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赣西两头乌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35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西两头乌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赣西两头乌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赣西两头乌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章编号:1004-2342(2023)03-0001-03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3期 专论与综述 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省地方优良品种猪之一,分布于萍乡市湘东区、宜春市袁州区、吉安市安福县、新余市渝水区和分宜县,养殖区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 16左右,冬季温差较大。在江西的8个地方猪品种中,赣西两头乌与玉山黑猪、修水杭猪、赣中南花猪、乐平猪的亲缘关系较近1,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等特性,是珍贵的猪品种遗传资源。1赣西两头乌猪的起源与发展赣西两头乌猪原产于萍乡市上栗县和宜春市上高县,萍乡地区两头乌起源于上栗秋江一带,固有“秋江

2、猪”之称,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昭萍志略 载:“饲畜之利,以此为首。萍乡猪皆黑白相杂,称花猪。”根据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考证,宜春上高蒙山地区两头乌养殖历史可追溯至1600年前,据明末清初史料记载:“宋元祐年间,瑞州(今高安、上高一带)商贾如云,尤以西市街为甚,所售之肉,取之“蒙山猪”,其皮薄细骨、精多膘少,肉质鲜美,市井趋之若鹜。”1986年,赣西两头乌作为“华中两头乌”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被列入 中国猪品种志;2012年,编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猪志;在2021年发布的最新版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中,赣西两头乌与沙子岭猪、监利猪、通城猪、东山猪等类群一同归为“华中

3、两头乌猪”。2013年和2020年,宜春萍乡两地先后以产品名“上高蒙山猪”和“萍乡两头乌”申请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通过。2赣西两头乌猪的种质特性2.1 外观特性赣西两头乌猪外貌特征为头尾黑,四肢、中腰、下腹白,白黑比率为8:1,身躯黑白交界处有2 cm3cm宽的黑皮着生白毛,俗称晕带,头短宽,额部皱纹呈菱形且粗深,腹部下垂,乳头多为6对7对,四肢粗壮,关节结实,尾长13 cm30 cm。包括赣西两头乌在内的大部分“两头乌”型地方猪毛色特征受一个主效基因位点(EDNRB)和多个修饰基因位点(EDN3、KIT、KITLG等)的共同作用2。EDNRB基因内的1个11 bp缺失(

4、50,076,945bp-50,076,960 bp)是候选因果突变,该突变导致EDNRB在两头乌猪皮肤组织的可变转录本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使得EDNRB蛋白截短41个氨基酸,进而影响了其功能,摘要: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八个优良地方品种猪之一,属肉脂兼用型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等特性,在优质商品肉猪的开发与异体器官移植上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对赣西两头乌猪的起源发展、种质特性以及潜在利用价值进行综述,为其后续保种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赣西两头乌;生长性能;肉质;杂交;器官移植赣西两头乌研究进展何鑫1,张倩慧1,杨艳2,曹华斌3,欧阳克蕙3,阳文萍1,黎雄1*(1.萍

5、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江西萍乡337099;.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作者简介:何鑫(1994-),女,畜牧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及推广,邮箱:。*通信作者:黎雄(1971-),男,畜牧师,本科,主要从事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邮箱:。1导致“两头乌”毛色的形成3。2.2 生长与繁殖特性赣西两头乌属于中等体型猪,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进行生长育肥时,八月龄体重为75 kg以上4。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不高,据地方标准 华中两头乌猪之赣西两头乌猪(DB36T163-2019),出生重为 0.76 kg0.88 kg,28 日龄断奶重为 3.24

