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46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是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融为一体的“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两个侧面,教师要学会带着课题进课堂,立足课堂做课题。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和灵活转化的创新精神。关键词: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求真;守恒;创新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5-0008-04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全世界有那么一支庞大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又那么专心致志地工作着,为什么还不能使教育成为一门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如果我们沿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追问,就会面对一连串让人困惑的问题:为

2、什么有些教师上了十年课,水平却一直没有提高?有人将原因归结为这些教师缺乏改变教学的勇气与研究问题的意识,没有走上教学研究的正道。那么,有些教师也做了不少课题,为什么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有人将原因归结为这些教师的课题研究缺乏理论深度,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与方法。那么,有些课题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教师上不好课?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张志公先生说,当你想不明白的时候,不妨回到问题的起点来重新思考。就“教育”这门学问来说,“科学”就是要找到教育的规律,就是要做研究,就是要把问题做成课题;“生动”就是要根据教育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呈现丰

3、富多彩的教育样态。由此可见,教育要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就是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融为一体,而不是各走各的道。“上课”也是一门学问,要成为“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就要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一辈子在农田里做研究,将水稻的杂交课题与水稻的农田耕种这两件事做成一回事,那就是:带着课题进课堂,立足课堂做课题。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把自己的研究路径凝练为“在这里到那里回到这里”。成尚荣先生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统整性实践薛法根9】总第555-556期 202315/16本期聚焦对此做了“再定义”,他认为对一线教师来说,“在这里”就是“扎根课堂”,在课堂中积淀教学经验,丰富教

4、学智慧;“到那里”就是“研究课题”,带着问题到理论的宝库中汲取新的思想,寻找新的路径与方法;“回到这里”就是“再造课堂”,用新理念、新方法创造新教学、新课堂,成为反思性的实践家。如果课题是一颗种子,那么课堂就是一片土壤,种子在土壤中生长,土壤因种子而充满生命的意义。课题与课堂的实践统整,就是“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念好三字经:真、恒、化。一、真:用问题打开课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这门学问贵在一个“真”字,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一方面,教师研究的是真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与本质问题,比如语文“教什么

5、、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些老大难问题。教师要敢于“啃硬骨头”,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真正让课堂焕发活力。另一方面,教师做的是真研究,课是一节一节上出来的,课题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课题研究不能停留在假设上,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而要落实在课堂里,让课例来说话,用数据来实证。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找到不同的研究起点和路径,学会从问题出发,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首先,要善于从小问题入手。教师在教学第一线遇到最多的是鸡毛蒜皮而又层出不穷的小问题、小麻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如果能从这些小问题、小麻烦中发现对学生终身发展、对自己专业成长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那么就能通过小课题研究,找到问题解决的

6、规律与方法。1988 年,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班级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内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以为是学生开小差,殊不知是学生视听能力的缺失。在教研员周建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以此为课题,做了两年的视听训练实践研究,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复述要点、讨论问题”等专业训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变得耳聪目明。其次,要善于从模仿起步。面对复杂的大问题,我们常常感觉眼高手低,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别人的花移植到自己的花园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模仿起步。1990 年,我精心准备的第一次作文公开课上砸了。作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理论这桶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于是,我翻录了四盒 贾老师教作文 的录像带。每天下班后

7、观看录像课,一边看一边记录,用心揣摩贾志敏老师上课时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句点评,然后把贾老师的课一节一节搬到自己的课堂里。从一开始的依样画葫芦,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我渐渐学到了精髓。1993 年,我应邀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典礼上执教作文课 奇妙的魔术,赢得了热烈掌声。最后,要善于做理论嫁接。模仿毕竟是模仿,教学要走属于自己的路,还是需要原创的研究与实践。1997 年,我接手的班里有一个姓杨的同学,记性特别差,前学后忘。前任语文老师对我说,我是没办法了,现在看你的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读书。果然,我从 阅读心理学 中发现了心理学家米勒的组块原理,他说:人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72”个

8、组块,超过记忆的阈限就会造成记忆障碍。不过,我们可以减少组块的数量,增加组块的容量,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大组块,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根据这个原理,我将课文中的 10 多个词语按照故事情节分类教学,小杨同学居然很快就识记了。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将这个组块原理嫁接到阅读教学中来,解决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难题?由此,我提出了“小学语文组块教学”这个原创性的课题,开始了语文教学研究之旅。有人说,没有一棵树,一开始就是树。它首先是一颗种子,经过冬寒暑热,才变得枝繁叶茂,成为一棵大树。从小问题入手,移植他人经验,跨界嫁接理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10】总第555-556期 202315/16本期聚焦

9、二、恒:在课堂深耕课题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教师做课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潜心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思考。课堂就像一座藏在地下的“富矿”,课题研究就是在课堂里“挖矿”,找对了方向,确定了位置,就要持之以恒地探究,终究会挖掘出教学的“宝藏”。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勤奋。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所以要更加勤奋,一生只做一件事,把小学语文组块教学这个课题做深、做透,做一辈子。在 20 多年的研究中,我坚持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在课堂里深耕三轮课题。第一轮,嫁接心理学组块原理,解决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众所周知,语文采用文选型教材,一篇课文中隐藏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字词

10、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不同的教师可以教出不同的内容来。但是,那么多的散点内容,教师一会儿教这一点,一会儿又转移到那一点,学生频繁变换“学习频道”,看似都学过了,其实都没学会。这就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症结所在。有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的童话故事 青蛙看海 时,一堂课提了37个大大小小的问题,问题铺天盖地收效却甚微。我们可以运用组块的方式,将 37 个内容点整合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是词串板块,选取“一双有力的翅膀、四条善跑的长腿、一级一级跳石阶、不知不觉登上山顶”四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熟读词语、用词讲故事;第二个是朗读板块,学生先练读青蛙与苍鹰、松鼠的对话,再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故事;第三个

