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20215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班级: 小组: 共同体: 姓名:     [复习反馈] 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______,特别是______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位,交通工具如_____、 【本单元知识点梳理】 1、 “一五”计划 ① 建国初,我国工业水平_____,基础______,是一个落后的______国。因此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开始于_____年,于_____年超额完成,主要集中发展______,“一五”计划改变了_________的面貌,我国向_____________迈进。 2、 “人大”制度 ① ____年,第一届“人大”在____召开。制定了《 》。这是一部_____宪法。这部法律真正反映了________,并规定______是最高权力机关,确立了________ ② “人大”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3、 三大改造(生产资料_______(所有权)转变为_________(所有权)) ① 因土改后,个体农业和分散经营,不能_________的需要,且农民们也想________ 所以国家开始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 ② 建国后,因私营工商业存在着种种不利________的弊端。国家决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______(形式)改造私有工商业。_______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③ 三大改造(又称_______改造),开始于_______年,到______年基本完成,它实现了生产资料__________的转变。 ④ 三大改造重大意义:使_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由此进入了____________ 4、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① 八大:______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我国应尽快从_______国转变为________国 会后,中国开始了_____________的全面建设运动 ② 大跃进:_____年,_______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的总路线。全国由此掀起了_______和_______的运动。大跃进运动表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民公社化运动集中体现为_________;两次错误的运动造成______________的后果。 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化大革命 ④ ______年,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内出现了__________的危险。据此发起了以_____为纲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国长达______年的混乱局面。 ⑤ “文革”的混乱表现为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红卫兵”和“造反派”冲击党政机关,揪斗批判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其中最大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 ⑥ _____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_______年9月,毛泽东逝世。10月,_____代表党中央一举逮捕_____________四人,果断粉碎四人帮集团。标志_______结束 ⑦ 文化大革命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该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训 ⑧ 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期间,我国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成就 ⑨ 涌现了____________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而且在科技上也有___________的成绩 【问题探究】 1、 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演变。 2、建国三十年主要的经济与科技成 【实战演练】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事件(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2.“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 B.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 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 D.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4.照片“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而欢呼”。他们为之欢呼,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 ) A.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 确立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5.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中共八大召开 C. “一五”计划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7.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 公私合营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直接被没收 D.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8.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晴朗的日子闪耀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 建国后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喜悦 C.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狂热 9.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A.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2.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机床制造厂…… (1)材料一是毛泽东什么时候说的?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一五”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我国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3)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4)请你说出“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 14.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的问题,建国后,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得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材料二的事件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你如何看待?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四项)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