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在细节中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广西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 韦梅节
内容摘要:自尊心,是每一个人具备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教师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生来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心,使外力变为内在动力。
关键词:自尊心 后进生 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 教育效果
作为教师,对学生,尊重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偶尔间一时一地的行为。不是当学生成功或取得成绩时就尊重他,做错了事时就任意的批评。对一个人真正的尊重,跟他的所得所失无关,你可以褒奖他,也可以批评他,但前提是你必须尊重他。
一、案例与分析
在教学时,我发觉总是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差生。他们常会破罐破摔,而教师,在经历了无数次失望后,也把其归为后进生,这些学生常常会自我否定。在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时,我故意问班上成绩一直不好的学生,名叫“李均”:“什么是自由水?”他嘴角轻轻的动了一下。可是,他站着竟然就是一言不发,追问多遍,他还是不说。我拿他无可奈何,就让他坐下。当然顺口也添上了一句埋怨的话:“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接下来的时间我发现他头低得更低了。课后,我批改作业时发现李均的作业本中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其实我知道答案。可是您一叫我,我就紧张,我害怕自己又说错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笨,这么简单的答案我都不敢回答。”看到这位学生的字条,我发觉自己真的是太粗心了。学生的心灵正是需要鼓励的时候,而自己却没有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本就敏感的心灵上撒把盐。我提笔将爱默生的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写下赠给他,并在边上写着:“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成功。不要看低自己。”随后的课堂上,我故意创设机会让他表现,没想到他真的很配合,每次回答都很正确。有一天,这学生上完生物课后竟然跑到了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现在可喜欢上生物课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提示自己千万别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正如《零距离施教》书中所言:“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如能时刻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就相当于掌握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潜能的枢纽。”作为教师,不管学生是好是差都不要看轻他,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呵护学生自尊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二、思考与启示
那么,如何在细节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1、教师在谈话细节时,要注意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老师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震撼,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学生。因此,我在与学生闲谈时,注意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既能把问题说清楚,是非分明,又注意语言文明,语气平和,态度可亲;要多一点爱语,少一点怨言;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特别是与后进生谈话时,更要把握语言分寸,你表扬几句,他会高兴得不得了;而你几句否定的评价,他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怒气冲天。因此,与后进生谈话时,我会在每个环节上都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我想只有民主、平等、文明的交谈,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的距离,更能使谈话产生教育效果。
2、教师在课堂提问细节时,也要注意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后进生理解问题,掌握知识,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我在课堂提问时,重视问题的深浅层次,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回答对象,特别是手势要慢,要标准让学生看清楚内容。例如:在教学中能立即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可以让后进生回答,这样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后进生时刻感到教师的关怀;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习小组先讨论交流,再回答问题,既能锻炼了后进生的胆量,又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练,体验成功的快乐。否则,如果一问三不知,只能使学生感到难堪而厌学,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容易伤害,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也更要注意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3、教师在批评细节中,更要注意呵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著名班主任魏书生在孩子犯错误时只采用三种方式处罚:唱一首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陶冶情操;做好事将功折罪;写说明书进行自我反省。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不要看到他们是后进生,很可怜就不批评他们,这样不利于后进生的成长,因为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但是过分的批评难于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而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学生,要一事一评;学生犯错时,老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把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对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批评浅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批评重了,会刺痛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欣然接受。总之,教师在批评后进生时,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然后选择合乎情理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批评。
总之,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温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以上是我个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与做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李 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南方论刊,2008年02期
张景华.课堂提问要有“度”[J],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11期
黄锦秀.以人为本,促进后进生的转化[J],考试周刊,2011年33期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