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84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孙毅1,曲珊珊2(1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357;2 济南理工学校电气工程系,山东 济南,250117)随着“双万计划”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已逐步成为高校课堂的常态,以“四新”为代表的学科建设已逐步成为助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当前,高效课堂能够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元、教学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因此高效课堂正在成为育人的主战场1-2。一、高校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课程难度大,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对于偏理论的课程,如工科控制类课程,知识复杂、理论抽象,高校学

2、生若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基础不扎实,学起来就比较困难,同时有的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传统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基本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定位为被动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前和课后,信息化手段使用不足,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偏弱,团队协作项目安排也较少;跟踪评价不到位,教师管控效果不佳,从而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只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理想。(二)课堂育人成效不明显高校传统的课堂基本上实行“三课堂”机制3。第一课堂多为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效果不理想,且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培养效果偏弱;第二课堂更多的是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3、进行第一课堂的拓展,但设计和实施上没有与第一课堂进行协同,且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第三课堂是以实战训练为主的实践课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校企协同不足,存在“走过场”的情况。(三)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评改反馈不畅,保障机制不完善高校传统课程评价体系多以考试分数等量化形式体现,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督关注不足,尤其是过程评价(如单元测验、阶段测试、综合项目)的“检测数据”对改进教学的作用不足。同时,形成评价结果后,学生就认为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另外,传统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而教师往往多关注“评价”而忽视“改进”,且评价结果对于学生来说相对

4、静态,学生无力也无时间自纠,这就与学生动态成长需求不符,进而无法发挥评价结果赋能学生增值成长的作用4。此外,企业参与评价、引入社会评价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二、高校高效课堂构建的路径(一)创新教学模式,用资源、保效果“四新”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并注重培养其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工程领导力。不同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课程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工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包括“5E”教学模式、BOPPPS 教学

5、模式、对分课堂模式、CDIO 教学模式、基于 OBE 理念的教学模式等。下面重点说明借鉴 BOPPPS 教学模式,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后,形成的 LEEPEE 教学模式,如图 1 所示。LEEPEE 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DOI:10.16681/ki.wcqe.202317043作者简介:孙毅(198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无损检测技术。注:本文系山东交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质量革命 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升级与课程的数字化改造的研究与创新实践”(编号:2021XJYB82)。摘要:为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单一发展”向“乐学

6、会学、全面发展”转变,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三课堂”体制、建设“教评改”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高效课堂构建的路径,最后对高校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反思。关键词:高效课堂;高校;“三课堂”体制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17-0173-04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了很好的效果。LEEPEE 教学模式中的“L”指展示项目功能,明确学习目标;“E”指案例分析讲解,项目仿真示范;“E”指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示范指导;“P”指学生项目实做,教师答疑纠错;“E”指考核反馈,跟踪改进

7、;“E”指拓展训练,技能提升。例如,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整流电路部分教学中,首先展示项目功能(L),即展示整流电路图,用示波器显示“输入”“输出”部分的波形,说明电路是如何实现把交流电压(电流)转变成直流电压(电流)的;在分析和讲解环节(E),进行电路的分析,阐明电路是如何进行变换的,并进行电路连接,加以示范;在模仿环节(E),让学生进行电路连接和示波器调试,并让学生进行验证与模仿练习;在答疑(P)环节,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在考核反馈(E)环节,教师及时跟进,纠正学生错误;在拓展(E)环节,让学生改变电路接法,进行知识拓展和技能提升。图 1 LEEPEE 教学模式除了引入合适的教学模式,还要

8、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确保资源供给方便、有效且可实施。例如,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整流部分和逆变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模块,以便组织教学。另外,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以专业为依托开发思政教育资源,强化思政育人效果,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出版优质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开发线上精品素材、提炼精品课例,形成学校特色育人资源,以扩大社会的适用面。(二)优化“三课堂”体制,聚合力、提成效高校要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导”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专业核心素养,通过构建“三课堂”协同提升体系,从内容选择、项目设计、师资保障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凝聚“三课堂”合力,变学生“被动