11、是讨论板块,学生围绕“要登上山顶看大海,青蛙为什么一开始觉得难,后来又觉得并不难?”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会了前后比较、多角度思考,从中概括了多个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人说,经过组块的语文课,就像用水洗过的天空一样干净。的确,组块教学就是把繁杂的课堂洗得更加干净。第二轮,嫁接多元智能理论,解决语文教学目标不聚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板块式的教学内容相互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似乎是一个大拼盘,少了主线,缺了“灵魂”。有一次,我教五年级的 鞋匠的儿子,虽然呈现了词语、朗读、讨论等多个板块,但感觉就在课文里兜圈子,做的是纸上谈兵的功课。学生在课堂里说得头头是道,到了生活里却无能为力。比如,有一位同学在

12、捐款时,因为家境一般,只捐了三元硬币,有同学就取笑他:“叮叮当当的,你捐得可真不少啊!”这位同学无言以对。但是课文中的林肯在遭到参议员的羞辱之后,淡定自若,仅仅说了三段话,就化解了尴尬,赢得了一片掌声。秘诀是什么呢?我立刻设计了言语探秘板块,学生经过一番探究,终于恍然大悟,发现了林肯“谦卑有礼、有理有节、以退为进”的说话艺术。于是,他们用这样一段话化解了尴尬:“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夸奖。我知道,我捐得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有时比富人捐出的一百元还要珍贵。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善良的微笑。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就是语文的智慧,语文教学要

13、培养的就是能运用语言、创造语言解决生活问题的人。由此,我嫁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智慧解放理念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言语智能”这个核心目标,让语文课堂超越知识与技能,有了“主心骨”。第三轮,嫁接语用学关联理论,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不充分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我又发现言语智能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深度交互的思维过程,就是要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比如,推销员的言语交际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只要跟你谈上三五分钟,就能摸准你的心理,激活你的需要,你就会心甘情愿地买他的产品。大家对许地山的 落花生 耳熟能详,一般人都关注“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却忽略了“怎么跟孩子讲做人”这个

14、更具语用价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像父亲那样来讲道理”的学习11】总第555-556期 202315/16本期聚焦任务,聚焦父亲与孩子们的对话,探索与运用其中的“专家思维”。文中的父亲,先是“物与物比”,凸显花生最可贵的特点;然后是“人与物比”,突出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最后是“人与人比”,从正反两个侧面强调要做什么样的人,不要做什么样的人。三次不同的“比”,由物及人,由人及理,层层推进,句句因果,体现了语言的逻辑力量。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得专业,学得深刻,用得透彻,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智能挑战。由此,我将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引入组块教学,提出了“关联理论视域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一做就是 10 年

15、,以近百个教学课例呈现了关联理论下的组块教学,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三、化:以课题创新教学课题的研究成果不能停留在研究者的课堂里,而应该走进更多一线教师的日常课堂中,这就需要对课题成果进行普适性的实践转化,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就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找到教学的基本规律,提炼便教利学的方法策略;举一反三是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优势潜能,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组块教学的课堂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需要准确把握组块的内涵要义和操作要领,并且需要精益求精的课堂磨炼,才能体现简约之美。为此,我们从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组块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三个转化。一是简化。

16、将组块教学的成功经验提炼为可观测、可使用、可评价的教学产品,实现课题成果的产品化运用。从智能手机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越是智能化越是“傻瓜化”,人人都能操作运用。名师的课题成果和课堂艺术,同样需要褪去概念化的表述与艺术化的表现,呈现实操化的技术与产品化的方案,才能在日常的课堂里普及。比如,如何组块?我们提炼了六条实操路径,即字根识字、词串识记、句式类化、结构变式、主线勾连与类篇教学,解决了识字学词、单篇读写、群文教学等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问题。再如,如何组块教学?我们借用“九宫格”,设计了“九宫”学习单,即:将教学过程设计在九个方格内,正中一格为“学习目标”,四周八格为“学习任务”,正所谓“目标在中

17、央,任务在四方”。“九宫”学习单是一种便教利学的教学工具,实现了教有思路、学有地图,一单在手、教学不愁。二是转化。将组块教学的课例研究提炼为可示范、可复制、可操练的教学研究模式,即“一课三磨”,以团队共同磨课的方式创造教学课例,反复打磨组块教学的思想理念和策略方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一磨教材解读,通过删、增、改等路径整合内容板块;二磨活动设计,整体设置“课堂情境、角色任务、系列活动及具体步骤”;三磨现场重构,通过课堂观察及反思重构,设计更优化的教学方案。“一课三磨”就是课题思想与课堂实践的磨合过程,磨的是课,得的是法,成长的是人,让人脱胎换骨,化蛹成蝶。20 多年的组块教学研究,打磨出“螳

18、螂捕蝉”“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 100多个经典课例,培养了一大批名师。三是深化。将组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向纵深推进。课题研究没有止境,嫁接不同的理论,就会打开不同的窗口,就能从不同的侧面深化对课题的理解,完善对课题的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组块教学的“板块式课程、联结性学习、统整型实践”恰好与此呼应。由此,我们在核心素养的旗帜下,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人”的发展作为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的终极关怀,创造出更具前瞻性与科学性的组块教学新样态。综上所述,组块教学的研究实践证明,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一个是有计划地去探索,一个是自然地去摸索,内核是教学规律。只要我们上下求索,一定会有所成就,有所收获。责任编辑:殷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