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361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1卷第2期2023年4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kmbuir UniversityNo.2 Vol.31Published in Apr.2023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赵丽红(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021008)摘要:本文聚焦于如何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正向思考、反向施工”的操作方法,从教师角度着手提出了“三步法”,旨在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 文共分三部分,即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建玄 自我思政教育和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教 卯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动态实施搭建动态实施三维空间。旨在为教师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建

2、议。关键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动态实施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 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紧紧抓住教师队 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 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 人责任。教师上承国家下接学生,是整个教育体 系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教师肩负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 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 在课程建设这个特殊的“主战场上”,通过课堂教 学这个“主渠道”来完成。对于大学外语教师而 言,课程思政是必须承担

3、的责任、落实课程思政是 首要任务。本文就如何理解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等问题进行分析和 探讨,并提出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着手点和 思路历程,希望为更好地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 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一、外语课程思政内涵理解对于外语课程思政内涵,很多学者给出了深文章编号:1009-4601(2023)02-0107-05入的剖析和解读。文秋芳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解读“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 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 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 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 用”;2何莲珍认为,“课程思政”的“

4、思政”侧重思 想价值引领,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中增强政治意 识和加强思想价值引领;笔者曾在大学外语课 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出 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任务内容、教学理论和大 学外语教学三维理解法”4 纲要中指出,课程 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 线,围绕政治认同、国家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 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 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 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闵二、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思路历程分析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

5、,因而每位教 收稿日期:2022-09-16作者简介:赵丽红(1966-),女,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大学外语教学。基金项目:2021年度呼伦贝尔学院第八届教研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创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研究(JYZD2021007);2021年度呼伦贝尔学院第八届教研课题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YZD2021017)。107 师要明晰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根本任务,牢记课程 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并付诸以行动O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中,应从教育的根 本问题入手,先思考、后行动,任务目标引领行动,行动指向成果,即采取“正向思考、反向施

6、工”的理 念(如图1所示):从课程思政的根源处着手,充分 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 养人”的根本问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 心,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培养德才兼备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肩 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政教育的艰巨任务。立足于教师角度(如图1所示圆圈处),以教 育的根本问题为出发点,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完成人才输出的重 任。具体来讲,教师该做哪些正向思考进而做好 反向施工呢?这便是笔者要分析和讨论的落实大 学外语课程思政的思路历程。I教育的根本冋题I德才兼备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成果(人才输出)f,

7、立德树人I教育的根本任务I 图1正向思考、反向施工(一)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的建立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建立是提升教书育人能 力的一部分,是对教师进行的思政教育,是在实施 教学之前对教师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思 政教育。通过学习使教师建立起思政教育的主动 意识,即主动自我思政教育意识和主动实施思政教 育意识。1主动自我思政教育意识的提升。关于思政 教育,习总书记强调,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同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所理解的课程思政是 本能式的、一带而过的“劝学”。纲要中指出,全 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 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

8、、价值观。E可见,教师主动自我思政教 育意识的提升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 关键。因此要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教师首先需要进行自我思政教育,不断提高思想素 质,然后才能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 学中宜接或间接浸透式地进行思政教育。有了主 动自我思政教育的意识,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 式进行自我锤炼,如参加培训、教研室的思政活动 等。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最终形成自我提 升的自觉。各类论坛、教育培训等都是教师进行自我培 训、提高思政意识的渠道。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加 强理论自学,提升认识高度,掌握更多的思政素材,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打好基础,提升对课程 思政的认知能

9、力和挖掘能力,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 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在自我提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和交 流有意识地培养思政教育的实践内驱力,进而形成 富有内驱力的自觉,做到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 统一,将课程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无 缝衔接”、融合为一体,保证课程思政落到实处。2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意识的提升。落实好课 程思政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教师的主动意识。教 师具有课程思政的主动意识,便会将课程思政内容 108 真正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主动对学生思政需求的 研究是很重要的。这个研究可以从满足学生的发 展需求和期待、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分析学

10、生的反馈并适时调整教学设计三个维度来考虑0(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营造一个教 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无意识”间受教育的润物细 无声的教学氛围。从教学设计开始便主动思考如 何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临界高度,搭建 上升空间,有设计、有步骤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循序 善诱,便能润物于无声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 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纲要要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课堂教学中要做的便是课程目标 再设计、教学内容再更新、教学方法再创新,让思政 理念靠近头脑中的兴

11、奋中心,及时引导和激发学生 的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思政教育形成惯 性、成为自然,把思政教育弓I入“自动化”轨道。(3)分析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设计。这 一环节既是总结又是升华的关键节点,可以用来考 查是否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内驱力。树立培养学生 用丰富的知识提升内涵修养,用扎实的外语技能讲 好中国故事,用积极主动的热情去开拓视野、认识 世界、建设和改造世界的目标,认真分析学生的反 馈并对教学框架进行监控和动态调整。(二)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过程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以落 实好课程思政为前提,教师在做好以上实施课程思 政的准备工作之后,还需要做好课程思政视角下的 教学设计。从教学

