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分析与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7198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分析与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分析与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分析与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6202308专题专栏乡村振兴农事百科马铃薯出苗整齐后结合中耕培土第 1 次追肥,施氮肥和钾肥的 50%;现蕾期根据田间苗情长势补充施氮肥和钾肥的 20%为第 2 次追肥。发展现代农业中提升科技支撑力的分析与对策伍世惠1,李才荣2*,崔汝燕3,谢 菲1,刘 虹1,许正飞1(1.昭通市种子管理站,云南 昭通 657000;2.昭通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昭通 657000;3.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兴旺。结合昭通立体气候、自然和物种多样性等资源禀赋,分析高原特色现代

2、农业发展中科技支撑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从贯彻落实昭通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要落实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3个全覆盖”决策部署的高度,提出如何提升科技支撑力构建昭通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对策。产业兴旺,科技为先,提升科技支撑力是发展昭通现代农业的治本之策。昭通市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历届昭通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实施丰收计划、百万吨增粮计划、粮油高产创建、科技增粮等重大科技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给农业供给提出

3、更高层次的新要求,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最后还要“吃得高兴”,农产品要由“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农业供给要从单纯强调“数量”到“质量”,再到“供需匹配度高,人人都能买得到买得起高质量农产品”的美好生活阶段,这些要求无疑给现代农业赋予崭新历史使命,更是给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全新课题。一、农业发展概况及科技支撑分析(一)基本概况昭通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特征较为突出,气候、物种、生态呈现多样性。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平均海拔1 685 m,最高海拔4 040 m(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 m(水富市滚坎坝),海拔从高到低有高原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

4、,总体上可分为江边河谷、平坝和一般山区、高二半山和高寒山区等,热带亚热带到高寒冷凉气候兼有。昭通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21年末,全市有乡村人口142.62万户546.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75%,人均常用耕地面积0.067 hm2,仅占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2%、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的67%。202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71.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245.08亿元,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75缩小至2.7,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二)主要农作物分布情况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等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苹果、蚕桑、魔芋等为

5、主的特色经济林果。其中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分布相对集中,其他特色作物因气候、物种多样性,种植种类多且分散,特色作物之“特”体现在特定区域性、板块性较强,不同的气候带、不同区域作物分布差异化明显。2021年昭通市农作物面积76.45万hm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0.42万hm2,经济林果面积26.03万hm2。1粮食作物分布。2021年,玉米播种面积22.76万hm2,饲用玉米、冬玉米主要分布在江边河谷区及矮二半山区,食用型玉米主要分布在平坝一般山区。水稻栽插面积2.09万hm2,粳稻主要分布在昭鲁坝区,籼稻主要分布在巧家县、盐津县、永善县、彝良县、水富市等。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

6、*通信作者:李才荣,E-mail:47202308专题专栏乡村振兴哲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5.63万hm2,全市范围内分布较广,优势区域有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镇雄县、彝良县和大关县。小麦因昭通南部区域冬春干旱导致面积逐年萎缩,播种面积1.99万hm2,主要分布在镇雄县、威信县、盐津县、永善县、巧家县、绥江县、鲁甸县、大关县、彝良县。杂粮豆类种植面积4.6万hm2,其中大豆2.01万hm2,占豆类面积的43.59%,蚕豆种植主要分布在水稻主产区、玉米主产区。2特色产业主要作物分布。苹果主要分布在昭鲁坝区、永善部分乡(镇)。2021年苹果面积近5.67万hm2,投产果园4万hm2

7、。油料面积2.46万hm2,以冬油菜为主,种植面积在2 000 hm2以上的有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盐津县、永善县,在666.671 333.33 hm2的有鲁甸县、大关县、绥江县、水富市。蚕桑分布于“三江四河”流域(即:金沙江、白水江、牛栏江、关河、洛泽河、洛甸河、罗布河),近年来桑园面积不断萎缩,2021年全市桑园面积近6 666.66 hm2(巧家县4 000 hm2、镇雄县1 333.33 hm2、盐津县1 333.33 hm2)。蔬菜生产形成以昭鲁坝区、镇雄、彝良为重点的夏秋补淡型和以巧家、永善为代表的江边河谷区、“三江四河”热区冬早型两大优势板块,2021年蔬菜面积10.34万h