6、 kg3.60 kg,在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为 12.55 MJ/kg 和15%的营养条件下,15 kg75 kg 阶段的日增重为368.0 g/d590.7 g/d,料重比 2.6:14.6:1。性成熟较早,母猪在 3月龄4月龄开始发情,6月龄7月龄(体重达35 kg)时适合配种;小公猪50日龄前后出现爬跨现象,7 月龄8 月(龄体重达 45 kg)时适合配种,繁殖性能较好,黄路生等5进行中俄猪 16个遗传标记基因位点的多态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发现,赣西两头乌的高繁殖性能与其母猪中含抗红细胞抗原“天然抗体”的猪群较少有关。2.3 产肉特性赣西两头乌瘦肉率不高,但肉质好,营养价值较为丰富。对萍乡

7、地区赣西两头乌和丹麦长白猪的屠宰对比试验显示6,猪的产肉力与肉质呈一定的负相关,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与丹麦长白猪相比,赣西两头乌长速慢,瘦肉率低,皮率、脂率高,后腿发育欠佳,但肉质的常规理化指标较好。刘晨龙等7研究结果呈相同趋势,平均体重74.21 kg的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率为 70.34%,瘦肉率为42.35%,脂肪率为35.84%,皮率为12.41%,骨率为9.41%,熟肉率为63.26%,肌肉失水率为8.68%,贮存损失为5.78%,与杜长大商品猪相比,瘦肉率低(42.35%VS 51.94%),脂 肪 率 高(34.97%VS18.35%);背最长肌中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0.80%,

8、肌内脂肪含量为3.60%,水分含量为73.67%,肌内脂肪含量远高于外种猪平均水平8,带来更为鲜嫩多汁的肉质口感,杨虎等9成功提取克隆了赣西两头乌的JAZF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JAZF1蛋白极有可能是参与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调控因子。与江西乐安花猪10和东乡花猪11相比,赣西两头乌还表现出更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赣西两头乌肌肉中组氨酸含量为2.59%,是乐安花猪含量的5.89倍,是东乡花猪含量的 2.15倍,花生四烯酸含量为0.32%,是乐安花猪含量的4.13倍。3赣西两头乌利用价值的挖掘3.1 赣西两头乌的经济杂交我国地方猪种与外种猪在遗传基础和生产性能上有较大差异,相互杂交往往易体

9、现出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在地方猪的开发利用上广为应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进行过赣西两头乌的经济杂交模式的初探。邬美源等12分别用大型约克夏和中型约克夏作为父本与赣西两头乌母本杂交,二元杂交后代在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升高,整体饲料成本比赣西两头乌纯种猪降低约 20.51%和 7.46%,同时杂交后代的瘦肉率有所改善,分别从38.22%增长到了43.46%和42.47%。张华等13引入大约克与长白猪分别与萍乡地区赣西两头乌进行正交和反交试验,后代的育肥性能呈现较大的杂种优势,用杂交后代性状平均数和双亲相应性状平均数相比计算杂种优势率得出,约萍正、反交后代的饲料报酬优势率为

10、10.79%,长萍正、反交后代的饲料报酬优势率为 9.35%,其中约萍正交后代和萍长反交后代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成本最低,综合经济效益高;在瘦肉率表现上,正交与反交后代数值接近,且杂交后代优势不明显,约萍正交后代、萍约反交后代分别为 43.09%、43.53%,长萍正交后代、萍长反交后代分别为44.59%、44.17%,略 高 于 赣 西 两 头 乌 瘦 肉 率(41.05%),低于大约克瘦肉率(50.90%)和长白猪瘦肉率(53.60%)。关于赣西两头乌杂交后代的肉质性状表现以及用赣西两头乌作为亲本进行三元杂交的案例未见相关报道,参见华中两头乌猪其他类群的研究情况。引入外种猪进行三元杂交能更

