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63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1-18基金项目: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2021 年度科学研究项目“三全育人 视角下高校党建育人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IMOU-EEDGGE2124)作者简介:侯伟达(1993),男,内蒙古开放大学,助教。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侯伟达(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摘要:在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强化党建育人,是高校政治属性、职责使命、发展形势的内在要求。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协同一员、关键一环,党建育人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管理模糊、育人对接不全、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党的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三方面

2、提出解决方案,为育人实践提供借鉴。关键词: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党建育人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2023)03-0079-04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23.03.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屋建瓴地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深化 三全育人 改革”的新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

3、遵循。“三全育人”体系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一致的育人理念,积极协同育人目标,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党建工作作为高校立足之根本、方向之引领、教学之关键、发展之依托,在当前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不仅要保持优良传统,弘扬政治优势,也应该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学生发展需求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定位、积极创新,充分运用其育人的功能属性和宝贵资源,帮助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党建育人的具体定位(一)党建育人是高校全员育人角色架构的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就高等教育而言,广义上

4、其全员育人的角色半径涉及教学教辅各环节、行政管理各领域、校内校外各方面,需要各主体同向发力、人人参与、责任清晰、形成合力。狭义上的全员育人则特指高校内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全校各方积极参与”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在立足本职工作、发挥特殊优势的基础上,对高校所有行政教学集体和教职员工提出育人要求。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是观测党的建设整体质量的重要尺度,更是关涉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97内蒙古电大学刊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TV UNIVERSITY No.3,2

5、023(Sum No.199)2023 年第3 期(总第199 期)素。在全员育人的架构中,高校基层党建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以基层党组织形式“浸润”于各育人主体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引领各项事业朝着正确方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员育人”体系中各成员履行职责、立德树人的“主心骨”和“黏合剂”。党建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特性:一是党建育人的先进性,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党建育人的内容也就更新到什么阶段;二是党建育人主客体的重叠性,其主体包括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师生党员等,而客体除重中之重 全体学生外,同样包括师生党员。处于重叠交集的党员既是开展党建育人的先锋模范,又接

6、受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既“铸魂”又“立心”。这两方面特性决定了党建育人在全员育人角色架构中的主导地位,也使其成为体系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员。(二)党建育人是高校全过程育人行稳致远的压舱石高校全过程育人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区间自始至终的贯穿性和不间断性,要求育人主体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和主要群体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全程育人活动。大学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诠释意义;二是在个人专业的领域获得突破,推动人类事业的进程。成为思想健全的人,是实现个人突破与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高等教育阶段既是学生专业知识的

7、储备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但随着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更加激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育人资源与要素增多,育人过程与情形愈显复杂。因此,注重思想引领,筑牢思想之基,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枢机。在新发展局面下,作为育人主体的高校应把强化使命担当作为重点,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发挥党建育人“正能量”作用,坚持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随时纠偏,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和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结合起来,

8、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促成育人过程的稳定性,达成育人结果的有效性。(三)党建育人是高校全方位育人协同联动的助推器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并根据育人的功能载体规划设计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协同驱动的多元交叉体系网络。也就是说,全方位育人的形式不在于单一课堂,而在于多方发力;时效不在于立竿见影,而在于久久为功。同样是“多方合作”的

9、模式,需要与全员育人概念区别的是,全员育人的着重点在于责任部门和教职工,全方位育人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谋求个体综合性发展的目标下,建立不同位而同向、不同量而同心的育人体系,就必须有居中调节的“芯片”大脑和持久强劲的向心动力。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建育人引擎作用,是由高校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只有抓住党建育人关键环节,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推进培根铸魂实践创新,才能让立德树人“责任田”连成片、教书育人“活水渠”织成网。二、高校“三全育人”进程中党建育人的实践瓶颈(一)党建育人的系统规划、模式管理不够有效党建育人是一

10、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等多方参与,又需要分工明确、衔接顺畅;既需要互相补位、形成合力,又需要职责清晰、各司其职;既需要在激励保障方面下力气,也需要在监管评价方面做文章。最终实现系统整体与局部最优运行。但在实际的系统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难发现,一方面党建育人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或简单复制上级文件的宏观要求,或在党建任务规划中一笔带过,缺08侯伟达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乏统筹的业务指导和具体的职责划分。这样后果就是育人主体对党建育人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际操作时会出现无所适从,不得不套用之前工作的流程内容以完成任务,也

11、就使得党建育人实践难以取得实效。另一方面,党建育人的实绩考核通常与基层党组织考核、师德师风考核以及教师个人考核等挂钩,考核内容上虽然有定性定量的考量标准,但在条目上仍较偏向于党建考核任务或教学指标任务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考核结果与育人目标,忽略了育人效果。而监管、激励、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也容易造成党建与育人两项工作脱节。(二)党建育人的主客体对接不够紧密在“三全育人”的宏观背景和整体架构下,党建育人的主体从原来单一的基层党组织“直勾拳”演变为包含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师生党员、党政部门、学工队伍、团学组织、专任教师等在内的“组合拳”,党建育人的客体从原来的师生党员和待发展的入党积

