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号文件,引领全中国德育工作者前行! 本文来源八号文件网站:我要的是葫芦案例反思我要的是葫芦。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较少,于是我把生字教学与文本教学相结合,使得课堂效果更加生动有趣,没有那么乏味。第一环节是:猜谜语导入葫芦。一、谜语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出来?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猜猜这是什么花?青青藤儿满地爬,藤儿遍身开白花,瓜儿身上长茸毛,样子像梨却比梨大。猜一猜这是什么呢?两个谜语都猜对了,小朋友们真不简单。相信一会儿课上,同学们能够更加厉害。2、指导读“葫芦”两个字。对啊,这是葫芦,谁能说一说你怎么记住葫
2、芦这两个字的?注意“芦”念轻声。怎么记住呢?小朋友们很聪明,记住了葫芦这两个字,那再看看图片,谁能说一说这是怎么样的葫芦?是啊,多么绿油油的,多么美丽的葫芦,你们想要吗?有个人也想要呢,出示题目: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说见过葫芦,其实葫芦在学生的生活中出现比较少。于是学生猜出谜语后,顺势出示葫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的样子,而后相机指导对“葫芦”两个字的教学。特别是指导“芦”的轻声,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个环节是:观察图片,设置疑问,自读课文二、观察图片,设置疑问,自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看两张“葫芦”的图片,找一找,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课件出示两幅图,比较
3、、说话师相机板书)葫芦的位置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葫芦叶子不一样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整个故事读一读,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哪一段是写第二幅图的。(读读、找找)标好小节号。3、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在这个环节里,我用两幅图过度到课文。观察两幅图片,网络备课时,我发现教学设计中出现的很多,于是我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不同处。学生能够说出两处,但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的表情不同之处,没有说其重点。通过比一比谁的眼睛尖,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留给学生一个问题来自读课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整个故事读一读,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写第一幅
4、图的,哪一段是写第二幅图的。学生程度不同,有个别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答案。第三环节是: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A、出示第一幅图,你找到了吗?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你还知道哪些藤?B、“长满,花谢”词语的理解,“挂了”给你什么的感觉?比较句子。“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
5、具体,更仔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相机指导“哇”,书生看到可爱的葫芦,心情会怎么样?(很高兴,喜爱)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假如你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这么可爱的葫芦,还会怎么说,怎么做?C、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句话知道的?“每天”几次说明什么呢?很急切的心情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D、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们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E、现在,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2、学习第四自然段A、出示第二幅图,自
6、由朗读课文第四节。这时候,葫芦长得怎么样呢?找一找句子。如果你是那位种葫芦的人,心里会怎么样?还开心吗?那谁来读一读呢?3、学习了这两个自然段,我们观察,比较过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自由提问)同学们,都提了一些非常好的问题,这些问题留到下节课来解决。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到两幅图相应的段落。然后相机指导第一自然段。在对比句子中:“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由于朗读指导没有深入,学生很难说出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通过“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可
7、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学生容易明白葫芦叶子与小葫芦之间的重要联系,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学习两个自然段,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小葫芦在第一自然段长得很好,为什么第四自然段就落了呢?都是为第二,三自然段打好基础。这个环节里,教师朗读指导不够,学生朗读得也不够到位,我感觉非常匆忙地结束这个环节。第四环节是:练习四、课堂练习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 )葫芦2、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 )小葫芦。量词比较练习,说一说不同之处。这个环节里,学生能够填入适当的量词,因为这是文本中出现的。学生也能说出量词的不同,后面跟着的葫芦意思也不同。教学反思:总体来说,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课文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本文来源八号文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