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 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7512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 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 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收稿日期:2 0 2 2-0 3-0 9作者简介:张瑾(1 9 8 2),女,馆员,本科,就职于三亚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学科服务。“2+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张 瑾(三亚学院 图书馆,海南 三亚 5 7 2 0 2 2)摘 要:图书馆馆员作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馆员的职业发展和能力培养受到各高校图书馆的重视。文章通过探讨大学图书馆学科信息馆员的培养和精细化服务模式,结合三亚学院实际案例,充分阐述了该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对于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养和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学科信息馆员;馆员培养;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 中图分类号:G 2 5 1.6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76 9 2 1(2 0 2 3)1 60 1 5 40 4 根据工作性质与职业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学科信息馆员可以定义为:从事图书馆相关工作,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又具有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分析、整合的技术能力,既熟悉本馆所拥有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又掌握各学科教学科研情况,熟悉某个或某类学科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为特定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针对性服务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图书馆馆员。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大力引进人才外,还要注重本土馆员的培养。馆员作为工作实施和开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必须从提升自我能力开始,把自我提升计划和工作创新性开展融合起来,通过自我激励、

3、自我能力提升成就图书馆事业。通过“馆员信息素养能力提升+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和“馆员学科服务能力提升+学科精细化服务”两种培养与服务模式结合起来,在促进馆员发展的同时,反哺于工作之中,促使馆员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质,与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1“2+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1.1 学科信息馆员培养模式学科信息馆员培养是针对图书馆现有的在职人员,通过组织馆内业务学习、校外业务培训、网络课程学习打卡等进行全体馆员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的递进式进行,通过整体培养,个体评价,从中挑选优秀的馆员,重点培养。1.1.1 全面制定馆员培养计划。学科信息馆员的培养不是一蹴而

4、就的工作,是循序渐进式的积累,需要全面布局,提前做好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也需要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在完成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根据个人专业方向、研究特长等,初步确定参与人员,全面培养,重点提高。首先对学科信息馆员工作职责具体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本馆的特定的岗位职责,并把岗位工作完成度做到馆员个人业务考核指标,从而鞭策馆员不断进行能力提升,而不是满足于现有工作的稳定性。学科信息馆员是沟通院系与图书馆的一座桥梁,通过工作中的积极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快速、直接地获得对口学院教师的研究动态,掌握最新的资源需求和服务需要,积极支撑、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提供个性化服务,学科研究热

5、点及发展态势、学科专家最新研究成果、项目及成果信息、专业学术会议及报告、学科重要期刊索引和指南、国家政策及行业报告和标准等,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联系学院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逐步开展专利查询和分析、科技查新与查收查引等情报服务工作。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考试”的方式,邀请图书情报专业老师,从图书馆学、信息素养、文献检索、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授课,使馆员对图书馆的基础知4512 0 2 3年8月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A u g u s t 2 0 2 3第1 6期 总第5 3 0期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6、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N o.1 6 T o t a l N o.5 3 0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评价标准、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图书馆现代服务要求有了详细的认知。在完成学习培训后,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习效果,并对考核中优秀的人员提出奖励。辅以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专业文献资料包括图情专业书籍、核心期刊等,在完成阅读后,写读书笔记,感悟与体会,再通过小组探讨与共享,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吸收。1.1.2 创造条件激励馆员学习提升。通过行业专家教授,采用“专家讲座+读者培训”的模式开展科研学习与培训,创造学

7、习环境,激励馆员提高专业素养。邀请学校专家学者、图书馆界学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指导,同时委派部分馆员外出学习,并把学习内容全部进行分享。鼓励馆员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要学以致用,结合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服务创新、工作实践等开展说课比赛,评优奖励,把培训与学习所获转化为个人的知识储备与技能。1.1.3 探索与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外部施压后,把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个人向上的动力,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方向,根据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一条属于自身特色的道路。在工作完成之余,鼓励馆员提高学历,系统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在职读研或者上网课等途径,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

8、“自我学习+提炼总结”的模式。学习、打卡、分享,通过馆员个人的吸收后,提炼精华,整合出信息素养教育方案在馆内进行试讲,查找不足,完善教案,为全面开展信息素养与学科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2 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模式读者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是学科信息馆员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认知、需求等,采用“阶梯式”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针对全校大一新生,采用“新生入馆教育+实地参观指导”的培养模式,根据各分院培训需求,采用线上和线下授课模式,使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包括馆藏资源、进馆须知、借还书规则制度、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图书馆座位预约、阅读推广活动参加方式等,同时根据学生需求,

