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 年级 语文 (科目)导学案课题:20、有的人第四 单元 第 课 共 1课时主备人陈文红备写时间2014年11月1 日复备人陈文红复备时间2014年11 月7日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感悟诗歌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学法策略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 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资源 1、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及相关材料。 2、搜集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
2、的不良现象的资料。每课赠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我知道这首诗的主标题是_,副标题是_。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了略读提示,我知道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4、初读课文,我有一些问题批注在课本上,准备与大家交流,一起解决1、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检查。2、同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合作互助1、我发现这首诗歌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我要与同桌合作朗读。2、我认为诗歌的首节中两个“活”与两个“死”含义不一样:前面的“活”是指_,后面的“活”是指_;前面的“死”是指_,后面的“死”是指_。3、在朗读中我发现这首诗写了两类不同的人,他们的境
3、遇也有所不同,我要与同学交流交流。一类人是_,他们的境遇是_;另一类人是_,他们的境遇是_。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1、组长交待任务。2、每组指名一人 朗读。3、读后逐个回答问题。4、评议交流,组员进行补充。展示成果 1、我能流畅地有节奏地读诗。 2、我认为这首诗歌是 结构,可以分为三层: 3、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诗句与大家交流。学法提示:1、 全班交流 展示,每组由组长派代表展示交流。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价打分。探究引领 三)拓展延伸 某 人 -泰戈尔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 爱
4、之神发现了你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对自己生活周围的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完成练习。2、每组由组长派代表展示交流,教师及时指导评价。反馈提升 在本节课上,我表现如何?我所在的小组表现如何?我的哪位同学表现最好?自我评价如果你做到了,请在后面括号中画一颗“星”。1、这节课我展示了。 ( )2、这节课我点评了。 ( )3、这节课我帮助了同学。 ( ) 4、这节课我学会了新的知识。( )课后作业 (自选一种)1、 诵读这首诗。2、 搜集鲁迅的名言。3、 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板书设计20、有的人 活死骑遗臭万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