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哲学常识1-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67331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常识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哲学常识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哲学常识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哲学常识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哲学常识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哲学常识 第1单元 第2课时(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2009年5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受旱严重。为了缓解旱情,北方各省市纷纷采取人工降雨,收到了良好效果。人工降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创造成雨条件,形成降雨。这说明()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战胜自然B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为人类造福C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和条件,改造大自然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解析】人工降雨的过程表明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为人类造福。A、C、D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B22010年2月10日,健康报载文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传染病一直是

2、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一种传染病被消灭了,另一种新的传染病又会出现。人类战胜疾病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完全有能力战胜各种疾病,人类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这体现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人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ABC D【解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错误;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故选A。【答案】A3(2010年深圳月考)2009年6月12日至14日,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困难,积极应对

3、各种复杂局面的挑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A BC D【解析】题中“看到”“积极应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困难,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个材料又体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故选D。的说法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答案】D4漫画一哄而下去发财体现的认识论的道理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

4、识了事物的本质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A BC D【解析】这幅漫画揭示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发财),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题意。人们在错误认识的指导下采取错误行为,是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表现,故符合题意。不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说的。【答案】D5(2010年湖州联考)2009年1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之所以要坚定信心,是因为()A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能战胜一切困难B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往

5、往也能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克服困难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解析】A、B、C说法错误。【答案】D6美国的动物学家把氯化钠药片塞进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后短时间内消化不良,呕吐不止,十分痛苦。尝到了苦头的狼从此对羊肉倒了胃口,改食其他肉类。由于母狼吃什么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么食物的味道,进而影响到幼狼的食性。动物学家对这样的幼狼进行驯化,培养牧羊狼。这说明()A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规律B科技能够改变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C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D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答案】C7(2010年太原调研)在谈到抑制物价

6、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语“事不避难”。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事不避难”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普遍的B客观条件的制约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C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D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答案】B胡适先生在回答做学问、研究问题时曾这样讲:“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据此回答89题。8从哲学上看,“大胆设想”强调的是()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解放思想,打破一切常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影响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答案】A9胡适先生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要()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

7、事求是的统一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答案】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9年建成,它将趋利避害,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据此回答1011题。10三峡工程将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说明()A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B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一切C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人的主观意志无所不能【答案】C11上述材料还充分说明()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A BC D【答案】A

8、12漫画贫穷的母亲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A BC D【解析】漫画说明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坚持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与题意无关。【答案】B13(2010年郑州模拟)2009年5月,黑龙江省遭遇严重干旱。针对这一情况,6月4日至5日,该省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一些地方降雨量超过25毫米,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利用自然物C人们能够利

9、用规律,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答案】C142009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由于气象部门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使人们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因而大大地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B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C规律是不可抗拒的D规律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解析】A没有看到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C、D与材料内容不符。【答案】B152010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人们片面强调人工建设,忽视原始植被的保护,往往事倍功半。这说明()A人在规律面前是束手无策的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违背客观规

10、律,办事情就不能取得成功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解析】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错误在于“无条件的”。【答案】C16(2010年太原模拟)2009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突破。之所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因为()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解析】A、C、D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6分)1

11、7(探究创新题)材料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开发西部要有新思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改革开放的环境,充分考虑国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材料二云南省经过分析,认识到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等劣势。据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短短五年间,云南省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已跃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1)从哲学上看,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10分)(2)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

12、现了哪些哲学观点?(8分)【答案】(1)要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服务于西部大开发。要“防止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就必须做到一切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反对照搬照抄,“一哄而上”。(10分)(2)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优势,也看到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8分)182009年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在北京成功完成废墟搜救实战演习。这意味着大地震发生后不能迅速获取

13、详细灾情的国际性难题,在我国不再是难题了。对此,有人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利用和创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8分)【答案】(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6分)(2)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我国研制成功“救灾救援危险作业机器人”,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6分)(3)规律是客观的,它不能被创造或消灭。规律只是随着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人们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由此可见,题中观点认为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是正确的,认为人们能够创造规律则是错误的。(6分)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