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27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9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6美学2023/09多年来,Brandy-Melville 品牌始终坚持“one size fit most”的营销理念,由此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引起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全部均码”这一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于女性“理想”身材的规范。后消费时代,舆论对于身体的规制越来越严苛,“容貌焦虑”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病”。它的产生凸显了一种软弱的主体意识和匮乏的身体认知,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权力运行机制。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论述的那样:“总之,人们 改造了农民 使之具有 军人 气派。”1在福柯的话语体系中,身体处于由“知识权力”所架构的网络空间内,是被操控、塑造和规训的,即所谓“驯顺的身

2、体”。在这一语境下,身体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与之连结的“身体美学”在多重话语的压制下也面临着压缩和消解的危机,尤其是有关女性身体的伦理性论述,与社会学、美学、经济学等论述相结合,建构成玩弄和规训女性身体的“论述复合体”2。故此,本文从身体维度出发,分析在不同范畴的权力关系下形成的审美异化现象,这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清容貌焦虑的本质,同时对于探讨后现代审美教育的走向问题也将有所裨益。一、“观看”机制下的审美标准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到:“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移动,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构造出呈现于我们面前者,亦即我们之所

3、见。”3某种意义上,观看其实是一种权力关系发挥功能的方式。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女性身体被更多地置于公众观看和讨论的语境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一定是建立在有意或无意的性别压迫机制上的。视觉“霸权”以一种既无懈可击又极其粗暴的方式将女性囚禁在身体焦虑的“樊笼”中,成为权力和规训的同谋。当今社会,“白幼瘦”作为男性“数据库欲望”的化身,因在心理上符合社会对于女性一贯的“怯弱”定位,越来越受到东亚主流媒体的追捧。巴特勒指出:“性别是在不断重复的叙述和文化中塑造的。”父权社会下,男性掌握着女性身体的书写权,传统性别规范下的女性气质以及有关的“生理性评价”揭示了女性身体被符码化的事实,

4、同时也加重了女性审美的他者化和病理化趋势。作为长期被观看的对象,女性会不自觉地陷入自我与公共自我的博弈中,这无意中造成她们在进行“理想化自我”幻象之上的身体生产的同时,又以这种内化了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赋权”与“父权”的矛盾以及身体实践主体性的缺失很容易激起女性焦虑和仇恨的负面体验,部分女性甚至通过整形、节食等极端方式“变美”,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文/杨晓娜摘 要:“容貌焦虑”的产生是社会权力机制运行的结果。传统父权规范下的审美共识已然成为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操控着女性的身体实践。消费主义逻辑下,女性“身体”经由媒体的建构日趋标准化和符号化,为此“身体美学

5、”也呈现出极端贫困的态势。面对大众审美的反智化倾向,一是要立足于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二是要重视德育的培养,植根于传统美育思想,以提升主体的审美素养;三是要突破“美的教育”阈限,实现多门类之间的杂糅,修正以“表象性”为核心的审美价值谱系。关键词:容貌焦虑;审美异化;审美教育57美学2023/09关于容貌的“自杀式”竞赛。二、大众文化下的审美泛化后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搁置了传统美学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将视觉愉悦和感性体验作为量化生产的审美法则。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狂欢式的大众文化表现出全民性、颠覆性、仪式性等特点,但这种集体或组织式的狂欢文化往往带有霸权的

6、性质,其目的是通过框定所谓的社会规范,以区分“优越的我群”和“从属的他者”。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在纠正传统精英文化霸权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文化垄断”。表面上大众文化给予了人们高度的自由,实际上无所不在的工具理性和消费至上早已将大众置于一种“匿名”的权威里,成为一个由“他人引导”的人,一旦表露出个性,就面临着被排除于大众之外的威胁4。德国学者阿多诺借“文化工业”这个术语说明了大众文化的虚假本质,在他看来,大众文化并非自下而上、自然而然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是它的典型特征。身体作为一种实在,承载着大众对于美的标准定义,在现代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如布莱恩特纳所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是被社会性地建构

7、和生产的。”5随着大众的介入,身体被暴露在更多的可见性空间下,这一方面增加了身体被“言说”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的侵蚀,个人的情感和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其中有关身体的认知和体验也日益僵化和程式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显现出病态的审美追求。当自我审美被囿于公共标准之下,这不仅在意识形态上阻断了与“真我”的联系,同时也损害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现象也证实了当代社会所标榜的独立个性不过是一种边缘化的“人格”样本。由是观之,个体如若不能突破群体,其结果必是“主体的消失”和趣味的堕落。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往往象征着“平权”和“自由”,继而被推而广之。但正如韦尔施在重构美学

