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_刘海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940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_刘海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_刘海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_刘海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刘海艳1,于会彬2,王志刚1*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摘要区域联防联控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展多项环境合作项目,具有较好的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基础,对区域层面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市(区)20052020 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在全局熵值法的基础上选取 4 个一级指标(子系统)、20 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各指标之间的耦合度

2、。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综合评价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水平指标得分相对滞后,影响了协同控制水平的提升;11 个市(区)的协同控制水平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一级指标间的得分差异较大;4 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为高度耦合,耦合协调度均为较低协调水平,各子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还很小,上升发展空间较大。粤港澳三地不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治理诉求是制约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发展的主要原因。关键词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全局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中图分类号:X51文章编号:1674-991X(2023)02-0455-

3、09doi:10.12153/j.issn.1674-991X.20220321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air pollutants co-control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LIUHaiyan1,YUHuibin2,WANGZhigang1*1.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SunYat-SenUniversity,Guang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

4、of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ndRemediationTechnology2.Chinese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AbstractRegionaljointpreventionandcontrolcanrealizethecoordinatedemissionreductionofgreenhousegasesand air pollutants.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has carried out a number ofenviro

5、nmental cooperation projects,which ha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control of climate change and airpollution.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studythecurrentsituationoftheco-controlofgreenhousegasesandairpollutantsattheregionallevel.Basedonthehistoricaldataof11cities/regionsinGBAfrom2005to2020,aco-control

6、evaluationindexsystemofgreenhousegasesandairpollutantswasconstructedbyselecting4first-levelindicatorsand20second-levelindicatorsbasedontheglobalentropymethod,andthecouplingcoordinationdegreemodelwasusedtomeasurethecouplingdegreeofeachindicator.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scoreofthe

7、co-controlofgreenhousegasesandairpollutantsinGBAshowedanupwardtrend,andthescoreoftheeco-environmentallevelindexlaggedbehind,whichaffectedtheimprovementoftheco-controllevel.Thescoresofco-controllevelof11cities/regionsallhadvaryingdegreesofincrease,butthescoredifferencebetweenthefirst-levelindicatorsw

8、aslarger.Thecouplingbetweenthefoursubsystemswashighcoupling,andthe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was low coordination level.The subsystems were in the stage of coordinateddevelopment,andtheinteractionforcebetweenthemwasstillsmall,sotherewasalargespaceforimprovement.Thedifferentenvironmentalmanagements

9、ystemsandenvironmentalgovernancedemandsofthethreeareaswerethemainreasonsthatrestrictedtheco-controldevelopmentofgreenhousegasesandairpollutantsinGBA.Key wordsgreenhouse gases;air pollutants;co-control;global entropy method;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model收稿日期:2022-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76224)作者简介:

10、刘海艳(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责任作者:王志刚(197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政策研究,Vol.13,No.2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13卷,第2期Mar.,2023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chnology2023年3月刘海艳,于会彬,王志刚.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 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2):455-463.LIUHY,YUHB,WANGZG.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greenhousegasesand

11、airpollutantsco-controlinGuangdong-HongKong-MacaoGreaterBayAreaJ.Journa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chnology,2023,13(2):455-46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同为中国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日渐凸显。2020 年,全球平均地表 CO2浓度达到(743.760.36)mg/m3的历史新高1,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0.7、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10.3%2,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 73mm3。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

12、nClimateChange)第六次气候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4。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将承担一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依赖碳排放情况较严重5,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排放了大量的 SO2、NOx、TSP 与 VOCs等大气污染物。近年来,以 SO2、TSP 为主的传统煤烟型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呈现出了 PM2.5和O3浓度高、灰霾严重的复合污染新特征6-7。2020年,中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25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13.0%,以PM2.5、O3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分别占总超标天数

13、的 51.0%和 37.1%8。相邻城市间大气污染传输受气象条件、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影响明显,大气污染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同步性。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二者的排放具有同根同源性同过程特征,二者减排在转型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9。众多研究表明,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co-control)可带来生态环境效益10-11、成本效益12、经济效益和健康效益13-14。21 世纪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进行了探讨。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包括大气污染物控制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2 个方面。李丽平等15的研究表明,大气

