教学名师队伍规模。当前,教学名师只是象征性的“点缀”,教学名师评选很难发挥应有的“效应”,扩大教学名师规模,让教学优秀的教师看到一条发展的路子,让更多的老师感受到名师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这对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敬业积极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数量配备上而言,保证每百名教师中至少 23 名教学名师,可以是不同级别层次的。名师可以成立名师工作室,分享优秀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青年教师。除此之外,教学名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引导他们关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研究,针对现实中的真问题寻找解决之策,进而帮助其他教师改进教学,从而促进高校教育质

20、量的优质发展。第 4 期 姚佩英等:高校教师教学敬业度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85 参考文献 1 陆一,林珊,陈嘉.从评价到赋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20(8):71-77.2 田甜.以敬业度为导向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31-33.3 邵光华,魏侨.“水课”形成根源分析及遏制措施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87-92.4 郭涛.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敬业度关系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106.5 陈悦,刘金培.基于高校教师群体的组织公平、敬业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

2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19-23.6 宋爱军.高校组织公平对教师敬业度影响研究回报满意的中介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4-58.7 王宁,粟娟.地方民族大学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17-21.8 陈翔,韩响玲,王洋,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与“金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5):43-48.9 刘文杰.高校科研量化评价何以盛行基于“数字”作为治理媒介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22(4):102-109.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22、Teachers Teaching Engagement and Research on Its Promotion Strategies YAO Peiying,ZHANG Jing,XIAO Yuebin,SHAO Guanghua(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AbstraAbstract:ct: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eng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ducation,and then a

23、ffects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At present,the low teaching engag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restricts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ffects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w teaching engag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are the perfor

24、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emphasizing research and neglecting teaching in college management,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rapid proc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single wa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 colleges,the decline of students thirst for knowle

25、dge,and the culture of emphasizing academic teachers in colleges.To a certain extent,measures such as building a relatively balanced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building a strict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improving inducti

26、on training and teacher appraisal system,carrying out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learning activities,and reconstructing college teaching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engagement.KeyKey words:words:college teacher;teaching engagement;high quality education;promotion strategy(责任编辑 何 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