8、中所说的那样:“不幸的是,在审美化标题之下,人们经常言及它的肤浅含义,而未能思及深层次的审美化。”6泛审美化看似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但本质上剥夺了人们追求更高审美形态的权力。建立在大众标准之下的均质化审美体验,其存在的价值是最大限度的视觉消费。尤其是在图像资本运行下的新媒体时代,异质化的视觉审美是它的主要症候。本雅明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指出:“文化正在从传统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一切都倾向于展示,外观的美成为普遍追求。”7回归到身体美学,我们也可以用“容貌美”的泛滥来解释这一现象。微传播语境下,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会更多地依附于其外在形象所显现出来的文本信息,包括他的身材、长相等方面

9、。我们不得不承认,同等条件下,拥有良好外形条件的女性在择偶、薪酬、人际关系等方面会显示出更多的优势。然而,这种消遣化的审美与思维模式,并不能够让人们欣赏到真正的人性之美的,反而会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或审美感性的失落。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审美化的勃兴。当艺术的阳春白雪不得不退居幕后时,这也意味着美学终将走向“麻痹化”的窠臼和文化样态的虚无主义。三、消费逻辑下的审美转向上下交征利,而“美”危矣!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完善,精英主义日渐式微,“新中产阶级”异军突起,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主义趁虚而入,通过支配和贩卖身体符号,意图引导一场关于身体的文艺复兴,这样“被重新占有”了的身体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编码标准

10、的制约8。消费主义逻辑下,身体与商品同质化,这种同质化具体表现为女性身体成为某种被放置在货物架上,或被明码标价或用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一情况说明身体的消费完成了从生理需要满足到社会价值表征的转向。在由公共关系和技术资本构成的话语体系中,真实的女性身体往往遭到媒介叙述的压缩和扭曲,甚至是驱逐和贬斥。尤其是仰仗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通过打造所谓的“完美”偶像或“流水线”式网红等方式制造现代社会的“消费灯塔”,以此来刺激大众的消费。用洛文塔尔的话来说,现代社会实现了从“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的转变。为了获取社会“承认”,女性不得不进行严苛的自我审视,符号价值影响下的身体认知使她们过

11、度重视容貌在自我价值中的比重9。相对于天然的长相,部分女性更愿意借助修图、化妆、医美等技术来减轻由容貌所带来的社会性焦虑。消费市场正是利用了这种补偿心理,通过重构和放大女性的审美欲求,巧妙地入侵她们的生存场域,以掌握对女性身体的解释权。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女性对于这种普遍存在于当代社会中的审美畸形和异变现象早就习以为常。以小红书 App 为代表,许多年轻女性通过该平台分享美容“秘籍”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深究其理,在这种“容貌炫耀”背后往往是更深层次的身体“阉割”所带来的焦虑。多种资本的参与促使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身体美学异化成各博主吸引流量的密码,以至于身体在权力的规训下喘不过气来,或有意无意间

12、加剧了焦虑的产生。由此可知,女性身体一旦沦为消费的机器,必将带来审美标准的异化,从内容和形式看,这是违背了真善的美孤立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当下社会审美教育目标偏离的表现。58美学2023/09四、可能的美育框架如前文所述,大众文化的强制性使人们丧失了对社会的批判能力,媒介技术的变革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异化以及异化之下的感觉器官的退化和自我意识的麻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审美教育进行反思,以缓解资本主义操控下的身体美学危机。(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曾说,当我们把“妇女节”变成“女神节”这样带有消费色彩的节日时,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性别平等的倒退。“女神节”一词不

13、过是传统性别规范的遮羞布,它的美化来自美学叙事和理论建构。对于种种业已固化的审美认知和经验模式,追本溯源,或能从中找到再次出发的动力。亦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美学乃美育独立存在之理论基础,只有加强对美学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回应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美育结构看,我国在理论实践方面还相对匮乏,未能提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且具有引领价值的理念。与其他美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美学所特有的批判精神丰富了当前审美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建构出更具有反思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审美内容。再者,从存在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美学肯定了人的实践性主体地位,这极大地解放了社会权力压制下的“无

