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普高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具备从事数学教育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中小学数学师资和其他数学人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方法,能胜任高中、初中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手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应具有一定的文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在大学外语和计算机的水平上应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②、 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开发数学CAI课件的方法。
③、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教学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数学教育理论;
④、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⑤、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⑥、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普通高等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教学计划表(一)
类
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合
计
讲
授
实践
(验)
学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备 注
公
共
课
程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54
0
3
3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8
72
36
6
4
3
形势政策(专题讲座)
18
18
0
1
1次/学期
4
贵州省情
18
18
0
1
1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
36
0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
54
0
3
3
大学英语
216
216
0
12
3
3
3
3
一三学期考试
二四学期考查
大学体育
144
48
96
8
2
2
2
2
一三考查
二四考试
计算机基础
72
42
30
4
4
军事理论(专题讲座)
36
36
0
1
3学时/次
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40
40
0
1
1次
1次
1次
1次
1次
1次
2次
2次
4学时/次
小 计
796
634
162
42
12
9
9
5
2
0
0
0
普通物理学
72
36
36
4
4
理科
高等代数
144
144
0
8
4
4
考试
数学分析
324
324
0
18
6
6
6
考试
解析几何
72
72
0
4
4
考试
近世代数
72
72
0
4
4
考试
常微分方程
72
72
0
4
4
考试
高等几何
72
72
0
4
4
考试
复变函数
72
72
0
4
4
考试
微分几何
72
72
0
4
4
考试
概率论
72
72
0
4
4
考试
小 计
1044
1008
36
58
14
14
10
8
8
4
0
0
专业发展课
实变函数
72
72
0
4
4
考试
泛函分析
72
72
0
4
4
考试
数学实验
54
54
0
3
3
考试
*离散数学*
54
54
0
3
3
考查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54
36
18
3
3
考试
VFP数据库
72
36
36
4
4
考试
*数学应用与建摸*
54
36
18
3
3
考查
*专业英语*
54
54
0
3
3
考查
*初等数论*
54
54
0
3
3
考查
小 计(必选4门)
240
208
32
26
0
0
7
6
4
9
0
4
普通高等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教学计划表(二)
类
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合
计
讲
授
实践
(验)
学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备 注
教
师
教
育
课
程
心理学
36
36
0
2
2
斜体为理科
教育学
36
36
0
2
2
斜体为理科
*微格教学
36
12
24
2
2
教材教法
36
18
18
2
2
*普通话
36
12
24
2
2
*三字一画
36
24
12
2
2
现代教育技术
72
42
30
4
4
斜体为理科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54
54
0
3
3
考试
*高中数学专题选讲
72
72
0
4
讲座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54
54
0
3
3
考查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54
36
18
3
3
考查
*初等数学研究
72
72
0
4
4
4
考查
数学思维与解题研究
54
54
0
3
3
考查
小 计
648
522
126
33
0
6
6
6
4
7
0
7
素质拓展课程
人文素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阅读与写作、*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励志经典选读
课程开出单位:公教部
*应用文写作、*中华文明专题、*美育
课程开出单位:中文系
*人际交往心理与技巧、*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型教师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维护
课程开出单位:教管系
*《论语》选讲、*贵州文化专题、*日本文化专题、*经济发展与金融危机
课程开出单位:历史系
*网络金融业务操作技能、*被领导学、*《劳动合同法》解读
课程开出单位:政经系
*中西文化比较、*英语口语技巧、*英美文化专题
课程开出单位:外语系
*贵州民间美术专题、*乐理常识、*音乐欣赏、*美术作品赏析
课程开出单位:艺术系
科学素质
*多媒体课件制作、*摄影技能、*公司哲学与盈利模式、*简笔画
课程开出单位:
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营养与健康、*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人与环境、*人类健康与遗传、*微生物与生活、
*大学生性健康指导、*营养与健康、*植物的奥妙
课程开出单位:化学系
*贵州主要自然灾害、*消防常识、*常见矿山安全问题、*常见矿山环境问题、*小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实验设计、*贵州交通与贵州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公共关系学、*旅游交
际礼仪、*贵州民族文化专题
课程开出单位:地理系
*健身方法、*体育运动裁判员法则、*户外运动
课程开出单位:体育系
*理科教育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科技英语写作、*科技论文写作
课程开出单位;物理系
*多媒体课件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趣味数学
课程开出单位:数学系
备注:所有课程教学时数均为18学时,由教务处在各学期提供开课课程名称,供全院学生自选,根据选择情况确定具体开课课程和教学班数,在四年学制内,鼓励多选,最低选修科目不得少于5门。
普通高等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教学计划表(三)
实
践
课
程
军事训练
2周
2
社会实践
6周
1
1
1
1
1
1
1
教育见习
3周
0.5
0.5
0.5
0.5
0.5
0.5
教育实习
8周
8
毕业论文
10周
10
不停课
小 计
19
0
20
14
3.5
1.5
1.5
1.5
1.5
1.5
8
1
合 计
2788
2160
260
264
22
22
21
23
21
18
18
14
备注:有“*”者为考查科目
(说明:专业发展课程、文化拓展课程的课程性质为选修,各教学单位需面向全院开设3——5门选修课,依其学科性质纳入文化拓展课程,每门课程的学时数为12课时,最多不超过24课时)
附表一: 四年时间分配表(周)
学 年
一
二
三
四
合 计
备 注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教 学
18
20
20
20
20
20
12
20
150
教育见习
0.5
0.5
0.5
0.5
0.5
0.5
3
教育实习
8
8
军事训练
2
2
社会实践
1
1
1
1
1
1
1
7
入学教育
0.5
0、5
毕业教育
0.5
0、5
机 动
2
2
2
2
2
2
12
寒 暑 假
5
7
5
7
5
7
5
41
合 计
25
27
25
27
25
27
25
20
201
附表二: 各类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文化拓展课程
实践课程
总 计
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专业发展课
理论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实验
学时数
554
132
1032
48
378
18
378
90
108
12
500实验+20周实践
2642
%
25.97
40.88
14.99
17.71
4.54
备注:实践课程比例含实验课时,其他各类课程比例只计算理论课程时数。建议各类课程比例:公共基础课程22%,专业课程35%,教师教育课程20%,文化拓展课程15%,实践课程(含实验课)25%
附表三: 课程时数分期安排表
周学时数
课程类别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三
学
期
第
四
学
期
第
五
学
期
第
六
学
期
第
七
学
期
第
八
学
期
备注
公共课程
8
11
9
5
2
0
0
0
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12
8
4
4
8
4
18
8
专业发展课
0
3
3
3
0
10
0
3
教师教育课程
0
0
3
11
7
2
0
3
素质拓展课程
2
0
2
0
4
2
0
0
实践课程
8周
周学时数
22
22
21
23
21
18
18
14
第七学期按十个教学周计算周学时
考试门数
6
4
6
3
4
3
3
2
考查门数
1
2
2
4
4
3
0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