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 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3、 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突破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突破方法:以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为载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画线段图等形式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发现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
2、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生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通过积极思考,探究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好朋友吗?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秘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觉得他们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猜想后简单反馈。交流后板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并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二、 互动新授1、 探究加、减法的意义。(1) 教学加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二页例1情境图。师:认真读一读题目,你知
3、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有多少千米吗?怎样计算?学生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km)如果要用线段图的认识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你能画出来吗?学生交流后,进行绘制并展示。师:结合加法算式,说说这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你觉得加法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学生回答)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师:你们知道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吗?师生交流后明确: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 教学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三页第(2)、(3)小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
4、到格尔木的长度,就得到格尔木到拉萨铁路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就得到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算?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求全长;第(2)题是已知全长和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第(3)题已知全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度,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度;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他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想一想: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分组讨论
5、。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师强调说明: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 教学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师: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法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明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差。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第(2)、(3)题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分别是多少。2. 探究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 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加法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那谁能说一说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交流后汇报加法各部分间基本的关系是:和=加数+加数
6、(板书)如果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关系式是: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2) 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师:那减法各部分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师生交流后汇报:减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求减数是:减数=被减数-差(板书)(3) 沟通后梳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师:通过刚才几个算式的比较,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吗?师生交流后汇报。当学生说出“加法和减法是相反的运算”时,就可以小结得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并引导学生理解“逆”的意思。【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使探索更加深入、有效,引导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 巩固拓展1、 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列算式对应的两道减法的算式。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2、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页“做一做”。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