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理解人物间的情感。感受伯牙钟子期情意投合、惺惺相惜的友情,引导学生体会古人重情重义的纯朴情操。理解文中蕴涵的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2、想象自己即是伯牙,进而感悟“知音”并练笔。
教学重难点
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
教材分析
《伯牙善鼓琴》是长春版七年级(上)第十四课《古代神话传说五则》其中一篇。本文不足一百五十个字,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课根据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传说故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广泛接触过此类作品,可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有关阅读传说故事的知识和技能做适当迁移,应用到文言文的传说故事阅读上,了解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对阅读故事性较强文章比较感兴趣。上学期七单元的两则古文分别讲的是“诚信”和“质疑”,本学期这两则短文主题相近都是讲“朋友”,这样的主题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友谊的理解,激发其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复习检测:背诵课文
板书课题
本文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多次,这个词是什么?
伯牙擅长鼓琴,并且琴艺超群,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伯牙如何“善”鼓?
我们又如何理解钟子期善听的“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他们二人可堪称为知音,其实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会缺少赞美吗?伯牙却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呢?
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知音?
能遇知音是幸事,无奈世事难料,终于找到知音的伯牙,一年后约见钟子期,却只看到了钟子期冰冷的坟墓。如果此时你是伯牙,你会对钟子期说什么?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佳句,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这是一个知音的故事,学完这篇课文后,你的感触应该很深刻吧。在现实生活中结交朋友,你想做伯牙这样的人?还是想做钟子期这样的人?说说你的交友原则。请用 我愿意……因为……的句式来完成。
小结: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弦已断、琴已破、心已碎。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深厚的情谊却成了千古佳话,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体会这段美好的感情。
作业:
1、背诵全文并默写
2、搜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伯牙善鼓琴
《列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