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1、2课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上课时间: 个教案【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试说明】:(1)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及作用。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2)理解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郡县
2、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教学重难点】:重点: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3、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难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2、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
3、度的影响。 【知识要点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 时间: 目的: 内容:具体办法 主要封国 权利义务 积极影响: 影响 消极影响: 结果: 2、宗法制: 1、原因: 2、内容: 3、特点: 4、影响: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秦朝的统一 背景1、 2、 过程 时间 首都 四、皇帝制度 权利: 特点: 五、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 职权: 1、中央官僚机构 三公九卿 职权: (注意注释) 职权: 特点: 作用: 2、郡县制 (1)过程 春秋战国: 秦朝: 郡: 职权: 县: 职权: (2)作用: 六、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教学设计】: 活动模块师生活动活动组织导
4、入新课探究活动活动探究一【探究设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探究提示】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活动探究二【探究设计】假如你是秦王嬴政,面对自己创建的广阔的大帝国,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呢? 【探究提示】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
5、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活动探究三【探究设计】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与先秦时期的分封制有何区别? 【探究提示】郡县制与分封制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
6、权力的大小。全课小结当堂反馈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 3、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作
7、用 B.宗法制的作用 C.郡县制的作用 D.君主专制的作用 4、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 B. C. D.5、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
8、号让子孙认识自己6、“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7、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8、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9、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
9、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10、材料分析: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 秦始皇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影响?布置作业教后反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