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 ”健康体检运营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91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 ”健康体检运营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联网 ”健康体检运营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联网 ”健康体检运营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7Economic Management 经济管理“互联网”健康体检运营模式研究李刘俊杰,冯均钊,陈默(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4000)摘要:近年来,国民健康的发展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民众尤为关注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问题被置于了首要位置。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健康体检行业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健康体检行业还存在推广模式单一、不同机构间联系较弱、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与挑战。本文以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健康体检引入“互联网+”运营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平台运营角度探析应如何提升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效率,以及如何创造

2、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互联网”;健康体检;在线平台一、我国健康体检市场现状(一)群众参检意愿逐渐增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升级日渐加快,健康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健康理念的认识逐步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并且,升学和就业人员统一体检、传染性疾病定期筛查等专项健康体检活动也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健康体检消费需求激增,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各地健康医疗产业园区相继落地投产,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与健康体检市场相关的仪器设备、医用耗材等的生产成本得到控制,推动体检费用逐步降低,健康体检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逐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二)相关政策文

3、件有序落实“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其中提到的“预防为主”方针足以说明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到各级有关部门印发的健康体检实施方案,我国的健康体检行业正得到越来越多有关部门的支持,并随着各类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落实而稳固发展。另外,进一步规范机构组织等各项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持健康体检的高质量都具有深远意义。表1 2018-2022年我国健康产业领域相关政策文件及内容解读发文时间 出台部门主要内容2018年国务

4、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检查结果线上查询、常见病诊疗线上问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提到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领域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并完善相关产业的安全和管理规范。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提出,社会各方要积极协调联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健康产业体系向内涵丰富式、结构合理型发展。202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健康体检项目,推进婚前孕前

5、保健服务公平化发展。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要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供给,进一步健全健康体检服务体系,落实行业监管职责,促进多主体参与的健康体检行业规范发展。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三)体检机构主体日益多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发展健康产业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化培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发展新型健康服务业态。依照国家政策的具体指导规划,我国体检市场成长起以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为代表的民营专业体检机构,并逐步在我国

6、健康体检市场上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截至2019年,我国体检市场中非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专业体检机构已占据近30%的市场份额;虽与公立医院体检部的市场份额仍存在差距,但行业所呈现出的“公立医疗机构为核心主干、民营体检机构为次要分流”的市场新格局已是大势所趋。88经济管理 Economic Management二、“互联网”健康体检运营模式(一)“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简介及系统构成“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是健康体检与大数据的合二为一。它先将用户体检信息上传云端,再传输到“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进行管理维护;接着,结合数据库中已拥有的大数据分析用户整体身体素质与状况,生成用户个人的健康报告,并在此

7、基础上给予专业建议、健康体检周期性提示等功能,提高个人健康数据管理和利用效率;并且,借助互联网解除距离限制的特点,提升单份健康体检报告的有效使用率,以此发挥健康体检的最大效能;此外,还在个人健康管理的基础功能上与专业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开展合作1。同时,“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还可以添加健康体检在线预约、线上咨询、费用报销以及消费评价等功能板块,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谋求便利。同时,可与合作体检服务提供方推出各类体检套餐供用户选择,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吸引不同消费者,营造广阔的受众区域,创建独特、丰富的在线健康体检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8、平台知名度、发展新用户,并且提升老用户的用户黏度,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互联网+”健康体检系统由“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网络科技公司、各级医院、体检服务供应方和用户等多部分组合而成。平台的运营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由网络科技公司全权负责;各级医院和体检服务供应方作为载体入驻“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用户作为平台的使用者,则通过使用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实现与体检机构和各级医院实时对接,成为开拓互联网健康体检市场的重要成长极,吸引政府有关部门入驻平台,并作为平台投资建设、相关标准制定、运行监督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体有效配合,在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有利于营造真实、和谐、高效的互联网

9、服务环境,促进“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健康运行。图1“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系统构成图例(二)效益分析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和广泛的覆盖性,“互联网+”健康体检运营模式能够通过更多推广工具吸引目标人群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和品牌知名度、覆盖度,为医疗机构开辟了新的市场渠道,拓展潜在客户群体,为平台和机构创造可观的效益,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长。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和高度共享性,可以加强医疗技术落后地区的医疗机构与医疗技术更为先进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高品质健康体检服务的覆盖度。一方面,用户可以选择在本地医疗机构参加体检,再将体检结

10、果上传至合作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降低就医成本;另一方面,组建医疗相关合作集合体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在合作基础上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为当地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并且,“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还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便利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将健康体检资源整合至同一平台,也能打破不同市场主体间的交流隔阂,为推动各类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三、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体检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及互联网应用覆盖程度的快速提升,为健康体检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内生动力。但就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而言,健康体检行业在平台建设和运行等诸多