9、由图书馆志愿者按报名人数分批次带领学生来图书馆参观,在新生参观图书馆过程中由图书馆老师全程陪同讲解,随时解答各种问题,现场演示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平台搜索图书资源位置,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借还书,并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第二阶段以“馆藏资源宣传+电子资源利用培训讲座”的模式开展,通过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号、办公网、宣传册等多途径开展馆藏资源宣传,每个月完成并公示各学院资源利用分析报告。定期开展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培训讲座,培训学生利用电子资源服务平台获取信息,利用这些数据库完成课程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搜集、数据的整理等。第三阶段是“竞赛+快搜俱乐部”的培养模式,每年组织开展信息素养竞赛,以赛促学,培养学生

10、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在竞赛准备阶段,组建指导小组,一人一学院对接,通过QQ群进行学习任务打卡、试题测试、答疑解惑等实现以比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目的。三亚学院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不同的信息素养的需求,通过组建以提高搜索为目的“快搜俱乐部”,进行个性化信息素养服务,由图书馆认定的专业信息馆员定期培训,内容涵盖检索技术、专业检索、数据检索、知识管理、论文写作等内容,并把成员的自我学习、课堂训练等纳入俱乐部的培训计划中。1.3 精细化学科服务模式精细化的学科服务工作是学科信息馆员要实现的第二个工作计划,通过制定学科信息馆员服务细则,分阶段完成指标,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了解学校学科数量、学科建设情

11、况、学科研究方向、专业构成、课程体系、学科队伍情况,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师团队、专业结构、研究方向等实际情况,整理并分析与学科相关的馆藏资源情况,建立学科小组,与学院的教师建立密切友好的联系;建立用户档案,统计该学科所有副高职(含)以上的专家和主要科研骨干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课题及联系方式,了解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方向,为教师提供查新和查收查引,助力科研工作开展,并且每学期至少两次走访院系领导、专业教师等,获取文献与信息需求内容,跟结合需求开展工作,建立反馈机制,一问一回复;收集整理学科相关的数据库、OA资源、资讯网、新媒体资源、学科项目信息、核心期刊投稿指南等,并通过专业数据库挖掘

12、学科热点、学科态势,形成学科热点跟踪报告,统计学院整体科研情况,形成学院教师科研评价报告,整理并统计各学院551张瑾 “2+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2 0 2 3年第1 6期的资源利用情况,形成文献资源利用分析报告,这些报告作为学科门户网站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学校学科研究与发展的重要辅助剂。2 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开展的重要影响通过“2+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的开展,激发图书馆馆员的学习激情和工作激情,使馆员对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明确,不仅有利于馆员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图书馆创新性地开展新的服务,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核心影响力。2.1 重要意义图书馆的工作,常常给人以

13、简单、重复、轻松、门槛低的印象,图书馆的员工在职称评定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对要大一点,改变大众的印象,需要打破图书馆现在沉闷式的工作状态。实行“2+2”新的工作模式,使整个团队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和工作活力,同时,通过学科信息馆员自身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改变图书馆在他人眼中传统的偏颇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1 图书馆在引进人才之外,大力挖掘现有人力资源。通过制度鼓励、学术奖励、业务考核、组建学术组织、外部培训与内部学习等方式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为做好学科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把从外部招聘转移到现有工作人员能

14、力培养上,不仅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而且让员工得到了锻炼和成长。2.1.2 把自我提升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需求中学习与提升,在提升后进行服务,形成良性的循环,相辅相成,同时,学以致用更加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氛围中,更容易使员工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图书馆文化风采。2.1.3 优化学科服务工作的内涵,使学科服务工作做精做强。采用团队协作、融合嵌入、用户参与、动态定制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供学科资源建设、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科研支撑、学科评价规划(拟行)。使学科服务不再流于形式,开展跨部门合作的服务模式,嵌入科研支持服务,了解科研动态及时转达,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学

15、科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为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资源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2.2 对三亚学院图书馆的影响2.2.1“2+2”学科信息素养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打破了图书馆墨守成规的沉闷工作模式,激发了年轻馆员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三亚学院图书馆青年馆员占比8 0%以上(2 8/3 4),青年馆员在原有岗位的基础工作中,纵向交叉,成为新的工作组成员,在新的工作职责约束下,不断激发学习动力,提高综合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图书馆整体的团队协作能力。2.2.2 把馆员能力培养与读者服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馆员根据服务需求不断学习进行能力提升,使服务内容更具有新颖性,更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同时在图书馆探索式

