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大家认识我》作业设计
课程名称: 美术
课程类型: 必修
适用年级: 小学一年级
背景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程的必修课,本册教材以促成学生美术兴趣为核心,以探究、合作、交流式美术实践为教与学的主线,让学生通过看、想、做、演的方式进行各种尝试,充分激发乐趣,重视学生生活体验与视觉经验,强调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偏重趣味性和活动性。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全册教材共有18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第12、18、21课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1、2、3、4、5、6、7、10、16、17、19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8、9、11、13、14、20课为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第15课为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2.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二.作业设计
(一)教学方式:
1.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7.提出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二)学生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学生的造型能力。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
三.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会用剪,撕,贴,画的方法表现大树,并向同学介绍自己,表达感受
2.学生掌握剪,撕,贴的方法及色彩搭配方法是否熟练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结果
过
程
性
评
价
(70分)
学
习
态
度
评
价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5分)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0分)
(3)课堂练习态度(5分)
(4)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20分)
课堂表现
(1)作业是否上交(10分)
(2)作业能否独立完成。(10分)
终结性评价
(30分)
课堂测试
运用本课所学美术知识,发挥想象力,绘制一片有自己名字的树叶。(30分)
等级
认定
学业成绩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和,以等级制呈现优秀(100—95分)、良好(95-85分)、及格(85—60分)、需努力(60-0)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1.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达到100%
2.学生能独立完成达到95%
3.学生掌握熟练剪树叶能达到85%,能自己搭配颜色达到82%,把自己名字画在作品上的达到100%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1.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可以通过谈话、做游戏、与老师、同学合作描绘表现等形式,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教学过程,在愉悦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审美素质,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