11、方面依旧存在着挑战。(一)平台建设方面首先,当前的互联网环境鱼龙混杂,存在网络信息纷繁杂乱、真假难辨的现象,因受不实信息误导而发现医疗事故的事件偶有发生,部分公众对在线医疗相关服务的可靠性仍表示担忧。其次,现有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丰富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还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一站式”服务需求,体验尚有提升空间。再次,当前的医疗机构和网络服务平台对线上和线下数据的整合度不高,暂未实现全面对接;而信息上的欠缺则会导致“互联网”模式在高效率信息整合对接和大数据诊疗建议等方面的优势效果无法被完全发挥出来。最后,从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方面来看,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善、体验良好的“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需要

12、调动各类医疗机构、线上服务供应商、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等多方参与,由此带来的高昂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二)平台运行方面目前,我国“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在运营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与提高。综合现有的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发展现状来看,平台在功能以及信息对接等方面的表现均欠佳,运行效率仍有较大89Economic Management 经济管理提升空间。从技术方面看,目前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中,近70%是依靠单一企业或医疗服务机构委托第三方平台建立而非由国家统筹设立,在信息地统一收集和数据集中管理方面缺少一致性的衡量标准;再加上不同机构所

13、采用的开发方式大相径庭,平台运营和维护也主要依靠企业自觉。在缺乏深入的严格监管情况之下,用户个人信息和相关体检数据泄露风险较大,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市场主体方面看,虽然我国在市场主体多元参与医疗卫生领域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多元主体在运营模式和技能水平上有所不同,会导致用户体验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制约“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深入发展。四、“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面临问题的解决路径(一)建立健全体检信息数据库,提升健康档案信息化水平对于互联网医疗,要领悟其要旨、握其命脉、究其根本,要特别关注数据的价值,通过构建个人体检数据库和整体数据库,对整个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分门别类、逐一获取和悉心存储。切

14、实提升健康档案的信息化服务水平,配置高效的“互联网”健康体检服务,使医生和用户随时可以调取相关的健康档案和信息,实现跨时空的沟通交流,发挥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价值4。(二)完善互联网医疗法律体系和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标准互联网医疗是在互联网技术深化应用背景下网络信息领域同医疗领域相结合的产物,其运行逻辑的设计和操作规范的设定都还没有完全成型;再加之平台建立涉及较多主体,如若出现医疗纠纷责任归属难以划分,可能造成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适时结合现有“互联网+”健康医疗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着手建立和健全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

15、定行业统一标准。信息标准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虑互联网健康管理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细致化地涵括互联网医疗正常运行的多个方面,如互联网医疗诊断的流程设计、互联网医疗数据录入标准、数据信息存储标准等,实现平台中不同模块和不同平台间相同模块的数据接口统一5。(三)加大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医疗健康管理部门和与其相关的互联网监管部门要对线上健康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进行高强度和大范围的监管。要制定涵盖互联网医疗准入条件、监管内容和风险承担等各个方面的规范化文件,建立起多方协同的惩罚机制,确保互联网医疗法律和信息技术标准切实按规施行。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新监督标准和监管程序,以

16、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的优异性。五、总结健康是当今社会人们所积极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在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人民健康观念与时俱进的大背景下,毫无疑问能给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带来更便捷的体验和更完善的服务,为健康体检行业的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与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越是受到关注,就越应注重服务和体验。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善、体验良好的“互联网”健康体检平台,还需要对二者进一步地深入了解与巧妙融合。就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而言,健康体检行业融合式发展依旧面临重重障碍。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消除困难、继续取得进步与

17、发展,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这仍需要相关部门、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多方继续努力。因此,积极面对“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当前的不足,深入探析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健康体检行业在数字经济化转型途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制约因素,从建立健全法律、自觉遵守规定、全面加强管理等多方入手,促成互联网大数据与健康体检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产业共建、成果共享的新格局,推动“互联网+”健康体检模式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更多人带来便利,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带动社会健康水平与经济水平持续稳步地提高。【参考文献】1焦云龙.“大数据+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J.浙江经济,2019(10):54-55.2冯艳,蔡晓玉,阿米娜艾海提,杨奋,张岩,印纹源.大型公立医院心电信息系统在城市医联体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0,29(1):49-51.3张艳丽,杜亚楠.大数据技术在健康产业推广应用PPP模式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0,33(4):12-17.4汪晨,游茂,周冠双,吴鑫,郑秋莹.需求导向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22,36(4):73-78.5付硕雄,陈皓阳,赵海静,莫雯茜,时亚楠,张新平.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优化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39(3):166-169+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