8、m2。白魔芋主产区为永善县、绥江县、鲁甸县及巧家县的金沙江和牛栏江沿岸,花魔芋主产区为镇雄县、大关县、彝良县和威信县,2021年魔芋种植面积1万hm2。(三)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近年来,各地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行动,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板块、特色产业经济带。如形成以绥江县为主的“半边红李”,以永善县为主的“溪洛渡脐橙”和“五星枇杷”,以鲁甸县为主的“小寨樱桃”特色水果优势区,巧家县冬早蔬菜,彝良县小草坝天麻,大关县、镇雄县和绥江县的竹笋,水富市和盐津县的猕猴桃等地方名特优产品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特色经作优势区基本形成带状、块状分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有力。2021

9、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209.11万t,比上年增长0.5%;油料产量3.57万t,比上年增长3.8%;烤烟产量3.37万t,比上年下降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9.03万t,比上年增长6.4%;水果产量59.35万t,比上年增长15.8%。(四)科技支撑情况一是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情况。2021年底,全市现有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推广机构323个。其中,市级13个、占比4%,县级124个、占比38.4%,乡(镇)级186个、占比57.6%。有正式在册农技人员3 342人,其中乡(镇)级农科人员1 830人,有正高级职称84人、占比2.5%,副高级职称1 557人、占比46.6%,中级职称933人、占

10、比29.7%,初级职称750人、占比22.4%,其他人员18人、占比0.54%。二是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情况。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配套药剂拌种、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免耕栽培、育苗移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十大粮食科技措施”,二级以内马铃薯脱毒良种覆盖率实现100%,玉米、水稻杂交品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8%、98.5%,粮食科技综合应用率达95.8%。三是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情况。2021年推广绿色防控面积24.4万hm2,覆盖率37.8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0.3万hm2,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79.93%;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2.8

11、9%,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和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二、制约因素(一)高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不合理、从事专业领域分布不均,缺乏自身创新动力。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有研究生78人,占专技人员总人数的2.38%。(二)集成组装配套技术储备不足昭通市因气候、物种多样性,客观上形成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板块,产业发展还未对应形成分门别类、针对性较强的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目前,比较成熟且构成强有力支撑的主要是“十大科技增粮措施”的集成运用,中药材、蚕桑、魔芋等有了种植管理技术,但还未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集成配套技术体系。(三)科技成果转化载体缺乏

12、全市农业企业小、散、弱,广大农村群众发展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组织化载体。研究员、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研究生大多集中在市级部门,县(市、区)、乡(镇)特别是乡48202308专题专栏乡村振兴农事百科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 DNA 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应当 2 个。(镇)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征程更需要一线指导员、服务员,但乡(镇)招录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现象突出,总体呈现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头重脚轻”,纵深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乏高端人才。三、对策建议要发展好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前提条件,资金投入是必要条件,人才队伍是重要保障,科技支撑是核心要素。为此,就提

13、升科技支撑提出对策建议。(一)锻造一支高效的科研推广队伍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团队的发展成熟度,分批建立昭通市产业科技体系,建议首先建立玉米育种、马铃薯、中药材、魔芋4个市级产业科技体系,每个体系设1名首席专家、3名岗位专家,在产业重点县设综合试验站,积极开展立体式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为昭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进和培养人才,鼓励体制内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创新和创业,强化县乡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锻造一支积极而为、精干高效的科研推广队伍,破解科技支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二)建立一套运行保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健全市县扶持鼓励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支持大专院校、

14、科研院所、技术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育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智力和人才支撑。运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实资金保障,持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试、研发、集成推广支持力度,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以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发展,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破解集成技术储备不足、地方特色产业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运用缺位的瓶颈。(三)集成组装一批新技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强引导和支持专家团队树

15、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研发、推广理念,结合昭通多样气候资源、特色产业经济带,运用现代经济、现代物联网技术、农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组装一批事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到昭通现代农业发展中,推进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四)培植一批创新型队伍培植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和效益并重发展理念,重点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内部管理水平,努力开拓市场。聚集一批专业型人才,不断培养本土人才,拓展人才“T”型结构。(五)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以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为主,各类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社会化组织分工协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

16、系,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管理和考核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支庞大的、人才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加大力度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全市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快形成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指导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六)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有效集成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

17、型农业企业建立若干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及综合孵化器,将孵化功能延伸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方便科技人员创业,源源不断地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促进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以满足当前昭通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组织设立各类产学研战略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平台,鼓励和引导科技中介机构积极开展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成果鉴定咨询与代理、农业科技投融资、技术资产评估和工程产业化中试与技术检测服务等活动。收稿日期:2022-1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