9、学习、单一发展”模式为“乐学会学、全面发展”模式,以便为社会输送一批“品德好、专业强、能力高、素养厚”且适应产业需求、服务国家发展的应用型人才5。1.“做精”以课程教学为特征的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是理实一体的课堂,采用“学生中心、教师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故需要“做精”第一课堂6。教师应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将以往的“教师解惑”转变为“学生思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动脑、动真脑”,并以此设计教学任务(项目)。例如,教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斩波电路一节时,当教师提出“如何设计直流变换器”的问题后,可引导学

10、生分析使用电阻分压电路的方案,得出其效率过低,进而改善为使用线性调节器,最终升级为使用开关变换器的方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能够真正增长技能、学到本领。教师应结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使学生加强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进而突显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例如,“电气工艺实习”课程中的电气安装项目来源于智能楼宇电气系统,教师可结合课程难懂、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示范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设置交流互动环节。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就可预留出拓展模块(如要求学生结合智能家居设备设计家

11、庭电气控制中心),让学生自行拓展探究。这样学生在探索中能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养育人格。优质课堂活动(课堂任务)是针对课程的一个具体的主题,有计划、分步骤、递进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展示项目功能明确学习目标案例分析讲解项目仿真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示范指导学生项目实做教师答疑纠错考核反馈跟踪改进拓展训练技能提升项目导入任务分析讲解示范课堂实践展示反馈拓展提升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也是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实施过程。产出导向即由学习产品(如创作作品、实验报告、解决方案等)为固着点组织教学活动。例如,针对创新大赛实例,教师可让学生在搜集、探究、展示、反馈的过程中建构知

12、识、启迪思维、提升智慧、培育人格,并通过获得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换言之,以产出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受、内化现成的定论性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复演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与预见未知的能力。此外,教师应强化团队合作,加强课堂管控,构建师生共同体。针对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教练+球员),采取分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且组长轮流担任,协助教师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实施(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示范、课后评价)。同时,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针

13、对小组学习活动可进行小组竞争(有输赢的比赛)、小组辩论(有组织的辩论)、小组协作(有分工的做事)、小组交流(有成果的分享)、小组讨论(无成果的磋商)等安排,以便学生在具体任务情境中调动感觉器官,逐步养成自主思考、协同探究、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另外,要建立师生协同“1+N”课堂管理模式。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的“1+N”(“1”指 1 名任课教师,“N”指 68 名小组组长)课堂管理模式,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师生共同体。其中,轮流担任的 N 名小组组长的任务是协助教师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实施,包括课前准备、耗材发放、课中示范、辅助评价,以此强化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以便最终构建高效课堂。

14、2.“强化”以开放式教育为特征的第二课堂。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基地,探索形成“校地融合、行思并举”的现场教学模式,持续完善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通过分类施策,强化以“开放生动”为特征的第二课堂教学,拓展知识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各项素养,培养学生个性专长及爱好。下面结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对第二课堂教学安排进行说明。一是建立红色教育社团。在“做精”第一课堂主渠道的基础上,通过观看“中国高铁”故事,进行电力电子技术器件的国产化教育,使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设立学生大讲堂。邀

15、请劳模、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一等奖获得者、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校友等走上讲台,以他们的生动经历、心路历程感染学生,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展示劳动之美、职业之荣。这样在拓展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看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增加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三是成立科技社团。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省市科技比赛和技能大赛,让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赛项,可提高课程分数,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讲述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典型人物和重大事件,发挥电力电子实验室“环境育人”的功能,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实现文化育人。五是建设创