12、极分子扩大为师生党员和全体学生。主客体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对育人过程协同联动要求的增加,对育人主客体有效对接要求的增加。但在育人路径中,育人主体在长期传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两套人马”,一套是以党建为主的政工队伍,另一套则是以课程为主的教学队伍。“两套人马”分属多个部门,在工作内容上各司其是,在工作方法上各行其是,容易造成不同的教育实施主体联动不足、缺乏育人自主性等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对两个方面认识的不到位:一是对“党建为体,育人为用”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政工人员没有将育人作为开展党建的重要抓手,只注重了党建任务的完成,低估了育人的属性;二是对“教书”和“育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

13、到位,使得一些教师或偏重于授业而忽略了传道,或为了保证思政内容而弱化了专业教育。而作为育人客体的高校学生由于发展党员名额较少、党建活动缺乏活力、思政内容吸引力不足等关系,主动接受教育的渠道有限,被动接受教育的渠道受阻,如此一来,党建育人的对接通道留有壁垒,育人效果自然有所减损。(三)党建育人的资源整合不够充分“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党建育人目前还处于实践初期,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不可避免地存在对育人元素挖掘不深,党建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项目驱动不够有力。虽然在高等院校以项目课题推进教学科研是一种常态,但党建育人方面的讨论与总结还是比较少,专职教师往往“只专不红”,对党建育人

14、课题不够重视,或“重立项轻结项”;业务部门则苦于缺项,职称晋升渠道受限。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协同不足。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慢、形式创新少,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有限。部分教师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育人观念错位、育人能力欠缺、育人侧重点不准,导致了在课程思政中重“知”不重“智”、重“教”不重“育”、重“才”不重“德”。三是育人队伍建设不够全面。以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党务干部等构成育人骨干队伍,难以抽身于繁重的业务工作,忽略党建元素和育人元素的协同。各部门主体由于分工不同、职责有别,又缺乏协同合作的“联结纽带”,就难以在育人方面有效衔接

15、,容易导致育人工作职责不清。三、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实施路径(一)以强化基层党的建设为党建育人“强心”探索高校党建育人的工作法,强化学校党委建设是核心,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根本,打造教学科研与立德育人的“双提升”是关键,优化和健全基层党组织设置则是基本依托。可以说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仍旧是开展党建育人的“主战场”,是协同育人全员互动的“联络点”。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应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巩固现有组织架构,适应新的组织形态,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要充分借鉴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建设等的示范引

16、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大高校凝练特色,深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涵,打造精品党建品牌,在此基础上,全员育人的各育人主体应依托所属党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形成“多位一体”的工作18内蒙古电大学刊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TV UNIVERSITY No.3,2023(Sum No.199)2023 年第3 期(总第199 期)格局,将基层党建育人的“多条线”拧成“一股绳”。同时要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向广大师生释放持续正向的育人能量,从而起到“其身正,不令而从”的育人效果。(二)以

17、优化“教员”队伍建设为党建育人“壮骨”党建育人理论的落地,关键在人。要解决“教员”缺乏、联动不足、渠道受阻等问题,就要在党建育人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上下功夫。一是要建好校领导班子成员“育人小队”。以书记、校长为代表,通过高位推动、以上率下,为青年学生上思政课,开展座谈沙龙、课堂调研、定点联系等,抓住协同育人的“牛鼻子”。二是强化党务队伍力量,提升育人能力素质。从源头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双向提升。要健全党校工作制度,建立分类完善轮训机制,开展师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全覆盖专题培训班,提升党支部班子能力素质。三是升级专职

18、辅导员角色要求。强化辅导员“管理角色”和“育人角色”的双重身份,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端口前移,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业务,探索“思政+心理”的育人模式,促进这一岗位从“谁都能当”到“有专业要求”,再到“专家化发展”的转变。同时要选配有经验的党员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做好大学生入党的引路人、学术的带头人和生活的贴心人。四是以党建引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党建铸魂、政治导向、师德护航、师能提升,不断强化教师思政素养以及思政教育能力,持续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以党风带动教风,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三)以深化协同资源建设为党建育人“通络”要解决各管一摊、各自为政

19、、党建育人协同不足的问题,就要促进队伍融通凝聚、推动资源优势共享、强化政策精准落实。一是大力实施科研项目驱动。以党建育人为重点,在地方、高校两个层面广泛立项,并定期根据工作重点难点调整立项方向。要注重研究成果的产出转化,不断深挖育人要素,不断反哺教育教学,以“真课题”撬动“大协同”。二是持续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立足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互动互通,探索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和完善“大思政课”。要以党建成果助推课程思政深入开展,利用好党员教师的政治优势,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各有侧重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三是进一步提升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要按照严加培育、严把关

20、口、严格审查的思路开展工作,着力做好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提升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产学研”互相促进,力求科研前沿有党员、学术骨干是党员。四是完善党建育人评价激励机制。必须聚焦“明责、考评、协同”这三大要素,将党建育人融入“三全育人”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育人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育人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办学评估、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通过以考促建、以建提质,确保育人育才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参考文献1 华国春.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 J.领导科学论坛,2021(1):157-160.2 单玉成

21、.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质量提升研究 J.领导科学论坛,2021(7):143-147.3 郑巧.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探索 J.闽江学院学报,2021,42(6):96-104.4 张罡.高校党建育人中“三全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J.巢湖学院学报,2020,22(4):130-135.5 刘江华,王玉平.党建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98-102.6 王星飞.突破协同育人障碍:用好“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两套人马 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3):39-41,71.责任编辑:杨文斌28侯伟达 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党建育人的定位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