14、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还有影响为零的情况存在,不同减排技术和措施产生不同的协同效应,但总体上有显著的正协同效应;高庆先等16-18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均有正的 CO2减排协同效应;邢有凯等19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减排 1 个百分点的大气污染物当量,可协同减排 6.66 个百分点的温室气体;Nam 等20的研究指出,更严格的 SO2和 NOx减排目标导致的 CO2减排量远远超过预估。Shi 等21认为,到 2060 年,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的低碳政策对 PM2.5和 O3浓度相对 2020年水平下降的贡献率将超过 80%;M

15、ao 等22的研究指出,交通运输业的碳税、能源税、燃油税、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和降低公共交通票价措施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 CO2排放强度,进而产生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效益;庞军等2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水泥行业每减排 1t 的 CO2可同时带来约1.17kg 的 SO2和 4.44kg 的 NOx减排量。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 5.6 万 km2,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高温、雷电、暴雨、大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多

16、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来推动,造成了高强度的污染排放,环境治理历史欠账较多,且又面临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必要机制和有效手段,协同控制是解决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案24,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间的协同控制可以产生 1+12 的协同效应。在区域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展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粤港碳标签、粤澳环保合作协议、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粤港澳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粤港澳气象现代化建设等多项环境合作项目,且已于 2022 年 4 月初步建成粤港

17、澳大湾区温室气体监测网,具有较好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基础。因此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层面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以粤港澳大湾区 20052020 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在全局熵值法的基础上构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层面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制约因素进行识别,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层面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属于综合评价,重点是选取评价指标。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系统

18、性、科学性、代表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且尽量选用人均指标,消除地区人口所造成的指标差异。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为因素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关键影响指标有人口密度、人均 GDP、第二产业占比、居民收入、城市化456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13卷率、能源消耗量和车辆数量25-26。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有单位 GDP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人均 CO2排放量、工业化累计人均排放量、消费排放量和可持续人均排放量27。大气污染表征指标有 SO2浓度、NOx浓度、PM10浓度、SO2排放量、NOx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等,温室效应表征指标有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海平面高度等,城市

19、生态环境状况表征指标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一致性,共选取 4 个子系统(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图 1)。注:+表示正向指标,表示负向指标。图 1 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评价指标体系Fig.1Co-controlevaluationindexsystemofgreenhousegasesandairpollutantsinGBA 1.2全局熵值法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的合理性、准确性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各类方法的使用范围和

20、优缺点比较28,且考虑有获取到较为完整的样本数据,选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Shannon29引入了熵这一热力学的物理概念来描述信息源的不确定性,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说明系统越有序,反之,熵越大说明系统越无序。熵值法是根据各评价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在确定权重系数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传统熵值法只能衡量某一地区不同年份或者某一年份不同地区的权重,属于二维数据表分析。而全局熵值法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分析多个地区多个年份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的多维度数据NTMXt=(xtij)NMTNT MX表30-31。对于 个地区 个年份的项

21、指标的综合评价,通过收集数据可知每年都存在 1 张截面数据表,引入全局的思想将 张截面数据表按时间顺序从上而下排列,构成一个全局熵值评价矩阵:X=(X1,X2,XT)NTM=(xtij)NTM(1)xtij为tij1 t T,1 i N,1 j M式中在 年份、第 个地区在评价体系中第 项指标值,。每个指标对系统存在正向作用或负向作用,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反之,负向指标值越小越好。由于各指标之间存在量纲和数量级的差异,选用功效系数法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分别按下式处理。正向指标处理:第2期刘海艳等: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4

22、57xtij=xtijminxjmaxxjminxja+(1a)(2)负向指标处理:xtij=maxxjxtijmaxxjminxja+(1a)(3)xtijtija式中:为归一化后的数据,表示在 年份第 个地区的第 项指标值与样本中最优指标值的差异程度;a为线性变换参数,1a 为平移幅度,为避免无量纲化数据出现 0 值,以及减少数据平移对权重和熵值的影响,取 0.9999。ij计算第 个地区第 项指标在系统中的比重,公式如下:ytij=xtij/Tt=1Ni=1xtij(4)j计算第 项指标的信息熵值(ej),公式如下:ej=KTt=1Ni=1ytijln ytij(5)nyij=1/ne=