16、客中心。通过建设“电力电子技术创客中心”,开展项目实做,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而通过创业实践,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7。3.“做实”以专业体验与实战锻炼为主的第三课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其中非课程类的专业体验和专业实践引导着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兴趣,是高校专业教育的第三课堂8。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综合实训环节,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协同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双标准、双导师、双考核”的校企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以突显第三课堂育人特色。在毕业实习环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真实的项目中锻炼了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技能,同时增长了见识

17、。此外,在综合实训环节、毕业实习环节,要力求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机融合,以便推动劳动教育取得实效。(三)建设“教评改”保障机制,评过程、促提升高校要建设高效课堂的“教评改”保障机制。即学校应出台激励政策,建立校内外评价制度,定期进行交流、表彰等,建立起全员、全过程且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以此促进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评价应涵盖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两个方面。校内评价从学生、同行和督导三个维度进行,占比依次为 60%、20%和 20%。学生评价主要从学习的获得感、学习力的提升、过程化的学习体验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9。同行评价主要是其他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学生成

18、绩评价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打分,尤其关注任课教师在教学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界定。督导评价主要从督教、督学和督管三个方面展开。即从教师角色是不是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学生角色是不是由“观众”真正变成了“主角”、教材是不是由“教教材”变成了“用教材”、教学目标是不是落实了“三维”要求、教学程序是不是实现了“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是不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教学手段是不是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效果是不是实现了“堂堂清”等方面进行评价。如此,从多个方面开展评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校外

19、评价包括学生成长和教师能力提升两个维度,各占比 50%。同时,评价的分数会进行全校排名和专业排名,以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指标10。学生成长层面主要从市内课程抽测成绩、技能抽测成绩、技能大赛成绩、考取“1+X”证书、“文明风采”评选等方面进行统计;教师提升层面主要从市级以上教师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立项、论文、专著,以及人才工程项目等方面进行统计。此外,高校要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要求,通过建设“学业”“素质”等信息化平台,突破过程评价不易统计、增值评价不易对比、综合评价维度多不易综合的现实困

20、境。“学业”信息化平台主要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体现多元评价主体,强化过程评价(包括课程评价题目类型、难度、广度等),且注重开发性评价。“素质”信息化平台主要从关键品行(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优秀品质、社会服务)和核心素养(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体现“德技并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概言之,要从校内、校外两方面落实评价,从而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用。三、高校高效课堂构建的反思本文对高校高效课堂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从教学模式创新、“三课堂”体制优化、“教评改”保障机制建设三个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要以学

21、生为中心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活跃度不高、参与感不强的学生,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程的热情,激发其学习潜能。(二)要以产出为导向高校教师要进一步让课程实现“两性一度”的要求,并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高阶综合能力,且引导学生解决蕴合复杂问题的综合项目,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三)优化考评体系高校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考评的难度、挑战度,优化过程性考核项目,坚持多元化评价,并加大开放性评价分数占比。此外,高校要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利用“老带新”“以赛促教”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并鼓励青年

22、教师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最终促使科研与教学相长。四、结语本文从高校课堂面临的问题入手,以高效课堂构建为指向,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三课堂”体制、建设“教评改”保障机制的改革路径。其中,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协同,形成了“被动学习、单一发展”向“乐学会学、全面发展”的转变,形成了高效课堂的范式,这对高校课堂建设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参考文献:1 王鉴,王明娣.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15,36(3):112-118.2 张兰云,翟文娟,张坤.PBL 教学模式与数学建模高效课堂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9(40):160-161.3 姜丹.日本大学教学

23、模式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31.4 吴军.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制与实施的案例分析:以 M 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0(1):30-34.5 任正云.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抓手J.大学教育,2021(2):47-50.6 李潞.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要坚决摒弃“四大主义”J.大学教育,2019(11):32-34.7 韩旭.一二课堂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2(2):23-25.8 高雪玉.基于设计思维的创客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2.9 赵丹,马松超,骆雷飞,等.基于 OBE 理念的学生评教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2,45(3):80-86.10 林瑜.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新: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工程师学院为例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2,37(2):5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