14、人身”的理性思维。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马克思通过劳动的身体将美学从窒息它的唯心主义中拯救了出来。除此之外,马克思美学中有关私有制和异化社会下美的遮蔽现象的论述,对于解决当前“容貌焦虑”等错综复杂的审美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具体而言就是要突破对审美现象本身的孤立考察,将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发展作为美育价值的逻辑起点,把握好身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唯有如此才能树立先进的身体文化和积极的审美趣味。(二)以仁贯艺,融善于美集体性的审美如若缺少真善的诉求,则会引发社会价值判断的灾难10。康德曾在 判断力批判 一书中指出“崇高之美”是“道德的象征”,王国维亦云“美育为德育之助”,故“美育”与“德育”之不可

15、离,昭昭然也。关于德育与美育之关联,首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美育的题中之义,在真与善的常态化教育引导下把大众对外在形象的过分关注分流到内在美的可规定状态上。其次,深刻体认中国传统礼乐文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曰:“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11礼乐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周公制礼起,礼乐制度就主导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礼记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要之,礼乐文明不仅局限于个体自由和群体秩序的协和一致,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二者综合之上的大超越。故今以礼乐之说,可以续其德善之文明。最后,要引导受教育

16、者摆脱自我价值的“孤岛”,切身融入当前国家的文化战略中,重建科学的审美向度,从而将挣扎于容貌焦虑的广大女性解救出来。崇德明礼,融善于美从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之血脉,故二者之合力,于人则可修身,于社会则成华胥之国。(三)美育以培养“完全之人物”为旨要实现审美文化的救赎,就必须重新界定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固然重要,但它也仅是现当代美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无法涵盖所有的美育。从学科设置看,审美教育必须突破“美的教育”的阈限,意识到艺术品鉴的有限性,摆脱门户之见,通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以培养“完全之人物”。只有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日常化的身体实践和自我技术中,主体独

17、立意识的觉醒才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落入生存论的尴尬局面,注意到过度审美化背后的价值缺失问题。事实上,对于当代美育体系的再建构问题,如何把握好教育强制性和审美自由性之间的度会是一个长久的命题。如果说“容貌焦虑”的消弭取决于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那么教育目标的实现则更多指向对审美表征符码的去魅式解读。通过重构审美的“内涵”与“外延”,建立一种新的审美范式,而这一范式恰好能够帮助身体摆脱“物”的束缚,使之回归到一种自然状态。只有在脱离了媒介文本和他者凝视之后,身体才能得到它应有的尊严和力量,大众也才能以一种更加健康的观念看待“容貌焦虑”现象。注释:所谓“完全之人物”即人之能力(精神和身体)“无

18、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出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国维王国维作品精选集一书第 385 页。参考文献:1 福柯.规训与惩罚 监狱的诞生(修订译本)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53.2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39.3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4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 社会文化评论精选M.北京:59美学2023/09编辑:王欢欢一、创新型传媒类应用人才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激

19、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1。目前,按照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定位,创新型人才主要包括三大类型:创新型研究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创新型技能人才。其中,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地方高校本科教育为培育主体,注重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全面振兴高等教育新文科背景下,关于创新型传媒人才的界定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看法:(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够运用新技术、新的信息采集方式、编辑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复合型人才2;(二)具有创新思维,掌握传媒行业核心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3;(三)立足“用户思维”,培养内容生产、平台运用、

20、信息传播的全程创新的“全媒体人才”4。因此,本文认为,创新型传媒人才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传媒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李晓彦 聂 伟摘 要: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兴国的重要保证,学科竞赛在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应以创新型传媒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跨学科专业团队为抓手,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团队、以“创新导引实践”为理念,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着力点,优化创新型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词:学科竞赛;传媒专业;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2 年度郑

21、州经贸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学科竞赛的传媒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2203);2021 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传统应用型本科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2021BKJGLX495);2022 年度郑州经贸学院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纪录片创作阶段性成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7.5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见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6 韦尔施.重构美学 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7井琪.现当代文学世俗化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7.8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3.9 祁林.从媒介教育看美育 J.文艺争鸣,2022(3):123-129.10 齐留柱.“容貌焦虑”与新时代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J.美与时(下),2022(2):25-28.11王阳明.叶圣陶,点校.传习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143.作者简介:杨晓娜,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