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1100万元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的5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实际年利率为7.53%。2011年12月31日,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82.83
B.50
C.82.53
D.20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面值×票面利率=1000×10%)
贷:投资收益 82.83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100×7.5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7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购入、持有和出售乙公司发行的不可赎回债券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1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年利率为6.4%.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2008年1月1日,该债券市价总额为1200万元。当日,为筹集生产线扩建所需资金,甲公司出售债券,将扣除手续费后的款项1100万元。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该债券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收益、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0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收益、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000×10%)100
贷:投资收益 (1100×6.4%)70.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6(倒挤)
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100+100+(-29.6)=1170.4(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0
投资收益 70.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面值)
--利息调整 70.4(100-29.6)(未摊销余额)
--应计利息 100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购入、持有和出售乙公司发行的不可赎回债券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1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年利率为6.4%.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2008年1月1日,该债券市价总额为1200万元。当日,为筹集生产线扩建所需资金,甲公司出售债券,将扣除手续费后的款项1100万元。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该债券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收益、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利息调整 1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0
(2)计算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收益、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摊销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000×10%)100
贷:投资收益 (1100×6.4%)70.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6(倒挤)
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100+100+(-29.6)=1170.4(万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00
投资收益 70.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面值)
--利息调整 70.4(100-29.6)(未摊销余额)
--应计利息 100
(单选题)(2007年)丁公司20×7年1月3日按每张l 049元的溢价价格购入财政部于20×7年1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5年、面值为1 0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12%的国债800张,发生交易费用800元。票款以银行存款付讫。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假设实际年利率为l0.66%,公司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7年l2月31日,该批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元。
A.828 480.00 B.832 658.72 C.833 544.00 D.839 200.00
【答案】C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1 049×800+800=840 000(元) 应收利息=1 000×800×l2%=96 000(元) 实际利息=840 000×10.66%=89 544(元) 利息调整金额=6 456(元) 20×7年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840 000-6 456=833 544(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80.08(80+0.0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92
贷:银行存款84
借:应收利息9.6(80*0.12)
贷:投资收益84*10.66%=8.954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0.6456
2. 【例题】(多选题)(2007年)企业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包括( )。 A.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B.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C.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时发生的折价的摊销额
D.持有至到期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持有期间得以恢复的部分
E.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时所取得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答案】BCE
【解析】投资收益是企业的实际利息收入,由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D,恢复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不通过投资收益核
算。 第一种情况:初始投资成本高于债券面值
[例1]M企业于2007年1月1日以价款80000元购入L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面值80000元、年利率10%的每年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公司债券,另支付经纪人佣金等附加费用4136元。
设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得出下式:(见附表)
根据上述数据,M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00
——利息调整 4136
贷:银行存款 84136
(2)2007年年末计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 8000
贷:投资收益 6621.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78.67
2007年年末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利息 8000
(3)2008年年末计息调整及收到债券利息(与2007年的分录相同)
借:应收利息 8000
贷:投资收益 6621.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78.67
2008年年末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利息 8000
(4)2009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应收利息 8000
贷:投资收益 6621.3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78.66
2009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利息 8000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80000
第二种情况: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债券面值 (折价购入,在我国不允许)
[例2]乙企业于2007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于当日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6%的每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00元,实际支付价款90000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等附加费用2058元。设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得出下式:
根据上述数据,乙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贷:银行存款9205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942
(2)2007年年末计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6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64.64
贷:投资收益7364.64
(3)2008年至2010年每年末计息调整(略)
(4)2011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应收利息6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792.78
贷:投资收益7792.78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以上分录中省略了每年末收到6000元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核算 与上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相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投资报酬收回方式不同,其实际利率计算方法同会计核算方法均有较大差异。 第一种情况:初始投资成本高于债券面值
[例3]承例1,假设该债券于2009年年末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04000元(80000+80000×10%×3),其他资料不变,则
M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00
——利息调整 4136
贷:银行存款 84136
(2)2007年年末计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 6158.7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841.24
(3)2008年年末计息(略)
(4)2009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 7095.6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4.34
借:银行存款 104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24000
第二种情况: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债券面值
[例4]承例2,假设该债券于2011年年末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30000元(100000+100000x6%×5),其他资料不变,则
用内插法,可计算出实际利率r=7.15%。
乙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贷:银行存款9205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942
(2)2007年年末计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6000
——利息调整582.15
贷:投资收益6582.15
(3)2008年~2010年每年年末计息(略)
(4)2011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6000
——利息调整2652.67
贷:投资收益8652.67 借:银行存款13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30000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得出,由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投资报酬回收方式不同,导致二者在实际利率的计算、计息调整表的编制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1)实际利率计算方法不同,进而导致债券投资计息调整表中的“账面价值”计算方法不同。对前者,由于每期按票面利息金额收回投资报酬,每期期末账面价值等于上期期末的账面价值加上当期的实际利息减去当期收回的票面利息,即每期期末的账面价值等于上期期末的账面价值加上当期“利息调整”额(“利息调整”额等于当期实际利息与当期票面利息的差额);对后者,由于平时没有收到票面利息(到期一次收回),因而每期期末账面价值等于上期期末账面价值加上当期实际利息,即每期期末的账面价值不受当期“利息调整”额影响。(2)计息调整表的编制存在差异。两类债券投资的编制方法基本相似,计息调整表都包括票面利息、实际利息、利息调整、未调整余额、账面价值等五栏,且二者前四栏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但第五栏账面价值的计算方法存在差别。(3)核算方法存在差异。二者取得债券投资的会计分录完全相同,每期期末计息调整时都要根据“实际利息”金额贷记“投资收益”,根据“利息调整”金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利息调整”金额若为正数记借方,若为负数则记贷方),但根据“票面利息”金额,前者借记“应收利息”,后者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