16、教育模式中,为了充分做到以“读者为中心”,通过调研了解读者阅读需求、教师学科需求,通过分析,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服务。2.2.3 以“快搜俱乐部”的培养模式,提供小班式的教学。结合案例,使教学更加生动,同时采用半翻转式课堂,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结合起来,以小班教学积累大班教学经验,使课堂内容更具有效性和实用性。2.2.4 精细化的学科服务模式。馆员走进学院,与院长、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一方面,加强图书馆与学院的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深入教学、教师、学院、学科,以需求促进工作的完善,进一步发挥图书馆职责,满足需求,促进学科服务工作的突破和发展。2.3 应用效果三亚学院图书馆学科信息素养馆员培养与服

17、务模式的应用,从2 0 1 8年筹备到2 0 2 1年全面实施开展,在这3年中,馆员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馆员通过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指导学生参与信息素养比赛中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在学院学科服务工作中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大部分馆员都加入不同学科的服务队伍中。在工作中,馆员打破了仅仅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料的僵局,开启了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在服务中提升自我的新局面。图书馆开展“2+2”学科信息素养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不是流于形式,对于学科信息馆员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每一阶段必须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有重点、有分工的开展交流和提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考试测试。对于学科服务工作,学期初有

18、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以考核指标评价工作成果,以此推动各项工作动态发展。651总第5 3 0期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学科信息馆员的培养,通过自我学习(慕课完成2门课程,学堂在线完成2门课程)、竞赛(3次校内,1次省赛)、试讲(1 9人参加)初步选出首批讲课老师(初选出8人),通过“快搜俱乐部”与读者见面,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信息素养必备技能,确定“快搜俱乐部”每一期学习内容并按计划进行,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准备下一学期的嵌入式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合适的课程结构,然后教案讨论、嵌入课堂内容讨论、课件制作、案例选择、课件试讲等,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最后的课件和教案,使

19、信息素养课程更加丰富和合理。3 结束语“2+2”学科信息素养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把图书馆、学院、学生三者联系在一起,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教学中,将学科服务融入科研中,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参考文献1 李守仁,贾偌,王承海,等.基于“进阶式教学”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实践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2 0 2 0(5 2).2 刘小凤,卿太祥.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以赛促学”模式研究:以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 0 2 1(6):6 6-7 1.3 梁一丹,陶功美.创新信息素养教育,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J.新世纪图书馆,2 0 2 1(1 2):3 4-3 7,6 2.4 高艳,黄文华.高校特色学科馆员创新素养的培养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 0 2 0,4 0(1 2):8 1-8 3.5 王颖,黄晓乐.多维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 0 2 0,1 1(2 3):4 6-4 7.6 田凯琳.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模式初探: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 0 2 0(1 5):1 2 1-1 2 3.7 杨丽杰,吴海媛.基于“双一流”建

21、设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J.图 书馆学刊,2 0 2 1,4 3(4).(上接第1 4 0页)发展的制度保障,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途径和活力来源。通过这三方面策略,可以有效应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保障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重视文旅融合业务的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新趋势,新动态,新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喜欢并参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中来。重视文旅融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采用先进科技手段,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时统计分析实践成效,参考业界优秀案

22、例,及时反思调整等。理论构建,意识提升,采用针对性策略,多项并举定能全方位促进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E B/O L.(2 0 1 3-0 3-1 4)2 0 2 3-0 3-2 0.h t t p:/www.g o v.c n/g u o w u y u a n/2 0 1 8-0 3/1 4/c o n t e n t 5 2 7 3 8 5 6.h t m.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 0 3 5年远景目标纲要 E B/O L.(2 0 2 1-0 3-1 4)2 0 2 3-0 3-2 0.h t-t p:/www.g

23、o v.c n/x i n w e n/2 0 2 1-0 3/1 4/c o n t e n t 5 5 9 2 8 8 4.h t m.3 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 0 1 9(2):1-6.4 何虹.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途径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 J.图书馆,2 0 1 9(1 1):1 0 5-1 1 1.5 国图启动首届海淀区研学旅游季系列活动E B/O L.(2 0 1 8-0 8-0 4)2 0 2 3-0 3-2 0.h t t p:/c s s n.c n/z x/b w y c/2 0 1 8 0 8/t 2 0 1 8 0 8 0 44 5 2 3 7 8 5.s h t m l.6 周淑云,卢思佳,冉从敬.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理论内涵、时代价值与发展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 0 2 1(3).751张瑾 “2+2”学科信息馆员培养与服务模式探讨2 0 2 3年第1 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