23、1ej=KTt=1Ni=1(1nln1n)=Kln(NT)=K=1ln(NT)0 ej1对于一个信息完全无序的系统,个样本处于完全无序分布状态时,其有序度为 0,此时熵值最大,有1,可得,。djdj熵是衡量系统有序性程度的负向指标,用差异性系数()来衡量系统的有序性程度,越大,表示指标越重要,其值等于系统熵值与其最大熵值的距离,即:dj=1ej(6)jwjjwj用第 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占所有指标差异性系数的比重来表示权重,即第 项指标的权重()为:wj=dj/Mj=1dj(7)jwjxtijxtijfij将 项指标的与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的乘积作为的评价值():fij=wjxtij(8)iFi则

24、第 个地区的综合评价值()为:Fi=Mj=1wjxtij(9)1.3耦合协调度测算耦合度(H)的计算公式各个子系统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协同程度可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测算32-33。耦合度可衡量子系统之间作用的强弱,无优劣之分,而耦合协调度可以体现子系统之间的整体协同情况,用来判断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首先,对于 4 个子系统,如下:H=4|U1U2U3U4(U1+U2+U3+U44)4(10)U1、U2、U3、U4式中分别为 4 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其次,计算综合协调指数(D):D=c1U1+c2U2+c3U3+c4U4(11)c1+c2+c3+c4=1c1=c2=c3=c4=1/4D

25、由于 4 个一级指标同等重要,且,故使。D 可以反映一级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程度,0,1,其值越接近 1,各一级指标之间的耦合程度越高、相互作用越大。最后,计算耦合协调度(L):L=HD(12)H 0,1L 0,1 L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越接近1,耦合协调程度越高。基于现有研究34-35,将耦合度分为 4 种类型、耦合协调度划分为 5 个等级,见表 1。表 1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Table1Classificationofcouplingdegreeandcouplingcoordinationdegree耦合度取值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取值耦合协调程度0,0.25低度耦合0,0.

26、2)极低协调水平(0.25,0.5拮抗耦合0.2,0.4)较低协调水平(0.5,0.75磨合耦合0.4,0.6)中等协调水平(0.75,1.0高度耦合0.6,0.8)较高协调水平0.8,1.0高度协调水平 1.4数据来源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选取 20052020 年共 16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期。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 GDP 数据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专页(https:/www.dsec.gov.mo/BayArea/zh-MO/#home)。珠三角九市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统计年鉴以及珠三角九市各市统计局、生态环境局,香港的数据来源于香港特别行

27、政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香港天文台以及香港统计年刊,澳门的数据来源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澳门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局、澳门特别行政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以及澳门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原则依次为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专页、市(区)统计数据、区域统计数据、省统计数据,有直接来源但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补齐。珠三角九市的 CO2排放量根据各市的能源消费数据和 IPCC 温室气体核算基本公式(活动水平数据 排放因子)估算。458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13卷 2结果与讨论 2.1评价体系指标测算结果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现状评价体系各指标的信息熵、差异性系数和权重见表 2。由表 2 可知

28、,一级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发展水平(0.5039)、经济发展水平(0.2378)、可持续发展潜力(0.1646)和生态环境水平(0.0937)。二级指标中权重较大的4 个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2221)、人口密度(0.1815)、人均 GDP(0.1247)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0.0833),权重较小的 4 个指标为SO2浓度(0.0103)、人均 CO2排放量(0.00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0049)和 GDP 增长率(0.0028)。2.2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现状水平分析从整体上来看,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水平综合评

29、价得分呈上升态势(图 2),由 2005 年的 2.5724 上涨到2020 年的 4.0977,上涨幅度达 59.29%,年均得分增长率为 3.71%。其中,20052008 年得分逐年上升,2009 年得分略低于 2008 年,下降幅度为 0.33%,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发展水平得分突降;20102019 年得分持续上升,2020 年得分回落,下降幅度为 0.65%,主要原因是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社会发展水平得分再次突降。按一级指标来看(图 3),20052020 年,各一级指标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得分不高,生态环境水平指标得分相对滞后,影响了协同控制水平的提升。经

30、济发展水平年均得分为 0.7556,20052014 年得分持续上升,2015 年得分略低于 2014 年,20162019 年得分回升,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得分回落,年均得分增长率为 3.26%;社会发展水平年均得分为 1.2312,20052008 年持续上升,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得分突降,20102019 年持续上升,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得分再次突降,年均得分增长率为 5.15%;生态环境水平年均得分为 0.5465,在 20052020 年曲折上升,其中 2013 年得分下降较明显,主要原因是执行了更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得分增长率为

31、 2.60%;可持续发展潜力年均得分为 0.8689,20052008 年持续上升,2009 年得分略低于 2008 年,20102020 年得分持续上升,年均得分增长率为 3.09%。按市(区)来看,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11 个市(区)的协同控制一级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表 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现状评价体系指标测算结果Table2Measurementresultsoftheco-controlevaluationindexsysteminGBA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ej)信息熵(dj)差异性系数二级指标权重经济发展水平0.2378GDP增长率0.99780.00220.