12、设计开始便要以思政教育为引 领,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巧妙地融合 在一起,即寓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 中,寓润物于无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提 高教学能力,即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能力、挖掘教材及相关资源中的思政元素的能力以及将 二者柔和地融合在_起的能力。(如图2所示)图2落实课程思政从教学设计开始落实课程思政,就是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如何 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做好思政教育,用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

13、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奋斗之中。(三)课程思政的动态实施在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影响因 素,如人教育对象(学生)、物知识的载体(教材等)以及时代背景等。因此落实课程思政、实现思政目标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过 程,是不断汲取经验并于因时、因人、因材施教中 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时代的变化是动态的,学生的成长包括知识 能力的提高以及世界观的成长等,因此对学生的 思政教育也应该是动态。在动态实施中不断充 实、更新和创新也是落实好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 之一O1 搭建课程思政动态实施的三维空间。教学 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

14、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三要素搭建课程思政的三维空 109 间,实现课程思政的动态实施。(1)教师维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的重 要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 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g如果教师不 能自觉意识到“教学的教育性”原理,不能高质量 地组织教学,不能有意识地发挥教学的积极的教 育作用,学生就很有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 不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教学的教育性”变现为“反教育性”0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 视角下的课前设计、课上实施、课后延伸、反思与 更新,这样就能够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并进入一 个良性循环中,最终实现思政目标。(2)学生维度。学生是教学过

15、程中最基本的 要素,是课程思政的受教育者,所有的教学设计都 是围绕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身心健康发展而进行 的。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是关乎其 成长的重要因素,是落实课程思政不可忽视的一 个方面。在教师搭建的“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接 受教育,与教师的培养相呼应,进而主动去探索,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3)教学内容维度。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得 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内容中既要包括知识 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又要包括思政教育,即大学 外语教学=(语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政教 育。其中,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其中的“+”不是简单的相 加,而是相互融合和渗透

16、。山因此,在教学内容中 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2.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如果将“做好课前设 计、着力课上实施、重视课后延伸、及时反思与更 新”作为一个循环,那么整个课程的教学就是由很 多个循环组成,而且是良性循环。教师要在不断 地循环中汲取经验、与时俱进、和国家发展息息相 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思政目标便能得以实现,也意味着课程思政得到 了真正的落实。结语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 师不但承担着教书的任务,更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国家需要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为 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因此,落实课程思政 刻不容缓。为完成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

17、,教师需 要经历“预习-上课-复习-提升”的过程。对教 师而言,“预习”尤为重要,它直接关乎着教书育人 的结果。本文以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宗旨,以事物 发展的顺序为脉络,以研究落实大学外语课程思 政的思路历程为线索,提出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的建立 自我思政教育和主动实施课程思政意 识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动 态实施搭建动态实施三维空间等落实大学外 语课程思政的措施,以期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落 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参考文献:1 57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 政建设指导纲要 EB/OL,2021-07-04(2022-09-18).ht

18、tp:/ 462437.html.2 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J.中 国外语.2021(2):47-52.3 何莲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之“道”与“术”J.中国外 语.2022(4):1+12-14.4 13赵丽红.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 计研究 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5):122-126.68新华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 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EB/OL,2021-07-04(2022-09-18).http:/www.xinhua- l 120082577.html.10 新华网.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的

19、讲话: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的讲话 EB/OL,2019-3-18(2022-09-18).http:/ 1120082577.html.11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杜,2005:227.12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65-366.110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ZHAO Li-hong(Hulunbuir University,Hailar,Inner Mongo

20、lia 021008)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puts forward the operational approach of*forward thinking and reverse construc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一 step method starting from teachers,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

21、t training better and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ersx mor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in teaching-the promotion of self-moraleducation and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

22、ation consciousness;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to students;dynamic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building dynamic implement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ace.This pape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K

23、ey words:college English;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ynamic implementation责任编辑:娜布其(上接第78页)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Taking Economic Daily as an ExampleJi-ya-jiao(Economic Daily,Beijing 100054)Abstract: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

24、ies,it is important to make efforts to boost integrated media development and amplify mainstream ton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Assembling more quality content,advanced technologies,professional talent and funds to internet platforms and mobile terminals,will help mainstream media to improve its credi

25、bility and influence.This paper will use Economic Daily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how mainstream media organizations can innovate their means of communication,develop new media platforms,enable the voice of the Party to direcdy reach all kinds of user terminals and gain new public opinion fields.Key words:integrated media;mainstream media;public opinion;short video;new media technology责任编辑:娜布其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