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态变化选择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15411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选择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选择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 一、选择题 8.(2分)(2013•永州)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4.(2分)(2013•黑龙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 风雨送春归 B. 飞雪迎春到 C. 已是悬崖百丈冰 D. 犹有花枝俏 2.(2分)(2013•锦州)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3.(2分)(2013•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雨是汽化现象 B. 夏露是液化现象 C. 秋霜是凝固现象 D. 冬雪是升华现象 4.(2分)(2013•沈阳)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2013龙岩)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2013漳州)10.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C.山间形成的浓雾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2013漳州)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12.(2分)(2013•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春天冰雪消融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2013威海)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15.(3分)(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B.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6.(3分)(2013•日照)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 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11.(3分)(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2013泸州)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2013云南 )4.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C (2013陕西)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2013四川自贡)9、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严冬,湖水结成冰 (2013南充)3、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2013重庆)5.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2013湛江)4.如图2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小雪 B.霜冻 C.雾 D.冰雹 (2013年兰州)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2013泰安)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013泰安)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2013乐山)6.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2013年福州)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2013扬州)1.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学科王A A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2013南京)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2013庆阳)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8.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2013年苏州市)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 C.冬天窗玻璃上 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 晾干 有冰花 到钢件 (泰州市二O一三年)2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学科王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荆门市2013年)1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黄石市2013年)3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 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3.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 A.液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二0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学科王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6.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2013天津)5.图1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二0一三年东营市)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德阳市2013年)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2013湖北省宜昌市)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2.(2013江苏盐城,第11题)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2013年包头市)3.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2013临沂)1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013年临沂)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2013年济宁)2.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2013东营)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2013年丽水卷)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2013嘉兴卷)1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2013金华卷)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6、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哈尔滨市2013)1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2013连云港)2、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C (2013年陕西省)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1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2013年北京市)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13 新疆维吾尔)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