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物态变化汇编
一、选择题
8.(2分)(2013•永州)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4.(2分)(2013•黑龙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
风雨送春归
B.
飞雪迎春到
C.
已是悬崖百丈冰
D.
犹有花枝俏
2.(2分)(2013•锦州)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
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3.(2分)(2013•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雨是汽化现象
B.
夏露是液化现象
C.
秋霜是凝固现象
D.
冬雪是升华现象
4.(2分)(2013•沈阳)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2013龙岩)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2013漳州)10.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C.山间形成的浓雾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2013漳州)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12.(2分)(2013•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春天冰雪消融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2013威海)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15.(3分)(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B.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6.(3分)(2013•日照)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
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11.(3分)(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
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2013泸州)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2013云南 )4.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C
(2013陕西)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2013四川自贡)9、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严冬,湖水结成冰
(2013南充)3、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2013重庆)5.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
(2013湛江)4.如图2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小雪
B.霜冻
C.雾
D.冰雹
(2013年兰州)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2013泰安)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013泰安)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2013乐山)6.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2013年福州)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凝华 D.液化
(2013扬州)1.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学科王A A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2013南京)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2013庆阳)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8.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2013年苏州市)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 C.冬天窗玻璃上 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 晾干 有冰花 到钢件
(泰州市二O一三年)2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学科王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荆门市2013年)1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黄石市2013年)3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
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3.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
A.液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二0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学科王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6.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2013天津)5.图1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二0一三年东营市)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德阳市2013年)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2013湖北省宜昌市)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2.(2013江苏盐城,第11题)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2013年包头市)3.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2013临沂)1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013年临沂)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
(2013年济宁)2.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2013东营)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2013年丽水卷)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2013嘉兴卷)1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2013金华卷)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6、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哈尔滨市2013)1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2013连云港)2、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C
(2013年陕西省)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 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1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
(2013年北京市)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13 新疆维吾尔)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