32、0028人均GDP0.90090.09910.12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99610.00390.004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0.98240.01760.0221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0.93380.06620.0833社会发展水平0.5039人口密度0.85580.14420.1815城镇人口占比0.97890.02110.0266人均机动车保有量0.95260.04740.05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2350.17650.222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0.98880.01120.0141生态环境水平0.0937SO2浓度0.99180.00820.0103PM10浓度0.9790

33、0.02100.0264年平均气温0.98880.01120.0141年降水量0.98810.01190.01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97780.02220.0279可持续发展潜力0.1646人均SO2排放量0.98640.01360.0171人均CO2排放量0.99240.00760.0096单位GDP能耗0.97400.02600.0327R&D经费支出占比0.96210.03790.0477森林覆盖率0.95430.04570.0575图 2 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水平综合评价得分情况Fig.2Comprehensivescoreoftheco-controlstatu

34、sinGBAfrom2005to2020第2期刘海艳等: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459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图 4)。各一级指标年平均得分中,经济发展水平年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澳门(0.1846),其次是香港(0.1490),得分最低的是惠州(0.0232);社会发展水平年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澳门(0.4143),其次是香港(0.2075),得分最低的是肇庆(0.0219);生态环境水平年平均得分最高的是香港(0.0611),其次是珠海(0.0563),得分最低的是佛山(0.0423);可持续发展潜力年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深圳(0.1097),其次是肇庆(0.0981),得分最低的是澳

35、门(0.0572)。澳门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主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占比长期在 90%以上,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上优于其他市(区);香港与其他市(区)相比,较早开展环境治理,从 1959 年开始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后逐步完善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并在 2000 年成立了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开展跨境环保合作,在生态环境水平上优于其他市(区);深圳作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突出,在可持续发展潜力上优于其他市(区);惠州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产业特色不明显,且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其他市(区);肇庆缺乏城市吸引力,人口老龄化严重,

36、在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市(区);佛山陶瓷、纺织、家电、塑料、家具、金属材料加工等第二产业处于主导位,经济增长处于高耗能高污染状态,在生态环境水平上落后于其他市(区);受限于区域面积和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极高依赖性,澳门在可持续发展潜力上落后于其他市(区)。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水平的年均值与变化幅度见表 3。从表 3 可以看出,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澳门、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珠海、肇庆、中山、佛山、惠州和江门。澳门协同控制水平得分居首位,其年均值高达 0.7005,香港次之,年均值为0.4939,江门协同控制水平最低,其年均值仅为0.2016,

37、与澳门差距高达 0.4989。根据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可以将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市(区)的协同控制现状水平划分为 3 个等级:1)年均值大于 0.4 的地区,即澳门、香港,其协同控制现状优于其他市(区);2)年均值为 0.30.4 的地区,主要为深圳,其协同控制现状较优于其他市(区);3)年均值为 0.20.3 的地区,包括广州、东莞、珠海、肇庆、中山、佛山、惠州和江门,其协同控制现状较差于其他市(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珠海、广州、深圳、澳图 3 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水平一级指标得分Fig.3First-level

38、indicatorscoresoftheco-controlstatusinGBAfrom2005to2020图 4 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市协同控制一级指标年平均得分Fig.4First-levelindicatorsaverageannualscoreofco-controlstatusinvariouscities/regionsinGBAfrom2005to2020460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13卷门、惠州、香港和肇庆,年均变化幅度最大的为佛山,达 7.30%,东莞次之,为 7.03%,肇庆最小,为2.39%。虽然佛山、江门的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较低,但相较于 2005 年,其

39、上升程度较大;香港、澳门的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较高,但相较于 2005 年,其上升程度较小。表 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与变化幅度Table3Annualmeanandvariationrangeoftheco-controlstatusinGBA市(区)协同控制水平年均值年均值排名变化幅度/%年均变化幅度排名澳门0.700513.878香港0.493922.4410深圳0.349134.247广州0.271544.526东莞0.252057.032珠海0.249365.095肇庆0.227672.3911中山0.225085.613佛山0.223197.301惠州0.2086102.

