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新 沉浸 体验 互动”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13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 沉浸 体验 互动”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 沉浸 体验 互动”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 沉浸 体验 互动”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IENCE&TECHNOLOGY VISION58科技视界科技视界S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引言一座城,一个博物馆,博物馆是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而存在的。据 2021 年度重庆市博物馆发展报告统计,全市博物馆总数已达 122 家,是当之无愧的百馆之城,总建筑总面积达到约77万m2,相当于每万人“拥有”240 m2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面积,每 26.27 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剧增,参观博物馆就成为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据统计,重庆自然博物馆2022 年免费开放 287 d,年度观众总数为 75

2、 万余人次,其中,本地居民观众总数为 60 万余人次,占比 80%,青少年观众总人数为 26 万余人次,占比 34%。由此可见,本地观众对博物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满足博物馆观众的积极性,首要任务就是创新,即创新科学普及途径、创新课程开发思路、创新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途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0 个字为创新理念,“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12 字为指导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强科考成果和研究成果的转化与传播,深挖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创新研学课程开发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1以博物馆为主体,开发研学课程“博物馆研学课程”是一

3、门具有隐形的教育意义的课程;是一门具有探究性的、实践性的课程;是一门具有互动性的、过程性的课程1。开发博物馆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博物馆值得思考的课题。21 世纪,随着“博物馆课程”一词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博物馆课程及其如何为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服务。重庆自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 114 815 件(套),基本陈列展览展出的藏品数量有 8 551 件(套),虽然馆藏众多,但馆藏并不等同于课程,课程就是要充分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根据学生年龄作者简介:吴金奉,学历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教育学。“创新+沉浸+体验+互动”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 吴金奉(重庆自然博

4、物馆,重庆400700)摘要:文章依托国家一级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场馆,结合已开展的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归纳出了具有“创新+沉浸+体验+互动”四维度的探究式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新思路,即针对不同年龄层,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有针对低幼年龄层的“情景+趣味”系列课程;有针对中小学年龄层的“沉浸体验+手工互动”课程。文章结合案例分析博物馆为什么要创新研学教育模式,具体做法是什么、解决了哪些主要问题,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双丰收。关键词:自然博物馆;探究式研学课程;创新+沉浸+体验+互动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59科学课堂SCIENCE CLASSROOM特点,

5、确定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等方面的目标,设计成不同层次的教案,最终通过博物馆研学的方式传播给公众。博物馆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独特的、形象的、生动的研学环境,学生可通过直接感知体验来获得学习的快乐。例如重庆自然博物馆“贝林厅”,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 80 只动物的眼睛,这面眼睛墙为人们了解各大洲的动物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野性非洲场景,采用动物标本、植物模型及壁画组合的形式,展示了非洲大迁徙的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重庆自然博物馆在研学课程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增加了夜游博物馆体验。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我馆”)科学之夜“自然科学小侦探”为例,就是在传统的展厅参观中加以改进,解锁了博物馆

6、的新玩法,探索夜间开放,开展“科学之夜”沉浸式亲子探究活动,让亲子家庭参与其中。首先,在环境创设中下工夫,为了增加体验感,专门安排了人员负责灯光控制;其次,是讲解员身份转变,讲解员穿上特制的服装变身时空联络员,并以独特的方式出现;最后,是观众的身份转变,现场的观众换上侦探背心、戴上眼镜、拿起放大镜变身科学小侦探,拿上线索收集单,根据前情提要在展厅里寻找线索、破解真相、侦破案件。此次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给了观众一次不一样的体验,也改变了传统的讲解员讲,观众听的模式,让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2以“馆校结合”为主体,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学校+博物馆”合作模式,简称为“馆校合作”。早在 19 世

7、纪末期,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了“馆校结合”模式探索。近年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出台,更是成了推动“馆校合作”的加速器,我国馆校结合模式更加制度化、常规化、教育资源体系化了2。截至 2022 年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有 6 565 家,2022 年新增备案博物馆 382 家。伴随着全国科技类、自然类、考古类、革命纪念类等博物馆的大量出现,“馆校结合”模式也在全国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实现了从教育活动到教育活动课程化的转变,博物馆中的教育活动往往是以分散的、独立的方式来开展的,每个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并没有很大关系,但教育活动逐步课程化之

