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给学生在课堂上绽放活力的机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3511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生在课堂上绽放活力的机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给学生在课堂上绽放活力的机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学生在课堂中绽放活力的机会 ——《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近两年来,京口区开展了常态课的研讨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将新课改的精神真正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在此精神的引领下,我也不断反思我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堂,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脸上的神采如课间时一样飞扬?回顾以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是老师讲学生背,教师花了诸多精力,学生也花了很多时间,可往往收效甚微,特别是用课内文言知识阅读课外的文言文,常常是错误百出,令师生头疼不已。教学《晏子使楚》时,我想改个思路尝试一下,看改变的一节常态课能否取到一些效果。《晏子使楚》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讲述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第二课时的设想是在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体会人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真正领会人物的形象,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教学过程: 1、投影思考、讨论题 。 ①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读完后评议读得好的同学读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没有读出人物的什么特点。最后再按评议的结果朗读。 ②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 2、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片段一: 小楠:你读的楚王手下语气太平淡了? 小涵:那该怎么读呢?……声音再高一点? 小杨:那是楚王的手下,是臣子,臣子对大王应该是讨好的。 小蓉:对了,应该用谄媚的语气。 小涵:楚王的语气读得盛气凌人、傲慢无礼,读得不错。 小蓉:不全是吧。晏子反击楚王后,楚王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这也用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吗? 小楠:没错。楚王本想侮辱晏子的,却反被晏子将军,此时楚王心理会是什么感觉呢? 小涵:应该是难过吧。 小杨:可文中有个“笑”啊,这还是难过吗? 小楠:“笑”的含义有多种,这里应该是什么呢? 小蓉:应该是无可奈何的感觉吧。 小涵:是自嘲。这个词怎么样? 小楠:妙! 小蓉:晏子的话读得怎样? 小楠:读得可以。晏子有力地反击楚王就应该读得这样铿锵有力。 小涵:不错。 其他同学都表示同意。 老师:(平时小组讨论,我只是倾听,不表达自己的看法。可是当时如没有点拨,这一小组这一问题的讨论就宣告结束了。再等全班交流时,他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而已。我临时决定给他们继续讨论点一把火。) 老师:晏子的回答仅仅是义正词严、铿锵有力吗?真的是这样,楚王受得了吗? 小蓉:是啊,毕竟是大国的王啊。 小楠:我知道了,晏子反击楚王不是直接的,是打了个比方。 老师:好,打比方有什么好处? 小楠:生动形象。 小涵:说话委婉,不至于让楚王恼羞成怒。 老师:太好了!文中还有词语能体现晏子说话的委婉吗? …… 片段二 就在这时,一个小组中突然提高的争论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晏子真是太了不起了,可是楚王为什么没有恼羞成怒,杀了晏子呢?” “因为楚王佩服晏子!” “不对,不对!因为晏子是使者!” “未必是这样,虽说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在我国古代被斩的使者也是数不胜数啊!” “因为晏子口才好。” …… 老师:(这是个我预先没有考虑的问题,听到那个小组的争论,我忍不住走了过去。是啊,楚王为什么不杀晏子呢?)你们小组讨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晏子可是让楚王在众多大臣面前出了丑啊,楚王怎么就这样算了呢?仅仅因为他是使者,还是楚王真的佩服晏子了? 小朋:我觉得楚王不是真心佩服晏子的,而是不得不佩服他。 小轩:楚王觉得晏子灭了他的威风,很想把他杀了,可是…… 老师:(我忽然想起春秋末期的战争)可是怎么样呢?晏子的确是口才出众,但是仅仅凭借这个就足够了吗?他的背后还有什么? 小伟:我想起来了!上节课老师让我们查阅了时代背景,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也就是齐和楚这两个国家都是实力强大的。 小超:看来老师在学习有些文章让我们查背景,查了这些背景不是为了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 小朋:原来楚王不仅对晏子的聪明机智和过人的口才无可奈何,还对当时和自己同样强大的齐国有所顾忌。 小轩:(恍然大悟)原来晏子的镇定自若、有理有据是因为他背后有着强大的祖国啊! 老师:晏子用自己的机智、勇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而他强大的国家是他坚强的后盾。可见,我们每个人都是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努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这样,我们的集体和国家才会有尊严! 反思与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我们教师也深知这一点,可真正把课堂这个阵地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我们还任重道远。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本节课的教学我能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教《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我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读背的思路。我深知学生对读背是机械的,也是没有兴趣的,你想让他们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也就是一句空话。学生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我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备课时不能仅仅备课文内容,还得备备学生的心理,给他们尽可能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只是充当了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引导点到即止,把主角让给了学生们,让他们动口、动脑,让他们在课堂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冒出思维碰撞的火花,让他们在独立、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这节课“以读带悟”,教给学生品味文章、分析人物的方法。原备课时设计了三四个问题,最后在权衡哪个问题更重要时发现这几个问题相互包含,内在有着紧密的联系。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设计一个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以一个问题引领全文: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这里的“读”不是简单的朗读,还带着一些隐性的要求,比如这个人物说话时心理活动怎样、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如何等等。因为提出了朗读要达到的要求,学生就必须分析人物说话时的环境、心理等,事实证明学生在讨论怎么读好每个人的过程中,已自然地深入地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把握了人物形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临时决定的“以导带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的教学大多按部就班,想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决不节外生枝。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遭遇了瓶颈,我原没有计划参与,可当机立断的点拨,比如晏子的回答仅仅是义正词严、铿锵有力吗?引领小组讨论在更高层面全面把握晏子这个人物形象:晏子不仅爱国,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他还很机智,所以他的语言既义正词严,又不卑不亢。 这节课另一意外收获是:给了学生“阳光”,学生就能“灿烂”。学生发现的问题“楚王为什么没有杀了晏子”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的,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答案显而易见,根本无须探究。可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争论激烈,难有结果。在听取学生的争论后,我的思路也打开了,楚王不杀晏子仅仅是被晏子折服了吗?我在当时忍不住发问,其实也是在问自己。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我情不自禁地叫好。真的是“给了学生自主和时间,学生就能培养能力”。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真正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真正涵义,也真正明白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也存在令我遗憾的地方:关注了两个小组的讨论,而忽略了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注意了“点”,却漏掉了“面”。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还需不断地探索;备课时,还局限在教参和教案的陈旧思路中,没有紧扣文本深入钻研,以致于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考虑不全面,更没有考虑问题的深度;课堂上把时间、空间放出去了,却没能收得住,以致全班的交流归纳未能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坚信:学生能力不可小视;我应不断探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我应坚守:把主角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独立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凸显自我。 09市教学案例二等奖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