40、699江门0.2016115.394虽然粤港澳大湾区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下,粤港澳三地拥有各自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珠三角九市、香港和澳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执行标准、治理模式、监测方法、评价标准、监管对象、监管途径、监管内容、执法力度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均有不同,法律体系、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不同,三地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治理诉求不同,均限制了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实质性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大气环境紧密相连,各市(区)的环境利益具有一致性,在应对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各地政府必须同心协力。香港已于 2

41、014 年实现碳达峰,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澳门在 2017 年基本实现碳达峰,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有可能于 2025 年前再次达到峰值。澳门、香港已分别于 2021 年、2022 年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空气质素指引中期和最终目标为基准更新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而珠三角九市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仍相对宽松。香港和澳门已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清单纳入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中,且及时公布数据并接受公众监督,但珠三角九市暂未将其纳入日常环境管理。2019 年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刚要提出要“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目前,粤港澳三地正在共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积极推进粤

42、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监测网建设,建议以此为契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允许三地采取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同时建立三地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统一协调,共同协商共同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以“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粤港澳区域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交流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实质性推进在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方面的联防联控。借鉴香港、澳门先进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制度,共享环境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监测信息,及时更新缩短数据滞后性,为定量评估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

43、物减排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提供核心数据支撑,统筹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所需协同控制政策或措施,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化治理水平。2.3粤港澳大湾区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评价体系中的 4 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图 5)。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度均属于(0.75,1.0,耦合度为高度耦合,耦合协图 5 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控制评价体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Fig.5Couplingdegreeandcouplingcoordinationdegre

44、eoftheco-controlevaluationindexsysteminGBAfrom2005to2020第2期刘海艳等: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现状分析461调度均属于 0.2,0.4),耦合协调度为较低协调水平,说明各子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还很小,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上升发展空间均较大。3结论(1)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综合评价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水平指标得分相对滞后,制约了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水平的提升。粤港澳三地不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治

45、理诉求是限制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发展的主要原因。(2)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 11 市(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各一级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市(区)地理优势、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结构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的不同,是影响其协同控制同步发展的主要因素。(3)2005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均为高度耦合,耦合协调度均为较低协调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子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上升发展空间较大。参考文献WMO.WMOgreenhousegasbulletin:thestateofgree

46、nhousegases in the atmosphere based on global observations through2020R.Geneva:WMO,2021.1国家气象局.中国气候公报(2020年)A.北京:中国气象局,2021.2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202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A.北京: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2021.3IPCC.Climate change 202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A.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21.4张型芳,罗宏,吕连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J.环境工程技

47、术学报,2017,7(4):517-524.ZHANGXF,LUOH,LLH.Coordinationanalysisoncarbonemi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echnology,2017,7(4):517-524.5张涵,姜华,高健,等.PM2.5与臭氧污染形成机制及协同防控思路J.环境科学研究,2022,35(3):611-620.ZHANGH,JIANGH,GAOJ,etal.Formationmechanismandmanagementstrategyofcooperativeco

48、ntrolofPM2.5andO3J.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22,35(3):611-620.6翁佳烽,梁晓媛,邓开强,等.不同季节肇庆市PM2.5和O3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34(6):1306-1317.WENGJF,LIANGXY,DENGKQ,etal.Characteristicsand7potential sources of PM2.5 and O3 in different seasons inZhaoqing City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1,3

49、4(6):1306-1317.生态环境部.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A.北京:生态环境部,2021.8田丹宇,常纪文.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制度机制的建构J.法学杂志,2021,42(4):101-107.TIAN D Y,CHANG J W.Construction on collaborativeemissionreductionofairpollutantsandcarbondioxideJ.LawScienceMagazine,2021,42(4):101-107.9KIM OANH N T,THUY PHUONG M T,PERMADI D A.Analysis of mo

50、torcycle fleet in Hanoi for estimation of airpollution emission and climate mitigation co-benefit oftechnologyimplementationJ.AtmosphericEnvironment,2012,59:438-448.10JIANG P,CHEN Y H,GENG Y,et al.Analysis of the co-benefitsofclimatechangemitigationandairpollutionreductioninChinaJ.JournalofCleaner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