11、大程度的改善两头乌的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同时保留较好的肉质。例如湖南省在利用沙子岭猪种质资源开发生产优质猪的过程中,筛选出了“大约克巴克夏沙子岭猪”这一优势组合,屠宰率最高为73.17%,瘦肉率达58.73%、肉色评分为3.10、大理石纹评分为3.3014;湖北省进行通城猪杂交组合筛选时,得出“长白猪大约克通城猪”这一优势模式,杂交后代的生长和胴体性状显著优于亲本通城猪,肉质显著优于亲本长白猪和大约克,由出生至上市平均日增重比通城猪提高了57.8,屠宰率为75.89%,肉色评分为3.00、肌内脂肪含量为2.28%15。3.2 赣西两头乌在医学方面的潜在价值猪的多个器官在功能与结构上与人类具有较

12、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3期 专论与综述 2大的相似性,被认为是人类异种移植理想的组织、器官来源。但猪体内存在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可能发生种间传播,增加了猪异种器官移植的风险,须筛选PERV感染性较弱的猪品种作为供体。王亚楠等16研究发现,赣西两头乌猪未携带感染性强的PERV-C亚型,只携带了感染人细胞系的能力相对较弱的PERV-AB亚型,且这些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也较国外品种低,可以作为较佳的异种器官移植候选供体。4展望赣西两头乌猪是珍贵的地方猪遗传资源,目前虽然配有国家级保种场,申请认证了相关农产品地标,但实际商用开发做得还不够,保种工作极度依赖国家保种资金,赣西两头乌猪亟待

13、“以用促保”:1)赣西两头乌在肉质方面遗传性状优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这一特性,可通过调节营养与饲养管理方式放大其肉质优势,以赣西两头乌为载体,开发高端型猪肉产品;2)进行经济杂交组合筛选,甚至进一步培育优质配套系进行推广,提高赣西两头乌作为配套系亲本的需求力度;3)赣西两头乌作为地方品种,具有种群相对封闭,基因纯合度高,遗传背景清楚等特点,且已初步明确其作为异种器官移植候选供体的优势,可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挖掘赣西两头乌猪在医学方面的潜在价值。参考文献:1 王志刚,陈伟生,张桂香,等.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和血清蛋白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J.猪业科学,2006,23(4):14-17.2

14、欧阳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主效基因及修饰基因共同作用决定中国地方猪两头乌毛色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3 黄敏.利用全基因组高密度SNP芯片解析中国代表性地方猪种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高原适应性与两头乌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9.4 季华员,刘晨龙,林建国,等.一种饲喂两头乌猪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应用,CN112753874AP.2021.5 黄路生,罗明,等.中俄猪16个遗传标记基因位点的多态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9,30(5):385-393.6 李龙瑞.乐平猪和萍乡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0,12(1):84-8

15、9.7 刘晨龙,林建国,万明春,等.赣西两头乌猪屠宰测定与肉质检测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1,43(2):371-377.8 罗嘉,蒲强,余霞,等.猪肌内脂肪沉积机理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4,31(10):114-116.9 杨虎,徐兴莉,饶荣海.两头乌猪JAZF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猪业科学,2021,38(12):114-116.10 杨艳,王荣民,吴志勇,等.乐安花猪及其杂交一代个体肉品质分析初报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7(5):11-13.11 万明春,周泉勇,霍俊宏,等.东乡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肉质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3(7):71-72.1

16、2 邬美源,罗文尧.萍乡两头乌猪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科技,1981(3):18-19.13 张华,邬美源,罗文尧.萍乡猪与大型约克夏猪,长白猪正反杂交组合试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4(4):1-3.14 罗强华,张善文,李论,等.以沙子岭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组合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比较试验J.中国猪业,2015,10(2):67-69.15 梁国明,彭中镇,刘榜,等.长大通、大长通杂交猪及其亲本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009-1015.16 王亚楠,刘静,刘榜,等.中国两头乌猪品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基因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21(3):70-74.(收稿日期:2023-05-11)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3期 专论与综述 从2023年1月起,本刊办公地址改为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北大道1636号,联系电话为:0791-88503157,投稿邮箱为:,请广大作者及读者朋友按以上地址和联系方式咨询杂志相关事宜。本刊重要启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