8、后,就形成了一系列和学校配套关联的教育课程,即针对不同年龄层,设计了不同的课程体系3。课程体系有针对低幼年龄层的“情景+趣味”系列课程,比如设计了太阳爸爸、宇宙母亲、地球宝宝等适合幼儿低段、幼儿高段、小学低段的系列课程;有针对中小学年龄层的“沉浸体验+手工互动”课程,比如蜜蜂的前世今生、你好,玉兔号、远赴月球的探险者等适合小学高段、中学低段的系列课程;还有针对高中生设计的“科学探秘”课程,比如结合义务教育初中生物课程目标开发海洋之花海百合、大脑的进化系列课程、结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开发探秘地貌、地球瑰宝、矿石的硬度等系列课程。3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案例3.1 打破走马观花式的“博物馆课程”

9、随着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也逐渐常态化,但虽然每个博物馆虽然都有自己的展陈特色,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很雷同,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往往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完后写一篇观后感,学生确不知怎样写?如何打破“走马观花式的博物馆课程”呢?首先,参观前设计重点问题及学习单是前提。2023年兔年到来之际,推出“沉浸式展厅探索+探索式主题课程+互动式手工活动”课程你好,玉兔号。在沉浸式展厅探索环节,同学们拿着学习单,在科普辅导员的带领下,参观地球厅,了解了地球与月球的区别?认识了月球车“玉兔号”,为下一步的探索式主题课程打下了铺垫,学生也从盲目参观转变到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无头绪展厅探索转变到

10、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探索;从单独学习转变到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展厅探索+主题课程+互动手工”的研学模式,也是博物馆创新性课程开发的改变之一。其次,探索式主题课程是核心。即对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情感态CIENCE&TECHNOLOGY VISION60科技视界科技视界SScience&Technology Vision新技术应用度价值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全面、完善的课程体系的过程。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要让学生以其独特的方式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探索,不仅了解了展品的名称,更多的是了解展品的来历,背后隐藏的

11、故事。最后,互动式手工活动是升华。即是对研学课程的延伸。还是以课程你好,玉兔号为例,同学们在体验拼搭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时候,一个个小小的零件,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努力,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月球车。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更直观地了解到了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研发过程,从中感受到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同学们对航天事业探索的兴趣。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我馆打破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渐形成完善的博物馆课程体系,并体现在我馆常设展览中。3.2 不同年龄段研学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程的研发上,把课程分类为幼儿低段(小、中班的孩子)、幼儿高段(大班的孩子)、小学

12、低段(1 3 年级)、小学高段(4 6 年级)、初中段 5 类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上进行分众化教学,形成逐层递增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教学。321小学低段(1 3 年级)课程根据 1 3 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设计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博物馆课程”。以课程蜜蜂的前世今生为例,在主题的选择上结合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课文和博物馆恐龙相关知识,以常设展厅“恐龙厅”为主线,围绕蜜蜂和恐龙联系、讲述蜜蜂的传奇故事、六边形的蜂巢结构带给科学家们怎样的启示、蜜蜂和人类的关系等主题研发课程。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低段(1 3)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情境性、趣味

13、性、动手操作性强的课程。因此,需要达成的目标相对较容易,即在知识、能力目标上,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蜜蜂,了解蜂巢的秘密;二是指导学生认识蜜蜂的身体构造,了解蜜蜂的前世今生。在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知道蜜蜂对人类的重要性。322小学高段(4 6 年级)课程以探秘地貌课程为例,针对小学高段(4 6 年级)的学生设计了喀斯特地貌溶洞钟乳石的形成,在知识目标上能准确地描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地质学家对钟乳石的准确描述;在技能(能力)目标上能用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能与同学合作学习,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

14、观点;在情感价值目标上通过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学习,培养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欣赏自然界的奇、美。课程设计以“重庆厅”为主线,增加了趣味实验操作,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充分体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通过“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23初中段课程初中段的课程即将分散的、独立的课程转化成关联的、有逻辑的系列课程。比如前面提到的探秘地貌课程,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目标的达成上逐渐递增,不仅要了解常见的地貌类型,还要如何观察、识别地貌,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实践活动为观察家乡的地貌,收集家乡地形图及遥感影像资料、相关报告、论文资料,通过阅读地形图,识别宏观地貌类型,描述其特征。4结语总之,博物馆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应建立长效机制,让大部分走马观花的课程变成系统的、有逻辑的、长期的体验课程,真正地辐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参观实践的活动中,真正地体验学习的快乐。参考文献1 牛青青.河南省域博物馆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D.郑州:河南大学,2022.2校馆深度合作助推博物馆资源课程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126.3 王婷.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课程化:以广东省博物馆自然类教育课程为例 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3):185-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